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異言堂

【類別最新出版】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阿姆斯特丹以人為本的10年街區再生筆記
從急診室,致你:為你寫的60篇愛的故事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疫情世代:如何因應與復原,給所有人的科學與法律指南
人生好難:現代公民九個麻煩的哲學問題


梅乾與武士刀:在傳統文化中的古老智慧,揭開大和民族創新獨步的關鍵(CVF0044)
梅干と日本刀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異言堂
叢書系列:異言堂
作者:樋口清之
譯者:鄔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14日
定價:330 元
售價:26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4頁
ISBN:978957136962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日之丸便當」的奧妙之處

日本人對於「米」素來有著信仰般的虔誠,因而在民間也形成某些戒律——凡是糟蹋米或褻瀆米的行為都會遭到天譴。在一千二百年前的日本古籍《山城國風土記》裡,便記載著類似的故事:
有位名喚秦伊呂具的大地主,因為名下農地稻米產量過剩,於是他便突發奇想將多餘的米搗成年糕後,拿它來當作標靶射箭玩樂。沒想到,當箭射中標靶時,那塊年糕竟然瞬間化為白鳥朝天際飛去。最後,那隻鳥降落棲息的山,便取名為「稻荷山」,意即由稻禾所形成的山,也就是今日我們所稱的「稻荷神」。

該事件發生後,秦氏便逐漸家道中落,終至一貧如洗。這則民間傳奇旨在向我們傳遞米的神聖觀念:把年糕這種可以吃的食物拿來當作娛樂的對象,就會受到老天爺的懲罰。因此,古人不是把米看得非常重要,便是教導小孩子米有驅邪的神祕力量,導致今天我們在舉辦各種工程的動土典禮時,都會由主祭官來進行一道撒水、鹽和米的儀式。

假設在人類經驗值的客觀範圍內,針對事物所做的詮釋稱之為科學的話,那麼日本人便是靠著信仰、生而為人的倫理觀念、乃至感覺這樣的東西來認知這個世界的。而且我們的信仰並不受任何特定宗教的規範,而是站在人類為求生存所必要滿足的原點——或許也可稱之為宗教的原點——儘管看起來也許過時,對日本人來說卻是極具說服力的。日本人便是透過把米當作主食來吃,使它成為攝取卡路里的主要來源。

不過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米本身屬於酸性食物,帶有許許多多的缺點。為了彌補米在營養價值上的不足,我們必須再攝取其他屬性和米截然不同的食物,這也就是副食品的概念。

外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沒有這種區分主、副食品的概念,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吃任何食物為的都是希望可以攝取到卡路里和營養成分。因此,他們沒有「米飯加配菜」這樣的角色關係,每一種食物既是他們的飯,也是他們的菜。基於上述原因,從西方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不管任何一種食品,它必須含有均衡的卡路里和營養價值才算合格。以他們的觀點來看日本的米飯和配菜,自然個別都充滿著缺點,所以便認為日本人的飲食方式是落伍的。

但這樣的說法公允嗎?讓我們來看看日之丸便當的例子:日之丸便當,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米飯,副食品只有梅乾。從營養學價值來看,恐怕沒有比日之丸的卡路里更低、更粗糙的便當了吧?但這樣的看法是錯的!雖然它的內容只有大量的白飯和一顆梅乾而已,但是當它們被吃下肚、進到胃裡時,這區區一顆梅乾卻能夠中和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米飯的酸性,使米飯所含的卡路里近乎完全被人體所吸收!

換言之,日之丸便當是一種吃下後馬上就能在人體內轉化成熱能、以即時供應勞動之所需的理想食品。不過,日之丸便當只能讓你攝取到卡路里,至於其他維生素群遠遠不足,因此不建議每日三餐都靠它打發。話又說回來,維生素這種東西並非每一餐都一定得攝取到足量不可,例如你可以選擇在晚餐的時候補足。

如果單獨從可以即時攝取到必要的卡路里這一點來看,日之丸便當其實是一款觀念十分現代化且進步的設計。

東大寺的大佛殿為什麼從未倒塌?

