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總經銷代理創詠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人性尺度」再生產:從中世紀到當代城市的省察

作 者 作 品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

譯 者 作 品

建築之間:公共空間生活

創詠堂

【類別最新出版】
天照小說家的編輯課
陰間出版社
世界末日帶上貓
匿名工作室
人的城市


人的城市(WR00002)
Cities for People

類別: 總經銷代理>創詠堂
叢書系列:創詠堂
作者:揚.蓋爾
       Jan Gehl
譯者:陳朝興
出版社:創詠堂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17日
定價:480 元
售價:379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316頁
ISBN:978986941351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人性尺度」再生產:從中世紀到當代城市的省察



  「人性尺度」再生產:從中世紀到當代城市的省察

陳朝興/著

當代城市的發展主要仍沿襲著西方城市發展的脈絡,特別是在工業革命之後,城市的發展大多採用了西方現代主義(modernism)的「機能維度」思維來建構,由於過度強化了空間機能的效率性,反而支撐了環境空間的物理性機能而忽略了多元物種共生的生態性和更重要的「人性尺度(human dimension)」。因此,城市被汽車、高架橋、巨型建築、水泥地停車場……占據;城市空間不再為人群生活內容所用,雖然我們試著用更複雜的空間機制(mechanism)去解決,然而其結果似乎更糟。

揚.蓋爾在本書中試圖透過重建「人性尺度」的方式去思索城市空間的主體應用 到人群日常生活的真實,城市應以「人本for people)」為服務的主體對象(第一章);城市是為了人們聚集、停歇、攀談、偶遇、邂逅……而建造的,是為了創造具有地點意識和感覺形式的空間和生活場域(第二章);而城市的文明也會因為如此的意識而生產活力、安全、永續和健康的城市(第三章);因此揚.蓋爾建議了「城市設計」的諸多準則,比如他強調人們步行的地面層的視覺尺度空間設計重要性,它應該是「人的尺度」、適合走路、適合停歇、佇立、攀談、邂逅、能夠讓人群在城市中呈現自我、能夠悠遊、運動,並且適合騎單車(第四章)。他同時也列舉了很多城市的例子,並且建議城市的空間設計,最重要的是如何承載甚至創造豐富的生活活動,然後是公共空間設計,最後才是建築設計(第五章);也就是「空間企劃(spatial programming)」是最應優先被創造規劃,然後才是「空間計劃及設計(spatial plan & design)」,並且「公共空間」、「開放空間」應優先於建築設計。也就是我一直主張當代城市工程應首重「都市設計(urban planning)」,而且「都市設計」中也應是「空間內容(spatial content or substance)」及「空間敘事(narratives making)」優先,然後才是空間設計。

揚.蓋爾在最後二章分別以開發中城市的例子來解釋城市設計中「人性尺度」的重要性(第六章),同時也在第七章的總結中歸納出「人本設計原則」、「交通規則原則」、「公共空間設計原則」及「十二項城市生活品質的準則」,同時也對於人們生活的視平線的城市立面提供了一些設計上的建議及優先次序的排比。

西方城市的變遷,大抵可以從中世紀以人群生活聚落活動而衍生的空間場域來發展,是一種典範性的「人性尺度」的原型(prototype);文藝復興以後雖以「人性召喚」取代了「神性(divine model)」,然而在空間的發展邏輯上逐漸走向了「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一直到工業革命以來達到巔峰,一切向「科學(science)」看齊,「形隨機能(form follow function)」、「簡即豐富(less is more)」說明了科學性、物理性、機能性的掛帥;到了戰後,人類思索工業和科學帶給人類是幸福或浩劫,因此 50 年代開始了舒瑪克的「小即美麗(small is beautiful)」的觀念反思,加上了工業城市帶來的汙染及城市品質的下降,讓人們重新思考城市設計的新方向(new dimension),隨著 60 年代的社會運動、平權運動,傳統的「都市更新(urban renew)」開始被視為一種罪惡,使得城市開始了一種新的取向「再發展(redevelopment)」,70 年代德希達的「解構主義」激發了許多的城市想像和多元解決方案,而「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後福特主義(post- Fordism)」的觀念也改變了城市空間組成和結構性的解放,「複合體(complex)」取代了「分區(zoning)」、「巨型城市(meta city)」,遂也改變了「都會結構」成「後都會化現象(postmetropolis)」,「後現代地理學」、「第三空間」、「科技都會(technopolis)」也不斷地湧現,然而城市的「再生(regeneration)」理論也重新回到了揚.蓋爾所提的「人性尺度」。

城市不只是機能,空間應回到人群的生活本體,地點(place)應有透過日常的攀談、偶遇、邂逅……所凝聚成的「地點感(sense of place)」及「場所依戀(place attachment)」;藝術可以介入空間、文化和事件可以強化空間的敘事和感覺形式的意象;城市不是形式的建構,而是豐富的生活內容和人群之間互動的提供者甚或觸發者。這些就是揚.蓋爾在本書中所提揭的「人的城市(cities for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