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魯經智序
李顯峰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評
附錄

譯 者 作 品

無疆界市場
春藥
亞洲金融風暴:世紀末經濟危機
新國富論:人類窮與富的命運
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
愛因斯坦的詭辯:解開十二個物理學的迷惑
EQ成功學
洗錢
非軟性趨勢:24種引爆生活革命的科技
紙老虎:全球報業大亨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台灣經濟四百年


歐元世紀(BE0052)
Aspects of European Monetary Integration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艾麗生.華森
       Alison M. S. Watson
譯者:汪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08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32頁
ISBN:957132782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魯經智序李顯峰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評附錄



  書摘 3

拉丁聯盟

同樣在 19 世紀的歐洲,另外還有一個貨幣聯盟,存在拉丁族裔的法國、比利時、瑞士和義大利等國之間。這個保留完整文字紀錄的聯盟,最先創立於 1865 年 12 月 23 日,由上述四國簽署協定,進入統一的貨幣制度。同年,教廷宣布加入聯盟,兩年後,希臘及羅馬尼亞也被吸收進來。到最後,拉丁貨幣聯盟一共接納了 18 個會員國。

其實拉丁聯盟的肇始可回溯至 1793 年,法國革命政府以十進位為基礎改革本國貨幣。兩年後,法國以法郎取代了當時的里拉,而法郎的價值則被固定在一法郎等於 4.5 克的純銀。隨後於 1803 年,革命政府推出金幣,並再度固定其價值於 15.5 倍銀幣之上。這種「雙金屬貨幣」(bimetallic)制度,在拿破侖政府中逐漸推展,到 1850 年時,已廣泛地為比利時、倫巴底、威尼斯、瑞士等地所接受。

1850 年代開始,金銀之間的相對價值開始發生變化,銀子的價值越來越高。不同國家各自採取因應措施,設法糾正貨幣價值上表現出來的偏差,但卻使得整體制度越來越混淆。尤其在法國、義大利和瑞士等國同時做出決定,為因應貶值,要降低五法郎貨幣中的含銀成分,以預防它在市面上全面消失。但是三國對降低成分的比例,卻沒能達成協調時,拉丁貨幣聯盟的成立便出現了一大障礙。當時,法國和義大利將含銀成分,從 0.9 降低至 0.835 ,而瑞士卻選擇將含銀成分,一次從 0.9 降至 0.8,使得大同盟大有要跟著瑞士走的意味。這時,比利時很聰明地發現,最好的辦法便是跟著鄰國走,使用鄰國的貨幣(比利時太小,不值得發行獨立的貨幣)。在比利時的推動下,比、法、義、瑞士等四國,於 1865 年在巴黎舉行會議,討論創造新的共同貨幣的可能性。

聯盟初成立時,四個國家同意建立共同的金、銀兌換率,並發行完全相同的金幣及銀幣,相互承認其他國家發行的貨幣為合法的。(根據合約規定,五法郎〔里拉〕銀幣以 0.9 純度鑄造,其餘貨幣純度則為 0.835)也就是說,各國的貨幣可以在聯盟內自由流通。四國還相互約定了撤回舊貨幣的日期,並嚴格控制貨幣供給,尤其對鑄造潛力大的小額貨幣,訂定發行上限。如果沒有這樣的限制(每個國家的每個國民六法郎),國家大可隨意鑄造貨幣,並將多餘的量送到鄰國市場,以製造盈收。

對法國而言,拉丁貨幣聯盟是主張在貨幣事務上霸權地位的手段,因為拿破侖三世認為,法國的貨幣聯盟和政策,能成為整個歐洲貨幣基礎的話,便能輕鬆擴展其在海外的勢力。對比利時、瑞士和義大利而言,設定共同的貨幣標準則是他們想要的。經過多次共同磋商,法國多少得到了所想要的盟主地位,在聯盟中扮演起領導的角色。

然而,接下來的一連串事件,使拉丁貨幣聯盟,以及法國在聯盟中的野心,受到相當的打擊。1866 年,義大利發生匯兌危機,肇始於大量的貨幣──尤其銀幣──外流。在法國輸掉 1870 年至 1871 年與普魯士的戰爭後,再度降低貨幣中的含銀量。隨著德國第一帝國(Reich),以及帝國銀行(Reichsbank)的成立,德國開始在貨幣事務上,取得領導地位,以金本位政策,代替法國行之有年的複本位制。為確保新的金本位政策與法國及法國歷史毫不相干,德國特別採取與法國完全不同,而且無法相容的體系,使得歐洲貨幣聯盟無以為繼。

