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商業BOSS叢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引子 1
引子 2
書摘 1
書摘 2

作 者 作 品

變化:「六四」至今的中國社會大脈動
成長:發現最好的自己

BOSS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聯想風雲:蛇吞象
打造花旗帝國:金融奇才魏爾傳奇
非常行銷:娃哈哈打敗可口可樂的傳奇
誰說大象不會跳舞:葛斯納親撰IBM成功關鍵
異想:京華城築夢15年,終於天開


聯想風雲(DJ0009)──蛇吞象
刻畫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企業「聯想」二十年歷程,大膽的紀實之作!

類別: 商業>BOSS叢書
叢書系列:BOSS叢書
作者:凌志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04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24頁
ISBN:957134327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引子 1引子 2書摘 1書摘 2



  書摘 1

第一章 腳踩兩隻船

歷史像一本書,是一頁一頁裝訂成的。──柳傳志

聯想集團開始關注並珍愛自己的歷史,是在它發展壯大起來之後。九○年代初期,它開始整理自己的歷史檔案時,創建者們發現自己居然沒有公司成立時的任何紀錄,甚至根本忘記那是哪一天。事實上,那一天沒有鮮花,沒有剪綵,沒有官員祝詞,沒有媒體報導,甚至沒有任何開業儀式,連公司的招牌也沒有懸掛。多年以後,大家只能依稀記得,那是一九八四年十月,也許是十一月的某一天。

隨著歲月流逝和財產增長,公司歷史也豐富起來,漸漸組成一個典型的中國故事。公司的先驅為改革時代的叛逆者開闢了一條道路,也為那些雄心勃勃的後繼者樹立了典範:衝破束縛的本能、不屈不撓的韌性、遠大的理想、加上幾分幸運,使他們開闢了中國的個人電腦時代,造就了中國最大的電腦公司,還讓自己擺脫貧困變成富人。

公司的成立也逐漸放射出迷人的光彩。創建者們被描述成這樣的英雄:他們是中國科學院裡一群物質匱乏、好高騖遠的知識分子,偶然間得到二十萬元,就翻開了這個傳奇故事的第一頁。其實只要舉出一個情節就可以知道,那時他們對公司的未來之路一無所知。

一九八四年秋天,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周光召在批准公司成立之後,曾與柳傳志有過一次談話。柳在那一天信誓旦旦地說:

「將來我們要成為一個年產值二百萬元的大公司。」

  •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七日

公司誕生在一間二十平方米、分成裡外間的小平房裡──北京中關村科學院南路二號計算所的傳達室。此情此景被載入公司史冊,日子越是悠久,就越被賦予聖地的意味,就像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南湖、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和天安門廣場。二○○二年冬天,這些創業者全都兩鬢蒼蒼,小平房也老了,與周圍的高樓不相協調。新來的建設者想要將它推倒,先前的建設者卻希望讓它留下作為歷史的見證。經過一番保留傳統還是發展事業的激烈爭論,大家同意讓傳統服從建設的需要,同時決定將小平房重新建設在中央綠地,作為永久紀念。於是十三位早期的開拓者相約來到小平房前,在十三分鐘裡拍了至少一百張照片。幾天之後,他們親眼目睹這小平房在他們的地平線上消逝。

賈緒福是這群人中的一個,他這樣描述小平房當年的情形:

它的位置就在北樓對面的馬路邊。那時候,你進了計算所的西大門,往東走幾步,就能看見。房子是磚頭砌起來的,外面是深灰色的,裡面被隔成兩間,水泥地面,石灰牆壁,朝南有個門,北牆有個窗戶。沒有沙發,沒有老闆椅,沒有寫字檯,當然也沒有電腦。你走進來,可以看到外屋有兩個長條凳,沿牆一字排開。裡屋有兩張三屜桌。桌子板凳都不用花錢買,是人家不要的破東西,我們把它修理好,弄乾淨,搬進來,然後再弄幾個保險櫃。地方雖然小,但可以坐得開。

經過一段時間的爭論和權衡,官方把聯想故事的起點定於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看來是有根據的。根據公司檔案的記載,計算技術研究所曾將創建公司的報告呈送上級,並在這一天獲得批准。然而賈緒福相當肯定地說,公司的「成立大會」,亦即第一次「小平房會議」,是在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七日召開的。

