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彭百顯序
作者序
書摘

作 者 作 品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改版):反常理思考24問

譯 者 作 品

資訊新未來
解放型管理 (上)
解放型管理(下)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改版):反常理思考24問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DH0028)──反常理思考24問
The Armchair Economist : Economics and Everyday Life
本書已全新改版,請至網頁下方,購買新版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史帝文.藍思博
       Steven E. Landsburg
譯者:魯樂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5年10月09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60頁
ISBN:957131835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彭百顯序作者序書摘



  書摘

第一章 誘因的力量──安全帶反而害人?

厚厚一本經濟學,說穿了不過六個字:「有錢能使鬼推磨」,其餘都是這句話的註解。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聽起來沒什麼稀奇,不管張三,還是李四,幾乎人人都能朗朗上口,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經濟學家卻硬是跟一般人不同,老是時時刻刻奉為圭臬。

記得1970年代末期,我等了半個小時,才依聯邦政府規定的價格買了一桶汽油。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同意,如果容許價格自由調整,大家一定會少買汽油,但許多非經濟學家的想法卻不一樣。經濟學家說的是對的:價格管制解除後,排隊買汽油的長龍不見了。

.汽車安全立法安全嗎?

經濟學家相信「誘因能夠發揮力量」。這個信仰有很大的用處,在不熟悉的領域中,它被當作一盞明燈,指引方向。1965年,納德(RalphNader)出版了《開慢開快都不安全》(Unsafeat Any Speed)一書,籲請大眾注意,汽車在設計上有許多地方增加了不必要的危險。聯邦政府馬上有了反應,提出範圍廣泛的汽車安全立法,強制汽車駕駛人要繫安全帶、儀表板要用軟質、轉向住於撞擊時能夠斷裂、採用雙重剎車系統設計、擋風玻璃要能防止外物插入。

不過,還沒等到法律生效,經濟學家就看出了一種後果:汽車意外事故將會增加。他們的理由是,以往汽車設計差,駕駛人害怕出意外,開車出門有如臨深淵履薄冰,現市有了安全帶和軟質儀表板保護,生命威脅減低,開車就不必那麼小心。害怕出意外是個強大的誘因,駕駛人為免於發生車禍,只好小心開車;安全得到更大的保障,提供的卻是另一種誘因,鼓勵了駕駛人開車漫不經心,意外事故不增加也難。

這個例子跟前面預測汽油購買長龍消失的道理完全一樣。當汽油價格便宜時,消費者較有意願一次多買一些;意外事故的代價(例如喪生的機率或者醫藥費用的支出)很低時,駕駛人自然會因粗心而發生較多的事故。

對這個說法你可能不敢苟同,因為再怎麼說,意外事故絕對不像汽油,是人們願意購買的「產品」。但從人們極力追求速度感,在開車時越來越粗心大意等角度來看,把速度和粗心看成是產品,有何不可?既然這樣,開得更快和開車時掉以輕心,不就相當於人們選擇了更多的意外事故?至少從發生的機率來說是這樣。

但有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那就是汽車安全立法的反效果有多大?換個角度說,1960年代的安全立法多製造了多少意外事故?把問題說明點,就是這些法律的本意是在意外事故發生時,讓駕駛入更容易保護自己,進而減低死亡人數,同時,這些法律反而鼓勵了駕駛人開車粗心大意,所以會增加死亡人數。

所以我們必須思考,到底汽車安全立法的淨效果,是降低了駕駛人的死亡人數,還是增加了駕駛人的死亡人數?