19 世紀的最後 25 年,我們在歐洲看到了黃金價格平穩上升,雖然在南非發現黃金以後,價格上升速度有趨緩之勢,但卻沒有停滯。金價上升使拉丁貨幣聯盟的體系更趨不穩,但仍陸續有許多國家(如芬蘭、保加利亞、俄羅斯)相繼加入聯盟,加上各加入國的殖民地,拉丁貨幣聯盟已成為規模極為龐大的金融體系。然而,1878 年,拉丁貨幣聯盟全體會員同意,停止以銀作為共同貨幣的本位,實質上宣告了這個大金融體系死期將近。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球將貨幣重心從金屬轉向紙幣後,拉丁貨幣聯盟已無存在價值,而於 1927 年正式宣布瓦解。

但是正如學者巴特爾(R.T.Bartel)所提出的,拉丁貨幣聯盟的歷史貢獻良多,不但因為它網羅了許多重要國家,更因為 19 世紀後半,拉丁聯盟刺激了各國積極為貨幣合作有所作為。雖然在原始加盟國中,沒有造成預想的效果,但拉丁貨幣聯盟卻促成了其他地區的貨幣統合︰1873 年,瑞典與丹麥首先形成貨幣聯盟,隨後挪威於 1875 年加入。

北歐貨幣聯盟

北歐的貨幣聯盟,在結構上比拉丁聯盟鬆散許多,並沒有設定任何貨幣本位,也沒有以任何一國的貨幣體系為基礎。只推動新的北歐克龍(krone)貨幣體系,並在三個國家中發行、流通。整體而言,北歐貨幣聯盟在促進國際收支清算上,功效遠大於拉丁聯盟,而且它不但提供了金屬錢幣和必要的輔幣,還鼓勵市場使用銀行發行的紙幣,因此可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全球最成功的貨幣聯盟了。三國的中央銀行在清算時,分別接受其他兩國中央銀行所發行的紙幣與金屬貨幣,並且共同成立準備金體系,相互為對方設立信用額度。

由於三國之間的匯率穩定,而且三個國家的政治體系,都決心維持共同貨幣系統的安定,因此一般認為,北歐貨幣聯盟比拉丁貨幣聯盟,在技術層次上要進步、成熟地多。然而,1905 年,挪威從瑞典分離以後,瑞典決定退出聯盟,僅與丹麥維持和過去同樣的合作關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後,三國各自參與戰爭的程度不同,貨幣價值也大幅波動,聯盟因此蒙受極大壓力,而不得不於 1917 年宣布解散。

歷史的借鏡

從早期歐洲各地先後發生的貨幣統合努力,不難看出貨幣統合並非出自歷史的好奇,這兩個聯盟的運作,為後來發生的各種貨幣安排,提供了有趣的比較材料。波曼(M. Perlman)指出,所有貨幣統合的努力中,都遭受到共同的困難︰無法推出一套共同貨幣(不論是與原有貨幣平行,或以新貨幣取代舊貨幣);不知如何妥善使用過度性安排,以逐步轉向統合;以及不知如何正視國內外對個別國家,是否應該加入貨幣聯盟的聲音。此外,過去幾次的努力中,聯盟都缺乏中央組織,適時肯定所有加盟國共同的利益,使得加盟國只能透過談判商討利益,而無法在平時製造感情交流的機會,促成進一步地交流、合作。

從動機上來看,不同聯盟成立的背後,有其不同理由。例如,漢撒聯盟和奧德國貨幣聯盟,主要建立在經濟理由上,而拉丁貨幣聯盟則可看出明顯的政治動機,由經濟強勢國(法國)主導全局,試圖達成更廣泛的政治意圖。從同樣的角度來看,北歐貨幣聯盟也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在各國政治領袖有高度配合的意願下,聯盟的運作相對也比較成功。在拉丁和北歐貨幣聯盟中,政治領袖都深深感受到成立貨幣聯盟的益處,對其他聯盟的成員國,表現出較大的容忍與同情。在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深的 19 世紀經濟體系中,這種主動參與他國事務的意願,使各國獲得了更多對外的控制權。

但早期的貨幣統合努力中,有一點與現代歐洲的經濟及貨幣統合截然不同,便是各國雖然長期加入貨幣聯盟,但仍控制本國國幣,並沒有讓出權力,轉交給高於國家的中央貨幣機構,由它來統籌辦理,包括發行共同貨幣在內的共同貨幣政策。以此為出發點,我們將眼光放回到現代,開始檢視近代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創立。

