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流行娛樂時報悅讀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林國彰 推薦序

時報悅讀

【類別最新出版】
大唐李靖卷三:龍旂陽陽
年輪交錯的黃金歲月──飛舞的藍蝶
虔心逸芷:從演藝到公益的絢麗人生
年輪交錯的黃金歲月──飛舞的藍蝶+ 虔心逸芷 : 從演藝到公益的絢麗人生
家的夢想,無限大:大家房屋的經營哲學


台海年月:情牽兩岸民眾往來紀事(ORN0012)

類別: 流行娛樂>時報悅讀
叢書系列:時報悅讀
作者:年月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13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78957137156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林國彰 推薦序



  林國彰 推薦序

推薦序
年月過台灣              台灣知名攝影師/林國彰


年月寫的是過渡。

年月祖籍福建漳州龍海市海澄鎮珠浦村,是歷史有名的月港,就在九龍江下游出海口,也是唐山過台灣的出發點。她說,珠浦村是小刀會起義的地方,起義人士,部分被清廷殺戮,部分逃到台灣,他們都從月港出發。下月港,去台灣,彷彿是遁逃者的選擇。

2016年,年月探訪台南,她發現,鹽水也叫月港,跟她家鄉一樣,有八卦樓,有關帝廟,存在早年月港人開發台灣的符號。家鄉景物異鄉也有。這不是巧合。這是地景文物印證。她以聽覺,聽月港,她聽著台南月港的淙淙流水聲,深深思念家鄉月港,看到它的帆影。在鹽水,近鄉情怯,年月聽見家鄉在呼喚。

台灣創客嚴孝頤說,台灣海峽就像一面鏡子,對岸一定生活著一個和你一樣的人。龍海海澄月港,過渡到台灣,成了台南鹽水月港。好比把家鄉的一磚一瓦,移植到異鄉,以示不忘本。因此,台灣有了和福建一樣的月港,生活著和你一樣的人。人在天涯,你我似曾相識。

人,不只渡台,也渡大陸。
渡,渡到彼岸,追尋一個安身立命的天地。
渡人、渡自己,渡天地。
台海是。兩岸是。

台海即台灣海峽,位於福建與台灣之間的狹長海域。明清以降,四百多年來,唐山過台灣,過的就是台海這一風波險惡的黑水溝;驚濤駭浪多,吉凶禍福少,波瀾壯闊遠,回者百無一。
能生存,過得去,靠的是渡。

2008年7月4日,年月以隨行記者身份,搭乘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福建首發團,飛臺北,當飛機飛越台灣海峽時,從機窗外看見了阿里山,人人驚嘆寶島之美,紛紛搶拍照。年月記下,廈門到臺北83分鐘。

2015年,《台海》雜誌採訪團來到台東池上,訪問種稻達人,如何種出特等米的奧秘,答案竟是:要像孝順父母一樣孝敬土地,要像照顧孩子一樣照料稻米。至於池上稻田,為什麼看不到一根電線桿,一個路燈,因為怕燈光影響了稻子睡覺。這就是台灣農人對待農業的態度。原來精緻農業要行孝道,孝順父母,照顧孩子。

2014年,在臺山列島,張詠捷走進鄭愛兵家,鄭愛兵清晨打漁回來正在補眠,他一骨碌爬起,弓身坐在床沿,張詠捷就拍了這樣的照片,之後,聊天問好,各做各的。他穿衣、做飯和摳指甲,準備再出海捕魚。她則在旁抓拍,偶而講幾句閩南話。張詠捷以這樣的形式完成多個人物紀實。這是《台海》雜誌主辦的台海新聞攝影大賽,動員兩岸數十位新聞攝影師,拍攝福建十大美麗海島的一幕。張詠捷祖輩是從福建移民澎湖。她說,漁村飯菜,讓她想起家鄉澎湖,有媽媽的味道。澎湖的根就在福建。

年月寫1949,渡海傳燈人的故事。1949年大遷徙,為台灣帶來大批政經人才,北大才子、清華學人、西湖畫家、蜀中作家,他們輾轉台灣各地,為文化貧瘠的台灣,播下希望的種子。如楊渡拜師齊治平,如杜忠誥受教呂佛庭,兩人都因此成就一家之言,一為作家,一為書法家。渡海傳燈人帶來漢文化,地理上,是漢文化南渡終點站。學者說:納中華入台灣。借句話來用:中華過台灣。過是文明遷移,也是文化傳承。

台農二代楊仁豪,是廈門集美工商局認證的第一家台灣農民個體戶。楊仁豪,七年前,到集美跟父母學種山蘇花,現山蘇花已是廈門家常菜,他以擁有台灣農民證為傲。林怡萱,研究所念休閒管理,來同安幫父母管理養豬場,她養豬、為豬接種、跑市場,一年工作365天,沒休息。她說:養豬真好玩。台農二代登陸耕農,養豬種菜,術有專攻,吃苦耐勞,又重視孝道,懂行銷,在廈門闖出一片天地。台灣的年輕人闖大陸,這不也是過渡嗎?

摘錄上述幾則紀事,選自年月發表在廈門《台海》雜誌的卷頭語,如今結集出書,書名《台海年月》。副題是台海兩岸民眾往來紀事。八年來,她觀察兩岸,現場報導,寫社會、經濟、思想,談薌劇、歌仔戲、陸生陸配,說美食、閩南話、台灣農民。篇篇文辭懇切,熱情盼盼,間或不時,為文推展臺海新聞攝影大賽活動。

以廈門日報、台海雜誌為主體,〈聚焦兩岸,見證交集〉為標竿,從2009年秋天起,年年串聯兩岸新聞攝影師來鷺島,拍攝島內外48小時的閩南風土,鼓浪嶼、海滄、同安、翔安、思明、大小嶝,與廈門、金門,兩門互拍,都是近年活動主題。2014年,並策劃遠征,出海航渡,以光影紀實了福建十大最美麗的海島,成果不可不謂豐收。

《台海》靜如處子,《台賽》動如脫兔,一靜一動,一文一武,舖天開地策展,街路人氣因而熱絡,島嶼也都生氣勃發。兩岸新聞攝影先進,更是鼎力推動《台賽》,蔣鐸、黃子明、林世澤、林錫銘和鄭石明等老師,因相互切磋,把守紀實攝影關卡,年年甄選出金浪大獎,鼓動了全民參與風潮。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這是晚清台灣海防欽差大臣沈葆楨,為建祠追諡鄭成功,親手書的下聯句。閩台道上,遇見不可思議之遇,人生真也無憾。我們一路跟隨年月過台灣,一口閩南腔,一路撫平結歸丸的心肝。
2017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