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EQ》十週年紀念版序
初版致中文版讀者序——人生的處方
第一章 情緒的功能
第二章 情緒失控

作 者 作 品

EQ
心智重塑
EQ(2):工作EQ
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
綠色EQ
情緒競爭力,UP!:15個線索,讓你把事情做完、做對、做好!
快墜機了,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動腦不動氣的EQ帶人術:
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附「鍛鍊你的專注力」別冊)
情緒競爭力,UP! + 快墜機了,為什麼沒人敢告訴機長?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譯 者 作 品

翻轉人生的實踐力:讓改變全球2100萬人的領導力大師引爆你知行合一的行動力!
EQ:決定一生幸福與成就的永恆力量〔全球暢銷20週年.典藏紀念版〕
人生大事之最好的工作:每日一分鐘,啟動工作小革命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 (單冊精裝版):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
客製風暴:解析未來十年商品、銷售、創業的獲利模式
佛陀與惡棍:矽谷工程師打造上億身心靈企業的經營心法
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套書不分售)
我願意陪伴你:點亮生命的九堂課
資訊焦慮

NEXT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I世代的卓越關鍵(全新修訂譯本)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推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終極增訂版】


EQ(十週年紀念版)(BE0139)──為什麼EQ比IQ更重要?
Emotional Intelligence
劃時代的心智革命 書架上不可缺的一本書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NEXT
叢書系列:NEXT
作者: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31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57134522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EQ》十週年紀念版序初版致中文版讀者序——人生的處方第一章 情緒的功能第二章 情緒失控



  《EQ》十週年紀念版序

一九九○年,我在《紐約時報》擔任科學記者,偶然在一份小型學術刊物看到兩位心理學家寫的一篇文章,一位是目前任教新罕布夏大學的約翰.梅耶(John Mayer),另一位是耶魯的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最早提出「情緒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又譯情緒智能、情緒智力、情緒智商等)這個概念的,正是這兩位。
在那個時代,IQ仍被奉為衡量人生成就的最高標準,這一點絲毫不曾受到質疑,唯一引起爭辯的是,IQ究竟要歸因於基因或經驗。上述那篇文章卻提出一種探討人生成就的全新角度,讓我受到很大的震撼,並因而於一九九五年寫成《EQ》一書。我和梅耶與沙洛維一樣,運用EI一詞來統合廣泛的科學發現與多種不同的研究路線——除了各派理論之外,我更廣泛關注其他有趣的科學發展,以專門探討腦部情緒調節的情感神經學為例,我便特別注意這個新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十年前《EQ》出版之前,我就有一個想法:如果有一天我可以聽到兩個陌生人,在聊天時提到EI一詞且彼此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那就表示我已成功將這個概念傳播出去了。後來的發展完全超乎我的想像。
EI(或是它更為常見的略稱:EQ)成了無所不在的通用語,甚至出現在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如漫畫《呆伯特》(Dilbert)、《怪頭西皮》(Zippy the Pinhead)、蘿絲.查斯特(Roz Chast)在《紐約客》(The New Yorker)刊載的漫畫。我還看過聲稱可提高小孩EQ的玩具;婚友廣告裡也常有人以高EQ自我吹噓。有一次我在飯店裡看到洗髮精瓶子上的說明竟也和EQ扯上關係。
EQ的概念幾乎已傳播到地球各個角落,據說德文、葡萄牙文、中文、韓文、馬來文的使用者都認得EQ這個詞。(不過我還是偏好以EI做為情緒智商的縮寫。)我的電子郵件信箱常塞滿來自世界各國各行業人士的詢問,包括保加利亞的博士班學生、波蘭的小學老師、印尼的大學生、南非的企業顧問、阿曼的管理專家、上海的高階主管等。印度的商學系學生熱衷閱讀與EI及領導力相關的書籍;阿根廷的一位企業執行長推薦大家閱讀我後來寫的一本書。我還聽說基督教、猶太教、回教、印度教、佛教的許多學者都認為EI的概念與他們的教義有許多共通之處。