公司的第一次全體會議共計十一人參加。這些人都來自計算技術研究所,就像當時那部流行電影一樣編註(1),都是「人到中年」。其中柳傳志年齡最輕,四十歲;王樹和年齡最長,四十五歲。王在那時候擁有科技處處長的頭銜,無論地位還是資歷都在柳傳志之上,思考敏捷,說話既生動又犀利,內心深處有一種不能安分的能量,總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凡此種種都和柳傳志相似。可惜此人行動起來左顧右盼,留戀過去歲月裡的好處,缺少遠見。這和柳傳志的處處設防、先謀而後動不是一回事。柳信奉「不做改革的犧牲者」,其中要旨仍在於義無反顧;王則是一步三回頭,尤其不肯成為一個前途未明的反叛者。今天我們欲理解此人的內心世界,應當知道每個人的出身和經歷都難免在他性格上留下痕跡。王家在四○年代家境富裕,這在共產黨奪取政權後的新中國便成了罪名。在五○年代那次全國性的階級成分判決中,王的父親被認定是小地主。每逢政治運動,他便為此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所以他的前半生都在恐懼和抑鬱中度過。如今這一切已成往事,他卻還是不能讓自己的心情放鬆。閒下來的時候,他就常常對著朋友感歎自己「膽小」。今天的年輕人一定無法理解箇中苦澀,但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一聽就明白,僅僅是父母的身分,就足以讓一個人要麼耀武揚威,要麼唯唯諾諾。這樣看來,王樹和在公司成立之初的滿腔熱情,以及在一年又八個月之後抽身離去,都是出自某種必然的理由。

公司的籌備過程非常簡單,很難說有什麼周密計畫。柳傳志和王樹和的第一個想法相當契合,就是在自己熟悉的同事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第一個要「獵取」的目標是張祖祥。張是計算所第八研究室的副主任,也是計算所小有名氣的人物,這主要應歸功於他在電腦知識普及方面的努力,以及聽過他講課的三千弟子為他揚名。他最為過人的長處,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依靠本能為自己選擇朝哪個方向走去。他在一九五八年進入瀋陽機電學院,恰逢政府在大學裡開設電腦專業,於是他選擇到中國科技大學學習電腦。這是第一次選擇。畢業後本來分配到大連的一個研究所研究組合機床,他卻以「學非所用」為由要求調到計算所。這是第二次選擇。當時那幾個月裡無論是國家開工廠還是私人開工廠,都來找他。看來他面臨第三次選擇:曾茂朝所長就曾要他到計算所下屬的科學儀器廠當總經理,被他婉言推辭。科儀廠員工金燕靜離職後創辦信通公司的時候,也來請他同行。那一天兩個人推著自行車繞中關村遛了兩圈,金費盡口舌,張還是不去,他說他是「搞技術的,不會辦公司。」

幾週之後,柳傳志走進張祖祥的家。那時張住在中科院的集體宿舍,是個「筒子樓」。筒子樓是八○年代中國居住史上的一大奇觀,樓上樓下都被一條走廊貫通,兩邊是一個挨一個的房間,門對門,一層樓能住幾十戶人家。大家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走廊裡做飯,並共用一個廁所。張祖祥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十五平方米的房子裡,兩個孩子分睡上下鋪,旁邊是一張雙人床。到了晚上,等孩子睡覺了,他把簾子一拉,就將資料攤在床上看。

這一天,柳傳志坐在他的雙人床上,掏出一盒「香山」遞給張祖祥。張注意到那煙是帶錫紙的,買一包要花三毛四,不禁納悶。他知道柳傳志是「煙鬼」,但從來不抽好煙,平時抽兩毛七一包的「八達嶺」就不錯了,今天這是怎麼了?

柳傳志帶來了自己的計畫。他承認自己手裡沒有多少錢,只有曾茂朝允諾的二十萬元開辦費,還可以免費使用傳達室的小平房。公司將來無論大小,都不屬於自己,是國家的。不過,這一切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他充滿熱情地邀請張加入這個事業,然後在團團煙霧中瞪著眼睛等待張的回答。

對柳傳志這個人,張是熟悉的。儘管他的年齡比自己小很多,但是「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才能,還有他的坦誠和容易交往,早就吸引了我。」一九七六年「四人幫」倒台以後,柳寫了一篇文章在大會上發表,「那才叫精彩,聲情並茂。」那場面到此刻已經八年了,但張祖祥總是不能忘記。張以一個科技人的頭腦估量眼前的柳傳志,立即在心裡開列下面兩條:

