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達一廣告董事長 徐一鳴
第7章 焦躁的年代需要慢功夫

譯 者 作 品

日本家庭料理80年:和食餐桌的演變史
血色的旅途:權力、財富、血腥與兵工業,一場槍枝的生命旅程
小處著手:追求完美的設計
沃爾瑪有錯嗎?:每日低價的高代價
把X放回Sex裡
女兒的靈界朋友
美麗有價
情欲徒刑:給困在親密關係卻失去性愛的你
把小錢滾成大財富:愈早看破愈早財務自由的存錢迷思
憑什麼相信你?:掌握8大影響力特質,增強自身可信度,洞悉他人話語背後的真相

趨勢

【類別最新出版】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半導體超進化論:控制世界技術的未來
誰會被抹平:10輛推土機新科技,70項黑天鵝趨勢,80個正被剷平的職業,正在改寫你我的未來
直覺陷阱2:認知非理性消費偏好,避免成為聰明的傻瓜
底層邏輯2:帶你升級思考,挖掘數字裡蘊含的商業寶藏


慢想力(BED0192)
Future Minds: How the Digital Age is Changing Our Minds, Why this Matters,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趨勢
叢書系列:NEXT
作者:理查‧華生
       Richard Watson
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01月04日
定價:240 元
售價:19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24頁
ISBN:9789571356761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達一廣告董事長 徐一鳴第7章 焦躁的年代需要慢功夫



  第7章 焦躁的年代需要慢功夫

第7章 焦躁的年代需要慢功夫

「或許我沒有到達想去的地方,但最後我得到想要的結果。」 ──亞當斯(Douglas N. Adams),英國作家

我在本書一開始提到,深度思考的重要在於它使世界更好。此外,深度思考能充實自我,令我們成為獨特的個體並喚醒自我覺察,光是這樣我們就該珍惜每次機會,好好滋養自己的心智,即使花費精力或金錢都在所不惜。

重新開機

少做、多想、放慢腳步,偶爾重視直覺與創意思考勝過理性、分析與邏輯思考,特別是擺脫一切溝通和決策必須即時的觀念。我們必須抗拒數位年代的方便,借用白線條合唱團(White Stripes)傑克‧懷特(Jack White)的話:「無論哪種創意領域,都必須對抗名叫『使用容易』的疾病。」

重新開機也意謂我們必須體認到深度思考不能倉促為之,有幾種學習不能在步調快速的環境或在數位工具的輔助下完成,虛擬教師的用處跟虛擬父母和虛擬寵物一樣。滿足永遠是重要的,但傳達的方式和速度也很重要,如果我們無條件接受一個太快速的過程,就會因為沒有時間釐清思緒而無法好好分析或探討事情。

最後,數位科技是否影響人的思考方式,這個問題有誤導之嫌,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思考方式與智能不只一種,因此爭論點不在究竟是不是真的有任何影響,而是某些數位科技如何影響我們最感興趣的思考方式。

手機尤其是個麻煩問題,目前有四十億手機族且還在增加中,我不是建議大家把手機扔了,因為它是有用的,只是有侵犯私領域之虞。手機可能對思考的品質和人的行為舉止造成負面影響,iPhone和黑莓機之類的機器會誘使甚至要求人們不斷地使用,它們就像香菸讓我們難以戒掉,又像是藥丸想改變我們的心智,在我們試圖脫離時施以懲罰。

我們以為手機連結你我,其實手機是把我們變成無禮、缺乏耐心、心胸狹隘、緊張兮兮、喜歡挑釁而且孤立的人,手機誘使人們做出反應而不是反思。谷歌、臉書和推特都在對著我們尖叫,把我們變得懶惰且缺乏同理心,最重要的,手機妨礙人和點子都需要的實體親近感。我並非在向數位科技宣戰,畢竟它不是從骨子裡邪惡。我只想說,有些時候和地方應該把人擺在第一位,數位年代把以往無須溝通、平靜且相對沉默的空間和活動,變成嘈雜的辦公室和商店的延伸,這些都不利於深度思考。最令我擔憂的是,電腦被視為幫助思考的工具。

電腦特別擅長處理大量資訊,揭開洞見讓人們深度思考、解決問題而產生新點子,這也是人類發明電腦的用意。但是,我們已經漸漸用工具代替思考,或者把「思考」這件事假手他人。同樣地,電郵和手機豐富了面對面的交談與聯繫,但我們卻漸漸用它們來取代人與人的交流。我最擔心的也正在此,人類的發明能力無庸置疑,或許未來我們該更常問自己的不是「能不能」發明出東西,而是「應不應該」發明,以及有些發明物可能帶來哪些後果。我們可能在無意間毀壞內心深處最珍貴的事物。

