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商業識財經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奶油瑞士捲→發現「隱藏需求」

譯 者 作 品

超思考
幸福眼鏡:59個點亮人生路的心靈觀點
早上斷食,九成的毛病都會消失!:吃多、吃錯要你命!超級簡單斷食法促進酵素活性化、提升免疫力,從此不生病
千利休:無言的前衛
超思考(長銷經典版)

識財經

【類別最新出版】
看漫畫零基礎學會 資產配置:讓你「沒事總有錢花,有事不怕花錢」
看漫畫零基礎學會:經濟學+資產配置【套組】
看漫畫零基礎學會 經濟學
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安養信託1+2【套組】


暢銷的原理:教你發掘需求、掌握潮流、想出熱賣企劃的6個實戰守則(VWT0008)
一流ビジネスマンは誰でも知っている ヒットの原理

類別: 商業>識財經
叢書系列:識財經
作者:高杉康成
譯者:李漢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12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8頁
ISBN:978957136732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奶油瑞士捲→發現「隱藏需求」



  奶油瑞士捲→發現「隱藏需求」

接著看超商裡另一項暢銷商品,就是甜點。日本超商不斷推出各種美味甜點,包括「奶油泡芙」「香醇冰淇淋」「地場紅豆銅鑼燒」等等,大家應該多少都有吃過。

二○一三年,甜點在日本國內的市場規模就高達兩兆日圓,所以超商甜點熱賣並不稀奇,但光是市場龐大不會讓超商甜點熱賣,超商甜點其實掌握到了「需求」。

舉個例子,應該有人吃過切開分裝的「奶油瑞士捲」。奶油瑞士捲就是蛋糕夾奶油再捲成一條,Lawson超商和7-11都有賣(品名不同),一份大約一百五十日圓左右。話說前陣子要買奶油瑞士捲都不是買「一塊」,而是買「一條」,超商的奶油瑞士捲卻是「一塊」。

超商奶油瑞士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可以用湯匙吃」,甚至Lawson的奶油瑞士捲包裝上就寫著「可用湯匙食用」。這種「用湯匙吃的奶油瑞士捲」究竟出自怎樣的需求?我們先來探討何謂需求。

需求就是「顧客想要的事物」,商品和服務要暢銷,就一定要掌握需求。而了解需求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問顧客。比方說這麼問。

Q:您對奶油瑞士捲有什麼要求?
顧客看到這個問題大概會有以下的答案。

「希望追加某些口味」
「希望蛋糕更好吃」
「希望價格更便宜」
「希望份量更小」

這些「顧客的心聲」肯定就是「需求」。但是仔細想想,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問到這種需求,更進一步來說你不需要問顧客,也知道大家都希望「更好吃」「更便宜」「份量更多或更少」。這些是「需求」,但也太「膚淺」。

如果要根據顧客需求來訂商品計畫,務必注意當市場尚未成熟,產品只要掌握表面需求通常就會成功。既然市場還不成熟,就不需要花太多心力鑽牛角尖,只要迅速推出新產品就好。

但是碰到已成熟的市場,光掌握表面需求就很難成功。一大堆公司根據相同的表面需求推出新產品,只會讓市場充斥相同產品,沒有特長也沒有差異性。

甜點就是一個大規模的成熟市場,成長速度並不快,二○○八年之後的日本甜點市場只是不斷微幅起落,所以要在甜點市場中攻城掠地就不能光靠「表面需求」,還要找出「隱藏需求」加入產品之中。

「隱藏需求」該怎麼找呢?市面上的行銷書籍會說要觀察顧客行為,進行團體問卷,收集資料才能推測出「隱藏需求」。

△團體問卷:請顧客看樣品,詢問顧客意見。
△觀察行為:觀察消費者在門市的購買狀況與自家的使用狀況。

尤其「觀察顧客行為」更是找出「隱藏需求」的一流方法。所以,我們來觀察消費者購買奶油瑞士捲的行為,藉此尋找「隱藏需求」。

.去超市或麵包店就會買一整條
.去超商會買自己可以吃完的份量
.在車上吃感覺很麻煩
.一整條蛋糕得要用刀子切開慢慢吃
.一整條蛋糕若沒吃完要放冰箱
.吃完之後要洗刀子和盤子

