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推薦文

品味地球

【類別最新出版】
波登的世界旅遊指南:一直在路上,體驗在地風味的非典型之旅
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
探路台北:大台北公路車深度旅行
靜靜的山
外國旅人遇見臺灣驚豔


京都民宿導覽手冊(KTC2019)
京都ゲストハウス案内

類別: 旅遊(指南/人文)>品味地球
叢書系列:品味地球
作者:Arika
       アリカ
譯者:張富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12頁
ISBN:9789571360997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推薦文



  推薦文

<偏愛京都> 生活達人日本旅遊中毒者 Milly
「喜歡焦糖拿鐵、還是原味拿鐵多些?」
如果回答是「焦糖拿鐵」,Milly總會任性判斷或許跟這人不是那麼合拍。

「喜歡東京還是京都?」
如果回答是「京都」,就又私自以為跟這人意氣相投。更進一步的,當獲悉這人不但喜歡著京都,還偏執於京都細微的角落情緒時,就彷如找到了知音。

畢竟愈來愈意識到,京都魅力在於細則。

珍惜收藏晨朦朧晨光下,於清水寺三年?邂逅那株垂櫻的剎那。

坐臥低調高山寺簷廊,眺望遠山將心思放空,好讓遙想飄得更遠。

京都典雅建築輝映的紅葉、櫻色景致的確讓人迷戀,可是漸漸開始懂得去讚嘆新綠京都的清新透明,同時樂在收集自己的京都私路徑。

追尋京都細節的過程中,似乎也能體認著對旅行認知的變化。

從初次踏入「金閣寺」的滿足感,到近年不論專程或是路過京都,一定要去探訪千年大木環繞「青蓮院」的眷戀。探索美好京都的腳步開始偏離主要街道,轉為踏入連貓咪都可以隨性伸懶腰的巷弄內小巷弄。在品味了風華旅館、黃昏淺酌、無菜單割烹晚餐、深夜咖啡等等自我陶醉的「大人京都」體驗後,甚至飄飄然的自以為已經有充分的氣度和餘裕可以征服京都。當然在此同時,另一個聲音會嘲笑著說:「還早還早~,如果京都可以這樣小看,京都就不是京都了。」

從選擇旅宿的範圍,同樣可以窺看到其中的轉折。

初次京都之旅住宿在平安神宮旁的YH青年旅舍,之後貪圖方便就都是預約制式化的商務旅店。但隨著對京都旅行的視野改變,Milly開始雀躍於體驗不同的住宿型態。

像是置入時尚設計風的京風HOTEL、可以獨佔鴨川露台的京町家、嵐山頂級溫泉旅館。在不惜費用住宿憧憬旅店的同時,倒也樂在發掘一些更貼近京都日常的民宿,一種可以體驗古老京都居住格局的Guest-House。

本來多少擔心自己或許已然不能適應民宿類似青年旅舍的合宿形式,可是首次選擇住宿的「?屋」經驗極為美好,也就加強了日後預約京都民宿的信心。

洋溢著大正浪漫風情的「?屋」,是以百年歷史的藥房改建,至今門上還寫著「?田利三郎??」字樣。不同於嬉皮、背包客氣息的Guest-House,「?屋」更像是復古版的女子分租公寓。尤其推薦的是那貼著藍白磁磚、吊掛水晶吊燈、備有充足北歐雜貨餐具的共用廚房,利用這廚房單單是燒壺熱水,沖杯咖啡配上烤土司已經充分幸福。

6人共用的女子房,一人一晚住宿不過是2500日圓。一個女子旅行偶而也可以小小奢華的,預約彷彿是昔日電影場景般的6500日圓洋房個室。

一宿50000日圓的頂級川畔旅館也好,2500日圓演出著昔日風華的民宿也好。
重要的或許不是價位,而是明白如何以京都來寵愛自己的悠然自在。

<走吧!去京都生活> 知名部落客 沒力史翠普
其實去京都旅行一次兩次之後,最無法忘懷的,往往不是出自那些觀光場景,而是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刻。

這是位於京都北邊,叡山電鐵元田中站附近的民宿。

他其實是小小的民居改造而成,兩層樓的高度,完全不顯眼的招牌,但是卻有一個充滿家居感的廚房,就像日本漫畫裡面會出現的那種,而不是偶像劇裡面那種華麗或是特別乾淨的廚房。
簡單樸實,就像是我們每天會生活在其中的場景一樣。

我們的房間就在廚房的旁邊,房間兩邊都是和式的格子門,一邊通往客廳,一邊通往廚房與浴廁,雖然只在那邊住了兩天一夜的時光,但是卻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每次推開通往廚房的門,總會忍不住去碰碰冰箱與鍋碗瓢盆。像是長久生活其中的感覺讓我有點無法自拔的迷上這家民宿。
總覺得,那就像是我們在日本的居所一樣。

