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時報基金會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楔子-實在年代
序 那一盞閃爍了十二年的光亮/◎王健壯

時報基金會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水土林:氣候變遷因應追蹤
高思在雲 吾心思漢:朱雲漢紀念文集
數位浪潮:科技,衝擊制度文明
承擔與試煉:觀察、追蹤變動世界
思土思民:跨足國土計畫紀實


實在年代--迎向永續(BF0055)

類別: 時報基金會叢書
叢書系列:時報基金會叢書
作者:余範英、黃榮村、王汎森、薛琦等
出版社:余紀忠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23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700頁
ISBN:978986848897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楔子-實在年代序 那一盞閃爍了十二年的光亮/◎王健壯



  楔子-實在年代

楔子-實在年代

文 /余範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榮村(中國醫藥大學校長)、王汎森(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朱雲漢(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南方朔(時事評論家

二○一一年的歲末,總統大選在即,全球正陷入一系列危機,我們的思緒與心情沈重,亦正是心所謂危不能不言。面對台灣未來需要克服的難關更甚於此,國人需要信心與勇氣,從當前的困境中找出一條路,群策群力,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策劃「面對公與義:邁向永續」研討會,為台灣思索方向與答案。

首先,我們要務實的看待今日嚴苛的困局;全球的經濟秩序與自然環境,在長期發展過度與分配失衡的重創下,各國都面臨雙重的危機與挑戰;經濟面,歐債危機尚未見曙光,美國的赤字與失業率依舊低迷,日本繼續失落,中國的通膨與泡沫仍籌措對策、未見解除,沒有一項數據展現樂觀前景,二次衰退的預言甚囂塵上…。今天歐美所面對的危機中,歐債與失業只是浮面的病癥,其基礎的病灶在於國家活力漸喪失、老化,難以因應快速變化的世界,一步步走向昏暗與沉淪,亟待傾力扭轉。處在全球結構性巨變挑戰中的台灣,同樣陷入困境;貧富差距、分配失衡,嚴重衝擊社會公平正義,急於尋找對策與出路,焦慮與其他國家並無二致。

金融自由化與福利民粹化的衝擊下,台灣正複製歐美的僵局;一面伴隨著金融管制解除,應有合宜的再管制。目前寬鬆的貨幣政策固然有部分刺激投資效果,是否也扭曲了投資的方向與內涵,尤其過多的游資湧向股市與房市,擴大了金融投機與土地炒作的空間,也拉大了貧富差距與所得分配。另一面在朝野競相加碼下,各種津貼、年金的發放不斷擴張,政府財政的赤字不斷擴大,有限的稅制改革仍不能扭轉此趨勢。台灣的居住正義、分配正義與世代正義在流失中。走出困境?尚無對策與方案。

全球科技產業快速洗牌與競合衝擊中,台灣產業亦邁入關鍵調整期,此起彼落的裁員與無薪假,科技產業正進入艱困的盤整與重組的過程;過往積蘊深厚的文化傳承與教育培養,雖屢見台灣新生代的創意與不服輸的精神領先於亞洲的同世代,但產業更迭與人力資源的脫節正在慢慢上演,不能不有所警惕。台灣下一波的主導產業在那裡?在這波由盛趨疲的資本市場中又如何尋找競爭優勢,尚待政府的決心與產業的努力。

全球暖化、環境變遷的衝擊下,過去幾年極端氣候導致水旱災頻傳,世界各地環境警訊不斷;南極冰河快速融解、泰國六十年來罕見的水患、美東酷寒,正陸續釀成生態、能源、糧食乃至物種多樣化滅絕的危機。台灣的生態環境也在一步步惡化,整體的國土規劃亟需前瞻性的思考。河川山水的保護不只需要有效的水資源管理,需節水措施,適時亦需運用經濟手腕。河川治理成效有限,地層下陷、山洪與土石流及海平面升高的危機如影隨形;環境永續不能只是口號,或僅是宣導節能減碳等政令活動。「環境永續」要面對的是人類共同的災變與洪荒。我們應深化永續的內涵、內化尊重自然的價值,政府與全民並肩積極行動。

在世界各國紛紛啟動全球治理與區域整合步伐之際,台灣的自我定位卻依舊沈溺在意識形態的爭議中;環視台灣周邊,東亞整合的議程並未停歇,各種雙邊、多邊的協定與對話早就端上檯面,中國的和平崛起、美國的重返亞太、合縱與連橫的博弈,正在改寫新的權力版圖,台灣下一波的國際戰略思考在那?顯然還沒有清晰的答案。

在環環相扣的各種困境中,當下的台灣由於民主化帶動政治的轉型,也催化了民粹文化。如果我們選擇無視外在環境的變遷,只看到藍綠陣營無休止的惡鬥,情緒將持續被政客與名嘴綁架。忽略民主價值內涵與啟蒙意義,則是全民的損失。我們比其他國家更需要保有客觀、公正的第三種聲音與力量,來跳脫藍綠糾葛,顯現能綜觀全局、面對問題的知識力與社會力,喚起正在加速衰退中的理性與中道力量,彰顯獨立思考的本質。台灣亟需解決的問題累積的越來越多,大家必須警覺。政黨對決不能只為了獲取政權的分群集結,應不忘記傳統的建樹、當前的困境與未來的願景。

關鍵時刻,扮演社會中道力量的知識分子理應挺身而出,對社會批判與關懷、為不平的事物發聲,結合長期關心各面向的民間力量,解決實質問題。執政者更應敞開心胸、不分黨派、唯才是用,善用因應變局解決問題才幹之士;群策群力,共同面對未來的時代。

十二年前,正值新舊世紀交替之際,為思索台灣邁向新紀元的走向,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系列研討,匯聚產官學研的菁英於一堂熱烈討論;此後的每一年,余紀忠文教基金會都會針對當時環境需要,規劃特定議題的研討會,先後舉辦包括國土規劃、建構包容社會、稅制改革、金融改革、重視發展與分配,以及知識分子省思與對話等系列研討,關注社經變化與自然環境、提出主張、推動改革。

今天,我們將「面對公與義:邁向永續」研討會文集整理出版,與長期關懷台灣社會、自然環境的產官學,與多年深耕的民間團體、老朋友與新夥伴為台灣匯聚力量,群策群力、學習承擔,面對種種難題、各司其職、激勵集體意志、不分彼此,不虛浮、不因循、不退卻,檢視存在當下的實質問題,共同迎向「實在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