人造的機器無法給予我們愛與被愛的需要,如果數位工具使人類互動變得不方便或昂貴,我們就應該節制它,同時不該老是去適應日新月異的科技,有時科技應該反過來適應我們才對。就連環保人士也被說服來推銷「少一點人際接觸、多一點虛擬會面能減少碳足跡」的主張,這真是個荒謬的建議,因為電腦和虛擬世界本身就會耗能(明確地說,佔全球能源的五‧三%),建議捨棄人類的移動和互動簡直愚蠢至極。

缺乏實體互動,無論對人或點子都是不利的。新點子需要你我從事有意義的對話和人際關係,正在萌芽的點子也需要人際互動,才能獲得養分、被包裹、被潤飾,最後被放進世界裡獨立生存。

這些年來,人類的欲望似乎變得更熾烈,也是我們被其他人的思考與感受感動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們對虛擬經驗無法自拔,如果每個人都將自己的經驗個人化,情況會是如何?如果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那麼集體的記憶或文化又會是什麼?而人類又怎麼可能對重要的議題,進行有意義且具凝聚力的討論呢?

收回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如果擔憂螢幕文化入侵日常生活,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思考。

我們應該深思數位科技的使用以及人際關係,尤其是在公共圖書館和學校,這些地方應該接受數位學習,但也應該以實體空間中的人、事、物作為主要彰顯的對象,無論圖書館或學校都應該努力使實體空間遠離電子噪音的干擾,否則我們應該大聲提出建議。

工作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少工作一點,應該放慢工作和思考的速度,省去一些建立高效能團隊的活動,和同事外出吃個午餐。我們應該讓工作腦去探險,在心智中三不五時騰出一些空間。此外,我們應該如神經科學家卡琳娜‧克里斯多夫(Kalina Christoff)建議的,替雜念紛飛的心製造一個補蠅紙,來捕捉新點子和意外的聯想,因為這麼做有時比講究方法的推論還有效。

我們應該更認真思考看似沒有立即價值的事,有哪些長遠的好處,而眺望窗外是個不錯的起點。你最近什麼時候看到成年人凝視機艙窗外遠景?最近什麼時候看到孩子遠眺汽車、火車窗外的景致?我猜幾乎是零,因為大家都成為低頭族,雙眼都聚焦在數位產品。如果凝視窗外對你不管用,就外出散步吧。偶爾在郊外迷路也不錯,最重要的是,花時間慢慢試驗、修補、分析和討論。

在家的時候盡可能別工作過量。工作會不斷打擾我們,但我們應該把上下班分清楚。也就是說,每個禮拜找一、兩天放個假,每年至少度假一星期,而且是沒有手機的假期。還要數位節食,花多點時間洗泡泡浴、蒔花弄草以及睡覺。

睡眠不僅對身心健康很重要,當我們睡覺時,心開始卸下種種記憶,將看似不相干的資訊和片段的經驗連結起來。作家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說:「睡眠時所有七零八落的東西全都飛了起來,像字紙簍在強風中翻倒一般。」因此,如果我們營造一個不重視睡眠的實體環境或社會標竿,就是再一次侵蝕我們做夢以及想出新點子的能力。

如果你確信深度思維的空間受到威脅,就採取行動吧。爭取不把工作帶回家的權利或成立抗議團體,要求航空公司和餐廳設置禁止使用手機的區域,如果做白日夢的時間少到令你擔憂,就夢想幾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吧。

這些方法適用於成年人也適用小孩。孩子的行程太緊湊,且功課多到沒時間自由玩耍,不妨安排幾天什麼事都不做,既沒有計劃也不玩有架構的遊戲,一定要讓孩子有玩膩的時候,這樣他們就必須運用想像力來發明一些脫離煩膩的方法。

沒那麼容易

聰明智慧的另一個潛在威脅,在於簡單的愉悅很容易取得。除非我們灌輸困難或花時間的事情是有益的觀念,否則拜數位年代所賜、不用腦的快樂主義將隨處可見,大部分的人將陷入半嬰兒的狀態。因此,容易的事情就別去做,把注意力聚焦在困難的事情上。這種主張會受歡迎嗎?不會。而且可能因此被怨恨。但是以後會有人感激你。

據調查,六六%的中國人相信擁有純網路的正式關係是可能的。換言之,他們認為用科技替代真人接觸是可能的。但是,光是有可能並不表示是比較好的方式,人都會挑簡單的做,但是結局會是怎樣?我們的技術愈來愈精巧,但溝通品質卻有開倒車的傾向。方便性成為一切的衡量標準,每件事都成了個人需要與欲望的延伸。

學校也呈現類似的趨勢。老師迎合年輕學子,不斷提供學生五花八門的簡單選項和替代方案,以挑起他們的欲望,然而這種方式只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他們是宇宙的中心而且自己的觀點受重視,無論是多麼無知與不正確。

文化評論家李‧西格爾(Lee Siegel)的觀察:「網際網路是第一個滿足被孤立、孤芳自賞,和不合群之人的環境。」英國作家提姆‧亞當斯(Tim Adams)則評論網際網路:「幾乎毫無例外證明,它提供世界來了解我,而不是我主動去了解世界。」

