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果芸序
導讀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譯 者 作 品

鉛筆
做繭自縛的女人:百般藉口,十種愚行
逆領導思考:傾聽追隨族工作哲學
創意人與管理人的戰爭
即興創意
日不落行銷
熱愛工作:邁向成功的六大錦囊

企業成功案例

【類別最新出版】
服務革命:美國運通的百年從心哲學,打造高價值團隊的39堂課
ChatGPT:AI革命
台積電為什麼神?:揭露台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祕密
家的夢想,無限大:大家房屋的經營哲學
熱賣行銷學:促銷實戰SOP一次上手(熱賣新裝版)


網路英雄(BE0040)
Where Wizards Stay Up Late : the Origins of the Internet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企業成功案例
叢書系列:NEXT
作者:凱蒂.海芙納、馬修.萊恩
       Katie Hafner ; Mattew Lyon
譯者:楊幼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24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2489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果芸序導讀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3

在短短的時間內,魯伊納便將尖端研究計畫局的年度預算提高為 2 億 5 千萬美元,而他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有關彈道飛彈防禦,以及核子武器試驗等計畫,透過基礎研究的形式來進行。此外,還有行為研究與指揮管理計畫。不過,它們雖然有趣,卻不是魯伊納關切的對象。

直到 1961 年 5 月,由於一台超大型電腦的出現,才引起魯伊納的注意。在空軍的委託下,尖端研究計畫局利用美國國防部緊急基金進行軍事指揮與管理計畫。為了便於作業,空軍購置既昂貴又龐大的 Q-32 型電腦支援美國空防預警系統。這部機器巨獸裝設於「系統發展公司(System Development Corporation)」。這家位於加州聖塔蒙尼卡的公司,正是空軍的主要承包商之一。無論如何,空軍當初會添置這台電腦,不僅是為了提供操作訓練,同時也希望把它當作發展軟體的工具。

後來,空軍在高層的壓力下不得不中止與系統發展公司的契約,該公司只好低聲下氣地懇求空軍繼續讓他們使用電腦。

軍方與電腦機構間的關係是從現代電腦工業本身開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軍方亟需強大的運算力,因此資助大批電腦專家進行研發。當時海軍所支援的是霍華.艾肯(Howard Aiken),這位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一直想要設計一台大型計算機,結果創造出有 51 英呎長、8 英呎高,可以不須人工操縱自動執行運算功能的馬克一號(Mark I)。至於陸軍則選擇支援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著名的「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計畫。另外,海軍與空軍又先後支援麻省理工學院的「旋風」電腦研發計畫。

迷你電腦

1950 年代初期,電腦運算所代表的就是迅速的計算。許多公司,尤其是銀行業,都利用機器來執行大規模的計算工作。1953 年,當時已是全美最大打卡記時鐘與機電排表設備製造商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毅然投入生產大型電腦的行業,而他們所製造的正是屬於未來的商業機器。或許,IBM 的機器未必比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的下一代計算機 Univac 強,但是 IBM 的推銷員卻成為業界傳奇。不久,IBM 電算機的銷售量便凌駕 Univac 之上。

1950 年代末期,正當 IBM 的電算機銷售額突破十億美元大關之際,有位名叫肯.歐森(Ken Olsen)的工程師離開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希望能發掘 TX-2 周邊科技在商業上的潛能。個性坦率,並懷有濃厚個人主義的歐森以上萬美元的資本創設迪吉多設備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起先是生產並銷售電腦配件,後來更開風氣之先,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迷你電腦,讓使用者能直接與電腦互動。歐森製造互動電腦的點子,其實得自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批電腦研究先驅。這群與眾不同、年輕有為的學者發想出當時剛開始在學術機構風行的「分時操作(time sharing)」概念,它與傳統上既緩慢又麻煩的「整批處理(batch processing)」方式相較,顯然是更誘人的選擇。

