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十年悠悠,一場探索真食的旅程 楊馥如
「豚」味征服世界的秘密
關於美食,那些義大利人教我的事

人與土地

【類別最新出版】
光的院子:成長記憶中眷村的華麗與轉身
我們永遠都在:慈悲利他.慈濟醫療志工誌
愛,最好的祝福:靜思心靈小語(中英對照)
擁抱,台灣的精靈:草鴞.穿山甲.黃喉貂.大赤鼯鼠.白面鼯鼠.白海豚.鯨豚追蹤全紀錄
笑看波濤:林省三的海運人生


真食義大利-土地、餐桌與人情的一瞬相遇(NLH0006)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人與土地
叢書系列:人與土地
作者:楊馥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3月25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57136561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十年悠悠,一場探索真食的旅程 楊馥如「豚」味征服世界的秘密關於美食,那些義大利人教我的事



  關於美食,那些義大利人教我的事

分享兩個經驗。

每逢春夏間,我會回臺灣輔仁大學開課,以文化角度探討義大利美食。

面對這樣一堂「美食課」,前來的同學或是身邊親友會問:這門課的內容是什麼?整學期教作菜?講有名的餐廳或是到義大利旅行時該吃的美食?我搖頭。

這些年回臺灣,朋友們總會要求我做義大利菜分享。有回大家想學海鮮燉飯。一進廚房,問朋友這蝦打哪兒來,心裡想著太平洋或沿海養殖場之類的答案,朋友卻說:「超市。」沒有不對,卻很直接反映出我們對食物源頭的疏離。

跨領域的美食學:吃下肚子的東西,你真的認識嗎?

義大利人對「吃」認真、對「農業」看重,打從心底開始,也實踐於生活:他們重視擺

盤與調味,但更認真跳脫網路評比的迷思;義大利人習慣吃家裡附近生產的東西,很少擠在店頭排隊,他們與食物生產者是好朋友,花很多心思捍衛傳統、照顧土地。

在義大利,食農緊緊相連、生產者不是代號編碼,而是我們認識的人,對自己生產的食物自慢驕傲;在義大利,「美食學」是一門跨領域的科學,貫通廚藝、農業、歷史、醫學、人類學與經濟學;「美食學」也是「胃」的管理法則,是肉上頂著一片田的智慧。

臺灣擁有優秀的農耕技術與滋味豐美的農產品,大家生活裡也總是繞著美食打轉。但一波波傷害健康和重挫臺灣食品聲望的食安問題,怎麼會發生在一個如此「重吃」的國家?

生活裡這麼多時間與話題都圍著食物打轉,但我們對吃的重點到底擺在哪裡:CP值、排隊名店、媒體報導、名人代言?大量資訊、華麗形容詞如氣泡翻滾,卻掩蓋了許多關鍵問題: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吃進肚子的是什麼東西、它的品質如何,源頭是否單純?新不新鮮,有沒有添加傷身的化學物質,製作過程衛不衛生?它如何被包裝、運送?價格反映出食材、廣告費用、運送成本還是製作流程?預煮或加工過程中有沒有讓營養流失,甚至危害健康?

我們的食物,起點不是超市、廚房、加工廠。它們經過一段或長或短的旅行,流轉於不同人之手;它們源自田野、大海、草原、河流,甚至來自從未想像過的地方,最後來到你我的盤子裡。

是的,我們都是食安問題的受害者,但有沒有想過,買車買電腦前,我們會精實研調,但買食物之前呢?我們花在瞭解食物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就算真的花下心神,是不是僅專注在價錢比較、網路食記,而不是去認識食物生產者,探索製作過程的來龍去脈?

難怪,此刻我們都是食安問題的受害者。

美食,「價格」與「價值」之間

美食是什麼?怎麼定義?

我曾在臉書社群進行調查,得到許多有趣的答案:海外遊子心裡的美食是「回臺灣第一個想吃的」,甚至牽動童年回憶與懷鄉心情;不少回答提及美食並非以「價格」衡量:跟心愛的人共享,吃的過程記錄生命珍貴片刻,並不見得要特別精緻,或來自聲名大噪的餐廳;餐飲界的朋友強調,美食是用心製作、食材新鮮,且傳遞真實滋味。

「Gastronomy(美食學)」來自希臘文,字根「gastro—」是希臘文的「胃」;字尾「nomos」則是「管理、法則」。所謂的美食學,就是要符合「胃的管理法則」。把胃管好不見得要山珍海味、星星加持:依時令吃飯、選擇新鮮健康的食材、使用適當的調理方式,其實更為重要。

巧的是,歐洲的「美食學」與中文的「胃」,概念不謀而合。甲骨文中「胃」字以米袋為形,《說文解字注》中寫著「胃為穀府」;《史記天官書》則說「以胃為天倉」;現代的「胃」字,肉上頂著一片田,一切直指食物之美在於天地與人類自身的和諧共處。

義大利慢食運動發起人卡羅.佩屈尼(CarloPetrini)為美食下了很好的註腳:「美食非關貪飲暴食。從原料、生產流程、商業活動,一直到我們的味覺與消化……美食是跨領域的,貫通廚藝、農業、人類學與經濟學、歷史甚至醫學……」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課會從涵蓋天地人的文化角度探討義大利飲食,希望能用共通經驗來審視臺灣:與土地和食物源頭疏離、不懂得農夫/生產者的「價值」,不但所食難安,美食亦無法成氣候。

