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流行娛樂時報悅讀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時報悅讀

【類別最新出版】
大唐李靖卷三:龍旂陽陽
年輪交錯的黃金歲月──飛舞的藍蝶
虔心逸芷:從演藝到公益的絢麗人生
年輪交錯的黃金歲月──飛舞的藍蝶+ 虔心逸芷 : 從演藝到公益的絢麗人生
家的夢想,無限大:大家房屋的經營哲學


現代人的生活智慧(ORN0010)

類別: 流行娛樂>時報悅讀
叢書系列:時報悅讀
作者:戴朝福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4月21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24頁
ISBN:978957136930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大塊皆文章

《論語》講的是「人」的生命學問,是教人如何在現實中開發自己的智慧,安頓自己,以使生活過得有意義、有價值。

要開發智慧,不是整天光坐在家裡空思冥想就能辦得到,乃必須在生活中不斷去學習、體證,從錯誤的嘗試中不斷去反省、改進,才能有得。

「大塊皆文章」。真的,天地間處處都是老天提供給人的心靈創作題材,都是無言的示現,誠如佛家所謂的「一華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只要認真體會,詩人就可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到很多描述的詩作靈感,文學家就可從人文交接中走進情感的世界,科學家就可從現實存在的現象中獲得啟示,而覓得大自然的奧祕。……凡此林林總總,正說明了現實的存在面蘊藏有無限的奧機,它可供人作無限之知識與智慧的開發。

而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就時間上來說,生前死後都是不可知的邈然,人所能真正把握的,只在有生之年的每一個當下;就空間上來說,眼前人之所聞所見,都是真實的大千世界,而不是幻想的虛擬人間,所以人活著,就應該認真地面對它。只要時時學習,處處學習,認真體會,不管在客觀的知識上,或主觀的德養上,都會有收穫,而讓自己不斷地自我超越,自我成長,這就為什麼孔子在《論語》中開宗明義地要人「學而時習之」。(〈學而.—〉)

人活在世間,不只物質生活的需求受到很多人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在精神生活上,也同樣受到很多今人乃至很多古人的開導與啟發。古人已矣,無法報答,而今人眾多,無論如何也報答不完,所以每個人永遠是一個負債者,應該抱持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世人。學習一方面是為了充實自己,一方面也是借著自己能力的增強,來回饋更多的社會,這樣的道德實踐是應機而行,是極具藝術性的。

人能積極、剛健、進取地面對當下,生命便覺充實飽滿,一方面從社會中學來,一方面又適時而合宜地回饋社會,拿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這樣心靈自能獲得安頓;每個當下都精神愉悅,陶醉在生活之中(不亦說乎),就會領受到這趟人生沒有白來,死而無憾,不畏懼死亡,所謂「死後的靈魂是否能到西方的極樂世界去」等等問題,都已無關緊要了。

不論前世,不談來生,只講如何充實飽滿地生活於現在,以安頓自己,這就是儒家的生命學問。

複習與溫習

儒家主張人在現實生活中要懂得把握當下,不斷學習,從中不斷地自我超越,自我成長,以使生活過得充實飽滿,所以我們可以說:儒學所講的人生,其實就是「學習」的人生。

學習當然要先從「記問」之學開始。所謂「記」,就是要記住學習對象的內容,如記英文單字、字詞、成語意思,記歷史人物及他所做的事之時間、地點、經過、結果,記九九乘法、數學公式、物理定律等等……;所謂「問」,就是看見一有不懂的事物,便問這一事,不問其他,如學生遇上了課業上的難題,他便只問這難處,不涉其他相關的問題。這種記問之學要牢記在心,就必須要下「複習」(重複學習)的工夫,久而久之,自能打下為學的基礎。

儒家教人要複習(這就是子夏所謂的「月無忘其所能」),更教人要「溫習」。所謂「溫習」,就是把原來所懂得的那些知識或經驗,透過內心的一番深入尋繹,順著它而綜合、聯結為新的知識,或從反面推演而創造出新的學問,正如同作菜一般:我們把生的食材,經過或煮或煎或炒或炸或蒸或燉等等逐漸加熱(溫)的工夫,就能超越原來的食材,而轉化為一道道可口美味的佳餚。可見要有創造性的成果,要真得到新的學問,都要從「溫習」來。溫習不只是吸收它,而且還消化它,使它成為我們成長的養分,使它轉化為我們行事的力量,它讓我們開闊了視野,使我們處事更能看到整體,而不囿限在局部,使我們從中更獲得左右逢源的智慧,減少不必要的錯誤嚐試,所以不管做學問或學做人,孔子強調求學須「溫故而知新」(〈為政.二〉)。

真的,求知識也好,學做人處事也好,做任何學問,人如只停留在「複習」的階段,只知照本宣科,只知邯鄲學步,而不知變通,不知從中找到它的精神脈絡,那麼將使自己成為一部讀書的機器,一切的見解完全被舊聞所限制,就成了道道地地之黏滯的書呆子;尤其在待人處事上,如果只堅守過去的經驗,而視它為永恆的教條,很可能淪為偏見,或養成一種無明的行為慣性而不自知,如是,當面對新的問題,處在多變的情境,不但無法應對自如,反被它所桎梏,事情難獲圓融的解決,可能還因應變不合宜而損害到了自己,這就為什麼求學不能只重「複習」,更須重「溫習」之故。