基本上,整批處理的運算方式十分麻煩,即使執行最小的程式,也得把相關密碼打在程式卡上,才能與「控制卡(control cards)」結合,共同執行電腦的資料管理功能。不過,在電腦執行功能前,操作員必須把卡輸入電腦,或是磁帶上,分批處理資料,而處理時間的長短則依程式的隊列與複雜性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為了運算結果等上一天或更久,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事。

相對的,分時操作卻可以讓許多使用者透過不同的終端機,同時使用一個電腦系統。分時操作最具革命性的部分,就是大大縮減整批處理最惱人的等待時間。另一方面,分時操作也讓使用者得以透過電腦終端機,直接與電腦主機互動,並立即取得運算結果。身為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家的費南多.柯貝托(Fernando Corbato)回憶道:「當時我們一致認為它是較好的操作方式。」在那個時代,電腦是龐然大物,不僅佔據大量的空間,而且配件繁多需要經常維修。「它們可不是日用品,」柯貝托接著說:「那時你通常不會奢望有台個人電腦。或許,你在某些時候會想用它,但卻不敢想要私人擁有一台。我們當時覺得很挫折,因此認為有必要去改變這種狀況。」基本上,使用電腦的時間愈長,輸入的程式愈多,就愈能體會分時操作的好處。

分時操作的特性讓使用者以為自己擁有整台電腦主機來執行指令;但事實上,他們所擁有的只是整個運算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必須協調不同使用者上電腦主機的競爭。就降低成本的角度來說,使用者當然是越多越好;可是,使用者過多,卻會迫使主機必須耗用大部分的資源去協調不同使用者所下的指令,使運算速度變得十分緩慢。隨著使用者的增加,愈來愈多的電腦資源被用在協調上,處理資料的時間相對減少。其實程式設計師若要做些細微的工作,加緊束編碼,或是為程式除小錯,都不需要用到運算功能強大的主機。可是,只要他們一上機跑程式,無論工作的大小或是繁簡,都會佔用到主機的資源,使用者也必須互相爭取上機時間。當一個需要較多運算時間的大程式上線後,大家操作的速度便全慢下來。

新人新政

1961 年,當美國空軍將 Q-32 移交給尖端研究計畫局時,魯伊納並未指派任何人去管理雙方的合約。魯伊納希望這工作不為合約所限,以充分發展電腦的潛能。他認為,由於電腦與指揮和管理有關,有一天電腦或許能為關鍵的軍事決策提供既迅速又可靠的資訊。這種潛力的開發雖未及於萬一,但卻希望無窮。

由於尖端研究計畫局受國防部之託,魯伊納在十分機密的情況下,開始尋找主持行為科學研究的人選。1962 年秋,他終於找到能夠同時適任上述兩項工作的人,邢就是名聞遐邇的心理學家黎克萊德(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

讓黎克萊德來領導行為科學部門,顯然是最佳選擇;不過,由心理學家來監督以研發尖端電腦科技為重心的政府機關,未必是一時之選。但因黎克萊德有既廣泛又超越科學藩籬的興趣,使他在兩個迥異的領域如魚得水。黎克萊德很認頁地研究電腦。「他曾告訴我,他喜歡在電腦控制台前消磨時間,」魯伊納回憶道:「他說,他熱愛電腦,甚至已經到了上癮的地步。」無論如何,黎克萊德絕不僅僅是個電腦迷。多年來,他不斷倡導一個激進而富有遠見的觀念,那就是:電腦不光是計算機。電腦只有延伸全人類的潛能,它們可以成為增強人類智慧與分析能力的工具。

黎克萊德於 1915 年出生於聖路易市。身為獨子的他從小便備受寵愛,孩提時期即深為模型飛機著迷。黎克萊德早就立志成為科學家;但在華盛頓大學求學期間,他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涉獵不同的知識上,而遲遲未決定主修的科目。最初他主修化學,接著改修物理,再轉攻藝術,後來終於打定主意專攻心理學。他於 1937 年畢業時,即同時獲得心理學、數學,以及物理學的學士學位。後來在撰寫心理學碩士論文時,他決定經由白老鼠的實驗,來驗證「多睡覺有益健康」這句俗話的真偽,直到攻讀博士學位後,黎克萊德的興趣才開始集中在心理音響學上。

