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蕭新煌序
吳惠林序
李顯峰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台灣經濟四百年


虛幻曙光(BE0057)──資本市場全球化的危機
False Dawn : The Delusions of Global Capitalism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約翰.葛瑞
       John Gray
譯者:陳碧芬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24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8頁
ISBN:957132907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蕭新煌序吳惠林序李顯峰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2

第四章闡述,馬克斯社會主義修正路線在西方國家大受歡迎,特別是美國,彷彿是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勝利,反倒是共產主義國家不予接受,包括俄羅斯和中國等老共產國家中,共產主義近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創的資本主義模式,前者的經濟被暴力工會掌控,尤其是地下非法經濟十分猖獗,但大體上仍有資本主義的混合模樣,由國營企業和沙皇遺族獨攬;後者則由遍布全球的海外華商,在商業活動中摻雜裙帶關係和政商人脈,及共產社會的軍方色彩,形成中國式的資本主義。

察覺共產主義的敗壞是西方社會的大勝利,事實上,馬克斯社會主義是標準的西方理念,從史觀上分析,馬克斯社會主義在俄羅斯和中國的分裂是被西方的現代化所擊潰,這正宣告中央集權計畫終究不敵資本家的製造力量。

第五章則討論馬克斯列寧主義和自由市場經濟理性主義的相似之處,此二者均認為生命由上天注定,絕不同情經濟成長過程的意外災難,呈現出啟蒙時代之多樣面貌,也不同於人類共通的單一文明。

如今過多的辯證混淆了全球化的真義,實際上它是數世紀以來,基於全球自由市場理念下的短暫政治計畫,目的在於增加遠距離地區經濟文化的連繫,好重新喚回 16 世紀歐洲帝國的殖民觀感。

今天,普及快速且徹底創新的資訊科技成為進步的主要動力,保守思想家想像全球化,比較像是藉由西方英美國家散播之價值觀下,所構建的某種世界共同文明。事實上,世界經濟已朝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今天的全球化不同於歐洲帝國在 19 世紀末設立的開放國際經濟,當時英國和歐洲權勢主宰全球市場,這些如今都正被泛全球的創新科技侵蝕著,反西方政權之核武技術的擴散,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全球市場不能具體把英美自由市場拓展到全世界,無政府的全球市場摧毀老式資本主義,並在不穩定狀態中衍生出另一種新面貌。啟蒙時代世界文明的概念,在任何地方都強過美國所代表的西方觀,80 年代的右派可以把政治選舉的想法套用在自由市場理念,這使得當今美商跨國集團之權力與世界文明之構想毫不稀奇。

至今沒有國家願意接受美國順其範本發展的要求,美國要為經濟的成功付出社會成本,犯罪率高升、種族問題、倫理衝突和家庭及社區瓦解,無論是歐洲或亞洲國家都不願忍受這些情況的發生。

美國想要將西方國家擴展為集團的概念,和事實幾乎相反,只有多元文化論的美國還在談「西方」,對任何國家其實都已不具任何意義。美國甚至將其本土和外交政策擴展到其他「西方」社會,且有意加諸在自由市場上,獨特的行徑引來詫異的眼光,但基於彼此利益分享的立場,歐洲和美國進一步勾勒出他們的文化和價值。回頭看看二次大戰之後,歐美緊密政治關係下所構建出的冷戰狀態,根本就是精神錯亂。就史觀分析,美國文明確實獨樹一格,比較像古老世界的一景,但諷刺的是,美國相信發揮這種新保守優越感,可以避免成為歐洲「西方」國家的一員。

融合自由市場觀念的美國例外主義,是第六章所討論的重點。全球自由市場是一項美國的計畫,美商公司從中獲利,彷彿是今天的保護經濟,但不能斷然的說全球化自由放任剛好符合美商公司利益的合理化。全球自由放任不是美國企業的陰謀論,而是廿世紀的悲劇之一。

第七章則環繞在自由市場無法提供人類對安全和社會階級各項需求的問題上,討論到原始文明的先決條件,和全球資本主義的必要性之間所出現的矛盾現象,並談及現代資本主義的危機,特別是惡質自由市場的多樣化,和中產階級主幹和價值一再受到侵蝕。在傳統中產階級社會,大部分中產人士能夠以單一職業為工作生涯,現在情況則大為不同,經濟不安全感的深層效應不是增加每個人的工作數量,而是我們一生中必須具備多重的工作能力,才得以應付無虞。職場上的絕大多數人,不能再只靠著專業資深經驗過活,取而代之的是中等層級和藍領階級間類似的工作契約,工作族群將化身為無產階級人士。

縱使反中產階級意識在美國已經消退,可是經濟的不安全感仍逐漸擴散全球,以社會責任為出發點的資本主義不同面向,酷似劣幣驅逐良幣的姿態,成為全球自由市場的一部分。全球性資金變動和成本大降的製造業,迫使金融秩序重構、刪減稅賦與供養社會福利,令後冷戰時期的資本主義面貌產生質變。

第八章所談的就是美國不再對全球自由市場擁有支配權,儘管這只是個短暫的事實,然而美國仍有某種權力否定世界經濟的改革,來自華盛頓對全球自由放任的中心觀點,不認為世界經濟有改革的必要,也因此全球經濟便會處於既分裂又不平衡的狀態,隨之而來的貿易戰爭、區塊壁壘經濟使得國際合作陷入極度困難。

