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後記

作 者 作 品

紅樓夢:失去的大觀園
紅樓夢:失去的大觀園
穿越大觀園絕美愛情:紅樓夢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25開)

【類別最新出版】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唐朝的短篇小說:唐代傳奇
失去的大觀園:紅樓夢
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西周英雄傳奇:封神榜


特價書(不再折扣)

失去的大觀園(XD039B)──紅樓夢
出版已久封面陳舊,但不影響閱讀,請確定後再購買

類別: 文學‧小說(中文創作)>中國歷代經典寶庫(25開)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25開)
作者:康來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25日
定價:149 元
售價:149 元
開本:25開/平裝/280頁
ISBN:957132719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後記



  後記

兩百多年前,一個石頭,在古典中國的文學世界裡,蹦躍而出。兩百多年來,石頭的震撼,依舊感動廣大中國讀者的心靈,甚至,越山渡水,延伸到了異域他鄉。這石頭,原誕生於本土,卻也逐漸屬於更遼闊的四海全地;這石頭,原煥發古典的光輝,我們多麼希望:它不致於沉理於現代的喧囂煙塵裡。

一般相信:清代雍乾年間的曹雪芹寫下了《石頭記》這部書,但祇寫了八十回,還沒有真正完成全稿,就因病長辭了人間。因為沒有完稿,又因為沒有完成的部份已經是這樣的生動迷人,所以這個石頭,不僅是令人癡醉與沉迷,更是要令人生起無數的迷惑與猜測。從曹雪芹生前,《石頭記》的故事就傳抄開來,而到了他逝世兩百多年後的今天,讀者所熟知的已不止是最初的八十回《石頭記》了,而是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

去探索去追查這些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種種不同的版本、本子上注的批,因為版本不同而引起詮釋上的出入: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是否出於統一的寫作意願與構想?作者(或續作者)是怎樣的人物?究竟這麼一部鉅作的流傳,在作者,是要表達什麼?在讀者,又能得到哪些?……

這種種的問題便形成蔚為可觀的一門學問。時至今日,「紅學」已是眾所皆知的一個專有詞彙了。而紅學裡種種繁複的課題,久久爭執不下,莫衷一是,不得定論。

從一名國小學童的讀者,一直到今天,以《紅樓夢》為教本,執教於中文系的古典小說課堂上,《紅樓夢》對我個人最真切最深刻的領受與啟示,還是在於這部書是這樣真誠而嚴肅地探討了生命選擇的問題。因為這個緣故,當我受命以現代的語言,重新講述這個古老故事時,也就希望能夠把我這麼一點微末,卻是極誠摯的體驗,分享給少年的讀友們。

首先,我保留了原書神話的緣起,不僅如此,還以個人的瞭解,用更多的筆墨去發揮青埂峰下的頑石。因為石頭強烈而固執的自我意願,所以後來寶玉的降世人間,才不致於祗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偶然,也因為紅塵祗是一次短暫的客旅,所以賈寶玉最後的出家,不致淪為一種不負責任、一走了之的舉動,那是因為他的日子到了,必須再回到所來之處的青埂峰。

面對現代入世心靈的讀者,最常常遇到的一個質疑便是:《紅樓夢》的一片風花雪月,不能讓飽受現實困擾的迷羊,因此得到親切的認同或可行的方向。

而我個人的看法,也就是我改寫的「在人間的大地」部份想要表達的--的確,風花雪月,兒女情長,佔了原書極大的篇幅。但是,這一片風花雪月,依我讀來,是起於對生命本身一份極新鮮極濃厚的興趣,對於生活本身的一種極細緻極珍重的品味,用更簡單的話來囊括,就是一份「生之熱情」吧!所以,這風花雪月不致成為感官的麻痺,或者慾望的粗俗與沈淪,至少當我讀到這些詩酒花月時,總不免要撫卷笑歎,又欣然嚮往;而不是像讀《金瓶梅》,或者觀看某些刻劃紙醉金迷電影時所感受的一種難堪--無盡的追歡,卻是一種極度的疲憊與倦怠呢。當然,大觀園裡的少年似乎沒有出路的壓力,像現代的幸莘學子,要憂愁聯考、志願、就業、出國等等問題。在《紅樓夢》的時代,表面上,誠然沒有這些問題,但我們若從本質上去體察,就不難瞭解,書中每一位人物,何嘗不是在尋找生命的出路。怡紅院裡的晴雯和襲人,一個剛烈不馴,一個委婉妥協;又像少婦輩的李紈,恬靜寡淡,而鳳姐卻靈活熱衷,這些態度,就是一種抉擇的流露。……而寶玉呢?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可行的答案與依歸。他強烈反對「文死諫,武死戰」,不是他的探討與反省之一嗎?而在世上可以作為追尋的諸般對象裡,《紅樓夢》的作者又特別喜歡以「愛情」作為人性實驗的試紙,企圖由紙張的種種反應,去測量人心的同與不同。難道「愛情」不是以為代表嗎?

