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我的目的追尋之旅
推薦序 確認「目的」,才能讓人生不再懊悔

譯 者 作 品

忍耐力—其實你比自己想的更有耐力!棉花糖實驗之父寫給每個人的意志增強計畫
鍵盤參與時代來了!──微軟首席研究員大調查,年輕人如何用網路建構新世界
假裝是個好爸爸:抓住上場好時機,老婆、小孩都愛你
極端政治的誕生: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
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揭開筆電、平板、手機上的消費衝動與商業機會
這樣開會,最聰明!:有效聆聽、溝通升級、超強讀心,史上最不心累的開會神通100招!
Amway:安麗傳奇
亞洲男人的美國生存紀事:普立茲獎得主的自我追尋與美國亞裔文化觀察
現金的詛咒:為什麼行動支付時代,央行鈔票還是越印越多?

有方文化

【類別最新出版】
超實用.科學用語圖鑑:物理、電、化學、生物、地科、宇宙6大領域讓你一次搞懂136個基礎科學名詞
我的日本:當代台灣作家日本紀遊散文選
打從心底
企業就是自媒體:掌握內容行銷大趨勢,打造直通顧客的策略與方法
日子過得美,生活就會好:薇姐張郎的50+豐盛日記


目的:如何讓目的更明確,成為人生與組織最重要的驅動力(WV00006)
PURPOSE: The extraordinary benefits of focusing on what matters most

類別: 總經銷代理>有方文化
叢書系列:有方文化
作者:班恩.倫索
       Ben Renshaw
譯者:陳重亨
出版社:有方文化
出版日期:2019年05月24日
定價:330 元
售價:26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789869691888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我的目的追尋之旅推薦序 確認「目的」,才能讓人生不再懊悔



  推薦序 確認「目的」,才能讓人生不再懊悔

詹益鑑,BioHubTaiwan助理執行長

身為連續創業者與早期投資人,也長期跟創業者、經理人、企業主互動的生態系參與者,這是一本很有意思也很實用的書,但卻不容易推薦。

不容易不是因為不值得推薦,而是因為這不是一本講道理或說故事的書籍,而是一本檢視人生、設定目標與具體實踐的工具書,甚至可說是一套「生涯教練(LifeCoach)」的完整課程。與其說是成功學或管理學,更適合放在「教育訓練」或「心智鍛鍊」的分類。

在分享我自己的心得之前,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命運好好玩》(Click)?其實多數人在求學到就業階段,或者從青年邁向中年甚至老年,多半處於半自動導航模式,希望那些讓人不耐煩的事情都能加速快轉,只希望享受功成名就,給自己跟家人更好的生活。

但在我們心想著這一切都是為了家人的同時,卻往往讓學業跟工作占據了多數時間,等到想陪伴家人或者實現夢想的時候,才發現失去了家庭與健康,還有再也無法倒轉的時間。

對於不希望人生到頭只是充滿懊悔的人,本書提供非常完整的解答與實踐步驟。舉例來說,作者教我們如何反轉「擁有條件、採取行動、體現存在」順序,從成為那個你要變成的人開始,切實執行就自然擁有期望的條件。

以我自己來說,因為很早就體認到生命無常,所以在走上創業這條路的同時,也開始鍛鍊身體、陪伴孩子成長,並培養閱讀、旅行與書寫的習慣。這些投資固然占了相當時間,平衡所有元素也相當不易,但反而讓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實,生活也有多采多姿。

再換個角色,一年多來在目前單位擔任主管,我很清楚職責不單只是做好招商工作,更要扮演塑造願景、帶領團隊、激勵同仁的角色。當初邀請我的主管給了非常明確的期待與使命:「讓我們一起創造歷史(Wearemakinghistory)」,這也成為所有同仁一起努力的「目的」。

身為父母與兼職教師,我看到非常多的孩子在進入中學與大學後,因為缺乏學習成就動機與明確目標,成為「無動力世代」。即便在創業圈,我也看過許多人為創業而創業,沒有仔細審視自己的人生目標,更對於如何成為更好的老闆、主管,創造真正有價值的組織與企業,沒有答案。

