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內文摘錄

人與土地

【類別最新出版】
光的院子:成長記憶中眷村的華麗與轉身
我們永遠都在:慈悲利他.慈濟醫療志工誌
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中英對照)
擁抱,台灣的精靈:草鴞.穿山甲.黃喉貂.大赤鼯鼠.白面鼯鼠.白海豚.鯨豚追蹤全紀錄
笑看波濤:林省三的海運人生


與泥結緣一甲子:水泥工藝領航者 亞泥張才雄回憶錄(NL00037)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人與土地
叢書系列:人與土地
作者:張才雄口述 趙愛卿採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26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78957139588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內文摘錄



  推薦序

推薦序
永遠三十八歲的遠東人   遠東企業集團董事長徐旭東


我跟張常董才雄先生相識相知已有半世紀之久,他是先父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先生,一九六三年親自面試錄用的青年才俊,品德、能力和見識三者兼備。很高興看到這位備受尊敬的遠東人,花了很多心血,將他與亞泥攜手打拼,接近六十載的過往點滴付諸文字,出版《與泥結緣一甲子──水泥工藝領航者 亞泥張才雄回憶錄》,並邀請本人撰寫序文。基於深厚的故舊情誼,又同是熱愛工作的老同事,我當然義不容辭、欣然承應。
  
張常董四十歲進入亞泥新竹廠服務,從基層工程師一路做到廠長,他參與花蓮廠成立興建,帶領亞泥第一次重要的躍升。當時台灣的水泥工廠生產常造成環境汙染,礦山開採破壞自然生態,創辦人因此特別要求花蓮廠必須要重視環保。張常董考察了國外先進技術,解決製程中的汙染問題,此外,在新城山礦場採用低汙染的開採方式,同時進行植栽復育工作。他完成了創辦人交付的重責大任,讓水泥廠變得像公園,讓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得以並行不悖,也讓亞泥成為引領水泥行業綠色轉型的先驅。
  
花蓮廠落成之後,雖然擁有客戶肯定的高品質水泥產品,但卻面臨到陸路運輸瓶頸,為了有效將水泥載運出去,亞泥因此開啟了水路運輸的嶄新模式。我們決定向中船訂購全台第一艘散裝水泥專用船,這是選擇一條較不容易的道路,而張常董運用他的工程專業,毅然投入協助將計畫落實,順利在一九八○年完成建造「亞泥一號」,使花蓮廠生產的水泥得以順利銷往台灣西部,甚至拓展至海外市場。
  
張常董讓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他永遠保持衝勁與活力,勇於開創新局及接受挑戰。他在卸下亞泥總經理職務後,一九九三年受創辦人所託考察大陸市場,帶著團隊大江南北探勘適合的礦源。三年後,隨著遠東集團正式回到大陸設立紡纖廠,擁有鋼鐵般意志的張常董,儘管已經年逾七旬,依然充滿鬥志,帶領著子弟兵披荊斬棘,終於把最好的水泥廠,帶回他出生的故鄉——江西。
  
還記得二○○年九月,江西亞東水泥廠盛大地舉辦了一號窯的點火典禮,與會的大陸中央及地方領導們,親眼目睹了最現代化的設備以及最高規格的環保示範,為亞泥中國豎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當武漢致力於發展經濟時,提供長江邊上一塊基地希望我們前往投資,當時張常董一通電話告知此事,我請他隔日就把此案定下來,一方面是看好當地發展條件,一方面也是對於張常董的充分信任。事實也證明,常董規劃沿長江布局的策略相當成功,奠定亞泥中國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亞泥中國在香港掛牌上市,這是公司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常董偕同多位主管提前趕到香港準備,我則於十二日下午兩點飛抵香港。不料突然傳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二的大地震,災情慘重。他心急如焚,買不到直達成都的機票,只好第二天先飛抵武漢,第三天才輾轉到達成都。相較於附近其他水泥廠的嚴重損毀,四川亞東僅輕微受損,生產線很快就恢復正常運作。這要歸功於張常董督導建造的水泥廠,工廠結構設計嚴謹,因此才能降低災害的風險。
  