賈寶玉經歷種種感情幻滅的痛苦,逐漸醒悟到解脫之道,在於徹底絕滅欲望我執的虛妄。當然,也在這中間,他瞭解自己不過是下凡歷劫的石頭,就快要回去了,在他臨去前,他還是履踐世間人子的一份責任,愛他的妻子家人,為他們留下子嗣骨血,並且順服地參加考試,盡力而為,考中功名。骨肉倫常,經國濟民,一個正統儒者的生命意義。然而,在紅摟夢裡,我們隱隱感覺這個古老社會欲墜的搖搖。因為每當思及更嚴肅更終極的安身立命問題時,那空氣總是苦悶的,那答案總是悲哀的。在男性裹,長輩的賈敬,選擇道家的末流,一味求仙煉丹,卻是自取滅亡的愚昧。賈赦呢?縱情聲色,卻昏聵渾噩,沒有清明的理性,與人性的高貴尊嚴。而賈政,說是粹然純儒,他的方正,常是可笑的迂腐,他的自律似乎剝奪了原始童真的生命喜悅;我們但見他宦海浮沉,卻不能看到真正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擁抱生民的情懷與作為。至於女性,就連最最敏慧幹練而有氣魄的探春,也要說出:「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我自有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難怪一百年後,這個老大的帝國終於被推翻了。當我們享有更多的選擇時,是否更能體會到書裡那個時代沉重的脈搏呢?

如果把《紅樓夢》放在古典戲曲小說的傳統裡,我以為在觀念上,至少它流露了寶貴的兩點。第一就是功名色彩的淡薄,它幾乎完全擺脫了千年來仕子文人不能忘懷的古老憧憬。作者的擺脫絕不是故作清高的矯情,吃不到葡萄的滿口酸冷,心實熱望,因為沒有這層束縛,於是創作時就得到更為寬廣的活動能力。這或者和曹雪芹本人生平有關吧!在我們所能掌握的資料中,曹雪芹四十餘年生涯,似不曾涉足官場,雖然貧病而死,卻是出身一度顯赫的家族。或者正因這點貴族末裔的血緣,使他無須苦苦以功名來肯定什麼吧!第二,該是這部小說中對少年情懷的看重。雖然為情為愛而生而死,本來就祇屬於少年時節,然而好像唯有《紅樓夢》才用這麼多的筆墨去刻劃青春的喜悅歡樂,以及歡樂喜悅裡的煩惱苦悶與憂傷。這一點心靈的觸及,使得書中人物的境界提昇,不再只是才子佳人僵冷扁平的樣板。

因為篇幅,更因為能力,也因為一點偏見,原著作中屬於風土文物的部份,卻大量割捨了。對於不能忘情於京片子的呱拉鬆脆,或是貴族之家的飾陳設建築……對這樣的讀者,忝為改寫的作者,我要深致歉意。另外,關於原書中的滿漢意識,當我閱讀時,就不曾特殊感受,現在改寫,因為基於更寬更廣全民五族的一份心願,所以就更要置之不顧了,這一點,也是要懇求鑒察的。在形式上,前八十回,是以分段說方式處理,後四十回則是夾敘夾議夾演。所以如此,也還是尊重大多數紅學學者的看法,以為前八十回是正宗真傳,但後四十回流傳久矣,自有極寶貴的意義。至於版本的參考,前者主要是依據戚寥生序本,後者是程甲本,當然在處理上有相當大的彈性。

日光月陰倏忽流逝,繁華萎落;而人心多變,愚昧與欲念,竟然不能容忍一寸淨土的保留,於是奼紫嫣紅要淪為斷垣殘壁,群芳蕪穢,大觀園終將失去。黛玉死了,寶玉出家了。然而僅僅因為曹雪芹曾經真摯的一字一淚,一行一血,於是在他筆下,失去的大觀園留下一個不朽的春天,於是,有永遠的石頭,恆留於文學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