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教育界的反應非常熱烈,後來更發展出「社會能力與情緒能力學習課程」,簡稱SEL。在十年前這類兒童EI教育課程並不多,今天,全球已有數以萬計的學校提供SEL課程。在美國,目前有很多地區乃至整個州將SEL列為必修課。也就是說,學生除了算術和語文之外,還必須學習EI這種基本生活技巧並達到一定的水準。
以伊利諾州為例,從幼稚園到中學畢業,每個年級都規定必須達到一定的SEL能力。課程內容設計得相當周全,小學低年級學生必須能分辨並精確說出自己的情緒,而且要能知道這些情緒如何影響他的行為。小學高年級另有同理心課程,教導他們依據非語言訊息了解別人的感覺;初中生要懂得分析自己的壓力來源,知道哪些因素可激發最佳的表現。高中的SEL課程則會教導學生如何透過傾聽與對話化解衝突,創造雙贏。
新加坡是全世界最早積極推動SEL的國家,馬來西亞、香港、日本、韓國的某些學校也不落人後。在歐洲走在最前面的是英國,另外在十幾個歐洲國家及紐澳、拉丁美洲、非洲都有學校推動EI教育。二○○二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全球發起推動SEL的計畫,向一四○個國家的教育部發布一份宣示,提出實施SEL的十項基本原則。
在一些國家,SEL已成為最高教育指導原則,涵蓋人格教育、暴力防患、反霸凌、反毒、學校管教等內容。目標不只是減少這些問題,更要改善學習環境,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業表現。
我在一九九五年提出初步的證據,證明以SEL為主的課程確有助於提升兒童的學習能力,同時可預防暴力及其他問題。現在專家更已透過科學方法證明:只要能幫助兒童提高自覺與自信,學習管理負面的情緒與衝動,提升同理心,成果不僅會顯現在行為的改善上,也可具體提升學業表現。
最近完成的一份整合分析報告提出上述重要的發現,該報告分析六六八份學齡前到高中的SEL課程評估研究,主導研究的羅傑.魏斯柏格(Roger Weissberg)在芝加哥伊利諾大學擔任學業、社會與情緒學習組織的主持人——這個組織正是將SEL推廣到全球各學校的先驅。
研究資料顯示SEL對學業成績幫助很大,這可以從學習成效檢測成績與各科平均級分得到證明。在參與研究的學校裡,五○%的學生學習成效檢測分數都提高了,三八%平均級分有所改善。此外,SEL也讓學校變得更安全:品行不端比率減少二八%;隔離處分(suspension)減少四四%;其他處分減少二七%。同時出席率也提高了,六三%的學生行為表現明顯變得較正面。在社會科學研究的領域裡,任何促進行為改變的計畫能獲得如此成效都屬難能可貴。SEL顯然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九九五年我另外提出一個論點:SEL能有如此明顯的成效,一部分是因為能夠形塑兒童正在發展的神經路徑,尤其是前額葉皮質的執行功能——這部分主司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編註:將資訊暫時登錄於腦中,是一種隨時間不斷變動的暫存記憶),並可抑制負面的情緒衝動。現在我們終於看到初步的科學證據,賓州大學的馬克.葛林柏格(Mark Greenberg)指出,由他共同為小學SEL課程設計的另類思考策略訓練(PATHS)確能提升學業成績,更重要的一點是,學業成績的進步已證明與專注力及工作記憶的提升有關,而這正是前額葉皮質的兩項主要功能。足證神經可塑性——即透過重複的經驗形塑腦力——是SEL得以奏效的主因。