所以,朋友!作任何學問,要複習,更要溫習。

人生的解讀

人是萬物之「靈」,他有別於植物和動物。植物只就地依著土壤、陽光、水分等等大自然給它的客觀條件去生長,沒有「知覺」的問題;動物則有知覺,餓了就覓食,累了就休息,遇上危險就逃避,……這些出於本能的自然反應,都只是為了自保,至於如何才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什麼才是理想,以及如何去實踐才能達到這個理想等等問題,牠則從沒想過,也沒有這種能力去想。只有人,由於最具「靈」性,所以會考量上述的種種問題,以從平凡生活中創造出意義與價值。

本著這種靈性,於是對人生便有不同的解讀(不會只有一種詮釋,也會有種種其他的解讀,正說明了人心的「靈」活),諸如:基督教領受到人在世間不管如何修心養性,都不免犯錯,便覺得這是由於人具有與生俱來之洗不清的原罪之故(據《聖經》的解釋,說原罪出於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之偷食禁果而來),人既無法除罪以自贖,只有信仰上帝、耶穌才能得救,所以必須專一信其教,依其教義而生活,才能顯其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佛教則從人之現實上的挫折與痛苦,說人生是苦海,只有皈依佛,才能獲得般若智慧,求得解脫,而展現價值。至於儒家則從正面去解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所以對嬰兒呱呱落地便哭啼不停,不說成因為不想來到苦海的人間,而說他捨不得離開母親懷抱,這種「捨不得離開母親懷抱」就是人與生俱來之「報本返始」之孝道的善根,由此可見人性本善;而人最先接觸的群體是家庭,最先有恩於我的是生我、養我、育我、教我的父母,所以實踐仁道,當從孝悌開始,有子說:「孝弟為仁之本」(〈學而.二 〉),所講的精神義涵就在這裡;人只要保持這種與生俱來的善性,而依之努力在現實中去實踐,這就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上述佛教、耶教雖都從負面去解讀人生,但他們之跟隨佛、耶去求解脫、求得救,其行徑,卻都得落實在現實存在面的生活中,借著具體之行善、佈施的客觀表現,以求與佛之慈悲與耶穌之博愛精神交相感通,從感通中求解脫、贖罪,所以教義儘管各自不同,他們對人生之道德的善之具體的實踐,都展現了意義與價值。因此依儒家「致廣大」的性格,雖不必定認同他們的教義,但對他們能展現人生之光明面及其所生發之種種社會的正面力量,不但不排斥,反更加肯定與讚賞。我們長期受儒學影響,無形中薰陶出了這種博厚的胸襟,所以在中國人的社會裡,很難發現有對不同宗教的尖銳對立與抗拒,而能彼此祥和地生活在一起,各尊重其所信,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雖不必信你信的宗教,卻尊重你之所信,大家可以各信其信而融洽地相處,這也是儒學中庸性格的一種展現。

愛情的貞定

說來世間真有意思:一個人長大成人以後,上蒼或許為了讓他體驗人生,考驗、砥礪他的德養,特別設下奇緣,讓男女在巧合的機遇裡相識、相愛,然後結婚生子,從夫妻的配偶關係,延展而生發為父母子女的天倫關係,接著擴充下去,而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直到永遠。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多彩多姿之「生生不已」的生命歷程,正如每天之日起日落,一年四季推陳出新之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儒家就是用這種「生」理,從人道來體證天道,由天道來契貫人道的。

夫妻是人倫的大始,是「承先啟後」的世代樞紐。沒有夫妻,就成就不了家庭,成就不了世世代代;夫妻一倫生變(如離婚),整個家庭便隨之不安,尤其無辜的子女將會因於父母之失和、離異而使心靈受到重創,這是人生的大不幸。為避免類似這樣的不幸,夫妻彼此之間當力求「愛情的貞定」,來維繫長久的關係。「愛」是普世真理,任何宗教都離不開愛,儒教講仁愛,佛教講慈悲,耶教講博愛,要推愛到天下,當先懂得去愛自己的另一半,連一個人都專愛不來,如何高談「汎愛眾」?所以真要推廣愛,維持夫妻不渝的愛,實是重要的第一步。

夫妻要貞定愛情,重在彼此內在之道德心靈的感通,而不在姿貌、名位、財富等等外在條件(色)的講求,因為姿貌將隨歲月日漸衰老,誰也無法阻擋,名位、財富之或得或失,總是無常,當這些外在的條件一有了變化,夫妻的情愛馬上跟著動搖,沒有穩定性的基石,是培養不出「不渝」之情操的(今人為求婚姻生活的新鮮感,常講求形式上的浪漫,企圖借此來激發生理上的慾求,但此間若無彼此感通的真愛,便易覺得虛偽而倦怠)。

只有兩心相許,多從光明面去欣賞對方,則當對方有了過錯,必會淡化它,為它理由化,而視它為情有可原;當雙方偶起誤會、衝突,也必會很快冷靜下來,共同探尋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此相處久了,彼此了解對方氣質的限制,忽略其缺點,牢記其優點,夫妻自能相處和諧,情愛永不渝。
  
總之,容貌無法長保青春,名位財富未必能永遠擁有,只有人的德養,越經過砥礪、磨練,越趨向圓融、完美,正如陳年的老酒,越陳越香,人越老,越能彼此欣賞、敬重。可見夫妻相處之道,在重德,不在重色,子夏說:「賢賢易色」(〈學而.七 〉)這句話,的確是千古名言,歷久而彌新。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