成功布局中國大陸市場,這是張常董帶領亞泥第二次重要的躍升。自他答應創辦人到內地設廠,順利開出第一條水泥生產線,之後又投入十多年的光陰,帶領團隊繼續把事業做大做強,直到二○一四年以九十高齡卸下副董事長一職。這段期間內,他把最環保先進的設備引進內地,更以循環經濟締造多贏局面,吸引海內外業者前來觀摩學習,帶動各地水泥廠開始注重提昇環境優化,成為綠色環保水泥廠的典範。而透過持續努力擴充加上轉投資的整併產能,亞泥中國現已成為中國前十大水泥集團之一。中國大陸發展最快的黃金十年中,張常董風塵僕僕於各省間奔波,樂於工作從不言累,由於他的這份堅持,才能讓亞泥在大陸市場交出如此亮麗的成績單。
  
於公,張常董是我倚賴的領導者及管理者;於私,他是我非常欽佩的實踐家,注重規律健康的生活。他喜歡爬山、運動、散步,堅持住在宿舍最高樓層,每天爬好幾次樓梯來鍛鍊體力。二○○○年十月時,常董因為身體不適赴亞東醫院檢查,經醫生囑咐必須立刻開刀。我事先託囑朱樹勳院長及主治醫師,一定要給予最好的醫療照顧,然而開刀當天仍不放心,一大清早趕到醫院為他加油打氣,直到他手術順利完成才離開。所幸常董平時注重養身之道,加上堅強的意志力,終能順利恢復健康。
  
二○○七年十月底,我與亞泥重要幹部相約攀登黃山,下午一點多走到光明頂時,常董有點發燒,由於當下鄰近旅館已無空房,我擔心他身體狀況,只能請他坐在投幣式按摩椅上,大家焦急地輪流投幣,希望舒緩他的不適。儘管如此,他仍不願搭乘轎子,八十三歲的他堅持步行登頂,到山頂上預定的旅館休息過夜。由此不難發現,常董對於既定的目標,擁有過人的耐力與毅力,勢必盡全力完成,不容輕言放棄。
  
張常董和所有遠東人一樣,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更熱心支持教育,多年來常慷慨解囊贊助學校發展與公益活動。他做公益不落人後,在私領域則十分低調。印象中只有二○一四年八月,適逢他九秩華誕,孝順的子女特別在遠東飯店為父親舉辦一場溫馨的生日派對,並邀請至親好友及亞泥資深同事到場同樂。當時他的夫人還特別上台獻唱,也讓大家對於他的家庭和樂與好人緣,甚為稱羨。
  
透過這本回憶錄,我們看到了亞洲水泥超過半世紀的發展與成長軌跡,即使在艱困的環境中,張常董以工業人實事求是的態度,致力完成諸多高難度工作。尤其在那段中國大陸戮力發展建設,亟需水泥建材的時期,他身先士卒肩負起返鄉建廠的艱鉅任務,對於亞泥中國的奠基功不可沒。
  
先父挑選了張常董,這位盡忠職守、全心投入、待人和善、個性溫暖的老同事,為亞泥承擔重任,西進締造新局,我們絕對是找到了對的人選。身為專業工程師,張常董專精於團隊合作建廠,為亞泥在中國大陸這二十多年的發展,漂亮地完成了開創性的第一階段任務;當建廠擴張工作暫告一段落後,放眼下一階段的亞泥中國,我站在全局觀審思,認為現在的團隊,應該在張常董奠定的基礎上,加強行銷力、策略競爭力、以及聚焦市場投入等面向。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儘管亞泥中國已經是一流水泥公司,但我們在混凝土事業的規畫,還可以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在整體產業架構的建置還可以更加優化完善,才跟得上世界脈動、創新浪潮。
  
以今日全球趨勢與經營思維來看,要成為永續發展的業界標竿,企業需要重視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在生產與製程技術方面,亞泥中國已有相當良好的基礎,接下來的目標是持續追求進步,需要建立更好的系統,有組織、有管理、有人才,宏觀且多元地開展ESG相關工作,這是成為卓越企業不容忽視的要件。
  
張常董認真敬業、一步一腳印,成功扮演了工業人的角色,成就集團水泥事業長足的進展,我們感謝他的付出與奉獻。在我心中,他始終充滿鬥志,是永遠三十八歲的遠東人。展望未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亞泥的發展篇章尚有未竟之功,我們的責任是延續常董的足跡,承繼他的精神,與亞泥兩岸所有同仁共同努力,攜手開創更美好的水泥事業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