我們以為自己在利用網際網路,但或許是網際網路在利用我們。我們以為知識會日積月累,因此網路是在散播知識,但是相反情況永遠可能發生。無知可能與日遽增,因為網路上輕易被共同創造並分送的垃圾,和各種讓人分心的事將我們的學習和智慧淹沒。

或許我們並非身在資訊革命的中期,而是處在由機器驅動的錯誤資訊革命之中。在電子年代,人們困惑到只能放棄有意義的思考方式,過度在乎自己以致和他人的互動能力變差。在我們不經意之際,緩慢地發生、慢慢習以為常,但僅僅因為我們習慣了,不表示就是好事。

科學歷史學家喬治‧戴森(George Dyson)在著作《人工智慧的演化》(Darwin among the Machines)中提到:「生命和演化的賽局只有三家,也就是人類、自然和機器。我堅決站在自然這邊,然而我猜想,自然是站在機器那邊。」當然,人類曾經有過輝煌時刻,現在該是政權轉移到機器的時候了。然而我還是不準備那麼快就放棄人類。

隨著機器人、人工智慧、基因工程學和奈米科技的發展,機器將愈來愈像人類,人類也愈來愈像機器。但是目前只有人類能深度思考,也唯有人類有好奇心和想像力,也唯有人製造得出聰明的機器,因此我們依舊是唯一能發明未來的物種。未來充滿各種奇妙的可能,只要用心,就可以愛怎麼發明就怎麼發明。

我們是否正踩在第二次文藝復興的浪頭上,如作家克雷‧謝爾奇(Clay Shirky)和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所言,各種新點子被廣泛地創造、討論和駁回,或者我們處在數位黑暗時代的開端,全天候連線造就制式文化使人類成為電子產品的奴隸,以及原創思考的死亡?我們是否創造了一個世界,人們愈來愈難處理曖昧不明的狀況,且解決問題的能力日益低落?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我們應該用充足的時間尋求正確無誤的問題,而不是輕鬆不費力的答案。

數位科技是美好的發明,但人類在這方面要的太多。如果每件東西變得太容易,我們的身心最終會失去應有的肌力、韌性和創造力,因此在快與慢、類比和數位、實體和虛擬,以及近距和遠距之間達到平衡是必要的。我們也需要古老和現代的平衡,學會結合人類智慧來運用機器智慧,而不是讓後者取代前者,但在此之前,我們可以採取任何必要行動來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

我們花太多力氣探討數位機器侵略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否會對心智帶來嚴重影響。某個程度我們變聰明了、資訊更普及,也更擅於尋找資訊,但深度、反思式的思考受到嚴重威脅。與人疏離、過著數位式的生活終究讓人無法忍受,愈來愈多人開始體認到這一點,更多人領悟到病態式的短暫專注力讓我們陷入大麻煩,我們愈來愈無法對行為之後的長期後果做精確思考。

最後,我想讓你思考一件事。科技不是命中注定,人腦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結構,但卻有個非常單純的特點,也就是可塑性。人腦的敏感度,會將所有吸引、妨礙或觸動它的事物記錄下來。或許你以為有些事不會影響你,但你錯了。新的物體和環境已經在影響你思考的方式,哪怕你還沒有察覺。但是,你我還是最聰明的動物,如果不喜歡自己看到的未來,還有時間去改變。坐下來、打開窗戶、思索這件事或閱讀一本書,是個不錯的點子。

從微不足道開始

改變通常從人開始,以下的人和團體為了與數位年代建立不一樣的關係而努力,他們公開或私下主張我們對移動的感知是錯覺,我們的進步是圓形而非一直線,既沒有從過去的教訓中學習,也沒有從未來的趨勢中學習:

□英國雜誌《閒人》(The Idler)頌揚以閒逛來對付數位年代的忙碌。日本的懶人俱樂部(Sloth Club)也是類似團體,鼓勵大家放慢腳步,盡可能少用能源和資源。

□拍立得(Poladroid)是個電腦程式,可以做出老拍立得相片的樣子,或者就像有人說的「用來看的時鐘」。 會有人想做這種時代錯亂的事,是因為他們用數位科技將人類帶離現實,並鼓勵大家遺忘 不安的感覺。類似的還有Muxtape,以MP3檔案的形式複製音樂合輯,Telegramstop則是把不重要、容易忘記的文字訊息轉成實體電報文。

□美國的今日永存基金會(Long Now Foundation)致力促進未來一萬年的長程思考和負責任的態度。中心思想是一座機械鐘,據這個點子的發想者,也是電腦科學家的丹尼‧奚理斯(Danny Hillis)表示,這座機械鐘每年走一格,每一百年響一次,每一千年布穀鳥會出來叫一次。這座變體鐘改變人類的時間概念。

□詹姆‧芬納(Jem Finer)的「長期演奏計劃」(Long Player Project)樂譜要花一千年才演奏得完,這個跨越世代的藝術作品為時空觀念賦予新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