而這本書,就是給所有迷失在自動導航模式的你我。這本書不是拿來閱讀後放上書櫃,而是應該放在身邊隨時提醒、定期檢視的案頭書。在科技業世界我們常說:「唯有偏執狂能生存」,但無論工作或人生,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唯有認識自己、理解世界,我們才會走到自己該去的地方,並且發揮天賦、擁有夢想、實現願望。


2.創造意義
意義提供進化、克服障礙和發揮潛力的理由

你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和領導力有什麼意義?這是一個需要認真回答的嚴肅問題。我的經驗顯示,你一旦能夠明確自己目的何在,就會明白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個「目的」正是你要認真面對的重大「為什麼」,它會告訴你所作所為有什麼意義,你為何做出這樣、那樣的選擇,以及你所寶貴珍視的事物意義何在。

從表面上來看,蘇珊已經擁有一切。結婚二十五年,家庭圓滿,擁有三個孩子,在前景蓬勃的產業中擔任企業執行長,但她還是覺得不夠充實。她懷疑自己為何如此汲汲營營,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也想要成為「神力女強人」。

我接到她的電話時,她幾乎已經快要放棄這一切。我給蘇珊的建議是,在改變外在環境之前,先專注於內在改變(我通常都會如此建議)。後來我們了解她的背景後,也越來越清楚地知道,她從小追隨她最崇拜的父親的腳步,朝著阻力最小的方向走。結果現在雖然過著極好的生活,卻犧牲了真實自我。再更深入了解才發現,衝突的核心就在於她並不知道自己所作所為的意義何在。最後的結果是,蘇珊必須先找到自己的目的,找到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才能改變這一切。

我對「目的」的探索讓我注意到維克多.弗蘭克(VictorFrankl)的學說,他是著名的維也納學派心理分析師,在二戰中僥倖逃過一劫。在找尋意義的過程中,我從弗蘭克的作品學到一些最深刻的理念。他在戰爭期間輾轉七個集中營,飽嚐痛苦折磨,其中包括恐怖的奧許維茲(Auschwitz)。因為他受過精神醫學的專業訓練,所以得以觀察出自己和其他難友能否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不同。他注意到那些安慰別人、願意放棄最後一塊麵包給予難友的人反而活得最久。那段痛苦經歷向他證明,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別人都能奪走,但不管身處任何環境之下,我們都能選擇自己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他發現,被囚禁之人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並不只是集中營環境的影響,更是本身心裡的內在決定。弗蘭克因此認為,我們人最深切的欲望,其實是尋找意義和目的。

意義和目的會在我們的心裡相互連結。意義是我們試圖傳達出的什麼,是特定重要事物的內涵。如果欠缺意義,我們就會懷疑、會有不確定感,我們不能肯定自己為什麼那麼做,無法理解原因何在。一旦把握到意義,我們就能明確清楚,擁有信念,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並掌握威力強大的原因。讓許多心理醫師感到非常難以理解的德國哲學家兼文化評論家尼采,從研究獲得的重要結論是:「知道自己為何而活,才能承受一切橫逆。」

在我寫下這些話時,我們剛剛經歷過近代史上最激烈狂熱的時期。我相信,要順利度過這些人類的悲劇,必先理解它的來龍去脈,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而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在合適的時間做到這一點。雖然那些殘酷暴行不是我們所能掌控,但找出周遭事物意義何在,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的。

後來我們在蘇珊的訓練課程中探索她的目的,發現「鼓勵他人邁向卓越」對她很重要。所以我鼓勵蘇珊每天在生活中和領導之際把握住這個目的,看看會發生什麼好事。

作為一個媽媽,這個目的給她和孩子們一個相互連結的參考點。她不再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司機或糾察隊長,不只是被動地規定孩子把該做的事情做完,而是專注地鼓勵他們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棒,因此她能以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陪伴在孩子身邊。她也變得更加好奇,想要真正去理解他們的希望和恐懼。她因此培養出更多耐心,更專注地傾聽,感受到過去欠缺的深層聯繫。作為公司的領導者,她不再只是專注於達成目標,而是創造出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讓每一位員工都有機會做有意義的工作和獲得成長。

蘇珊的目的讓她想要去幫助他人,指導那些有心之人建立大事業和美好生活。因為專注於創造有意義的生活,蘇珊發現了自己內在的目的。由於理解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人際關係,蘇珊獲得更高層次的滿足和成功。

