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美國留學攻略:哈佛畢業生教你寫CV & SOP、考試祕笈、融入校園
新課綱上路也不怕!臺大醫科、哈佛畢業生獨家傳授,高效讀書法+活用筆記術
培育你的素養力:臺大、哈佛畢業生拆解新課綱,打造最適合你的讀書攻略

LEARN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故事點石成金30法,人人都能創造自己的成名作
蔡淇華故事法+寫作法套組:《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寫作吧!》全系列
怦然心動的文學課
牠們的情愛:動物的求偶心計與生殖攻防


不是資優生,一樣考取哈佛!臺大醫科生的考試高分法與超強筆記術(VEL0031)

類別: 親子‧童書‧青少年>LEARN
叢書系列:LEARN
作者:曾文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16日
定價:290 元
售價:229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08頁
ISBN:978957137016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二章 各科讀書要領

2-1國文

A級選文是重點
A級選文就是各版本國文課本都有收錄的文章。


為什麼A級選文重要呢?因為學測跟指考強調「不偏重任何一家出版社的版本」,如果只考某家出版社收錄的文章會有偏頗之嫌,因此各家出版社都有收錄的文章自然就成為出題重點中的重點,考這些文章最不會有爭議。

另一個原因是各家出版社都收錄的文章本來就是比較重要或比較有名的文章,這些內容本來就是國文科的重點。

讓我們來看看A級選文有哪些(每年版本可能有些微變動,但以下這些文章幾乎都會被收錄):

國文科A級選文

作者/出處    文章    作者/出處    文章
荀子    勸學    王羲之    蘭亭集序
左丘明    燭之武退秦師    白居易    琵琶行
李斯    諫逐客書    范仲淹    岳陽樓記
戰國策    馮諼客孟嘗君    歐陽脩    醉翁亭記
司馬遷    鴻門宴    顧炎武    廉恥
諸葛亮    出師表    賈誼    過秦論
陶淵明    桃花源記    蘇軾    赤壁賦
韓愈    師說    蘇轍    黃州快哉亭記
吳敬梓    范進中舉    賴和    一桿「稱仔」
洪醒夫    散戲    徐志摩    再別康橋
鄭愁予    錯誤    琦君    髻

如果你是高一、高二學生,在上到這些課文時請務必認真聽講,因為你在大考時跟它們再見面的機率超級無敵高!如果你是高三的學生,那麼複習到這些課文時也請多多注意內容,不管是字音、字型、字義、文意、翻譯等,都不可輕忽。

掌握A級選文,國文科的考試內容大約就已經掌握一半。

2-6歷史

點線面學習法

為什麼叫點線面呢?因為歷史並不只是許多單一的事件,這些事件彼此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所以一個歷史事件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發生,我們必須全盤理解其背景因素。

如果單一歷史事件是一個「點」,該事件的前因後果就是一條「線」,而不同地方的事件交互作用的結果,就會構成一整個「面」,也就是當時的「時空背景」。如果能了解這一點,那念起歷史來就會游刃有餘,不需要死背課本內容。

以下舉大家熟知的「珍珠港事變」為例:

珍珠港事變

    日本海軍於西元1941年12月7日,以航空母艦與戰機突襲美軍太平洋珍珠港基地,成美軍4000名兵員傷亡,損失多艘戰艦與近200架戰機。

線    珍珠港事變前
雖然二次世界大戰早已在亞洲與歐洲戰場爆發,但美國抱持著「孤立主義」的態度,遲未派兵作戰。

珍珠港事變後

由於日本「未宣而戰」造成美軍大量傷亡,引起美國民眾憤怒,因此美國輿論由原本的「孤立主義」開始轉為「全力支持參戰」,美軍自此開始投入二次世界大戰戰場。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不久後日本宣告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面    1941年的歐洲

當時以納粹德國為主的「軸心國」與英國為主的「同盟國」正在歐洲戰場打得如火如荼。

納粹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入侵波蘭,之後便與英、法、蘇聯等國長期作戰。德國於1940年占領法國,1941年時德軍正於西部戰線與英國僵持、於東部戰線與蘇聯苦戰當中。

1941年的亞洲

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與中國全面開戰,日軍原本抱持著「三月亡華」的美夢,但是在國民政府「以空間換取時間」的作戰計畫下,日軍在中國遭受牽制,進度緩慢。

由於漫長戰爭需要石油等大量戰略物資,但提供日本大量石油的美國與荷蘭,因日本侵略中國與英、荷等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因而逐漸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政策。

日本為獲得戰爭的全面性勝利,因此悄悄計畫對美國展開突襲,冀望一舉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

後續影響

美國參戰後,在「中途島戰役」擊敗日本海軍,隨後陸續在亞洲各戰場陸續取得勝利。

在歐洲方面,德國與蘇聯的大規模戰事自1943年後開始陷入僵持。同盟國在「德黑蘭會議」中,與英、美等國約定於1944年反攻歐洲大陸,蘇聯則承諾於德國投降的三個月內對日本宣戰。

1944年6月6日,同盟國在法國諾曼第登陸,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渡海作戰行動,自此在歐洲戰場漸漸進逼德國首都柏林。

1945年5月9日,德國宣佈投降。

1945年8月6日與9日,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兩顆原子彈,不久後日本宣告投降,二次大戰正式結束。

戰後世界形成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勢力,自此進入「冷戰時代」。

由「珍珠港事變」的例子可以清楚看到,一件歷史事件並非偶然發生,而是有其時空背景。

若了解珍珠港事變這個「點」背後的「線」與「面」,就會知道珍珠港事變的發生絕非偶然,而是註定要發生的。若不了解背後的「線」與「面」就會變成死背歷史,要把這麼多東西背起來多難啊!

如果用「點、線、面」的方式去思考歷史,就可以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緣故。如此一來就不需要硬背,因為看到A就自然會想到B,不會把所有東西混在一起,這樣歷史念起來就輕鬆多了!

 
內文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