早在一世紀前為控制中亞油產,全球勢力就上演過一次「世界性遊戲」,相同的情況在下個世紀會再度出現,一旦各國政府為爭奪稀有天然資源,就難以避免會短兵相向,執政實力較弱的政權最常依靠軍力茁壯,捷克新共產主義領導人 Slobodan Milosevic 就是典型人物之一。

一旦全球自由放任市場瓦解,徹底的國際無政府狀態就接近人們所期待的。

亞洲不景氣和美國泡沬經濟

西方國家已經意識到,亞洲危機是自由市場中存活下來之某種資本主義的證明。沒有人否認亞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初期,成果相當顯著,西方國家還想追趕上來,可是只不過幾年的光景,這些讚美如今都黯淡無光,再度強化西方輿論認為英美資本主義才適合全球的看法。

我們正進入一個歷史中斷的時刻,政策與原理的規範突然完全被放棄,二次戰後凱恩斯思想的勝利也只不過是一眨眼時間,亞洲大蕭條似乎把自由市場理論設定在世界性經濟大恐慌、二次世界大戰和 30 年代的經濟正統上。

西方觀察家和決策人士無法從歷史軌跡察覺亞洲危機的嚴重程度,傳統組織一再依其計畫將趨勢導向單一全球市場,現在看來是件錯誤的行為。一開始,他們堅持東亞地區的問題,主要是金融機構和部分經濟的下挫,類似說法很快就因為亞洲持續不景氣危及結構問題而不攻自破。

然而,西方的修正看法仍輕忽亞洲危機的擴散範圍,1998 年下半年,西方金融業預測印尼的全年國民生產毛額會降低 20 %、泰國下降的比率超過 11 %,甚至南韓也有 7.5 % 的下降率。印尼失業率將超過二千萬人,到當年年底時赤貧人口將占全國人口的半數。這些重大經濟活動的疲軟,尚不能界定為不景氣的趨勢,西方人士認為是大蕭條的開始。

亞洲大蕭條是歷史上首次因為毫無限制的全球資本變動衝擊穩定經濟的個案,不受限制的外資隔夜就逃離亞洲市場,順道也帶走亞洲人數十年來的經濟努力成果,社會與政治全都因為投機資金而引發危機。

亞洲貨幣走勢在 90 年代末期其實還算穩定,可是卻被認為是全球危機之首,顯見西方是以自身經驗比較亞洲的情況,大多認為亞洲經濟危機,勢必拖延到區域各國政府不穩定的階段。而亞洲經濟危機也激發反西方國家主義運動的復活,政權瞬時轉換,老舊倫理衝突再起,加上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亞洲的政治呈現不同面貌,對此,西方自由市場的構想只能沾上邊而己。

亞洲危機並沒未點出英美資本主義是目前唯一適宜實行的經濟制度,儘管它向來是西方之本,這也凸顯出資本主義仍在持續變遷中。亞洲經濟像其他地區一樣都在變化,無法預測它會變往那個方向去,而今發生危機,正是全球資本主義斷層的開場白。

而從危機發生的過程,可以感覺出西方國家事前毫無準備,尤其是美國,顯示出當中有奇怪的矛盾存在。美國認為東亞經濟困境是亞洲資本主義走向最終危機的象徵。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亞洲資本主義是表達家庭生活的種類、社會結構和亞洲國家之政治與宗教史觀,這些含蘊豐富的本土史觀和傳統知識,不是任由跨國條規所套用的制度可以取代的,偏偏架構國際貨幣基金政策的盲目預言家,想像亞洲將能除去前述的上一代遺留產物。如果歷史是人類的指南,我們當能確定亞洲資本主義將從此次金融危機興起,而非改造自任何西方的模式,即使亞洲資本主義有意結合西方理念,也要歷經數代的修正。

直到最近,美國輿論對昔日商業行徑的看法有些改變,並不希望亞洲經濟疲軟對美國有所影響,或帶來負面效果。美國決策者也承認、甚至堅持,在全球化市場裡,任何地方的巨大改變均會衝擊到其間每個人的經濟生活。諸如此類的病態期許,致使全球被形容成高度不穩定狀況,美國相信它是全球化的動力來源,並想像要把不服從全球化之趨勢者加以隔離。

美國不懂資本主義己經把全世界帶向一個相互牽連的恐怖平衡情境。當他們回頭看時,會承認當初先人在制定「新規範」,認為資本主義應該兼備破壞和創造的想法,藉由破壞現有產業和推翻既有的社會生活模式來達到無止境的生產力,一旦他們著眼於現在和未來,就有意跳過這些不愉快的事實,期待或是承諾,不讓資本主義非凡的生產力像以前一樣帶來痛苦和混亂。

美國股市發燒的起因,不在於經濟重構的結果,而是科技發達賦予經濟強勁的競爭力,當然,90 年代初期,組織減肥和企業重整,讓美商在成本支出上占盡優勢,也間接反應到經濟飛躍上面。華爾街金融業的新高表現,則是另一個實際的支持力量,充分顯現美國人對自己國家在史地策略上的致勝信心。現今共產主義瓦解、歐洲經濟疲軟、亞洲陷入金融危機,不到十年的時間,美國人就快速展現對「美國信念」的最終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