4.展現自我
把握住目的,你才會更加貼近真實自我
現今,身為領導者最受人欽佩讚賞的品德,就是誠實可靠。《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BusinessReview)雜誌最近也說:「誠實可靠已經成為領導力的黃金標準。」誠實可靠說到底,就是不虛不偽地「展現自我」。但困難在於,要展現自我,你必須先了解自己;而這就是你的目的之核心。如果不先了解自己的目的,你就難以展現自我,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
自我的真實性,共有五個關鍵,充分掌握後會讓你擁有更佳技能。

1.擁有更高的情緒商數
「情緒商數」(emotionalintelligence;EQ)這個詞,最早是由麥克.貝多赫(MichaelBeldoch)在1964年的論文提出,1995年丹尼爾.高曼(DanielGoleman)出版了一本書就叫做《EQ》,從此廣為人知。情緒商數主要可分成四個部分:一、自我意識;二、自我管理;三、社會意識;四、社交技巧。

約翰是一家大企業的高階主管。他擁有許多超強技能,在交易買賣、經營管理、品牌行銷和財務操控上都具備豐富經驗,這些職位都很適合他。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找我過去主持一項訪談回饋調查,董事會將根據這些資料來決定他的升遷。

我跟許多利害關係人談過之後,發現大家雖然都很肯定約翰的專業能力,但同時也覺得他不夠坦誠:眼中的約翰只是他每天表現出來的表象,大家根本不曉得他到底是怎樣的人。

當我告訴約翰回饋調查的結果時,他非常驚訝,覺得自己並不像大家所說的那樣,而且反應激烈地為自己辯駁,說別人不能理解不是他的錯,他們應該試著學習更深入的解讀。我擔任諮詢顧問已久,對於這種激烈反應早就司空見慣,所以我建議他花點時間反省一下,也跟家人談一談這個狀況。隔天一早我就接到約翰的訊息,他說昨晚吃晚飯時,詢問家人覺得他是否坦誠。當他發現家人的看法也跟回饋調查結果一樣時,給了他很大的警惕。尤其當他十五歲的女兒很直白地說:「爸爸,我知道你愛我,可是你從來不會表現出來。我都不記得你上一次說愛我、靜靜聽我說話是什麼時候了。」

約翰原本並未意識到這種看法,即是欠缺「自我意識」的第一個指標,也就是缺乏準確評估個人影響的能力。他也了解到,這表示他對自我的管理太差,才會讓他永遠那麼忙碌,忙到沒時間陪伴自己生命中的寶貴家人。她女兒的話也揭露出一個事實,就是他不像自己所想的那麼富有同情心。他沒能力跟她進行情感交流,才是父女間真正隔閡的原因。最後約翰發現,自己可以運用一些社交技巧來做點改善,因為他都沒有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跟大家好好溝通。

通過諸如回饋調查的過程,許多領導人會發現到,自己雖然具備高智商,可是低情商。如果情緒商數太低,我們就沒有足夠的自我意識來知道自己是否表現出真實自我,也不知道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的表現如何。除非把握住自己的基本動機,否則我們不會有很高的自我意識、妥善地管理自我,也無法和他人產生深度連結及溝通。

2.明確自己的目的和價值觀
對於你的目的和價值觀,我們未來會深入討論,在此先不贅言。各位只須先了解,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的目的和價值,並遵循不悖,才能夠展現出真實自我。

3.了解自己的優勢
你的優勢就是你的天賦和技能,也就是領導統御專家赫內.卡雷耀(ReneCarayol)在其同名著作中所說的「SPIKE」(StrengthsPositivelyIdentifiedKick-startExcellence:積極確認的起始卓越優勢)。你的優勢就是你最擅長的事情,例如具備創造力、影響力、善於建議、聯繫或組織。當你開始發揮自己的優勢時,也是在展示真實的自我,這是一種如魚得水、心流神馳且充滿能量的體驗。探討優勢發揮的開創性著作《尋找優勢二.○》(StrengthsFinder2.0)的作者湯姆.雷斯(TomRath)也強調發揮優勢和展現真實自我大有關係,因為「會讓你更加貼近原本模樣」,我喜歡這個詮釋。