最讓我驚訝的是EI對商業界的影響,尤其是在領導力與員工發展方面(後者可視為成人教育的一種形式)。《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盛讚EI是「突破性的新觀念,完全打破既有的典範」,是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概念之一。
在商業界這類讚譽後來往往證明只是一時的流行,背後根本沒有實質內容。但我們看到來自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齊心投入,致力為EI的運用尋求堅實的實證基礎。羅格斯(Rutgers)大學的組織內部情緒智慧研究協會(CREIO)尤其發揮了帶頭的作用,與其合作的組織非常多,從聯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局到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都有。
今天,全球的企業普遍以EI為基礎來進行員工的聘雇、擢升與培訓。舉例來說,嬌生公司(CREIO成員之一)觀察全球各分公司的員工發現,具領導潛能的員工明顯較同儕具有更高的EI。CREIO目前仍持續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提供實證的方針協助企業達成目標或使命。

沙洛維與梅耶在一九九○年發表那篇影響深遠的文章時,誰也沒有料到他們所創立的這個學術領域在十五年後會如此蓬勃發展。在一九九五年關於EI的科學文獻幾乎是零,現在相關研究領域可謂人才濟濟。搜尋與EI相關的博士論文資料庫會發現,目前已完成的有七百多篇,尚在進行中的更多,這還不包括教授的研究及該資料庫未收入者(註)。
這些發展都要歸功於梅耶與沙洛維,他們與企業顧問大衛.克魯索(David Caruso)為促成EI能被科學界接受一直努力不輟,不僅研究出科學上站得住腳的一套理論,也為EI在生活上的效益提供嚴謹的評量方式,為EI的研究奠定了無懈可擊的標準。
EI的學術研究能夠快速開花結果,另一個重要功臣是目前任教休斯頓德州大學醫學院的魯文.巴昂(Reuven Bar-On),他的獨到理論與高度的熱忱激勵了許多人利用他設計的評量方式進行研究。他的另一個貢獻是設計與編寫相關學術書籍如《EQ手冊》(The Handbook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為這個領域累積關鍵的支持力量。
不過,研究智商的學術圈相當狹隘,EI的蓬勃發展在此遭遇若干根深柢固的反對勢力,尤其有些人堅信IQ是衡量性向的唯一標準。但EI的研究儼然已成為堅實的典範。科學哲學家湯瑪斯.孔恩(Thomas Kuhn)說,任何重要的理論模型都應該經得起愈來愈嚴格的檢驗,據以持續進行修正與改進。這顯然正是EI的發展方向。
目前大約可整理出三種主要的EI模型,次要者尚有數十種,每一種代表不同的觀點。沙洛維與梅耶的模型以傳統的智力觀為基礎,基本上仍是由百年前的IQ研究所建立起來的。巴昂的模型係建立在他對人類福祉的研究。本人的模型則是著重工作表現與組織領導,將EI理論與數十年來關於工作表現能力的研究結合起來。