木造建築加上可燃性的建材,使得日本房子乍看下顯得沒什麼腦袋,但事實上,正如我在第二章所做的說明,紙張和泥土、木頭同樣都是抗濕氣的材料,在潮濕的日本,室內空間若能用紙張來包覆,生活起居將會舒適很多。於是,紙這種外來文化的東西便被日本人應用到建材上,藉以強化住宅空間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度。

瓦片,也在同時間從中國傳入日本,它為日本建築帶來重大的變革。瓦這種東西非常的堅固,具耐久性,份量又重。為了支撐瓦片的重量,房子的樑柱必須要夠粗。於是,沉重的瓦片再加上粗壯的柱子,使得地面承受的重力遠勝於一般,結果便造成直接豎立在土裡的柱子整個被掩埋!為了避免柱子往下沉,必須設置「基石」不可。基石,同樣具有阻隔地面濕氣的作用,可以讓整棟房子的抗濕效果更上一層樓。

瓦片的發明靈感來自「魚鱗」。而過去,日語的魚鱗就叫作「kawara」。按照中國人的做法,瓦片是用釘子固定在屋頂上的。日本人卻是用泥巴來固定瓦片。泥巴很滑溜,但我們要的就是它滑溜的特性。關於這方面的用意,我在第二章對抗地震與颱風的內容曾經提到過。

當地震一發生,房子往單邊傾斜,傾斜一方的瓦片就會紛紛掉落。根據瞭解,瓦片要到掉落的程度,傾斜的角度須超過二百五十度。當一邊瓦片掉落後,另一邊當然瞬間就變重了,於是反作用力會將房子拉回來恢復原狀;假如地震繼續搖晃,另一邊的瓦片也會隨著房子的傾斜而摔落。

假設上面兩個動作連續發生,瓦片掉光了,屋頂變得赤裸裸後重量減輕,那麼建築物便僅會剩下木頭結構,不至於整個垮掉。但是,如果按照中國人的做法,用釘子來固定瓦片的話,根本沒有上面兩個過程,瓦片的重量就會直接把房子壓扁了!

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東大寺的大佛殿,興建於西元七四五年,曾分別於源平合戰 時期與戰國時代各燒燬過一次,兩次皆因火災而起,倒不曾因為風力或地震的關係而倒塌。

今日的大佛殿乃是西元一六九二年重新修建的,此後便一直保存到現在。長達三百餘年的時間,如此雄偉的建築物可以保持毫髮無損的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當初重建的時候,設計者已先將地震、颱風這些人類所無法臆測的大自然力量考慮進去。

「謹防萬一,初始便採用泥巴來做為固定的方式,以求必要時瓦片能自動滑落或剝離。」這種典型日本人的思維顯然發揮了實際的作用。

就在日本人改良了傳統的豎穴居,使更符合我們生活所需時,隨著禪宗的引進,書院造的建築型式也傳入日本,終於成就了現今日式住宅的典型模樣。

書院造教會了我們房間可以再進行空間分割,同時也創造出「床之間」這種用來展示藝術品的裝飾、陳列空間。

乍看床之間的擺設,給人的感覺既不方便踏足其中,也不知該做什麼用途好,純粹浪費空間。實際上,之所以把它放進住家空間裡面,為的就是提供居住者一個精神上的緩衝空間,讓我們有思考的餘暇。

日本人回到家可以感到充分的放鬆,正是這個中看不中用的「床之間」造成的影響。將床之間的「浪費」概念再做延伸,便有了日式「玄關」。

如果我們到鄉下去,現在還看得到有些房子的玄關大到足供一台卡車停入。相反地,西方國家便不興這種玄關的設計。

當人們「從戶外移動到室內」時,需要一個可以在精神上轉換心情的中間地帶,那個空間就稱作「玄關」。而我們藉由拓寬這個中間地帶,「讓心靈空間有更多的餘裕」—─此番概念其實和床之間提供給人們的效用是相同的。在我看來,床之間和玄關的設計,對於日本人長期的精神生活可說是很重要的支柱。