買賣認臉,產地與餐桌間的溝通

在臺北,外食十分方便;在義大利生活,跟著婆婆學做菜、上市場採買,發現廚房與市場裡有挖不完的寶,更有代代傳承的智慧。這幾年在廚藝課程中帶著學員手作義大利麵,從揉麵.麵開始;佐麵的肉醬、番茄醬也自己來,統統從原料開始動手。

過程中,大家慢慢體會每樣東西的製成,是要花時間的—自製的番茄醬絕不會紅得鮮豔,也沒有人工假甜,但番茄、大蒜、羅勒該有的香氣滋味,一樣也沒少;用麵粉和雞蛋兩種原料做成的手工麵條,製作費時費工,賞味期短短兩天,那外面買的麵條怎麼可以如此便宜、保存期長到天邊?

親身參與食物製作,才會瞭解從食材到成品的每個環節,真正認識原味、知悉成本、懂得品質;辛苦做出來的口口珍貴,我們開始捨不得浪費,並學會質疑放不壞的食品裡到底加了什麼,不再吃顏色奇怪和味道假假的東西;只有在家自己動手,才能享受安心真食物。

義大利人特別重視「吃認識的人做的東西」這回事。他們喜歡開車到牧場買牛奶,那裡自產自銷,生產流程透明,酪農會告訴你最近季節改變,連帶影響牧草的生長,擠出來的牛乳顏色也跟著不同。城裡多數烘焙鋪子是「前店後廠」形式,客人在前面店頭買,老媽媽、師傅們在後面的工作坊忙碌穿梭,架上賣完直接進廚房取,新鮮溫熱直送。

沒有中央廚房與長途配送,食物里程數極短,來源單純。從另一個角度來想,義大利人認臉做生意,價格不是唯一考量:買賣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利字不在前頭,信任擺第一。

這些古老的食物交易方式,在工業與資本主義社會被視為落後,在食安問題頻傳的今天卻顯得彌足珍貴。

生活裡做改變,認識真實滋味

美食主義在現今社會裡似乎有被菁英化的趨勢,「吃好的」暗喻花大把鈔票進高檔餐廳、買得起高級食材。十年的義大利生活,讓我發現安心好食物不一定貴,但是想要吃得安心、吃得好,生活需要做些改變。

改變一、上市場,動手做

在一次對談中,慢食協會的佩屈尼(CarloPetrini)和法國名廚艾倫.杜卡斯(AlainDucasse)不約而同提到,想要吃得好,我們必須重新發現「上市場」與「動手做」的樂趣,也要扭轉以「方便省錢」為優先的思維,再一次思考食物系統。

這幾年廚藝課程中,學員常告訴我,從完全不做菜到嘗試動手做,跨出這個崁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而且樂趣無窮。自己下廚不等同拒絕上好館子。若能經常自己烹調,絕對有助於判斷餐廳好壞、分辨葫蘆裡賣的是「吃好的」菁英思維,還是「吃得好」的良心事業。

改變二、主動的消費方式

同一個地方可以買到所有東西固然方便,但大型商場裡,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溝通被截斷,上架基於商業考量,不一定買得到順應時節的食物。九○年代開始,「共組合作社」在義大利各地萌芽:由消費者自行發起,成員們嚴格挑選友善環境、堅持公平交易、提供安心好食的生產者,並形成在地配送網絡;生產者也肩負教育責任,傳播基礎農業知識、食物相關議題和時令作物最佳烹調方法。義大利每個城市都有農夫市集,大家喜歡直接跟源頭(農夫/生產者)買,當季盛產的蔬果趁鮮吃,無多餘包裝與加工,源頭產地到消費者餐桌路徑縮短,摒除仲介與長途運輸,不僅新鮮,更物美價廉。

改變三、享受自己種植的樂趣

大城市居民說這是唱高調,但用一方小陽臺種可入菜的香草,是好的開始,也有隨手捻來的芳馨與安心。臺北的好友告訴我,自從在廚房窗臺上種了羅勒、迷迭香後,有綠意陪伴,做菜更享受,也才知道食物真實的氣味並沒有人工香料那般濃重。

改變四、走入農場親身體驗

義大利有許多「agriturismo」,結合「agri—」(農作)與「turismo」(觀光)。異於一般休閒型農場,來到這裡的大人小孩不會拿綑好的無名草餵小動物、看剪羊毛秀,而是真正進入山林、親近土地,謙卑彎下腰認識每種作物,讓褲管沾滿泥土。唯有親身接觸食物源頭,才能瞭解播種發芽、開花結果需要耐心等待,有做不一定有得,自然冥冥有注定;也體會「靠天吃飯」這回事,會反應在產量上,價格絕對連帶受影響,於是買菜、吃東西時懂得在「價格」和「價值」間三思而行。

大家常問我,是否到義大利才開始做菜?的確是的。

義國的慢生活讓我有機會貼近土地,時時與農友互動,進而體會美食的真諦:知其所食,惜其所值,只要是「真食物」,田裡採來充滿土地滋味的馬鈴薯、家裡手作的糕點,每一樣都與米其林三星餐廳中的料理一樣美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