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一/李相臣(警政署資訊室主任)
導讀二/林宜隆(元培科大教授、網路犯罪專家)
序 言
4/奧德薩檔案
插曲/愛沙尼亞,塔林(節錄)

譯 者 作 品

錢的歷史:貨幣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及未來
Z世代效應:改變未來企業經營的六股力量
政府正在監控你:史諾登揭密
買通白宮:柯林頓與北京的黑色交易
蔣經國傳:台灣現代化的推手
將門虎子:一個榮譽傳承的故事
裕仁天皇
李潔明回憶錄:美、中、台三角關係大揭密
東方驚雷
我的老闆是美國總統:祕勤探員獨家內幕

INTO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全台凶宅打卡
自由與干預:搞好經濟就手握權力,借鏡自由市場的歷史、擘劃經濟的未來
蘭花賊(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親愛的圖書館
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


網路黑盜(IN0058)
DarkMarket: CyberThieves, CyberCops and You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INTO系列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米夏.葛列尼
       Misha Glenny
譯者:林添貴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1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78957135632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一/李相臣(警政署資訊室主任)導讀二/林宜隆(元培科大教授、網路犯罪專家)序 言4/奧德薩檔案插曲/愛沙尼亞,塔林(節錄)



  4/奧德薩檔案

4/奧德薩檔案

烏克蘭,奧德薩,二○○二年六月

他們最遠來自北方的聖彼得堡和波羅的海的拉脫維亞;還有一位代表來自一九九○年才獨立,但又彷彿是共產主義活生生再現的白俄羅斯。來了不少俄羅斯人,烏克蘭代表也相當多,西自捷爾諾波爾、中央自基輔、北自哈爾科夫、東自鄧內茨克,各路人馬齊聚一堂。

但是第一屆全世界卡盜大會(First Worldwide Carders’ Conference, FWCC)的確是國際盛會。有些與會代表來自西歐,有人更遠從波斯灣、加拿大和南美洲飛來。大會新聞稿還惋惜由於旅行困難,澳洲和東南亞的代表無法成行。

大會主辦單位從收到的四百封申請書中挑選了近四十名代表與會。這些雀屏中選者知道,光是受到邀請已足以讓他們在網路犯罪這個激烈競爭的領域裡聲名大噪。

為了甩開警察的盯梢,主辦單位原先佯稱要在停泊於土耳其黑海海濱的幾艘豪華遊艇上集會。其實,要舉行全世界破天荒第一屆網路犯罪者大會,還有哪裡比奧德薩(Odessa)這個烏克蘭黑道大本營更適合?

沙皇、史達林和希特勒都煞費苦心設法收拾這頭怪獸,但他們都無法粉碎東歐最能永續經營的本地黑道幫會。有位作者這麼寫他自己的老家:「不了解奧德薩的幫會及其生活,就無從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

對於多數東歐國家而言,一九九○年代共產主義崩潰以後出現的赤裸裸的幫會資本主義,真是一大震驚。但是奧德薩很清楚它會發生。奧德薩人沒有選擇,必須擁抱新時代,或許應該說,他們熱切接受它。紅燈一夜之間掩蔽了紅星。藏汙納垢的賭場像野草般在普里莫斯卡亞大道(Primorskaya)後方冒出來,一九八九年過後沒多久,餐廳和三溫暖成為貪婪和流血的地方。

離市中心稍遠的住宅區裡,毒品橫行。阮囊羞澀的年輕人只能注射土製安非他命,搞得遍體疤痕、精神失常,甚至命喪黃泉。

遠自車臣和莫斯科而來的槍手和幫派分子,與本地強梁火拼、搶地盤,因為原因在於理論上奧德薩是新獨立的烏克蘭的一個城市,但它的居民全都講俄語,更重要的是,它是唯一的溫水港,能處理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之出口。

高度通貨膨脹和民族主義摧毀了盧布等法定貨幣的價值。只有老美的鈔票才真正穩定可靠。

對於大多數小百姓而言,一九九○年代的奧德薩代表的就是兩樣東西:生存和美元。沒有人介意你是如何謀生或發財。事實上,他們欽佩既能生存又能發財的人,只不過暴發戶未必保證能長命百歲。

在這種氛圍下,誰能責怪年僅十三歲的狄米屈‧苟陸博夫(Dimitry Golubov)販賣偽造本市交通局局長簽名的車輛註冊文件和駕駛執照呢?如果生意人願意付錢買假文件,當然這種買賣總有一定的價值吧?