日本人的智慧就展現在:當我們祖先接觸到外來文化的時候,不僅懂得改變外來物原本的使用形態,可能連它當初發明的概念都會加以轉化,以求更貼近國人的需要。


平安時代沒有足癬病:木屐

水田農耕的生活型態與潮濕氣候的交相影響下,誕生出許多唯日本僅有的事物,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木屐」。

木屐,漢字寫作「下?」,最初的說法是「田下?」,顧名思義,是為了避免農夫踏進較深的水田時身體會往下沉,所發明出來穿在腳上的東西。如果在陸地上穿這個東西,木屐帶馬上就斷了。為了將木屐帶的兩端繞到背面固定住,於是裝上木屐齒。我們穿木屐時,由於腳部全部外露,透氣性自然沒話說。缺點是遇到傾斜的地面時——例如爬山的時候——光靠前後二個木屐齒實在很難做到平衡。

於是有了改善方案,那就是牛若丸 所穿著的一齒木屐。這種木屐也可以說是山岳專用,因為不論遇到多陡的斜坡,它都可以保持雙腿的平衡,非常好走。另外,還有一種傑出的發明叫作「濱下?」,它是取較粗壯的竹子對半剖之後,直接安上木屐帶所製成。因此,它乘載腳底的鞋面是有曲度的。由於它的材質是竹片,表面又是滑溜的曲線,沙土不容易附著,特別適合穿到濱海的沙灘上散步。正因為是沙灘專用,所以取名為「濱下?」,這也是後來問世的「駒下?」原始的雛型。

原本是方便在水田裡走動的田下?,後來演變成行走在潮濕路面的二齒木屐,進而誕生出山岳專用與沙灘專用的木屐,然後又從它們身上得到靈感,繼續發展出各式各樣變化的木屐來。日本光是各種木屐名稱,就可以達到一百數十多種。
平安時代有一本著作叫作《病草紙》,它是專門記錄那個時代存在的各種病症。

在這本書當中,找不到「足癬」這個毛病,原因是足癬的流行,始於軍隊開始改穿現在大家普遍都會穿的「洋鞋」之後的事。這個西洋傳來的鞋子,竟然在短短的百年間讓我們大家染上了日本史上不曾出現過的足癬,而且影響甚鉅。

洋鞋,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日耳曼族在征服歐洲的時候帶過來的,以前的羅馬和希臘並沒有這樣的東西。相較於透氣性,洋鞋更著重保暖的功能,畢竟它是誕生自寒冷地帶的產物,並不適合日本這樣潮濕的氣候來穿。

由於洋鞋的透氣性不佳,人的腳等於悶在裡面,環境一悶熱,腳汗便無處蒸發。我曾經聽人家說過,西方人在拜訪別人家的時候是不脫鞋子的,一來是他們的習慣原本就認為沒必要,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鞋子穿久了,怕腳悶熱會變臭。看來,這傳聞應該不假。

連在乾冷氣候的地方都會有這樣的情形了,何況是在日本這種多濕的環境下?結果便是造成治療足癬的藥大賣。

日本人腳上穿的東西除了方才所說的木屐之外,草鞋也是一大代表。穿草鞋不是因為日本人沒有鞋子可以穿,和洋鞋稍微不同,我們有一種很棒的鞋子叫作「綱貫」 。綱貫是用野豬的毛皮所製成的薄履,由於鞋口很淺,容易脫落,故以繩索自底部層層纏繞捆紮,所以取名為「綱貫」。之所以做成淺口的型式,主要是考量到透氣性要好。

現今,在日本一些鄉下農村裡還看得到這種鞋。儘管豬皮上的毛還附著在上面,導致外型不是很美觀,但是有它存在的必要:當鞋子踩到水裡面時,由於表面覆著一層豬毛,具有撥水性,能避免鞋子浸濕。意思也就是說,水不容易滲透綱貫這種鞋。今天我們所穿的洋鞋都是鞣皮製成,這種鞋一泡到水,皮革立刻會吸水漲大。