4.知道自己的局限
優勢的反面就是你的局限。
有一次我在某公司進行高級銷售人員的培訓。保羅在人際溝通上具備驚人能力,他知道客戶要的是什麼,並提供超越職責所需的豐富服務。為大家服務,他幹得最為起勁,所以他每個月在公司的業績都是最好。但他每個月要跟老闆對帳,那兩個晚上總是讓他煩惱得睡不著。後來我們就此進行深入了解,試圖找出為何他會如此困擾的原因。結果發現,保羅最害怕的就是在處理財務數字時顯得笨拙。
我們挖掘這個恐懼的根源,保羅想起以前在學校有個「輔導」老師說他很笨,讓他至今耿耿於懷。後來我們採取了一些務實的方法來改善這個情況。我先鼓勵保羅測試智商。有很多高階主管必須通過的心理測驗,他都想方設法地躲開,這實在是個奇蹟啊!但就算他的智商真的很低,也必須去面對這個莫大恐懼。所以他上網測試,結果他的智商其實比平均水準還高。接下來,我找到保羅的直屬上司,打聽他們每月財報會議進行的情況以便評估。保羅的經理其實已經知道他偶爾會緊張失常,考量到他的業績一向名列前芧,經理也覺得很納悶。後來保羅跟經理說明他對笨拙表現的恐懼,這讓他們在日後的會議上更能緊密合作,保羅也從此可以安心睡覺不再煩惱。

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局限,而不是浪費生命去擔心害怕,或想方設法去修補。試圖修補通常只能獲得很小的改善,卻讓你在那個過程中精疲力竭。尤其是對領導者來說,關鍵在於讓自己身邊有一群可以跟你相互支援、形成互補的人才,必要的時候他們就能發揮出你所沒有的優勢,你就不會因為自己的弱點搞得焦頭爛額。

5.坦誠無隱的溝通
與人溝通時坦誠無隱,這正是你真實自我的證明。

因為晉升為高級主管,珍妮正在準備對資深團隊發表上任後的第一次演說。她在財務金融方面具備深厚背景,所以團隊成員都以為她一定是要嘮叨業績和數字。我跟珍妮坐下來討論,她希望這個重要時刻可以獲得什麼結果。

當她說到「啟發」時,我很驚訝。她希望團隊可以從她的任命獲得啟發,並對未來充滿能量。我問她準備說些什麼,果然她是想談談一些財務數字。但這樣並不會產生她想要的結果,所以我請她再想想,怎麼做才能達到效果。

我請珍妮回想一下,在她自己職業生涯中有誰曾經給她啟發,以及為什麼。她想起幾位過去曾經追隨過的主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開誠布公的溝通。他們適當展現自己脆弱,又能以謙虛、幽默的態度與人連結。這些就是可以博得大家信任的特質。

考慮到這一點,珍妮決定發表一場直言無隱,坦承不諱的演說,讓團隊成員進入她的世界。她告訴大家自己學習領導的過程。她爸爸以前是軍人,所以她每一兩年就會隨著父親移防而搬家。在她十八歲之前,珍妮住過十四個不同的地方,就讀過八所不同的學校。她因此學會了獨立,讓自己可以適應不斷改變的環境。這表示她可能會變得冷漠,跟大家疏遠。但事實並非如此。當朋友們與珍妮熟識後,發現她其實非常忠誠,只是跟她真正親近的人也不算太多。珍妮從十六歲就開始工作,在餐館擔任服務生。從那之後,她每天都很努力。她喜歡工作帶來的自由,也塑造出大多數人難以仿效的堅韌職業道德。當第一個孩子出生後,珍妮罹患產後憂鬱症。這件事她從未對公司的人說過,但公司當時十分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她希望自己可以做個好榜樣,告訴大家儘管遭遇心理健康上的挑戰,還是可以取得成功。對於這樣的自剖,團隊的回應是熱烈讚揚珍妮的坦誠。他們沒有想到她會如此開放,並對她直言不諱談到自己的難堪極為嘉許。大家對她的信任就是如此建立起來,首次亮相即是坦誠開放,為團隊打下成功的基礎。

要做到真誠無隱,必須願意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甘冒風險來展現自我。《哈佛商業評論》曾有一篇文章討論〈別人為什麼會服從你的領導〉(WhyShouldAnyoneBeLedByYou),作者羅伯.葛菲(RobGoffee)和蓋雷特.瓊斯(GarethJones)的結論是:「展現自我,提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