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譯 者 作 品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典藏紀念版〕
貪婪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價值行銷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獲利關鍵
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祕
中國熱
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
引爆趨勢
我的財富以秒計:無線通訊鉅子麥考傳奇

投資理財

【類別最新出版】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Google衝刺工作法(暢銷新裝版):Google打造成功產品的祕密,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存債致富:每月3000元,輕鬆投資債券抗通膨,穩穩賺,資產不縮水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華爾街世紀(BE0082)
The Great Game : 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 1653-2000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投資理財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約翰‧葛登
       John Steele Gordon
譯者: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21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12頁
ISBN:957133394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2

英格蘭於 1664 年接收新阿姆斯特丹,兩年後,菲利浦(Frederick Philipse)靠著壟斷貝殼串珠市場,發了大財,也體現荷蘭人的重商精神。

菲利浦在 1626 年出生於荷蘭,1647 年隨父親到新阿姆斯特丹。他原本是木匠出身,也參與了修築新阿姆斯特丹的北城牆。後來,他娶進一位有錢的寡婦,靠著老婆的資金開始改行從商。交易對象包括當地的印地安人、西印度群島及荷蘭母國。

印地安人提供的皮草是新阿姆斯特丹的經濟命脈。但是印地安人不認識歐洲人視為珍寶的金、銀,因此不願拿皮草換取這兩種毫無用處的金屬,他們認為貝殼串珠才是真正的「貨幣」。貝殼串珠是管狀的珠子,來自淡水貝殼,北美洲東部的河川及湖泊都有這種貝殼。

1650 年,六顆白色貝殼串珠或三顆黑色貝殼串珠相當於一個荷蘭史都佛(stuiver,20 個史都佛相當於一個基爾德)。可是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1659 年時,16 個白色貝殼串珠才等於一個史都佛。這對當地經濟形成重創,造成皮草價格暴漲。而史都維山特總督採取的手段是管制物價,與一般政府的招數並無不同,結果也差不多,所以市場仍然我行我素。於是菲利浦開始買進貝殼串珠,放在大桶子裡。幾個星期之後,他壟斷貝殼串珠市場,造成串珠價格飆漲。1666 年,三個白色串珠就可換得一個史都佛。

中央銀行的概念直到 17 世紀末才出現,因為英格蘭銀行於 1694 年成立。但是菲利浦早在三十幾年前就開始控制貨幣供給,並且以此成為紐約最有錢的人,他的生意還遠達東印度群島和馬達加斯加。

在美國獨立戰爭前,紐約仍然以貝殼串珠作為貨幣。但不久之後,有人開始用機器生產人造的貝殼串珠,使天然串珠的貨幣價值一落千丈。

雖然紐約具有重商精神和包容異端的態度,卻未能成為一個容易治理的地方,因為紐約人也有聚眾滋事的傾向。到目前為止,紐約是美國唯一曾吊死總督的殖民地或州。1651 年英國通過航海條例(Navigation Acts),規定北美殖民地必須以母國利益為重,大部分的製造業都不准設立,所有外國貨物也得先通過英國港口,支付英國關稅。不過,這項法令起初並未嚴格執行,後來又因賄賂盛行及走私猖獗,導致相關規定名存實亡,而紐約卻越來越繁榮。

新阿姆斯特丹拆毀城牆時,根據北美洲第一次人口普查,曼哈頓有 4, 937 人。大部分的人住在曼哈頓南方,華爾街算是上城。但三一教堂落成後,1700 年華爾街、百老匯街口設立了第二座市政廳,西區儼然成為時髦的住宅區。

除了皮草和奴隸,穀物交易也是紐約的經濟命脈之一。赫德遜河谷很適合種植小麥,因此,交易標的多為麵粉及餅乾,出口到西印度群島,換取當地的糖蜜和蘭姆酒。紐約的市徽就是一隻海狸和一個麵粉桶,由此可知麵粉對紐約經濟的重要性。紐約也把鯨油和菸草運送到英格蘭,交換當地不生產的產品。

紐約港擁有極長的海岸線、港內水深、出了港灣立刻就是大西洋。此外,新澤西的拉利坦河及哈肯色河、紐約的赫德遜河,以及長島峽灣都匯流到紐約港。因此,紐約會成為吞吐量極大的港都也就不足為奇了。但 1699 年,當時的總督貝羅蒙特爵爺(Lord Bellomont)說紐約是「美洲發展最快的城鎮」,其實有點誇張。因為 17 及 18 世紀的遠洋船隻噸位不大,還可以利用紐約地區港口,例如長島的歐伊斯特灣及南安普頓,或者赫德遜河上的城鎮,例如皮斯克爾,但如今都不適合作為港口。

