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二版自序
書評
導言 1
導言 2
導言 3
導言 4
導言 5
導言 6
導言 7
導言 8

作 者 作 品

臨床醫學的誕生
古典時代瘋狂史:a l'age classique
臨床的誕生
傅柯關於性事論述的十二堂課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知識考古學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譯 者 作 品

古典時代瘋狂史:a l'age classique
物體系
塞尚:強大的孤獨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明室:攝影札記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知識考古學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古典時代瘋狂史(BD0043)
Histoire de la folie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米歇爾.傅柯
       Michel Foucault
譯者:林志明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31日
定價:900 元
售價:71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768頁
ISBN:957132619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二版自序書評導言 1導言 2導言 3導言 4導言 5導言 6導言 7導言 8



  書評

親炙傅柯原典──古典時代瘋狂史

.李威霆(巴黎第五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本書係傅柯的博士論文完整版,深入探討歐洲古典時期,人們對瘋狂的界定及對瘋人的處理,台灣的傅柯迷們,盍興乎來。

似乎印有傅柯字樣的知性商品都能在台灣的學術消費市場上發燒大賣。90年代後,傅柯語鍊症候更蔓延到包括空間設計與女性主義在內的閱讀圈。但令人納悶的是,這股熱潮勃發雖久,本地對傅柯原著的翻譯卻始終停留在由英文轉/節譯的階段。較諸韋伯熱和新馬熱,傅柯這股法國風不免掠疾流淺。

所幸,我們終於有了一本法文直譯的傅柯作品《古典時代瘋狂史》(以下簡稱《瘋狂史》)。這本書過去一直以Madness and civilization的英譯風貌呈現給本地讀者;但此譯本只是節譯,不但篇幅縮減、書目與附錄遭省略,且近千條註釋更被刪至一四○條。因此《瘋狂史》的問世,不僅具有資料補充的意義,更開啟了我們閱讀傅柯的另一種可能:一種至少不再是透過英譯偷窺,而直接將傅柯端上本土思考平檯的可能。

《瘋狂史》原係傅柯 1960 年的博士論文。主題上不但延續Maladiement ale et personalite(1954),更呼應日後Naissance de la clinique(1963)的計畫,深入探討歐洲古典時期(17~19 世紀初)人們對瘋狂(la folie)的界定及對瘋人(le fou)的處理。作者借道文學、藝術、哲學、日常生活實踐及精神醫療史的檔案考察,「以第一個現代人的姿態傾聽瘋狂敘述之事,並嘗試在其無理性中發現理性,在瘋狂中尋出方法」(D.Schumay語)。但正如傅柯所言,它基本上並非一部精神醫療史;其主旨不在釐清何謂「瘋狂」或此概念如何在歷史中形塑,而是瘋狂(非理性,deraison)如何在精神史上為理性吸納與排除的歷程。此種觀點導向一種人類學式的結論:瘋狂是作品的缺席(La folioe,l"absence d"oeuvre),因為它總是「不斷重複的臨在(presencc),其核心的虛空是在其未竟向度上被感知與衡量的」。尼采的吶喊、阿陶的瘋狂和盧梭的妄想都可說是這種缺席的顯現。總之,對傅柯而言,真正對理性邊界構成威脅的與其說是瘋狂本身,毋寧說是瘋狂狀態的存在。圍繞著瘋狂發展出來的主軸,也因此從理性與非理性的歷史邊界移轉到緘默與空缺,及對邊界本身的遺忘。而這正是歷史的書寫條件。

本書無論在翻譯的信度或風格保存上均堪肯定。但最特別的是它長達六十頁的「譯者導言」(這儼然是一篇對《瘋狂史》的考據專論)。從導覽策略來看,譯者顯然有意師法傅柯的「文本考古」來耙梳本書的思想系譜,並捕捉成書過程中的軌跡:尤以Dumezil的神話結構,Binswanger的夢體驗和康德的實用人類學影響最為深刻(見導言2—3節)。譯者費心考證之功誠乃罕見,更難得的是他為本地讀者加上的 208 條譯註,對理解傅柯論述脈絡裨益尤著。

然而譯者在導覽龐大的考古線索時,似乎面臨著某種處理上的困難。例如在掌握 Dumezil 時率以 Daniel Dubuisson之Mythologie du Xxesiecle 為宗,而略過許多對 Dumezil 的重要詮釋(如 J-C.Riyiere;C.Scott Littleton 等人),論據上略嫌薄弱( Dubuisson 該書亦非專著,除 Dumezil 外,尚論及 Levi-Strauss 與 Eliade )。此外 Binswanger 鮮明的存在主義與現象學色彩(這恐怕是傅柯很難欣賞的)也在譯者刻意忽略下被淡化了(尤其他在 Grundformen andErkenn tnis menschlichen Dasein 中所提「在世存有」的概念)。若因此誤導讀者,殆非譯者所願。至於傅柯對 Ruth Benedict 的批判(導言 XXXI ),在徵引時允宜慎重。尤其在未釐清 Benedict 引發爭議文本的情況下即歸納出她的「文化幻覺」,似有失公允—以她在 Patterns of Culture(1934)中的立場看來,這位文化相對論者還曾努力破除社會對瘋狂的負面評價;不過傅柯似乎對她了解不深(故對她的批評也不如譯者所言般明顯)!

最後,若干艱澀辭彙也增加本書的閱讀障礙:如「他異」一詞便不知是指 deviance 或 autre(導言 LV);又如 le mal 中譯經常更動,雖出無奈,然權變之下卻令人不易拿捏原意。此概念或近於古文之謂「惡」(兼有過、恙二義),但以「惡痛」譯之(導言第 6 節)則失諸偏矯。而 Institution chretienne 譯為《基督徒教育》亦待商榷。編輯上的誤失則屬可惜,導言中標示內文頁數頗有誤植(如頁 IX 所提考證爭議應見於頁 554,頁 LV 論瘋狂的區別則在頁 552 )。

儘管編譯中仍有些微瑕疵,但平心而論,《瘋狂史》的中譯絕對要比英譯本更具學習價值。它的出版,無疑是台灣出版界引介西方思潮的新譯標,在這地平線上,讓我們期待更壯闊的氣象!

~原載1998/08/27《中國時報》開卷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