也像我們那永遠不會隨著時光消失,也不會消滅,懷古的情懷一樣。

那天早上,我們離開大阪新世界,轉搭阪急電鐵到京都出町柳站,轉叡電只要一兩站就可以抵達元田中站,叡電沿線除了幾個總站之外,基本上沿線的站都只有小月台,連車站大門都沒有,下車時要記得把車票還給電車前的車掌先生(其實這條線的車廂也只有兩節而已,賞楓季節會改成可以觀景的座位喔,可以看到大片楓紅,非常迷人)

閑話堂藏在小小住宅區間,剛開始我們拖著行李繞來繞去,看著IPAD上的定位,卻找不到旅館招牌,最後看見一棟復古可愛的房子,種滿植物還有一些有趣的裝飾,大門大大敞開,我們夫妻倆猶豫半天,最後銀快鼓起勇氣跟裡面忙著走來走去的女孩打了招呼,這才確定這就是我們要過一晚的旅館。

昨晚的旅客才剛退房,小姐正在整理房間,她俐落的紮起頭髮,雖然看起來還有點忙亂,蜜色臉蛋卻滿是親切的笑容,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那個上午很特別,陽光灑入有著寬敞客廳的閑話堂,這裡那裡堆放著一些資料,幾顆民族風的抱枕,幾張好坐的椅子,還有寬敞大方的大桌,有點雜亂又那麼的清爽宜人,窗外叡電轟隆隆的過去,涼風習習,我們擱下行李,得到一把纏著麻繩球球的鑰匙,就踩著陽光衝去鞍馬了。

京都很迷人,每一次去,都覺得對這個地方多一點點了解,多一點點體驗,也許,也就是在那些旅行的過程中,才會真正感覺到,真正的美有時不在精緻新穎亮麗,而在那些不怎麼起眼,實際相處體驗起來卻又很有「感覺」的事物上。

這不是一家住起來很舒服的旅社,她有著木頭&榻榻米地板,就算是雙人房也是一張床跟一組床組棉被鋪在塌塌米上,就算關上門窗也還是聽得到火車隆隆經過的聲音,客廳裡也隨時聽得到來自不同國度的外國人會用著零碎的英文與日文交談(有時還有法語或其他語言),到了很晚也得等著迎接客人而敞開大門。

那晚我們為了一個半夜才趕到的女孩等門,跟一個才剛離開台東都蘭的外國人聊天(他是被朋友邀請到日本玩的,上一站是在台東待了幾個月),吃過了附近街上好吃的烏龍麵(招牌就叫麵店,是一對父子開的)和又大又軟的章魚燒,還半夜跑去街上吃了奇妙的中華料理(銀快點了天津燒,我吃了一個中華炒飯)

明明旅行中一切都是零碎的,隨機的,走到哪算到哪的,可是啊,每次想起閑話堂,總覺得那些美好的畫面永遠留在心裡的某個角落,當然,旅行永遠不完美,有這些那些不方便或不順遂的地方,但旅行結束後,留下的永遠是那些最美的記憶,便宜又可愛,有點吵雜不方便又超級迷人的閑話堂啊,我還會再去的喲!


<我的京都,重點在散步> 飛鳥季社社長 季子弘
大多朋友都知道我喜歡京都,所以只要有人想去京都,就會先來問我京都哪裡好玩?不管是傳臉書簡訊或當面回答,我的標準答案都是:「我的京都,你應該覺得很無聊!」

所以我寫了一本沒有大賣的書,《去京都學散步》。介紹京都的玩法,不鼓勵瘋狂掃街和廣搜神社,而是強烈建議大家該把體力花在「走路」這件事上,把注意力聚焦在經過的京都老屋和小人物。京都市區街道是仿造中國長安城的棋盤式設計,這完全是鼓勵旅人「勇敢散步吧!」的友善設計,沒有藉口擔心迷路,左繞右繞,就能走回認得的地方。

我的京都,重點在散步。

每天開始散步的起點,當然就是入住的地方。記得有次京都之旅,安排幾天住在由町家改裝而成,位在熊野神社旁的和樂庵民宿。因為選擇素泊,所以每天我都很早離開,到外頭尋覓早餐。沿著民宿前的東大路通一直走,二十分鐘以內就會走到京都大學,我會先去便利商店買好小岩井咖啡牛奶和炒麵麵包,二個加起來約三百?左右。然後走進校園,吃完這份經濟早餐,吃飽後就開始逛京大校園。京大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靠近正門口處有個學生為長期抗議而臨時搭起的帳篷。帳篷裡不只有睡袋,還有一張床、書櫃和小桌子,簡直就是把宿舍房間活脫脫搬到戶外來,抗議學生在這違和的四方空間裡,從容存在。

