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目錄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推薦序 3
推薦序 4
自序
導論 1
導論 2
書摘 1
書摘 2
答客問

作 者 作 品

身體自覺:太極導引陸上游泳
氣機導引:十八條身心活絡
靜坐練氣秘法:氣機導引

生活事典

【類別最新出版】
靈芝:生物科技的明日之星
氣機導引:十八條身心活絡
抗老秘方:搶救基因青春的妙招
健康捕手:文明病的草本對策
丟棄的藝術:東西太多怎麼辦?


太極導引(CG0057)──新身體空間

類別: 保健‧養生‧美容>生活事典
叢書系列:生活事典
作者:張良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30日
定價:390 元
售價:308 元(約79折)
開本:菊8開/平裝/240頁
ISBN:957133147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目錄推薦序 1推薦序 2推薦序 3推薦序 4自序導論 1導論 2書摘 1書摘 2答客問



  自序

人的事業

這本書對我而言是個大膽的嘗試。我一方面把我對生活、處世、教育的一點淺見,拿來跟運動功法結合;一方面又強調所有功法招式到最後都必須被推翻。這個做法,其實也不是我的創見,歷代的養生觀念,都把肢體運動當作是養生的基本功,功夫熟了,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可以把它丟開、徹底忘了。真正高明的養生法則,還在行住坐臥之間與世相應的態度。我只是把老祖宗的觀念用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罷了。

跟熊老師學太極導引,熊老師也常說,練拳必須依規矩而擺脫規矩,以有形練其無形,以無形而生其有形。我從小就對傳統功法抱著濃厚興趣,但很長一段時間,只在肢體形貌上用心,苦思如何才能把招式表現得漂漂亮亮;接觸太極導引,我才發現,肢體不只是肢體,肢體與心靈、意念有極為玄妙的連結與互動。我於是丟開功法,往內在修為的路子上探索。我因為工作關係,不斷有機會跟各行各業最頂尖的人才學習,加上過去也曾在企業界馳騁,因此,我對社會的節奏脈動也有些粗淺的觀察;所以,我才會思考怎樣擷取傳統養生運動功法的精髓,成為平易近人、簡便有效,而且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全民運動。

於是,我在近 30 年學習傳統功法套路的基礎上面,以熊老師所創的太極導引 12 式作為主幹,再加上中醫經絡學的理論,與易經卦象對身體小宇宙的解析,以及過去跟隨聶秀藻先生學習禪修的體驗,作為我推廣太極導引的素材,而這本書,就是我的推廣教學記錄。當然,這本書裡面所記錄的是一套套有固定模式的運動方法,我必須再次提醒讀者的是,得魚而忘筌,入了門,就要把功法拋開,然後,肢體才能回復嬰兒一般的鬆柔、單純、自由。所以,讀者首先必須依「由外而內、由內而外、內外合一」循序漸進的三個階段,掌握「旋轉、延伸、開閤、絞轉」四大要領,熟悉「踝、膝、胯、腰、椎、頸、腕、肘、肩」九大介面的運動原則,達到舉手投足無非導引的境界;到那時,人人都可以隨心所欲自創拳路,愛怎麼動就怎麼動,而且一動一靜皆可健其身、也可以表現肢體之美。

幾經思索,書名定為《太極導引新身體空間》,除了希望藉此跳脫過去對功法拳術的刻板印象,也希望能凸顯運動與身體開發的重要關係;甚至希望以更開闊的「太極」—在互動之中保持平衡—的態度,導引大家進行身體小宇宙的開發之旅。在氣血通暢、骨健筋強的條件之下,藉由肢體功能的不斷提升,對「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身體空間,亦即所謂的身體虛無,體驗是非常真實的;當肢體表現達到無所不能至的自由酣暢之感時,那種難以言詮的無邊法喜,也是真實不虛的。當然,這在長期被僵硬綁架的現代人看來,恐怕還是難以想像。然而,就一個自得其樂、又有幾分野人獻曝一般傻氣的肢體工作者而言,這本書的出版,就算是我盡一個社會人的努力吧!

不入寶山,不知道肢體空間的幅員如此遼闊,我相信只要我願意繼續往前探索,就不斷會有新的發現跟體會。這本書只是總結我在四十歲以前的心得,並嘗試做觀念的拋磚引玉,期待能引起更多有心人加入這個行列,好為新世紀的身體思維,注入更多活力。

本書在成書過程中,感謝恩師熊衛先生對我的無盡包容,我才敢斗膽在他所創的太極導引 12式功法原型上,增添我自己的體會,並以追求肢體自由的理念鼓動社會;同時,我的易經老師劉君祖先生、中醫老師梅翔先生、禪修老師聶秀藻先生,他們都是德業兼修的君子,我從他們受益最深的不是知識技術,而是人格品質的薰習。此外,柏楊先生的不吝賜序,香華女士的不恥下問,都是我深深敬服的。而《中國時報》文化生活新聞中心所有朋友對我這個初生之犢的鼓勵與協助,讓我有機會在《中國時報》先行發表部分篇章,時報親子版主編鄧美玲小姐對我的文章指正尤多,我對他們的感激,是難以言說的。當然,如果沒有我的父母與妻子秋燕無怨無悔的承擔與支持,我也無法放下牽絆,把全副精神拿來推廣太極導引。
做「人的事業」,才發現這個社會到處充滿溫暖的「人味」。這一路上,我得以結識許多可愛的朋友,得到許多默默付出的支持。我能回報給大家的,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不改初衷的使命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