反觀覆著動物毛髮的鞋子,因為上頭還殘留著動物的骨膠,所以水不容易滲透;加上保暖性強,雙腳不易受凍。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綱貫裡面塞進稻草或置入辣椒來穿。辣椒因為富含維生素A,放進鞋裡面透過腳底摩擦生熱,暖度又大大提高。聽說,在以前汽車尚未發明暖氣時,計程車運匠們都是穿這種鞋子來保暖。日本人的創意實在讓人出乎意料,既自由揮灑又饒富科學邏輯。儘管我們的老祖宗發明出這樣兼具透氣性又保暖的鞋子,奈何現代的日本人已習慣用西方人的標準來衡量事物的價值,看到這樣傳統的皮製鞋上面還覆著毛,恐怕只會引來訕笑。如今在奈良縣,每當新春正月期間,市場上會特別販賣這種傳統的毛皮鞋,不過據我估計,離它正式在日本絕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到了那一天,我們就只能在平安時代末期的武者繪 ,或是描寫楠木正成 一生傳奇事蹟的古繪本當中,才能再次見到綱貫的蹤影了吧!


「十二單」的誕生,並非是為了奢華
日本地處溫帶圈,一年四季溫度的變化都很劇烈,原因不只是我們位在溫帶圈的關係,包括海流和風勢也有影響,一天之中溫差達到十度的情形可說十分常見。因此,我們要對抗的不僅是濕度問題,連溫度也必須設法調節。

為了在這般嚴峻的條件下生活,日本人遂發明  出多層疊穿著法,稱為「重著」。西式的洋服並非採多層疊穿著的文化,即使他們的襯衫或上衣之外可能會再罩一件外套,但最多也只重疊五、六件,不會因為天氣寒冷,就穿到三件西裝外套。

反觀日本,最底層貼近身體的,是一種袖口較窄、稱作「小袖」的衣服。因為這只是貼身襯衣,一般女性還會在它外面再披上外衣,稱作「?」;這種「?」一次要穿好幾件。平安時代的氣候似乎正逢史上的寒冷期,加上儀式所需,使得平安時代最高紀錄曾經達到一次穿二十六件衣服!根據記載,光是衣服的總厚度就有五寸五分,也就是相當一六‧五公分厚!

我們在繪卷上所看到,那乍見下無比華麗的日本古典女性身姿,絕非來自奢華的考量。有人會說:「當時的人還真是奢侈啊!」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是不懂得日本的歷史;相較之下,倒不如「當時那個年代氣候還真冷耶!」這樣的想法來得合情合理多了。就連我們這些學歷史出身的人,也經常不自覺會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歷史,以致於容易錯失事物的真貌。

明知動作會變遲鈍,仍堅持穿著一身厚重,只為了能達到保護身體的實際作用。古人為了適應這個潮濕、溫差又大的環境,所發想出來的智慧,其中有著超乎你我想像的堅忍韌性。關於穿著的程序,我會在第三章「和服」篇做詳細的介紹,此處我想先談談它的便利性。

在稍後的年代便發展出加入棉織品的和服,不過在當時的平安時代,人們很習於同樣的衣著重疊穿好幾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便。原因是他們可以隨時配合氣溫的變化一件件穿脫,十分機動。

其典型的例子便是「?」。這種褲裙來自中國所傳來的長褲。長褲的型式對於抗寒來說很適合,問題是日本不是只有冬天,它也有很熱的時候。甚至有時,早晨天氣很涼爽,到了晌午時分馬上變成酷暑的溫度,這就是日本說變就變的氣候。這也是為什麼要把長褲改成寬褲管「?」的原因了。「?」這種褲裙在腰部兩側特別保留一個大三角型的孔隙,稱為「襠」;它是用來做為長褲的透氣孔,以確保在遇到濕度、溫度較高的日子時,穿長褲不會過於悶熱的一點小巧思。

日本住宅設計的出發點也和多層疊穿著法的概念相同。西方的洋房倘若大門一關,剩下的就只有一扇百葉門,意思也就是說,能夠阻隔內外空間的就只有門和牆壁而已。反觀日本,既有稱之為「雨戶」 的外門,內部又有「障子」 與「唐紙」 的分別,不論內外哪一層,都能達到掩戶的作用。這是日本人為了調節室內溫度首創的智慧。