這就是奧德薩的真實面貌。但是,小小年紀的狄米屈有著和本市搞勒索保護費、包娼包賭、賣石油與魚子醬的傳統黑道全然不同的東西。他身上不帶刀械,可以從街上閃進煙霧瀰漫、陰暗的地下室,和耽溺於「快打旋風」、「小精靈」以及俄國人最愛的「俄羅斯方塊」等電腦遊戲的青少年鬼混在一起。在這個地下文化裡,唯有電腦螢幕閃爍著薄弱的光線。香菸和可樂到處都是,彷彿它們是唯一的指定營養品。

其實狄米屈和別的年輕人沒有兩樣,他非常喜歡電動遊戲,只不過他喜歡坐在奧德薩網咖的舒適環境中探索世界。他不僅喜歡上網瀏覽遠方的網站,還想滲透它們,探究它裡頭的玄機。

一九九九年,他十六歲那年,威士卡和萬事達卡(Master Card)已封鎖在前蘇聯註冊登記的網站使用他們的卡片。俄國的網路公司向這兩家信用卡巨擘提示發票時,兩大公司都不理它。但是,狄米屈和一些先驅很快就想到只要能取得信用卡上所保存的資訊,再予以複製,你就可以從自動櫃員機(ATM)提領現金或在網路上購物,再將它送到世界某地的第三人之手。關鍵是複製這張塑膠信用卡的資訊,不過起初還得煞費功夫採用傳統的強搶手法。最好是你能嗅到儲存在金礦中的資訊,也就是破解銀行公司的資料庫!

即使某些美國網站不肯出貨到前蘇聯,它們卻樂於出貨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或賽浦路斯這兩個俄羅斯新富階級愛去的國家。這是首波真正的全球犯罪之一。錢由位於烏克蘭的俄羅斯人從美國公司手中偷走,在杜拜交割,而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

卡盜此一新行業還有另一項重大新突破,那就是「閱讀器」(skimmer)的發明。閱讀器是能讀取和儲存信用卡磁帶資訊的機器。它們又分幾種形態和尺寸。有些是小小的長方型,可附在自動櫃員機上,當客戶的卡片由銀行的機器讀取時,閱讀器也在讀取它。還有些和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int-of-sale)的儀器一模一樣,通常它就是餐廳服務生或加油站收費員用以刷卡的機器。在自動櫃員機或歹徒的銷售時點情報系統上,可能隱藏一個超小攝影機,祕密紀錄下客戶輸入的個人辨識碼(請注意,在輸入個人辨識碼時一定要用手遮住鍵盤)。

這種機器只有用在不法用途時才稱為skimmer,否則它們的功能和商業使用的機器無殊。有些閱讀器是商業製造,被歹徒買來協助作案,有些則是自製。閱讀器在卡盜這一行就等於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於工業革命之始所設計的蒸氣引擎。它一問世,十年之內,大部分被用在詐騙案的信用卡和個人辨識碼(在這行裡的暗語,前者稱為dump、後者稱為whole),都是從世界各地的自動櫃員機和商家行號盜讀來的。

狄米屈是個相當高明的駭客,很快就發覺美國剛出現的電子商業所研發的安全系統相當原始,很容易駭入。他最初究竟是多麼成功?我們完全不清楚。狄米屈喜歡炫耀自己在滿十七歲之前就賺進一百萬美元。不過,我們可不能忘記,說謊吹牛在網路上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他的網路哥兒們就有全然不同的說法。

另一位奧德薩駭客說:「他很貪婪、狡詐,很容易就被吸引去做壞事。但是,要說他是百萬富翁,那就太言過其實了。」

這個時候,狄米屈失蹤了。幾個月之後他又冒出來,化名為「劇本」 (Script),悠遊於carder.org和carder.ru這兩個新網站之間。它們只是討論的論壇,俄羅斯駭客們在此一數位空間探討如何才能碰觸到鎖在信用卡背後的無窮盡的美元、英鎊、日圓和歐元。有位這些網站的原始成員回憶,他們「散漫、不穩定」,因此「沒有成果」。 可是,「劇本」想的是長遠大計畫。如果能用網站做各式各樣的生意,為什麼不替竊取信用卡帳號、銀行帳戶及其他有價值資料的這個新興行業開發一個網站?他本身有強烈的動機希望建立這樣一個網站。因為「劇本」本身已開始大量蒐集這一類資料,而他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源去利用它們。他希望手上一大堆的數字能化為鈔票。他要做買賣。

