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導讀
書評

作 者 作 品

擬仿物與擬像
物體系
美國

譯 者 作 品

美國

文化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美魔女律師教你生活不犯錯:人人都需要知道的法律常識,自己的人生自己顧!
江山不能留與後人愁:財富傳承與家族憲法
智慧之父與叛逆之子:佛與禪
臺灣人意象:凝視與再現,香港與大陸影視中的臺灣人
臺灣政治經濟學:如何面對全球化與中美海陸爭霸的衝擊?


美國(BA0154)
Amerique (America)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文化叢書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尚.布希亞
       Jean Baudrillard
譯者:吳昌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24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76頁
ISBN:957132847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導讀書評



  書評

拜訪已實現的烏托邦

.顧春深

想要深入了解這個國家,驅車萬哩,橫越美國,勝過所有社會學與政治學研究機構的總和。

在他們的骨子裏,我們只不過是一種優雅的第三世界。——伊莎貝.雨蓓

* * * * *

(你)客客氣氣回到這個(自己的)世界,將想說的話深埋心底,即使記憶中仍有風景閃爍……

沉埋的心底風景,在布希亞文字的誘惑下,紛紛現身,光鮮如昔:原始野曠的沙漠;俗麗自得的賭城;神來一刀,在水平大漠中垂直劈開的峽谷;日日逼目的藍天;加大校園中艷綠遼纏的蔓葉植物;夜空鳥瞰洛杉磯恍如太虛的星海;橫越美國時,夕照裏車頭一片駭人的蝗屍;筆直接天的公路;從河底隧道初進曼哈頓,窄巷兩側逼仄令人目眩的齊天樓牆……。

當然,還有剛踏上加州,仰望蛛網般八方盤旋的巨大高速公路時,同行好友臉上黯然隱淚的表情,那既是對上國科技宏大美感的讚嘆,也是對古國文化處境的焦灼無奈。這種情結,在八十年代美國新保守主義抬頭,台灣也低壓籠罩的情況下,造成不少有心留學生平日難言的孤獨感,卻又與美國社會保持距離。因此,當布希亞在《美國》中以它的洞見,分析美國社會,爬梳美國與歐洲的文化糾結時,閱讀《美國》,就不僅是一次召魂,同時也可能是一種治療與紓解(即使只是暫時的麻醉)。

初見《美國》,在邦斯諾柏的平台上,墨藍的精裝本像一本詩集,幾張黑白照片,貼切地呼應各章的標題(中文本未附)。在加州待過的朋友,對書中許多雋語必能會心一笑:

  沙漠的寂靜是視覺性的
  駕駛是一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失憶狀態
  這些大別墅都像殯儀館……一幕烏托邦夢想成真的悲劇
  在霧中夢遊的慢跑者,像是從柏拉圖洞穴中逃離的影子
  (電視中的)笑聲是清教徒文化挖苦式的興奮……
  正在開心的是電視,你錯愕以對。
  美國人很可能找不到認同,但是他們的確有極好的牙齒。

這種讀詩般的快感少有間斷,閱讀《美國》的另一個收穫,正是閱讀本身。曾經因為粗暴的二流後現代書寫,間而對布希亞敬而遠之的讀者,也許該試試這本小書。雖然狄斯耐樂園、環球影城、黃石公園、紐約、白宮等旅遊重點,書中一概不缺,可是它絕非一本寫實興嘆的遊記。布希亞在一次訪談中說《美國》是一本小說的材料,也許,《美國》是一本擁有詩的密度、科幻況味的社會學(或人類學)札記,描述一個讓布希亞目眩神馳的國家。這不是一本輕鬆的書,它強迫讀者必須在字裏行間考掘、拼貼、打造、發現《美國》或美國的意義。閱讀的樂趣就在這種時而大惑不解,時而拍案叫絕的過程中逐步完成。