此外,1680 年建城的費城,其人口比紐約多,也是賓西法尼亞地區唯一的港口;波士頓則負責新英格蘭地區的對外海運;查爾斯頓倚靠稻米及靛青,其經濟也相當繁榮。總之,到殖民時代結束前,紐約人雖然熱衷賺錢,在各殖民地的港口中只排第四名。1770 年,費城進口 47, 000 噸的貨物,波士頓有 38, 000 噸,查爾斯頓有 27, 000 噸,紐約只有 25, 000 噸。

紐約不是最大的港口,更不是金融市場所在地。但是美洲的殖民經濟在 18 世紀呈現跳躍式成長。美洲殖民地出口全球七分之一的生鐵,商船隊的規模僅次於英國。不過,美洲殖民地還是屬於相當原始的經濟型態。由於英國政府禁止,因此美洲殖民地沒有銀行,除了貝殼串珠之外,也沒有貨幣供給,更談不上如何控制。

殖民地不流通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鈔票,也沒有英國錢幣。南部殖民地使用的貨幣包括外國錢幣、殖民政府發行的紙幣、還有菸草倉庫收據這種代用貨幣。最常用的錢幣是西班牙里亞爾(real),為了找零方便,這種銀幣通常會再分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個小錢(bit)。因此,二毛五被稱為兩個小錢,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報價也以八分之一美元為單位,而非 0.1 美元。

獨立戰爭期間,紐約作為主要港口及商業中心的地位嚴重受挫。因為紐約是唯一被英軍長期佔領的主要城市,前後共計 7 年。支持獨立的商人不得不離鄉背井,放棄原有的事業。 1783 年 11 月 25 日,紐約重回獨立人士的懷抱,那些過去七年留在紐約經商的親英商人被迫離開紐約。這一天也成為紐約市的紀念日之一。

紐約除了商業活動元氣大傷,城內的建築也受損嚴重。英軍佔領期間,紐約發生兩起大火。第一起發生在 1776 年 9 月 21 日,火源始於百老匯街,延燒到西區,導致已開發的區域約有三分之一付之一炬。其中包括無數的商業建築,還有 493 幢民房及第一座三一教堂。第二起大火發生在 1778 年 8 月 3 日,東河克魯格碼頭(Cruger’s Wharf)內共燒毀 64 棟建築物。

總之,一場獨立戰爭,讓紐約的人口減少一半以上,國內生產毛額(GDP)也至少萎縮了一半。但戰後英軍撤離,紐約復原的速度卻相當驚人。4 年內,人口就恢復到戰前的水準,除了原有的居民回流外,新移民也受到紐約包容異己、唯利是圖的特質所吸引。例如,21 歲的艾斯特(John Jacob Astor)在德國萊茵省土生土長,1784 年抵達紐約。接下來幾年間,新英格蘭的部分居民也開始境內移民,他們選擇迎向世界的紐約,而非刻板、自我陶醉的波士頓。1790 年,美國舉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紐約的人口數超越費城。

這些新移民傳承了紐約的移民社會傳統,現在還是如此。而 18 世紀中紐約最名的移民是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他早在 1772 年就來到紐約。紐約日後能夠成為商業中心及金融市場,漢米爾頓居功厥偉。

漢米爾頓是較特立獨行的美國開國元勳。他出生於英屬西印度群島,是唯一不在美國本土出生的開國元勳。除了當時已經德高望重的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之外,漢米爾頓也是唯一不為豪門世家之後的開國元勳。事實上,根據亞當斯(John Adams)的回憶錄提到,漢米爾頓是「蘇格蘭小販的私生子」。

漢米爾頓的確是私生子,但他的父親不是小販,只是不入流的商人。如果追溯起來,老漢米爾頓的家族還頗為顯赫,絕對比亞當斯家族更體面、更古老。老漢米爾頓後來拋棄了情婦和兩個私生子,所以漢米爾頓的母親為了養家活口,只得在丹屬維京群島開了一家小鋪子。

漢米爾頓 9 歲就開始在貿易站打工,老闆是紐約商人克魯格(Nicholas Cruger),他對漢米爾頓的天資及企圖心激賞有加。後來克魯格因健康因素回紐約時,居然把貿易站的業務交給當時才 13 歲的漢米爾頓。兩年後,他請漢米爾頓到紐約,漢米爾頓從此在紐約落地生根,直到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