遺憾的是,本書也引發一些誤解與迷思,我希望借此機會做一個澄清。首先是一個奇怪但被廣泛散播的謬論,「八○%的成就靠EQ」。這種論點實在很荒謬。
引發此一誤解的原因是,曾有資料指出二○%的事業成就與IQ有關(這其實也只是一個估計)。這個資料只提到二○%,那麼剩餘的八○%當然需要找出其他的解釋。但這並不表示二○%以外的部分全部可以由EI來解釋:這部分當然受到很多因素影響,除了EI之外還有家庭的財力與教育程度、性格特質、運氣等等。
誠如梅耶所說的,「未加細思的讀者聽到『成就差異有八○%非導因於IQ』,可能以為真的有某種至今未被發現的因素可預測一個人的成就。果真如此當然很好,然而百年來的心理學研究似乎還無法做出這麼大的貢獻。」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冒然將本書的副標題——為什麼EQ比IQ更重要——套用到學術成就上,事實上這恐怕需要做一些審慎的界定。有些人的觀念更極端,誤以為在任何領域裡EI都比IQ更重要。
基本上,「EI比IQ更重要」這句話只適用於IQ對成就影響相對較小的「軟性」領域,例如在某些領域情緒的自我調節與同理心,便比純粹的認知能力更重要。
有些軟性領域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馬上可以想到的一個例子是醫療保健領域(詳見十一章),專家發現負面的情緒與人際關係甚至會提高致病的風險。情緒管理較平和且富自覺能力的人明顯比較健康,這一點已得到多項研究的證實。
另一個領域是愛情與人際關係(參見第九章),我們知道在這些地方聰明人也會做出很笨的事。第三個領域是高度競爭事業的高階層級,如世界級的運動比賽(這部分本書並未探討)。一位曾輔導美國奧運隊的運動心理學家告訴我,到了這個層級,每個人都會投入無數的練習時數,因此成敗主要繫於運動員的心理戰力。
關於事業領導力的研究結果更為複雜一些(參見第十章)。若要預測一個人是否具備特定職位所需的認知能力,IQ是很準確的依據。已有數百份甚至數千份研究顯示IQ可預測一個人能夠勝任的職等,這一點毫無疑義。
但如果範圍限定在一種需要具備高智能的職業,便很難用IQ來預測一群優秀的人才將來誰能勝出。其中一個原因是所謂的「地板效應」(floor effect):特定職業或企業的高階人才在智能與專業能力方面本來就經過嚴格的篩選,具備高IQ只算跨過「門檻」,是進入與維持在這個層級裡的基本條件。
如同我在一九九八年所寫的《EQII:工作EQ》(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裡所說的,若要預測一群非常聰明的人將來誰最具有領導能力,EI比IQ或技能更適合做為「差異化」的特質。觀察世界各組織如何客觀判斷領導者的條件會發現,在愈高的職位上,IQ與技能所占的重要性愈低。(IQ與專業技能較能預測低階職位的表現能力。)
這個議題我在二○○二年與理查.波雅齊(Richard Boyatzis)及安妮.麥基(Annie McKee)合著的《先決領導》(Primal Leadership : Learning to Lead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裡有更詳盡的討論。最高層級的領導力大約有八○~一○○%與EI有關。就像某國際高階人力公司的研究主管所說的,「一個人能夠被聘雇擔任執行長通常是因為具備高智能與專業能力,會被炒魷魚則多是因為EI不足。」

我寫《EQ》時是稟持一個科學記者的角色報導心理學一個重要的新趨勢,尤其是神經科學與情緒研究的結合。但當我更深入這個領域後,我又退回原本的心理學家角色,就EI的模型提供個人的淺見。因此在成書之後,我的觀念仍在持續演變。
我在《EQII:工作EQ》提出一個更寬廣的架構,探討基本的EI——如自覺、自我管理、社會覺察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如何轉化為職場上的優勢。我借用了讀研究所時的老師,哈佛心理學家大衛.麥克里蘭(David McClelland)的職能概念(competency)。
情緒智商決定我們是否能學會自我管理等基本EI,但要將學得的能力轉化為職場的優勢,還要仰賴情緒才能。要掌握客戶服務或團隊合作之類的情緒才能,首先必須具備基本的EI,尤其是社會覺察力與人際管理能力。但情緒才能要靠後天培養:一個人就算具備社會覺察力與人際管理能力,也未必能帶給客戶滿意的服務或妥善解決衝突,只能說具有這方面的潛能。
也就是說,基本的EI特質是展現特定才能或工作能力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分的條件。這就好像一個學生可能具備優異的空間概念但從來沒有學過幾何學,當然也絕不可能成為建築師。同樣的,一個具備高度同理心的人若從未學習客戶服務的技巧,實際與客戶應對時便未必能有很好的表現。(讀者若有興趣了解我如何依據四種EI特質整理出近二十種情緒才能,可參考《先決領導》的附錄。)