這是個有眼光的人,能成大事;
這是個正派人,不會在你背後捅你一刀。他能團結一幫人。

這念頭促使張祖祥一口答應柳的邀請。多年以後,張回想起那一刻仍分外激動,「我這人其實本事不大,經常判斷錯誤,但那一天,我做出一生中最英明的決定。」

王、柳、張三人端坐在張家斗室討論公司未來,一致認定當務之急是招兵買馬。他們希望公司的團隊具有一些潛在的特徵:既本分,又能幹;既有成就,又不滿足;既有忠心赤膽,又有反叛精神。多年來他們始終在計算所的圈子內,此刻把眼睛放在周圍的人中搜索,當場點出一連串人名。

那時候,有教養、有志氣的人是選擇去做科學家。經商的名聲並不好聽,文人下海雖然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其實大都是「逼上梁山」。第一批名單頗費周折,然而說服人家加入就更加周折。三人分頭去遊說,三個星期以後,公司已經有了一個小小的團隊。今天我們記錄聯想歷史,這些人應是其中一頁。其實他們在那個大院子裡沒什麼特別,只不過是一些對現實不滿、又苦無出路的工程師,遇到有個人「揭竿而起」,便湊在一起。除了我們已經提到的三個人,還有賈緒福、周曉蘭、賈婉珍、馬文豹、李天福、謝松林、王世英、龐大偉。其中龐大偉不善言辭,但手勤腳快。這一天他在上班路上經過小平房,看到這一行人忙裡忙外,笑語一片,就跑來幫忙,忙完了坐下來聽他們說些什麼。柳傳志以為他是張祖祥請來的,張祖祥以為他是柳傳志請來的,所以誰也沒有拒絕,於是他成了這個團隊的第十一人。

那時大家要在小平房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他們在後來的歲月裡都被稱作「創業元老」,受人們景仰,其實當日的氣氛並不莊嚴,在外人看來還有點像個玩笑。屋子裡空空蕩蕩,滿是灰塵,所以會議的第一個「議程」是搬運桌椅和清潔打掃。忙完之後大家再次坐下,那時候誰都沒有專門的辦公位子,連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也沒有,三個長條凳上坐著公司的全體員工。就像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這一天沒有一般公司成立儀式的任何程序,甚至沒人宣布公司的成立。「不過,」張祖祥說,「我認為那一刻就是公司的開始。」

可是公司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呢。

於是大家開始想名字,吵了半天,意見還是不能一致。至當日為止的生涯中,這些人只會做學問、搞技術,從來不知道公司為何物,更不懂得公司名稱的要旨在於簡潔明快、朗朗上口,在內部有凝聚人心的作用,對公眾則有感染力和煽動性,又不像西方人那樣,拿自己姓名的字頭來命名。但是大家都認為,在公司的名稱裡,不能沒有「中國科學院」,這招牌既響亮又實用;不能沒有「計算技術研究所」,因為它是中國電腦科學的聖殿;不能沒有「新技術」,因為誰也不甘心把自己混同於街頭盜買盜賣的小商販;還不能沒有「發展壯大」的涵義,因為那正是每個人的夢想。所以,當會議結束的時候,大家終於確定了公司的名稱: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他們就這麼從已經十分熟悉、安逸舒適的大樓走了出來,走進這個小平房。如果不是走了這一步,那麼他們在往後的二十年一定不會經歷那麼多艱難、屈辱、壓力和風險,當然也不會經歷那麼多的成功、喜悅和激動人心。如今,公司的員工已經超過一萬七千人,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八歲,「聯想」取代這個冗長的名稱,成為全中國最著名的品牌,聯想電腦也成為中國電腦產業的一個象徵。當時這些創業者誰也沒有想到,這種完全建立在英特爾微處理器和微軟作業系統之上的裝置,竟能獲得如此令人驚訝的地位。

然而,我們研究創業者的歷史,可以知道他們並不是天生的企業家,不是技術的先知,也不是資產的擁有者。雖然在電腦科學領域耕耘多年,他們卻不知道個人電腦是什麼東西,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還不知道該朝哪裡走。那時他們對公司的未來之路一無所知。


編注:

(1)電影「人到中年」,由紅星潘虹主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