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趙寧序
龔鵬程序

作 者 作 品

愛情十句話(1)
西方十句話 (1)
深度溫柔:愛情十句話(2)
真理的海洋:西洋十句話(2)
青春的哲學
童年的哲學
學習的哲學
心靈的哲學
智慧的哲學
實踐的哲學

捷運書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智者的低語(五合一套書): 孔子、孫子、列子、莊子、老子
花間的細訴:宋詞說
千古的絕唱:唐詩三百首
漫畫四書:中庸、大學
漫畫四書:論語、孟子


人生的滋味(EX0021)──菜根譚

類別: 作家系列(本國)>捷運書系列
叢書系列:捷運書系列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11日
定價:150 元
售價:11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92頁
ISBN:9571334502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蔡志忠《法家的峻言》5合1套書:韓非子說、菜根譚、世說新語、倫語孟子、大學中庸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趙寧序龔鵬程序



  龔鵬程序

常咬菜根百事成

⊙龔鵬程(國家文學博士,淡江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坊間討論生活的藝術的書籍很多,名稱各不相同,什麼人生小語、人生金言、我的座右銘、勵志小品……之類,它們的老祖宗,就是《菜根譚》這樣的明末清言小品。此書自明朝迄今,注釋、句解、訓釋、講話、翻印、流傳者,不計其數。我手邊一本釋聖印的《菜根譚講話》,民國六十四年即已十七版,至今又不知銷行若干了。況且這類書不只在市面銷售而已,有許多宗教團體印為善書贈閱有緣,其發行量和影響力是難以估計的。

這種善書,源自南宋初年李昌齡所作的《太上感應篇》,融通三教聖賢的勸誡,化為凡夫俗子均可實行的道德規範和善行,以鼓勵民眾向善之心、生活之趣。其中談性命、道性情,不乏嘉言格論、麗詞醒語,故亦廣為知識階層所喜愛。尤其是《菜根譚》。不只是它所宣示的人生哲理,被認為確能警世感人;它的文字,簡鍊明雋,更是教人含咀無窮。它亦駢亦散,融經鑄史,兼採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遂覺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因此社會上幾百年來,一直奉此書為「聖典」,認為它具有三教真理的結晶和萬古不易的教人化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力量。

《菜根譚》為洪自誠作於萬曆卅年(西元1602)左右。它流傳到了清朝,先後曾有石惺齊的《續菜根譚》二卷,劉子載的《吾家菜根譚》二卷等續書,也有重新整編的五項分類本。據分類本前三山病夫的序說,這本書是佛教徒如琳刻印的。如琳久參議席,聽教於不翁老人,老人取《蔡根譚》授之,並告訴他說:「其間有持身語、有涉世語、有隱逸語、有禮語、有趣語、有學道語、有見道語。詞約意明,文簡理詣。設能熟習沈玩而勵行之,可以補過、可以進德,且近於律,亦近於道矣。」可見這本書的主要傳播者,是佛教人士,在清朝如此,至今也是如此。他們認為作者是一位「涉獵過道教、儒教,尤其是對佛教特別通達的人」。

但事實上,此書名為《菜根譚》,就是因為宋明儒常說:「得常咬菜根即百事成」,所以它基本上是儒家觀點的處世典則,而非空門修行的藝術。故于孔兼的題詞一再說:「屏居蓬舍,樂與方以內人遊,不樂與方以外人遊」、「有習濂洛之說者牧之,習竺乾之業者闢之,為談天雕龍之辯者遠之」:書裏也自稱「吾儒」.。企圖站在儒家立場,兼採或消納佛道,對人生做些指點。

這種指點,就思想內容來說,主要是採取程朱一系理學家黜人慾以存天理的這條路子,說:「天理路上甚寬,人慾路上甚窄」、「情慾嗜好悉機械,耳目口鼻皆桎桔」,叫人要放棄功名利祿等各種慾念,冷卻人世的奔競追逐,以保住天性,使「性定而動無不正」,長存其鳶飛魚躍、活活潑潑的天機。

《菜根譚》之所以叫人冷卻人世奔競之心,採取「退」的方式,來冷眼旁觀,主要是為了明哲保身,所謂:「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這種疏離人世又熟練人情的態度,亦可以稱為一種老人哲學。老年人的生命之火早已熄去,故不妨以淡泊冷眼,靜覷乾坤變化;但他又因人情練達,見慣了各種人世機關,所以他又可以指點你趨吉避凶的涉世處世技巧。可以以出世法為世法,而又同時以世法為出世法。

不過,洪自誠是個頗有理學家氣味的文人,其用心雖多集中在如何收攝心氣,涵養天和,並澆熄妄念上;但他既著眼天地之精神,迴看人世,就不免會覺得人間的一切都是非真實的存在,只有吾心上通的天機,才是唯一真實可以信據的。這就牽引出他對人生空虛性的感悟來了。

這種空虛感,大抵皆是因客觀精神不顯之後,就生命的限制、現實的困境中體會來了。元人散曲中悟世、嘆世、道情一類作品,多的是這種慨嘆。借歷史興亡盛衰,抒人事變滅之哀悟。生命無常,一切事業都不實在,所以對於客觀世界不必執著,名利之想亦須化銷。就其不執著於世界而言,是出世的;但就其化銷名利慾念來說,又彷彿是積極的。在《菜根譚》裏,整個人世所能提供的,只有淒涼與寂寞;縱使「鶯花茂而山濃谷艷,總是乾坤之幻境」,故「血肉之軀,且歸泡影」,每個人都應咀嚼這種夢覺式的似實即虛的悲悵,並從此淒涼寂寞中蘊釀出對人生空虛性的了悟。

這種悟,當然不是真悟,但生命經此觀照,卻飽含一種空靈的美感。這種美,是屬於文學的。「權貴龍驤、英雄虎戰,以冷眼視之,如蟻聚羶,如蠅競血」,難道不是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漁樵閒話嗎?此一閒,即由冷眼之冷而來。唯有冷眼閒情,才能看透歷史興衰之無常,也才能領略天地間風花雪月的情趣。凡事退後一步,拉開了一個美感的距離,故能形成一種審美的姿態。所以說:「風花之瀟灑,雪月之空清,唯靜者為之主;水木之榮枯,竹石之消長,獨閒者操其權」、「草際煙光,水心雲影,閒中觀去,見乾坤最上文章」、「寵辱不驚;閒看庭中花開花落」,松澗雲生、高 月冷,蘭香桂馥,上下空明。空靈的美感,即生於人生與歷史的無常悲感之中。

下集第六九條說:「狐眠敗砌、兔走荒台,盡是當年歌舞之地。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之地。盛衰何常?強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這樣的歷史棖觸,正是《菜根譚》淡泊恬適氣氛中的一段悲情,從這種歷史的悲情中,我們乃可以有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的惘惘不甘,有魯迅吐半口血、由兩個丫鬟扶著到籬前看秋海棠的淒美,有蘇東坡「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灑脫,當然也可以有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情,或《菜根譚》式的空靈澹泊,將人生實際的遭處,化為可以欣賞咀嚼的對象,以消弭無常的悲情。因此,《菜根譚》也特具有一種文學感性之美。

蔡志忠先生的漫畫,似乎特別具有指點人生的意味;同時又在指點人生中,透露出藝術的美感與趣味。例如他畫的《老子說》、《莊子說》等,均是如此。所以,由他來把《菜根譚》的清言小品,轉化為漫畫,應該是最合適的。我對他的畫,甚為欣賞,也很感謝他的努力,敬以此文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