一九九五年我提出一份資料——由專家取樣全美具人口代表性的三千多名兒童(年齡七到十六歲),請父母與師長進行評量——結果顯示從一九七○年代中到八○年代中,美國小孩的情緒狀況明顯惡化。情緒困擾與各種問題愈來愈多,包括孤單、焦慮、不服從、吵鬧等。(當然,不論整體數字如何,我們總可以看到一些個別的例外,有些孩子長大後還是非常優秀。)
值得注意的是,後來有一個年代的孩子(一九九九年)明顯表現較佳,評量分數雖未回復七○年代中的水準,但比八○年代末好很多。父母對孩子的一般評價還是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也仍然會擔憂子女受到「不好的影響」,孩子吵鬧的問題甚至比以往更糟。不過整體趨勢是明顯向上的。
坦白說,這種現象讓我不解。我原以為今天的孩子是經濟與科技進步的無辜受害者,以下種種原因導致孩子的EI不足——例如這一代的父母比上一代花更多時間工作,社會流動性的提高導致與家族的連繫變得薄弱,「休閒」時間變得過度規律、過度被規畫。以前的人多是透過日常生活將EI的教育傳承給下一代——例如透過孩子與父母及親人的相處,透過看似沒有規則的自然玩耍——現在的孩子往往太早失去這類機會。
其次還有科技的因素。今天的孩子是人類歷史上花最多時間獨自對著螢幕的一代,這種現象相當於在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自然實驗。這些熟諳科技產品的孩子長大後與人互動時能夠像面對電腦一樣自在嗎?沉浸在虛擬世界的童年,難道不會讓我們的年輕人將來變得不知如何與人相處?
這樣推論下去,近十年來的情況似乎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扭轉趨勢。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一代孩子的表現似乎並不差。
進行這些研究的佛蒙特大學心理學家湯瑪斯.艾宣巴赫(Thomas Achenbach)推斷,九○年代的經濟繁榮對成人與小孩同樣有益;就業率增加與犯罪率降低有助於孩子的教養。但他擔憂若萬一再來一次重大的經濟衰退,孩子的生活能力可能又會大幅減退。這不無可能,但也只能留待時間來證明。

由於EI在短時間內快速成為各領域極受重視的議題,要進行預測並不容易,下面且談談我對EI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期望。
過去,真正因培養EI而獲益的主要是掌握優勢的人,如企業高階主管和私校的小孩。當然,很多貧窮地區的孩子也是受益者——如果他們的學校有實施SEL課程的話。但我希望EI能力的發展將來能更民主化,能夠擴及更多普遍受忽略的角落,如貧窮家庭(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因承受情緒的傷害而使處境更艱難),如監獄(年輕的受刑人尤其可能因強化憤怒管理、自覺、同理心等能力而獲益深遠)。若能給予適當的協助,這些人的生活必然能獲得改善,相對也可讓社會更祥和。
此外,我希望大家在思考EI這個概念時能夠更寬闊,不要只是局限在個人能力的探討,而能擴及人與人的互動(不論是一對一或大的群體)。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完美地跨越到這個層次,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新罕布夏大學心理學家凡妮莎.杜魯斯凱特(Vanessa Druskat)關於團隊如何提高EI的研究。
最後我期待有一天EI成為大家都能了解的概念,我們甚至不須再提到EI一詞,因為它已完全融入我們的生活。屆時SEL將成為所有學校的標準課程。自覺、破壞性情緒的管理能力、同理心等EI特質,將成為職場上人才聘雇與升遷的「必備條件」,未來的領導者尤其不可或缺。如果EI能夠變成像IQ一樣普及,在社會上理所當然被視為衡量個人能力的標準,我相信我們的家庭、學校、職場、社區必然會變得更美好,更人性化。


註:EI模型儼然成為心理學裡極具影響力的一種架構。從神經科學到健康心理學,心理學有很多領域都受到EI模型影響(同時也反過來影響EI模型的發展)。其中關聯性最強的包括:發展、教育、臨床與諮商、社會、產業 組織心理學等。大學與研究所裡與這些學科相關的課程大部分都會將EI模型的某些部分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