單純的邏輯推理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拿出貿際數字來說明才行。

1970年代中期,芝加哥大學的裴茲曼(Sam Peltzman)就是這麼做的。他發現兩者的效果大致相當而彼此抵消,也就是說,意外事故發生的次數增加,但每次意外事故死亡的駕駛人數減少,兩者相抵,駕駛人死亡總數基本上沒變。這時,有一個有趣的副作用產生了,那就是行人死亡人數增加。畢竟汽車儀表板加了軟墊,路上行人並未因此得到什麼好處。

我把裴茲曼的發現告訴非經濟學家,大家都很難相信駕駛人會單因汽車比以往安全而橫衝直撞開車;經濟學家則因為尊重人類會依誘因行事的原則,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如果你不能相信人們會因汽車更加安全,而在開車時掉以輕心,那麼不妨從反方面想想,人們會因車子開起來比較危險而小心駕駛的看法。當然,這只是同一件事的另一種說法,換個角度思考,就使人較易接受。如果車上沒裝安全帶,開車時你不會更加小心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艾爾強(Armen Alchian)有個奇想,建議規定每部車子的方向盤上都裝一支利矛,直指駕駛人的心臟部位。艾爾強深信,這麼一來,緊咬前車尾巴約駕駛習慣一定大為減少。

儀表板加了墊,駕駛人肯冒更大的生命危險,也並非全然愚不可及。開車鹵莽有它的成本,也有好處,因為可以快一點到達目的地,也較能享受開車的樂趣。所謂鹵莽,形式有很多,例如經過危險路段不減速;心不在焉、心神恍惚;眼睛暫時離開路面尋找錄音帶。這些行為可能讓旅途更加愉快,所以多冒一點發生意外事故的危險,也是值得的。

偶爾人們會想,犯不著冒生命危險去做不必要的事,至少沒必要去做上述事情。這種想法特別讓經濟學家洩氣,因為不管是提出問題的人或其他人,都不會相信經濟學家的說法是對的;所有的人每天都會為了點小惠而冒險,開車出門到雜貨店買一份報紙,一定有待在家裡所沒有的風險,但大家還是願意開車去雜貨店,單為了一點小小的樂趣,值得去冒喪失生命的「任何」危險嗎?這個問題不必問,答案很明顯是「值得」。

正確的問題應該是:值得為一點小小的樂趣,冒「多大」的風險?答案是:「如果只有百萬分之一喪生的危險,我願意邊開車邊找錄音帶,但如果風險是千分之一,那我可不幹。」這種說法絕對百分之百合乎理性,時速二十五哩時找錄音帶的人多於時速七十哩時找錄音帶的人,道理便在這裡。

.對「內有幼兒」標示的反應

裴茲曼的發現,指出了一件事實:駕駛人的環境一有變化,開車行為一定跟著大變。這麼一來,一些駕駛人就有機會去影響別人的行為。路上開車,隨處可見車子上面掛著「內有幼兒」的標示,就是這樣的例子。這個標示的目的,是提醒其他駕駛人要格外小心。我曉得,駕駛人看到這個標示,總覺得對自己是一種侮辱,因為它表示他們平常開車不夠小心。經濟學家很不能諒解這種感覺,因為他們知道,從來沒一個人開車夠小心。所以大部分駕駛人的警覺性會隨著週遭環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若是你傷害到另一輛車子裡的人時,大部分駕駛人都很懊惱;若是車上有幼兒,懊惱之情更難以言喻。這種人看到有幼兒在車上的警示標誌時,都會更小心開車,而且很高興看到叫他們小心的標示。

講到這裡,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題目出現了。經濟學說,許多駕駛人看到「內有幼兒」的標示時,開車都會更加小心,所以題目是,觀察掛有這種標示和沒有這種標示的汽車,發生事故的比率有無差別,並從其中的差別來判定駕駛人到底有多小心。但很遺憾的,意外事故方面的數據容易產生誤導,理由至少有三:

一、掛有這種標示的父母表示他們可能過度小心,所以他們發生意外事故的次數偏低,跟貼出標示是否會影響別人沒關係。

二、貼有標示的父母知道別人看了標示會小心些,因此自己不必那麼小心,這種行為反而製造更多意外,抵消別人更加小心的效果,反而形成反方向的偏差行為。

三、如果「內有幼兒」的標示確實有效,膝下無子女的父母也有可能貼出不實的標示。如果駕駛人知道很多車子都在騙人,見到標示時,自然放慢速度的反應就會受到壓抑。

依據上面種種理由,光從意外事故統計數字,根本看不出駕駛人見到「內有幼兒」的標示,到底產生何種反應。我們必須找出一種聰明的統計技巧,矯正所有扭曲現象。

我不擬在此解決這個問題,而只是拿它當個例子,說明經濟實證研究在一般情況下會遭遇什麼樣的困難。經濟學上許多研究題目都是繞著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法打轉,目的正是要解決這種困難。