美、俄、歐互相牽制

第二次世界大展結束,大部分的歐洲國家身心俱疲,不是嘗到敗戰的滋味,就是剛從長期敵軍占領的痛苦中掙脫出來。共同的痛苦讓歐洲人開始思考掌握命運,創造共同未來的可能。尤其一些在戰時積極參與抗戰的份子,這種感覺最為強烈。他們甚至於 1944 年戰爭還沒有結束前,便在瑞士秘密集會,提出戰後成立歐洲聯邦(European Federation)的構想。最初的歐洲聯盟構想背後,至少可以看到三個動機。

首先,當時很多人相信,聯合的歐洲更能抵禦蘇聯的想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冷戰便相繼而來,使很多歐洲人認為如果有第三勢力出現,將可平衡美國與蘇聯的威脅。史達林看到 1945 年長崎與廣島的原子彈爆炸之餘,心中非常明白俄國沒有核子武力,無法面對美國的攻擊。因此,他所能做的最佳選擇,便是讓自己成為西歐的重大威脅,以規避美國對蘇聯的攻擊。西歐各國深深地感受到這份威脅,因此也想盡辦法對抗。

其次,非常重要的是,聯合的歐洲如果能限制各主權國家的權力(尤其,如果德國的獨立主權能受到某種程度的限制),那麼就不會發生第二次的歐戰。1946 年,當時英國的首相邱吉爾在一次有名的演說中指出︰

我們不能讓德國得到再武裝的權力,以防止它再度從事侵略戰爭。在所有該做的都做到以後,我們將不再受苦……如果歐洲要從過去的水深火熱中逃脫出來,免除其最終被全盤毀滅的命運,就必須對建立歐洲大家庭表現出足夠的信心,並譴責過去所有的罪行與愚蠢。

最後,有很多人看到統合後的歐洲,可以整個歐洲為基礎,而不再以國家為基礎,重新編列其經濟及軍事資源,成為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早在戰爭結束之際,西歐各國政府(或者應該更精確地說各國政府的代表,因為在 1945 至 46 年之間,各國還忙於復員,沒有完善的政府體制)同意,要建立新的跨國經濟組織。即使在布列登森林協議(Bretton Woods)中,我們仍然可以明顯看出,西歐國家相信建立共同的經濟組織,對長期安定有幫助。

至於戰後實質的歐洲統合行動,則可以追溯至戰爭期間的 1944 年。當時,荷蘭、盧森堡(流亡政府在倫敦)和比利時三國會晤,並簽訂比荷盧關稅協定(Benelux Customs Union)。根據這個關稅協定,從 1948 年 1 月 1 日起,三國將行使對外共同關稅。比荷盧關稅協定果真於 1948 年 6 月正式付諸實行,由參與國撤回個別關稅,並對外採取共同統一稅率。參與國並計畫在可見的未來,將這個關稅聯盟擴張成全面性的經濟聯盟,成立共同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比荷盧關稅協定實施後,結果非常令人滿意,三國不但對內、對外貿易量也大為增加。同時,關稅協定似乎有刺激工業結構改造的功能,在良性競爭壓力下,各市場力圖合理化、專業化,並重新組織其工業結構。看在其他歐洲國家的眼中,這個成功的例子更堅定他們實施經濟統合的決心。

在 1947 至 48 年,大額收支及美元不足問題發生後,這份決心更進一步強化。因為美國以馬歇爾援助金(Marshall Aid)幫助歐洲國家脫困的同時,明白地對這些國家表達了,解除財務困難以後,希望他們能在經濟事務上相互合作的願望。在這個因緣下,歐洲戰後第一個主要經濟組織--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歐合組織--於 1948 年 4 月成立。

1949 年,歐洲的經濟情況逐漸轉佳,歐洲人對本身的貿易轉換性及自由化,有了不同的看法。1949 年 12 月,歐洲合作機構(European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對歐合組織產生歐洲清算聯盟(European Clearing Union)的構想,從而於第二年成立了新的歐洲支付聯盟(Euopean Payments Union)。

我們可以將歐洲支付聯盟,視為歐洲貨幣合作的真正開始,因為支付聯盟設立的目的,便是消除西歐貿易和匯兌的限制,並提供讓歐洲貨幣可以自由匯兌的框架。同時,該聯盟也設立多邊系統,以方便歐洲支付內部款項。聯盟希望能說服各國,正視歐洲內部的貿易不均衡問題,而開始降低對信用機構(credit facilities)的依賴。

歐洲支付聯盟成立之初,原本只期望存在至 1951 年 6 月 30 日。但是在經過 1954 年,及 1955 年兩次修正後,該組織一直繼續工作到 1958 年,完成一套可行的貨幣兌換辦法後,才告解散。在這段期間,歐洲支付聯盟為歐洲貨幣體系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也可謂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