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商業BOSS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邱正雄推薦序
湯明哲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評

譯 者 作 品

引爆趨勢: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典藏紀念版〕
貪婪時代
知識經濟時代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價值行銷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獲利關鍵
華爾街世紀
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祕
中國熱
麥肯錫中國投資報告
引爆趨勢

BOSS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聯想風雲:蛇吞象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非常行銷:娃哈哈打敗可口可樂的傳奇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
異想:京華城築夢15年,終於天開


打造花旗帝國(DJ0008)──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Tearing Down the Walls: How Sandy Weill Fought His Way to the Top of the Financial World. . .and Then Nearly Lost It All

類別: 商業>BOSS叢書
叢書系列:BOSS叢書
作者:莫尼卡‧蘭利
       Monica Langley
譯者:齊思賢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23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08頁
ISBN:957134046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邱正雄推薦序湯明哲推薦序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評



  書摘 5

高層變動

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上上下下很快就了解一流研究報告的重要。客戶根據公司的建議買賣股票都能賺錢。布魯多恩和林恩則是利用魏爾公司的研究報告,尋找可以收購的標的。無論何者,公司都能賺進佣金和手續費。但是公司裡沒有人想得到,一篇研究報告能載舟、也能覆舟,既能創造最大的成就,卻也導致了公司最終的敗亡。

這篇報告的作者是奈特(Edward Netter),他是魏爾的朋友,在大都會人壽(Metropolitan Life)公司擔任精算師,後來到魏爾公司擔任保險分析師,花了一年時間研究產險及意外險業。相關業者的股價低於資產價值,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高科技及其他部門比保險業更吸引人。奈特卻發掘出這個產業的小祕密:「超額剩餘」(surplus surplus)。他的長篇大論被麥克都瑪特改寫成散文,透露出許多這些本質沈悶的公司,擁有相當龐大的現金準備。要保人固定繳納保費,於是保險業者的現金滾滾而來,然後這些現金將用來支付未來的理賠。說穿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肯用心研究業者的財務報表,都會發現這個事實。但其意義卻非比尋常:你可以用股票市價或接近的價格買下這種公司,然後再從公司的金庫拿回購買公司所花的錢。基本上,你可以不花分文就買下這種公司!奈特舉出十大產險及意外險公司,列出它們偏低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低於帳面價值的股價,以及過高的資本──這些也就是他們的超額剩餘。

卡特及柯根是公司的投資銀行家,立刻發現這個點子對有意建立企業集團的公司是超級油水。如果交易成功,對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也是超級油水。而史丹伯格(Saul Steinberg)是他們心目中最適當的人選,他是利斯柯(Leasco)數據處理設備公司的負責人。史丹伯格的律師拜爾金(Kenneth Bialkin)因為在猶太人愛盲協會服務之便,認識了李維特,兩個人都是年輕充滿抱負,因此一見如故,暢談華爾街和撮合交易。他們覺得,史丹伯格雖然喜歡誇口自己白手起家和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一樣,但他也需要金融圈的接納。

第二步是選擇正確的目標。合夥人們檢討奈特的名單後,挑了一家費城的老公司──可靠保險(Reliance Insurance)公司,並且為這項行動取了「拉奎兒」的代號。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開始不動聲色地吃進可靠保險公司的股票,並且推薦給機構投資人。一九六八年五月的某一天,市場傳出利斯柯公司有意入股可靠保險,當天可靠保險大漲十六美元以上,收盤報價一百六十七美元。

不久之後,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揭露資料顯示,利斯柯以四百六十萬美元買進可靠保險三%在外流通的股票。史丹伯格告訴《華爾街日報》,他一直在「研究火災及意外險業,可靠保險公司正好屬於這一塊」。利斯柯正式提出敵意收購可靠保險所有股權時,聘請了雷曼兄弟公司和懷特威爾德公司(White Weld & Co.)這兩家老牌銀行,而非提供這個點子的魏爾公司。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向史丹伯格及他的律師拜爾金爭取,至少在承銷廣告上能夠掛名,但懷特威爾德公司抵死不從。老牌投資銀行認為,外人有錢賺就好了,別想染指名分。但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既要面子,也要裡子。

但是這家由雜牌軍組成的公司終於引起華爾街的注意。為了對抗史丹伯格,可靠保險找來救兵數據處理(Data Processing)金融公司,讓後者也提出收購要求。但數據處理公司控制的股權不及利斯柯的三%。更關鍵的是,擔任史丹伯格投資顧問的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控制三成以上的可靠保險公司股份。到了一九六八年八月,利斯柯提高收購價碼,如果可靠保險不再反對,原來的管理階層就可享有五年的工作合約。

史丹伯格遂其所願後,魏爾公司所推薦的十大保險公司的報告突然變得非常搶手,簡直成為其他承銷商可以照表操課的劇本。後來共有八家保險公司被人收購。這股趨勢引起外界不滿,國會及證券交易委員會都舉辦聽證會,紐約及美國證券交易所也展開調查。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都出席作證。有了龐大的現金壯膽,史丹伯格很快又發動攻擊,這次目標是全美第六大商業銀行華友銀行(Chemical Bank),雖有膽識,卻未能成功。