以前,日本農家的老房子只要門一推開,屋裡便一覽無遺,因為沒有隔間牆的關係。相對地,也格外通風。為了改善這個現象,老祖宗便興起隔間的念頭,於是連番發展出雨戶、障子,乃至屋裡再多一道唐紙來加以區隔。

除此之外,房間裡尚有屏風可以做為遮掩。我們常看見書中描寫平安時代的女子,不是身邊豎立著屏風,便是圍繞在几帳 旁對著火盆取暖。儘管這種隔間法無法往上延伸至天花板,但光是一面屏風,效果卻出奇的溫暖。逢隆冬時節,人們還會在枕邊豎立一面枕屏風以為保護。總之,日本人的做法便是透過一重又一重的阻隔,將寒濕之氣擋在外面。而到了溫暖的季節,則一扇扇屏障全都收起來,不佔空間,故屏風也可算是現代摺疊門的雛型。日本發明屏風的時間,大約是在東大寺興建正倉院時,也就是一千二百年前。

前面我提到過障子這種紙製品,和紙不僅具有調節內外濕度與溫度的作用,保溫性尤其高。拉門上糊一張紙,比糊一片草蓆要來得暖和。

所以古代人才會夏天睡在通風良好的蚊帳裡,冬天改睡紙帳,原因就在於紙兼具保溫與透氣性。簡而言之,便是紙做的蚊帳。因為它的形式與蚊帳相同,所以直接稱為「紙帳」。有鑑於和紙的保溫性、透氣性以及強韌耐用性,最後甚至發展出「紙子」這種由紙做成的和服。

俳句詩人松尾芭蕉旅行「奧之細道」時,帶的正是這種紙子。如此一來,當遇到不需要穿得層層疊疊的時候,就可以簡單用一襲紙衣裳解決。這種策略性的構想,歸根究底,依然是人們為了適應日本四季分明、早晚溫濕度落差大的風土氣候,所激發出來的生活智慧。

日本人這套多層疊穿著法的構想,不僅止於對抗外界溫度的變化如此簡單,它還深深影響了日本人的精神層面,使我們在接收到外來不同屬性的文化時,能仍能保有日本人獨特的姿態。

校倉造:千年以前的恆溫橫濕的貯藏法

隨著稻作農耕的引進,日本人也展開了與水相伴的生活,隨之而來的,是與高濕環境的抗戰。直到東大寺正倉院知名的「校倉造」建築法出現,日本的房子才算真正與在地風土完美融合為一體。

正倉院,是西元八世紀中期興建完成的高床式校倉造建築,主要做為倉庫使用。裡頭貯藏著日本皇室名聞遐邇的典藏珍品共一萬數千件,歷經一千二百多年直到今天,這些珍品仍然被保存得完好如初。這是多麼驚人的貯藏技術啊!

秘密就在於這種校倉造的興建技法,特別能夠保持室內的恆濕狀態。

所謂的「校倉造」,是一種利用三角形(也有採用梯形的例子)切口的木材以橫向接合的方式,一層一層往上堆砌的建築法。

由於正倉院採高床式設計,可避免直接接收到來自土壤的熱度,加上校倉造所使用的木料,因應氣候會自動伸縮調節,使室內的濕度大致維持在一定的範圍。這套建築技法可說和泥壁、土壁的發明一樣出色。

除了把地板架高、發明出泥壁之外,日本人還有一項智慧應用在校倉造上,那就是舖設榻榻米的「座敷」。

榻榻米和牆壁同樣都會呼吸,換言之,日本人的住家整棟房子都會呼吸!不管是柱子、地板、牆壁或榻榻米,遇到多雨的季節時就會自動膨脹,使房子內、外達到完全阻隔的作用,而室內多餘的濕氣就由牆壁和榻榻米吸收;當房子裡頭開始變得乾燥時,它們又會自動釋放出濕氣,使室內的濕度高於戶外。我總說日本人的房子是活的!原因也就在此。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