.誘因的力量

稍微岔題到實證研究碰到的困難之後,我們再回到主題:誘因的力量。解釋誘因的力量,可說是經濟學家的第二天性。

利用更好的節育技巧,能不能減低不想要的懷孕次數?不見得,因為這種干預降低了性交的「代價」(不想懷孕是此種代價的一部分),因此引誘人們增加性交次數。性交後懷孕的機率降低了,但是性交次數增加,兩者相乘,不想要的懷孕次數可能降低,也可能提高。

省油車可以減少汽油的消耗嗎?不見得,省油車減低了開車的代價,反而使人更愛開車。

同樣的道理,低焦油香菸可能使罹患肺癌的機率升高;低卡路里人造脂肪有可能使美國人的平均體重增加。

要瞭解人們對誘因有什麼樣的反應,就不能不提刑法。刑罰要嚴酷到什麼地步,人們才不亡犯罪?死刑是特別值得探究的一個課題。無數政府單位及各研究機關和學者,曾深入地研究死刑遏阻犯罪的效果,但他們的研究通常只是探討在美國有死刑的州和沒死刑的州,謀殺率是否有差別?

經濟學家對這種研究難免有話要說,因為這個過程投考慮到影響謀殺率的其他重要因素,甚至沒考慮各州死刑執行的嚴苛程度,因為美國各州執法嚴苛差異很大。

相反的,所謂的計量經濟學,運用了精細的統計技巧,能夠準確地衡量出誘因的力量,因此在探討死刑的效果時,很自然地便可以用到計量經濟學。這方面的研究先驅是水牛大學的艾爾力克(Isaac Ehrlich),1975年,他發表了研究成果,在深入複雜的分析之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1960年代,美國每執行一次死刑,平均可以防止約八件謀殺案。

艾爾力克所用方法的細節,普受其他經濟學家批評,但他們也許責之過嚴,大部分的批評都涉及一些深奧難懂的統計技巧問題。這些問題是很重要沒錯,但是經濟學術圈內有一個普遍的共誠:艾爾力克所做的實證研究,足以揭露死刑效果的一些重要真相。

198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李默(Edward Leamer)發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叫做《剔除計量經濟學中的反對意見》,文內警告:研究人員的成見可以實質影響研究成果。李默拿死刑為例來說明,利用一個簡單的計量經濟測試,把贊成死刑的成見夾雜在裡面,結果發現每執行一次死刑,遏阻的命案數可以高達十三件;同樣的,如果把反對死刑的成見夾雜在裡面,每次執行死刑只能防範三件命案發生。但是,除非大量納入反對死刑的成見而扭曲結果,大部分計量經濟研究還是顯示,死刑對防治犯罪來說,仍具極大的效果,顯然兇手會因誘因改變而表現不同的行為。

怎會這樣?從另一角度來看,許多命案不是在臨時起意或失去理智的情形下發生的嗎?也許是吧,對於這種不同的看法,有二件事值得一提:

一、艾爾力克的研究成果指出,每執行一次死刑,可以阻止八件命案發生,但它並沒有指出到底阻止了哪八件命案,只要能夠嚇阻若干兇手,死刑還是有它的效用。

二、為什麼我們認為臨時起意犯罪的人不受誘因所左右?假設有個人非常痛恨太太,正常情況下,要是認為自己有90%的機會逃脫死刑,那他很有可能殺害太太;盛怒之下,由於喪失理智,即使只有20%的機會逃脫死刑,他也可能殺害太太。盛怒之下,自認逃掉死刑的機率是15%或者25%,實際的結果會差很多。

除上述兩點,還要順便提一下第三件事。艾爾力克並非憑空捏造「八」這個數字,而是從十分複雜的資料分析中得出這個數字。對他的說法抱持疑問是件好事,不過真正懷疑艾爾力克研究結果的人,應該以開放的胸襟仔細看看他的研究,並指出哪些推理步驟有問題。

