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評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書摘 7
書評 1
書評 2
書評 3
書評 4
書評 5

作 者 作 品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及未來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問世20週年紀念版〕
賈德.戴蒙人類文明三部曲(共三冊):槍炮、病菌與鋼鐵 + 大崩壞 + 昨日世界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二十週年典藏紀念版〕
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15週年暢銷紀念版)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作者燙銀簽名精裝版,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暢銷慶祝版)
賈德.戴蒙經典作品集

譯 者 作 品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25週年暢銷紀念版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二十週年典藏紀念版〕

NEXT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I世代的卓越關鍵(全新修訂譯本)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推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終極增訂版】


槍炮、病菌與鋼鐵(BE0049)──人類社會不平等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NEXT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賈德.戴蒙
譯者:王道還、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20日
定價:390 元
售價:30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80頁
ISBN:957132730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評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書摘 7書評 1書評 2書評 3書評 4書評 5



  書評 1

自古稻粱多不足

.藍美華(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獲得了今年美國普立茲獎及英國科普書獎的雙料榮譽,確是實至名歸。在不到五百頁的篇幅中,作者探討了過去一萬三千年的人類歷史,找出影響歷史發展的近因與遠因(終極因),解釋現今這麼一個財富和權力分配不均的世界。

1532年,西班牙人皮薩羅領著一群烏合之眾,來到印加帝國的首都,毫不費力地擒住擁有八萬大軍的印加帝國末代皇帝。本書作者賈德.戴蒙(Jmed Diamond)透過對此個案的研究,分析出歐洲人征服美洲社會的近因:病菌、馬匹、文字、政治組織和工藝技術(特別是船隻與武器)。本書書名《槍炮、病菌與鋼鐵》指的就是這個事實:歐洲人靠著槍炮、病菌與鋼鐵的幫助征服了美洲、澳洲和非洲,鑄造了現代世界。

而槍炮、病菌與鋼鐵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必須往前追溯到人類文明的源頭:農業的出現。農業使人類歷史進入現代史,在農業出現以前,全世界的人類都過著同樣的生活。農業發生之後,不管我們喜歡還是不喜歡,文明及其禍福隨之而生,首先是人口增加,而人口的增加進一步促成了社會、文化的發展,病菌、文字、科學與政治宗教隨之而起。其中,病菌的演化尤為重要,因為歐亞病菌殺死的美洲土著和其他有色人種。遠比歐亞槍炮或鋼鐵武器要來得多。

對我們這一部歷史最重要的事實,是農業只在地球上少數幾個地區發生。於是我們不得不面對大洲生物地理上的差異:適合馴化的野生動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並不平均。因此只有那些地區能獨立發展出農牧業。而其他地區農牧業的出現則須經由採借。影響採借因素又和大陸的軸線有關。東西向傳播因未涉及緯度變化,較易成功,南北向傳播則否。簡言之,任何人類社群到底會變成農牧民,抑或維持數百萬年來的狩獵-採集生業,全靠老天決定,半點不由人。

儘管自然資源與生態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造成重要影響,但人類歷史卻未落入「地理決定論」。由於生物地理條件不同,各大洲人類社群的發展在起跑點上就有了落差,以致循著不同的軌跡展開。但歷史上不同社群透過戰爭、傳染病與滅族行動而互動,才塑造了現代世界。生物地理像是舞台,各族群互動才寫出了腳本。

當今世界各地的族群衝突,基本原因在於財富權力分配不均。而這種不平等,在某種程度上是生物地理的人文結果。現在討論人類為何不平等現實意義並不大。或許我們應該在乎的是,如何經由人為的努力,幫助弱勢族群。

這一萬三千年的人類社會大趨勢就是走向大而複雜,以國家形態為主流。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生存資源的競爭,強凌弱、眾暴寡成了歷史常態,狩獵-採集的簡單社會遇上工藝技術發達、人口眾多的複雜社會,鐵定是要成為犧牲品,不是被滅族,就是遭同化。而國家透過意識形態的教育,試圖限制社群與個人思想的空間,迷思和真相變得不易區分。在這樣一個看似冷冰冰、血淋淋的過程中,人類心靈的自由活動顯得格外可貴。當我們重新檢視歷史,發現在歷史潮流中,總有些人是逆流而上。他們並非昧於現實,而是看清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殘酷。這類心靈活動及其引發的行動,不論成敗,都值得珍惜。

戴蒙的書不但回答了他的新幾內亞朋友亞力的問題:「為什麼我們黑人就是搞不出什麼名堂?」對許多關心人類歷史發展、國際政治與族群問題的人而言,他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無論是像戴蒙這樣的生理學教授,或是你我,反省過去、面對現在、思考未來,似乎是必要的。

~原載98年11月09日聯合報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