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作 者 作 品

斑尼頓傳奇

譯 者 作 品

科學之終結
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科學簡史
記憶流沙:當健忘來敲門

企業成功案例

【類別最新出版】
服務革命:美國運通的百年從心哲學,打造高價值團隊的39堂課
ChatGPT:AI革命
台積電為什麼神?:揭露台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祕密
家的夢想,無限大:大家房屋的經營哲學
熱賣行銷學:促銷實戰SOP一次上手(熱賣新裝版)


汽車大戰(DH0045)
Car Wars : Fifty Years of Backstabbing, Infighting, and Industrial Espionage in the Global Market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企業成功案例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約拿丹.曼特爾
       Jonathan Mantle
譯者:蘇采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4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2312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前言

無國界的汽車霸業

耶穌基督死後兩千年裡,人類只有兩種交通方式,一是用馬,一是開車。汽車問世是近一百年的事情,但比起馬來,汽車在短短時間內改變了人的生活,也使國家和世界變貌。

這本書透過世界汽車製造業的興起,看近五十年縱橫於世的個人和國家,記錄一場戰爭結束後隨之開展的競爭故事,看它如何演變成另一場經濟和政治的戰爭。人類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種發明像汽車如此具有革命性,同樣的,也沒有任何一種工業能和汽車業相比。

汽車製造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製造業,歐洲、美洲和日本,共有四百萬人技人這個產業,投資金額達數千億美元。回顧一百年前,全世界只有法國和德國有六輛實驗汽車;今天,汽車在三線道上首尾相接,把寬闊的道路堵得水洩不通。全世界的汽車加起來有三億五千萬輛,聯接起來有二十萬英哩長,可以繞地球六圈,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二。

汽車帶給環境劇變,不但是汙染源,還可能造成地球的溫室效應,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汽車和內燃機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物品。一九二八年時,身為作家、推銷員和早期工業領袖的巴頓(Bruce Barton),曾經向美國油商說明汽車的重要,他說:

最好在你的加油站旁待上一個鐘頭,和來買汽油的人談談。你會發現,一星期買一塊錢的汽油,會讓他們的生活妙不可言。老兄,你賣的可是青春之泉的不老活水!健康、舒適、成功,都靠它了。不要以為你只是賣一種氣味難聞的液體,一加侖遺要好幾十分錢……,你應該換個立場想想,汽油帶給多少男男女女生命的奇蹟。

他所謂的奇蹟,其實就是行動自由,世人首次能夠愛到那裡就到那裡。汽車改變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而對行動自由的渴望,又造就了美國的汽車製造業。通用和福特成為美國夢的象徵,跨國公司興起,個人登上權力巔峰,家族王朝的起落,以及美國在戰後世界的優勢地位,都和這兩家汽車公司息息相關。

不過美國發生的一切,只是開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和世界各地數百萬人也享受到這種自由的滋味。如果說,巴頓的言論已經過時,汽車帶來的自由卻歷久彌新。

今天,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每條街道上都停放著汽車,勾繪出一幅汽車構成的世界地圖。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巴頓宣揚的奇蹟已經超越國家和國際界線,成為個人財富和國家富庶的指標。60年代,汽車製造帶動並促成歐洲戰後的經濟奇蹟。70年代,汽車業界的缺點和第一次石油風暴襲擊歐美,也使日本邁開步伐走上強權之路80年代,美國、歐洲和日本都成為世界強權,霸權爭奪戰從此登場。

90年代,汽車公司凌駕國家之上,歷史的傳統要素,如移民、國界、國際界線等,都無法適用在它們身上,汽車製造商製造了世界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全球市場。

本世紀最後幾年,全球市場的空白地帶又由遠東和中國大陸填補起來,從一場戰事結束時開始的競爭,此時已成為另一場戰爭,而這場戰爭的型態乃前所未有,動機、動力、參與者、聯盟關係均迥異昔日。

汽車是構成戰爭的要件,也是和平不可或缺的元素;它造成貧困,也帶來繁榮;它是進步的工具,但又構築人類無法克服的障礙。這本書認為,不管什麼時候,當需要衝過了頭變成追求奢侈時,自然會產生一種矯正的趨勢,汽車終究會回歸它「國民車」的本色。

這本書可以看成是汽車的政治傳記,或是本世紀後半期世界汽車工業發展史。作者認為汽車是推動現代歷史前進的工具,從一九四五年的柏林開始,一路追到一九九五年的上海,掃描汽車發展背後的人物、政治和技術,還記錄了走向規模空前的全球競爭途中的起落成敗。

書中揭露工業問諜在這場競爭中扮演的角色,探索在全球市場上運作的政治和經濟力量,以及尋求振衰起蔽人才的經過;至於最後汽車業界是否找到了其渴望的人才,日前還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