史丹伯格獵殺可靠保險公司,對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也是一大勝利。除了手續費七十五萬美元落袋之外,還有買進可靠保險股票的佣金四萬七千美元。此外,連最大的投資銀行都得正視這家發掘到這個機會並且結案的新公司。然而原本團結合作的合夥關係也因此出現深刻的衝突。卡特終於展露出投資銀行家的高超技巧,希望公司能夠擺脫像菜市場的經紀業務,專注在比較優雅、潛在獲利也較高的尋找標的及收購企業。如果他不能帶動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轉型,卡特決定自己將自立門戶,成立投資銀行。當時卡特的人生也面臨轉折。他和妻子離婚,再娶了狄西(Dixie Carter)這位來自南方的女星 ,而他也進入四家公司擔任董事。

「可靠保險」一役對魏爾的衝擊也很大。身為營業員,魏爾一直都在尋找下一筆交易,下一個客戶。他的公司在可靠保險的交易上出力不少,但二十九歲的史丹伯格因此成為一家大公司負責人,而魏爾還忙著打電話,鑽研研究報告,讓客戶滿意。他心裡想,也許該自行創業,而非只是為人作嫁,永遠是局外人。他因此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目標。他要打造一家真正的華爾街券商,而非只是在華爾街周邊打工。

魏爾公司三位合夥人總共被華爾街的大券商拒絕過上百次,八年來卻和衷共濟,證明自己的腦袋和膽識能夠打敗擁有家世和人脈的老牌金融機構。可惜,同舟一命的革命情感轉趨淡薄。大家愈來愈常為了誰替公司賺的錢最多大吵特吵。卡特會提醒兩位合夥人他們所做的經紀業績不夠。卡特顯然喜歡李維特及柯根的強烈性格及貢獻,這兩位和三位合夥人一樣都是公司執行委員會的成員。靠著李維特的人脈,公司在一九六七年買下一家名為伯恩斯坦∣馬卡雷(Bernstein-Macaulay)的投資管理公司,這是魏爾公司第一次收購其他公司,柯根也因此成為明星級的收購高手。魏爾和柏林德都沒有正面反駁卡特,但愈來愈受不了卡特對他們的專橫態度。畢竟當初如果不是魏爾靠著神準的研究報告吸引客戶,今天根本不會有卡特、柏林德及魏爾公司。

卡特在思考自己是否應該留在經紀業務,還是要把公司帶往另外一個方向。他和柯根及李維特都談過,希望運用他們在執行委員會多一票的力量,削減另外兩位合夥人的持股比率到一%,此舉勢必會逼使他們離職。柯根和李維特對這場「政變」的提議未置可否。

卡特在一九六八年九月十日召開執行委員會,五個人齊聚會議室。卡特說話時,已經預留伏筆,他告訴魏爾和柏林德,「你們沒有盡到本份。」但在他提出削減兩個人持股的動議前,李維特提出暫時休會動議,然後把魏爾和柏林德拉到一邊,告訴他們,卡特接下來會對他們處以極刑。

「你們自己也聽到的,」李維特警告他們,「如果卡特能對你們使出這招,遲早也會用在我身上。」他告訴楞在一旁的魏爾和柏林德說,他事先已請教過拜爾金,拜爾金看過公司的章程和內規指出,合夥人可以推翻卡特的提議。「我建議把卡特趕出公司,而且今天就做,」李維特說。魏爾起初還不肯,天平的一邊是他與卡特多年的友誼,而另一邊則是卡特表裡不一的性格。魏爾說,也許應該先警告他,請他開始找工作。但李維特有不同看法,「我話說在前面,如果你留著卡特,他會像一頭受傷的野獸,最後會吃掉我們。」

幾分鐘後,會議重新開始,李維特出面發落。「你得走人,」他直接告訴卡特,「你不是在今天下午三點半離開公司,就是我們發布新聞開除你。」卡特看著自己多年來一手掌控的同事長達一分鐘。「好吧,算了,」他說完就離開公司。卡特在一個月內成立自己的投資銀行,並且很快公開上市。

其餘合夥人召集了公司五十多位員工,柏林德和李維特簡短說明卡特已經離職,並未多做說明。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魏爾還無法釋懷,在員工大會上只是安靜地站在角落。他知道,這是填補領導真空的機會,但就是鼓不起勇氣。「我害怕站在第一線,大家會將我的錯誤看得一清二楚。」卡特和魏爾當年一起創辦公司,兩家人甚至共進晚餐,如今分道揚鏢尤其讓魏爾傷感。卡特後來也會知道,自己當初有意逼退的冷酷動作,代表和魏爾的友誼一去不返。

公司重組的速度很快,但魏爾卻心驚膽戰。沒有一位合夥人具備管理如此規模企業的經驗。魏爾、柏林德及李維特知道他們需要柯根,他對公司營收的貢獻最大。為了避免他跳槽,合夥人請他擔任新公司的負責人。他同意之後,柯根、柏林德、魏爾及李維特公司(Cogan, Berlind, Weill & Levitt)公司正式成立。面對公司突然危機四伏的前途,魏爾就是輕鬆不起來,甚至還惴惴不安。他當天晚上唯一反覆再三的一句話就是:「天啊,我們撐得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