大概就這麼回事,讀者對其中哪些行為特別在意?其實這些行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購買地點
.吃法
.保存法

第一個「購買地點」包括了超市、超商和麵包店,沒有什麼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頂多就是買一條或買一塊。

接著來看「吃法」和「保存法」,乍看之下也是很正常的行為,但考慮到前面提過的超商咖啡潮流,似乎能發現一點蛛絲馬跡。比方說切蛋糕與洗刀子的舉動,就與「省時潮流」相互牴觸。日本最近還有這些潮流。

.吃完潮流:一份剛好吃完
.簡單潮流:什麼事都要簡單
.車上潮流:可以在車上吃

這跟剛才的顧客行為有些許衝突。

.吃剩的放冰箱,違反「吃完潮流」
.特地拿刀子切蛋糕,違反「省時潮流」
.在車上吃起來很麻煩,違反「車上潮流」

從這些不合潮流的地方去找「顧客的隱藏需求」,就得到下面的答案。

「份量少一點就不會吃剩」
「不想用到刀子和盤子」
「在車上也能輕鬆吃」

如何?是不是找到了不同於前面「口味」「價格」「份量」的其他「需求」?所以「觀察行為」可以找到「隱藏需求」。雖然表面需求也有提到「份量」,但隱藏需求講究的是改變份量的理由,也就是「不想吃剩所以要少一點」。

再回來探討「一塊裝的奶油瑞士捲」,真正的問題是這個。

Q:為什麼一塊裝的奶油瑞士捲會熱賣?

答案肯定不是單純的市場成長,或者膚淺的表面需求,而是掌握到前面提到的三個隱藏需求。
可見當我們去探討暢銷商品暢銷的理由,除了超商咖啡的「潮流」之外,還有所謂的「隱藏需求」。

〈如果市場沒有成長,應該避免「競爭對手跟風」〉
前面提過如果先做競爭分析,就滿腦子希望能在同一個項目上贏過競爭對手,但這麼一來明顯是資本雄厚的企業會獲勝。

如果自家市占率最高,決定跟對手正面對決,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第二名以下的企業不應該與冠軍正面衝突,而是要躲開競爭對手,創造新的市場才聰明。

如果市場規模正在成長,那麼跟著競爭對手做一樣的事情並不算是糟糕的計畫,畢竟市場正在成長,自家追風當然有可能擴大業績與利潤。但如果市場規模沒有成長,甚至正在縮小,那麼跟競爭對手正面對決就可能落敗。

我想讀者看到這裡已經發現,正確掌握巨觀需求與微觀需求肯定比競爭分析更重要,因為社會潮流不斷改變,需求也不斷改變,十年前後的市場可說面目全非。

光是看看我們身邊的事物,十年前後就已經大大改觀。超商開始賣起咖啡,甚至有賣甜甜圈,十年前根本沒有這種事情。所以重點是掌握社會脈動,比其他公司更早出手。

不以競爭分析為優先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

△競爭對手的策略不一定正確

前面提過社會潮流不斷改變,所以一家公司的策略數十年不變就可能脫離潮流,而參考脫離潮流的策略來訂計畫,怎麼能說是正確的行為?

如果競爭對手的行銷部門很優秀,應該會發現公司脫離潮流而開始修正,但並不是所有公司的行銷部門都很強。

再加上「沒時間」「沒人力」「沒錢(預算)」等條件限制,要讓計畫跟上市場變化其實非常困難,所以競爭對手基本上也不可能做到完美。

在這個前提之下,自家模仿競爭對手並正面對決,就是犯了跟對手一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