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導讀


萬里任禪遊(AA0017)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類別: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羅勃.波西格
       Robert M. Pirsig
譯者:羅若蘋、李昆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05月15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500頁
ISBN:957130668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導讀

.陳元音(現任淡江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當時報出版公司請我寫一篇《萬里任禪遊》的導讀以幫助讀者瞭解作者波西格(Robert M . Pirsig)的訊息時,心中起了一種疑問,為什麼時報出版現在要翻譯這一本在美國出版已近二十年的老書?是不是因為目前台灣的大街小巷擠滿了摩托車,或者是因為習禪成了一種時尚,因而修禪者人口爆增?八年前我在明尼蘇達州曼卡度大學講學時,這本書仍然擺在書店的暢銷書架上。我正準備為該大學人文研究所開一門「禪與現代美國文學」三個學分的課,此書當然列為學生必讀的參考書之一。記得書店老闆告訴我此書從1974年出版到現在一直擺在暢銷書架上,直到兩年前為止全國已銷售了兩百多萬本。可見此書在1974年起的十年間是何等地轟動。

要瞭解為什麼此書當時能如此轟動而暢銷,我們必須先回顧一下當時的時代與文化背景。美國人自有史以來一直抱著「美國之夢」,然而此夢隨著時代而變質。1960年代末最受歡迎的一本書是理查.瑞(Richard A. Reich)所寫的《綠化美國》(The Greening of America)。作者主要探討「美國之夢」的演變。他認為在19、 20 世紀的美國經歷了三個層次「美國之夢」的演變。第一層次是指傳統的「美國之夢」,以靠自己努力成功為理想指標,發明、機械化、生產和進步劃上等號,物質上的成功為幸福之道,認為大自然固然優美,但必須征服它,利用它。第二層次的演變來自工業化、資本化與企業化的社會力量影響,於是個人的力量變成渺小,必須將自己的命運寄託於企業機構。如此價值觀的演變直接導致美國自然主義思潮。第三層次的「美國之夢」是超越主義的新價值觀,認為自己才是真實的,因此個人的成功不在財富的累積,亦不在社會地位的高低,而在修得完整的自我人格上。理查.端的《綠化美國》也分析了一九六0年代美國學潮的來龍去脈,認為此次學潮便是第三層次「美國之夢」的表態,並且預言如此價值觀必定會迅速漫延,為美國帶來更有人情味的社會,更和諧的人際關係,使人人瞭解自己,進而瞭解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以高度工業化的 60 年代美國而言,第三層次的「美國之夢」以它的超越主義理念,確為美國人民帶來一種清涼劑,難怪可維提(John G. Cawelti)在一篇論文中說《綠化美國》一書是一本1960年代愛默生的論著,而正當美國人被《綠化美國》著迷時,波西格的《萬里任禪遊》出版。波西格於是立刻被視為七0年代的梭羅。從此書的一直暢銷不衰以及其魅力,我們可認為是一本檢視七0年代新「美國之夢」價值觀的好教材。

《萬里任禪遊》的主題在探索已經在識覺上、心靈上,以及感情上支離破碎的文化有否整合之道。作者診斷了如此社會病態,為心靈已被分離的現代人提供治療法。他認為現代人已經為事業,為賺錢遠離了自己,變成機器,忘記自己是人。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論,如人文與科技、精神與物質、神祕主義與機械論、藝術與工業、心靈與機械、東方與西方等相對意識便是此書中所批評的基本問題。作者認為西方文化強調的二分法源自於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攻擊詭辯學者和蘇格拉底的分類與分化哲學,於是西方世界陷入基本人智約二次元——他稱之為「古典的」和「浪漫的」——之間的衝突中而不得解脫。史諾(C. P. Snow)的「兩個文化」將此世界分為人文與科技,隔行如隔山,顯然是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現代版。如此分隔的知識形態便是一種促進了西方科技空前猛進的原動力,以致現代文化嚴重陷入危機,人心惶惶,空空虛虛,因為科技的進步畢竟並沒有使人更幸福,財富並沒有為人帶來更多的喜樂。我們的文化以及我們每一個人已從自己的本來面目被隔離得很遠很遠。