即使在某些情況,我們不期望人的行為合乎理性,還是有證據顯示誘因對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心理學家已經從實驗中發現,給某人一杯很燙的咖啡,要是他認為杯子不值錢,通常他會立即甩掉,如果他認為杯子很值錢,則會忍燙握好杯子。

.有錢能使鬼推磨

人對誘因的反應,確實跟其他出於本能的行為一樣,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在德州A&M大學一系列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老鼠和鴿子去壓不同的木桿,「買」不同的食物和飲料來吃。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價格」,例如,要壓三次桿子才有一滴生啤酒,壓十次才有一塊乳酪。每一天這兩種動物的「收入」相當於所壓桿子的次數;收入耗光後,桿子就不動。在另外一些不同的實驗狀況中,老鼠和鴿子可以做各式各樣的事情,以賺取額外的收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固定的「工資率」,可依工資率而得到額外壓桿的機會。

研究人員發現,老鼠和鴿子會因為價格改變、收入改變、工資率改變,產生適當的反應。例如,生啤酒的價格上漲後,他們會少買生啤酒:工資率上漲,牠們會更賣力地做事,除非收入已經很高;收入一高,牠們會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享樂上。這種反應正跟經濟學家對人類的預期和觀察到的事實一樣。

誘因的確十分重要,經濟學文獻有數以萬計的實證研究,證實這件事千真萬確,卻找不到讓人信服的理由來駁斥這個看法不對。經濟學家不斷在測試這個命題,也不斷在擴大它的適用範圍,因為他們希望自己成為第一個推翻這個命題的名人,留名青史。

以前,我們只想到上菜市場買菜的人,可能因為豬肉價格改變而產生不同的行為;現在我們更進一步考慮到駕駛人因繫上安全帶而莽撞開車;兇手因為被判死刑的可能性提高而打消殺人意圖;老鼠和鴿子也會因工資、收入、價格改變而有適當的反應。經濟學家已經研究過人怎麼選擇結婚對象、子女人數、宗教活動參與程度,以及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是否吃人肉。這股研究趨勢蔚然成風,《政治經濟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發表了一篇諷刺性的刷牙經濟學文章,預測人花在刷牙上的時間恰好是醒著時間的一半。作者大言不慚地說:「絕對找不到一種社會學模式,能夠產生這麼精確的結論。」

不管花樣如何翻新,千古不變的真理是:有錢能使鬼推磨,誘因確實能影響人類的行為。


.本章解析

.吳惠林

乍聽「安全帶反而害人?」的標題,一般人一定不以為然,因為顧名思義,「安全帶」就是為保安全才裝的嘛!綁了帶子以後就可保安全。不過,這是很直接地想當然耳,可以說是「希望」,而實際上將安全帶裝好、繫好之後,開超車來是否會比較保平安呢?

當車禍發生時,有安全帶的緩衝力,確實可以減低傷害度,甚至能夠免於受創。可是這是在「發生車禍」下的結果,而車禍發生也得看嚴重程度如何,即使安全帶真能減輕駕駛人的傷害度,但在車禍發生次數「增加」下,小傷害的累積或許更嚴重呢!不幸的是,一個人在認為安全情況下往往容易疏忽,而駕駛人一旦認為繫上安全帶較安全,也較容易開快車。如此一來,不但車禍發生次數增加,撞車的程度也將較重,開車旁的安全反而更不保險呢!除了開車者反而會更不安全外,開快車對於無辜的「行人」之安全威脅也會增加。因此,安全帶反而害人是有道理的。

不要以為這只是強詞奪理,在美國就有學者作實證研究,真的能提出數據來證實了呢!開車綁安全帶反而不安全的道理也可用於騎機車戴安全帽,而台北市不是曾「強迫」騎士戴安全帽嗎?其成效如何呢?看來得再從長計議了。

這樣的道理在經濟學的基本觀念就叫做「誘因」效果,也可用「第二輪」效果來說明,日常生活裡處處可見這些原則的應用,這也是經濟學具威力,以及經濟學迷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