為了撰寫博士論文,黎克萊德開始研究貓的聽覺皮質,等他到史瓦斯摩學院(Swarthmore College)後,便著手探究辨聲之謎,企圖分析腦部辨別聲音遠近與方向的能力;如果你閉起雙眼,然後要別人在旁彈指作響,腦部就會立刻告訴你聲音大概來自何方以及其遠近。此外,辨音之謎也能用「雞尾酒會」現象來說明:在一個人聲鼎沸的房間內,你可以隔離並接收自己想聽的聲音及交談,而過濾掉其餘的「雜音」。

1942 年,黎克萊德動身到麻州劍橋,擔任哈佛大學心理聽覺實驗室(Psycho - Acoustic Laboratory)的研究員。這時,黎克萊德已是全球頂尖的聽覺神經系統理論學家之一。當時的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深受行為學家史金納(B. F. Skinner),以及其他行為學習論者所影響。他們認為一切行為都是經由學習而來,剛出生的動物就如同一張白紙,有待命運、經驗和周遭環境的烙印。路易絲.黎克萊德(Louise Licklider)很少干涉丈夫的研究,直到黎克萊德走火入魔,把自己的孩子放進所謂的「史金納箱(Skinner box)」裡,測試不同行為學家的理論,並引起其他研究員群起效尤,她才堅決表明反對的立場。

路易絲通常是第一個聽到黎克點子的人。黎克萊德每天用完晚餐後,都會再回到辦公室工作幾小時而於 11 點左右返家。就寢前他會利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跟路易絲談談他最新的點子,直到其構想完全成熟為止。

每個人都很敬重黎克萊德,不過在他的堅持下,大家都稱呼他為「黎克」。多年來,他源源不絕的創意與多才多藝的天賦,宛如放電般吸引來無數的崇拜者。

黎克的同事都對他解決問題的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曾經有人說,他具備全世界最高超的洞察力。「他能在我們尚未察覺任何技術問題前,便已謀出解決之道,」黎克萊德的老同事比爾.麥克基爾(Bill McGill)說:「這使他顯得相當特別。」黎克絕非形式主義名,也鮮少為一些不可思議的定理所困。「他像個天真的孩子,滿懷好奇心,經常悠遊於不同的問題間。對於我們思考的問題,他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啟發」。不過,跟黎克朝夕相處有時也很挫折。許多人認為,他實在過份謙虛。每次在會議中,他都會丟出一些創意供人隨便「竊取」。「每當有人剽竊他的點子,」路易絲說:「我都會猛拍桌子,說那不公平,但是他卻會說『不管是誰居功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事情完成了。』」多年來,黎克不僅教導,同時也啟發了許多包括大學部在內的學生,讓他們感覺自己宛如他的小同事般。黎克家的大門一向為學生敞開──他們通常會拿著一篇論文,或僅是一個問題,出現在其家門前。路易絲說:「我只要翹起大姆指,他們就會咚咚咚地跑到他在 3 樓的辦公室。」

在戰後的那幾年,心理學還是門新興的學問,經常會遭到其他科學界人士的訕笑;由此顯示出他們對「心靈」或是「人性因素」等謎樣本質的無知。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來說,黎克萊德都是位不折不扣的心理學家。

1950 年,黎克轉赴麻省理工學院的音響學實驗室(Acoustics Laboratory)工作。1951 年,麻省理工學院另設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oratory)作為專門研究空防的機構時,黎克受聘為該實驗室籌設人類工程研究小組。那時,冷戰幾乎主宰麻省理工學院所有的學術活動,而林肯實驗室正是麻省理工學院與華盛頓間最顯著的冷戰聯盟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