波西格受梭羅的影響是很明顯的。他說此次騎摩托車橫過半個北美洲的旅程中,除攜帶更換衣物外只帶了一本書,那便是梭羅的《湖濱散記》。《萬里任禪遊》與《湖濱散記》均為敘述心靈之旅的散記。所不同的是前書中敘述者與他的兒子克里斯騎機車出遊十七天,後書作者則是一個人在湖濱「隱居」兩年兩個月又兩天。在技巧上最大的不同是波西格塑造了敘述者的既是化身又是前世的菲德拉斯,於是讀者可將此書視為既是自傳又是小說,但是不宜將作者、敘述者,和菲德拉斯視為同一人。從菲德拉斯的出現與口述,讀者可多瞭解一點主角的生平。他曾經是學哲學的學生同時也是教修辭學的教師,但是由於哲學理念與文化的世界觀衝突,他的精神終於崩潰而住院,經過衝擊療法得以消除了許多以前的記憶與知覺,出院後成為電腦技術員。他藉騎機車萬里遊希望從狹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脫,一路經過複雜經驗與反省思考,面對自己的前世身,終於暫時恢復了自己靈性的完整與清靜。

和愛默生與梭羅一樣,波西格認為超越世俗,潛入內心深處,反璞歸真,回歸自己的本來面目,遠比財富的累積、社會地位的高低來得崇高而有意義。因而一如他的前輩,他指望東方的神祕主義引導他走出西方文明的傳統。作者在《萬里任禪遊》中所使用的象徵是很特殊的。例如,他所騎的摩托車象徵心靈之旅的交通工具,菲德拉斯之瘋症象徵疏離感和尋求解脫之道。在《湖濱散記》中讀者亦可看到類似象徵手法,例如,梭羅獨自在湖邊散步象徵欲超越世俗的心路歷程,遠離世俗「隱居」放大自然中可視為象徵逃離文明的一種模式。梭羅與波西格均一面分析一面批評現代美國人的觀念與生活模式的病態,尋求心靈上的超越與真正的生活方式。

與大自然、國家、傳統、家庭、朋友和自己的疏離感驅使波西格的主角走了一趟摩托車萬里遊,於是整本書的結構由思考反省與經驗並行而成。他對於藝術與科技、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精神與物質等二分法的省思配合他們所經過的鄉村、露營、旅館、騎車的感覺、修護機車的心得,以及對於同行的兒子克里斯與約翰.沙德蘭夫妻錯綜複雜的感受等的描述。當他們騎至北美心臟地帶時,他的心靈之旅已潛入他的過去,開始瞭解自己的精神崩潰起因於現代美國文化。隨著他與克里斯進入加州西海岸,他的心靈之旅已引導他回歸自己,與他的兒子、朋友,和整個世界妥協,獲得心靈上的整合與平靜。

《萬里任禪遊》的原文書名是《禪與修護摩托車的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無論是中譯本或原文本,其書名吸引讀者的地方必定是其中有個「禪」字。因此讀者一定好奇書中究竟有多少禪趣。淡江大學英文系有一位美籍教授傅杰思博士(Dr. Jess Fleming)說波西格有些地方很像他,雖然波西格的年紀比他大一些,但是他們都是熱中於哲學與禪學的英文教授。我請他重讀此書後跟他討論相互的看法。我們都同意如果讀者抱著太大的希望尋找書中的禪趣或者想學到一些修護摩托車的祕訣將會感到失望。書中最違背禪的地方是以過分複雜的邏輯推論實際與理論性的問題。但是我們也同意作者很清楚的在有些地方很含蓄的表示了他對於禪學某程度的瞭解。以下是我們討論到的一些書中的禪趣。

故事一開始敘述者說騎摩托車旅遊和生汽車旅行的感受完全不同。騎摩托車我們能體會與大自然打成一片的感覺,而這樣的旅行方法是為旅遊而旅遊,不是為抵達某目的地而旅遊。意思是說過程比抵達目的地重要。在第十七章中他描寫爬山經驗說,「每爬一步不是為了爬上山頂……如果你只是為要爬到山頂,這種目標是很膚淺的。維持爬山的活力是靠這些周遭的環境,而不單單只是山頂而已。」要掌握「此時此地」的感覺是他的重要訊息。「此時此地」根本就是禪學中的關鍵語(或曰「當下」)。我們打坐修禪應該是掌握此時此地,為打坐而打坐而不是為到達什麼目標,如開悟。在第一章中敘述者又跟克里斯談及紅翅烏鶇群說道「但是實際的情形往往和一知半解的觀念大相逕庭。」然後他以一種類似日本俳句的語調說,「你看,那兒有一大群紅翅烏鶇被我們的聲音嚇到了。」鳥從水燭裏的鳥巢飛了出來。他像禪師般,給克里斯一個當頭「棒喝」拍了拍他的膝蓋。按著他和克里斯都沒有說什麼,交換個眼神就懂得對方的心意,只是靜靜地四處望望。這正是所謂的「以心傳心」了。