他抓的時機點非常完美。在過去五年,網際網路已促成商業活動熱烈成長,但完全沒人預料到,因為網際網路的創始者只設想到可用網路做為工具,來改善和加速通訊,它是想法和八卦的交流論壇。

亞馬遜、eBay、lastminute.com和其他網路商業世界的第一批推動者應運而生,他們的成功令人側目,數以千計的人前撲後繼試圖建立網站。這是一個世代僅有一次的難得時刻,人類的貪婪和幻想結合,不久之後,銀行和風險資本家說服自己,電子商務保證會快速致富,他們開始把大量資金投入這一類公司。這些公司雖然大多被形容為價值連城,但在實質上是不值錢的實體。全球化時代的第一個大泡沫就此開始,尤其是出現在高科技股。固然絕大多數網路公司的確是商業上的假象,在實質世界已經基業堅固的公司發覺,若在網站上推動部分生意也會相當有利。

銀行卻很快就跳脫這方面的陷阱,我們前面講過,他們體會到若能說服客戶上網付帳、管理帳戶,銀行就不需雇用員工去做這些事。那些習慣上網的客戶幾乎必定會喜歡透過網路銀行密切掌控自己的理財。

這時候宇宙之主、新一代的金融資本家階級,也擺脫過去限制他們在衍生性金融產品市場的投機活動之桎梏。基本上,華府和倫敦的政客發給他們一張賭博執照(網路公司泡沫即是一個好例子),由於值不了幾個錢的資產,其價格一再推升到新高,金錢是依照這些資產所謂的價值放貸。十年來,西方國家沉浸在廉價的信用當中。帝國和資本當道的時代進入到塑膠貨幣的時代。

美、英、日和加拿大等四大愛用信用卡國家的個人信用卡債務,在一九九○年代中期開始瘋狂攀升。從一九九七年起的十年之內,全世界流通的信用卡已從略低於十五億張,暴增為三十億張;而使用信用卡依賴度最高的美國人,個人平均債務從五千美元倍增為一萬美元。銀行最高興人們愛好使用信用卡,因為在實質已是零利率的時代,銀行依然向信用卡客戶收取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的利息。英國巴克萊卡(Barclaycard)的最高主管向國會特設委員會坦承,他「不會用信用卡借錢,因為太貴、太不划算」。

世界上其他地方則比較沒有「刷卡成癮」的毛病。西歐傳統上對美國人、英國人所熱衷的海盜經濟退避三舍。因此,擁有信用卡的人較少,個人債務水平也較低。東歐老百姓則普遍缺乏充分的資金,也沒有穩定的銀行業來管理信用卡業務。信用卡在前共產國家極為罕見,藉著國家由共產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的機會,侵占國家和公司財產而一夕致富的少數俄羅斯新富階級,對他們而言,信用卡則是高檔的玩具。

但是在一九九○年代以來這一、二十年間英、美賭場經濟當中,信用卡是金融機構僅次於印行鈔票最重要的發明,他們很快就努力挖掘此一豐富的資金礦脈。每天銀行業發出上噸重的廣告信給西方世界的居民,勸說他們申辦信用卡,或是只要新開戶,即可代償舊債且享有前六個月免息優惠。三、四年下來,一大堆精明客戶交互把甲銀行信用卡餘額轉到乙銀行信用卡,享有免息優惠,逼得銀行必須更瘋狂地積極爭取新客戶。

信用卡滿天飛。隨之起舞的金錢是那麼多。大筆大筆的鈔票在網路上以電子方式轉帳而流動。它會吸引現金短缺但技術高明的東歐網民注意,也就不足為奇了。其中之一即「劇本」,也就是年僅十八歲的奧德薩青年狄米屈‧苟陸博夫。

「卡盜星球」(CarderPlanet)也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