任何在歐洲曾以革命與恐怖之名英雄式地扮演和毀滅的事物,在大西洋彼岸……都以最簡單最經驗論的形式獲得實現。

只有在純粹的距離,現代性呈現在一種更生動更暴亂更基進的光線中……。因此與其在歐洲哲學史尋訪,還不如到美國去,它的情況更有挑戰性也更刺激。

——《水晶的復讎》

.「為什麼要閱讀美國﹖」

談《美國》,不能不提托克維爾著於一百六十年前,至今仍膾炙人口的《美國的民主》。托克維爾向歐洲預告一個無可抗拒的民主主義時代的來臨,並詳細解說美國民主制度的利弊與影響。布希亞則是將美國視為西方現代性理想唯一的實現,他認為美國與歐洲的整體差異,是「一整個現代性的斷裂,美國人生來即處於現代,並非逐漸演變,而我們從未進入現代。」相對於托克維爾以平等原則勾勒美國制度的政治基礎,布希亞則以加州作為美國的範型,以擬像原理貫串一切(當然只有擬像才有真平等,不是嗎﹖)。他以誇張的語氣說「加州是照出我等衰頹的一面明鏡,……它具有超度現實的活力,擁有擬仿物的一切能量,它乃非真實事物的世界中心。」因此美國整體就像「另一個世界的宣傳廣告」,一場電影,或是一個大型的電動玩具。正是在這樣的譬喻下,美國成為「已實現的烏托邦」。

立於現代性的源頭,歐洲並無可自豪,在美國沒有文化悲愴,沒有夾纏不清的封建殘餘,「在這裡平庸與鄙俗不僅可以接受,甚至令人心醉神迷……當我們注視美國,顯得鄙俗的反而是分析本身。」因此,曩昔托克維爾那種「美國人的情慾、需求、教育都牽制著他傾向東方(指歐洲),光是宗教就使他不時對著東方的天堂翹首仰望」那種對歐洲文化的滿滿自信,現在已經不得不被一種歐洲式的憂鬱所取代,「想要觀察並了解美國,你起碼必須有片刻……感覺到歐洲已然消失……自忖『怎麼還會有歐洲人存在呢﹖』」

因此,在力陳美國新社會型態之餘,布希亞對他的美國同行,頗有微詞。稱呼他們是「對拉丁(法國)文化或馬克思主義有偏執狂的加洲學者。」「閉鎖在校園象牙塔裡...戲劇性地與正在週遭發酵的具體神話隔絕。」在《布希亞現場》,他也批評「美國的綠色運動、女性運動……這些企望革命的運動,實際上,只是美國超度現實中的公眾遊戲……運動消褪興起的判準皆與對錯無關,只是生命力的符號……」艾柯建議強迫這些知識分子退休,布希亞則希望送他們到沙漠去,因為「我從沙漠了解到美國具體的社會生活,遠勝過從知識界聚會所得。」這麼強烈的意見,當然讓部分美國學者怒不可抑,痛斥布希亞賣弄抽象觀念,全然忽視美國社會中的諸般不平等,但這應該是對《美國》的學術誤讀,筆者建議嚴肅的讀者,試著將《美國》讀成一本諷喻警世小說或現代神話。

美國有一種影響全世界神話般的宣傳力量...整個社會在廣告宣傳的灌輸下獲得穩定,美元在世界交易市場的氾濫正是這種現象的表徵與最佳典例。

以雷根政權分析為主的《美國》,已經出版十年,但是布希亞的見解並沒有失去力量,書中所分析的強權,歷經共產主義的崩裂、波灣戰爭的媒體表演、乃至今日好萊塢電影,電子科技、網際網路橫掃全球,美元美股的一枝獨秀,美國作為一個擬像的強權,一個新的「人」種,正以地球村的隱貌,在全球蠶食所有可能的生態區位。身處這個認同混亂的島嶼,作為一個等待滅絕或混血的準尼安德塔人,閱讀《美國》也是一個窘迫的經驗,我們既分享舊世界無能斷除的憂鬱,悶唱長溝流月身老滄州;卻又分享來自新世界烏托邦的許諾,中產階級美好進步的正確願景;但是大部份時間,我們似乎完全不在局中,只有在場外滿懷失語失憶的恍惚失意。

對於熟悉布希亞的專家,也許他的著作在八十年代後,真的已經開始自我重複,灼見腐詞並陳。但是對於台灣的中文讀者,《美國》無疑是一本新鮮可親具啟發性的布希亞小品,雖然譯文時而顯得拖沓,仍然值得大力推薦。

~原載1999/08/19中國時報開卷周報

 
書摘導讀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