第一章結尾他提到反科技的人被動的排斥科技,厭惡科技,而逃避到郊外去,這是一種自欺的行為,因為他說,「佛陀或是耶穌坐在電腦和變速器的齒輪旁邊修行就像坐在山頂和蓮花座上一樣自在。」這句話應該就是他這次騎摩托車做心靈之旅的主題。這一句話也回答了禪學中或老莊哲學中常問的問題:「佛(道)在哪裏?」莊子的回答是道在尿液中;波西格的回答是佛在摩托車的齒輪上就如在大自然中一般;佛在科技中也在任何東西中。在第七章,他提到一個一直存在的古典問題:「摩托車的哪一部分,沙堆中的哪一拉沙才是佛呢?」他認為此問題不該問,因為佛是無所不在的。佛獨立於任何分析的思考之外而存在的說法,他說,前人已經說得太多了,所以他要討論佛也存在於分析的思想之內,然後指引它方向,以避免分析之後失去其中之美。

在第十九章他指出禪是一種哲學的神祕主義,認為真理是不可言說的,它只能以非理性的方法去體會,而在第二十章菲德拉斯引述《道德經》第一章說明他創造的「良質」(Quality)一字的意義與《道德經》中的「道」一般是不可言說的。如此比喻顯然牽強,但確實能幫助讀者體會「良質」是什麼。他的「良質」和柏拉圖的「善」的比喻亦嫌牽強,但是如此比喻也幫助讀者瞭解「良質」的真正意義。在學術上,以跨文化領域的特殊用字解說某一文化的某一意識形態是儘量避免的。

他將維修摩托車時所遭遇到的挫折或梗塞(Stuckness)比作修禪者苦思於師父教給他的「公案」而想不出答案時的尷尬心態(第二十四章)是可諒解的。在1960、70年代的美國大學校園正流行著坐禪,禪中心如春筍般林立,有關坐禪、公案、禪學的書,本本暢銷,所以作者在書中引用公案應是很自然的事。他進一步引用了「只管打坐」說維修摩托車時我們也應該定下心來「只管維修」(第二十五章)。作者顯然參加過曹洞宗(禪宗的一支)道場的「禪七」或讀過曹洞宗修禪的方法。在明尼蘇達州政府所在地的明尼波里斯.聖.保羅市便有一所曹洞宗的禪中心(1970、80年代由日本禪師片桐法師住持)。此次敘述者的騎摩托車心靈之旅是從此城出發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居然提及「無」的公案說根據禪學因為任何答案都是錯的,所以不問是上策。他對於「無」的認識應該是透過鈴木大批所寫的書或是直接受鈴木影響的亞蘭.華茲(Alan Wattas)的書,因為作者以日語發音的(無)(Mu)介紹此公案。

其他仍有許多地方作者引用有關禪的字言,但舉了以上這些例子應該足夠說明作者瞭解禪的程度以及多少禪趣在書中。第二十六章中述及修護摩托車時應具備的進取精神(gumpptionology),勸告吾人修車時不要扔掉舊零件,以免換錯新零件,但更重要的是修車時或做任何其他事時要全身全心投入,而在投入之前務必先定下心,恰如《易經》中的「靜而動」的忠言。如果不先靜下心才動,做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傅杰思教授認為這是作者說過的最聰明的一句話。

八年後再讀一本二十年前在美國出版的《萬里任禪遊》是個難得的機緣。我可以回顧一下196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來美國文化是如何變遷。記得1974年此書初版時正是越戰剛結束,嬉皮時代正達高潮,正流行著裸奔,年輕人忙著上街頭抗議質疑的時期。今日讀如此時代出版的書有它的意義,因為艱難而煩心的問題每一時代均可重新提出再發問。以寓言式的心靈之旅為架構的文類在英美文學中不勝枚舉,例如喬叟(Chaucer)、穗夫特(Swift)、梅爾維爾(Melville)、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作品,但《萬里任禪遊》新鮮而不同。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好書,值得一讀再讀。

82年4月25日

附記:寫完導導後一位美國朋友寄來一本波西格的續集《麗拉》(Lila,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1,488頁)。或許又是一本好書。

 
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