走出京大,位置是東大路通和今出川通的交叉口。我的散步路線在這裡轉彎,左轉九十度,沿著今出川通向西走。十五分鐘內,就會走到全京都我最喜歡的地方,鴨川出町柳。這裡是高野川和賀茂川交匯之處,也就是鴨川的起點,我都稱它為:跳烏龜的地方。若走上今出川大橋往河面看,有一排石頭做的烏龜和千鳥橫越鴨川,這不是什麼裝置藝術,而是一條讓人「蹬、蹬、蹬」跳過的渡河捷徑。自從第一次來過這裡,從此不會再走路上大橋。跳烏龜的樂趣,在於身旁的人(包括寵物狗)都對這件事樂此不疲,我們素昧平生,卻在鴨川中央的石烏龜上,各自很有默契地將身子一左一右,閃過彼此,完成一次不期而遇的美好錯身。

通常散步到這裡,我就會停下來休息,至少二小時,將耳機插入iphone,開始聽起羊毛????。我坐下來的地方,是鴨川中央的小三角洲。從這個位置看出去,視線兩邊有持續跳躍、美好錯身的陌生人們,上方有車水馬龍的今出川大橋。再往上看,發現盤旋飛翔的鷹群,我以為牠們只是悠哉盤旋,其實每雙鷹眼都在覬覦底下人們手中的食物。我就被攻擊過一次,當時手中的冰淇淋只吃一半,瞬間虎口一震,那剩一半的冰淇淋已被鷹嘴叼走。那次的意外讓我驚喜,原來心中熱愛的鴨川出町柳不只是悠閒勝地,同時也是大自然弱肉強食的真實戰場。

「去京都,一定要去鴨川跳烏龜喔!」這是我唯一會建議朋友的京都行程。我的旅程安排,抵達和離開的那一天,都會散步到這裡。再跳一次烏龜,再次坐下來,如進行儀式般,誠心感受鴨川的涓涓細節。我很喜歡這樣的京都玩法,並不怎麼特別。只是效法當地人,結束一天忙碌後,回家前先走到自己偏愛的地方,稍作休息。手裡有罐啤酒更好,當魔幻時刻來臨,向日落前的京都天空,乾杯!

<漫步慢食‧錦秋的京都> 作家 Mandy林奕岑
秋高氣爽,秋風爽颯,一年之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就是秋天了。從十月下旬開始,京都的山頭一點一點染上秋色;翠綠、燦金、艷橙、炙紅色的楓葉,以藍天為幕、神社古剎枯山水庭園為舞台,揮灑出層次瑰麗、懾人心魄的脫俗之美,既有侘寂的韻致又充滿奔放的魅惑。而堀川通兩旁高大參天的銀杏樹,此時也換上了耀眼的金黃衣裳,茂盛比鄰的堂堂氣勢與風采,與紅葉相較毫不遜色。

在深秋的午後,我喜歡備好一壺熱煎茶、帶著一本書,去出町???買兩個豆餅,然後到府立植物園溫室前那棵光燦奪目的巨大銀杏樹下,度過恬靜的下午茶時光。也或者,騎著單車到離住家不遠的嵐山,避開渡月橋畔的觀光人潮,獨自往桂川上游走去,層層疊疊的醉人紅葉,在樹梢閃耀,在眼下婆娑,仰望與俯視之間,便忘卻了煩憂。年復一年,我為紅葉癡狂,為銀杏謳歌。

除了賞楓,秋天正是品嘗松茸、栗子以及湯豆腐的好時節。日本人尤其是京都人掌握季節感的功力已經出神入化,食衣住行的所有細節莫不符合當季。其中尤以食文化最能將四季風采詮釋得淋漓盡致。八月中旬五山送火後京都雖仍悶熱,和?子老舖的櫥窗前秋意已濃。一個個精雕細琢像藝術品般美麗的上生?子,高雅的菊花、漸層逼真的紅葉造型,讓我讚嘆之餘,總忍不住挑選一兩個買回家。拿出茶筅茶碗刷一碗熱抹茶,搭配賞心悅目又可口的和?子,心懷感恩的徐徐享用。

而京懷石料理除了講究絕對的時令美味,包括食器、室內擺設等等,都必須反應出季節感。在寒氣逼人,平均溫度不到攝氏十五度的晚秋,跪坐在榻榻米上一邊慢慢享受一道道冷盤、燉煮、炸物等佳餚,一邊細細體會師傅的匠心巧手。不僅滿足了口腹,更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極致饗宴。

今年(2014)京都被美國權威旅遊雜誌《TRAVEL + LEISURE》的讀者評選為全世界最富魅力的觀光都市,終年可見來自世界與日本各地的旅人在這千年古都裡流連,尤其是春秋兩季,住房時常供不應求。除了設備一流的五星飯店、便捷舒適的商務旅館,由傳統京町家改建而成的民宿更是受到歐美旅客的青睞。由於我定居在此,關於京都旅宿經驗甚少。但衷心推薦朋友,有機會的話請嘗試町家民宿。雖然沒有一般飯店的機能,也要和他人共用衛浴,然而這是體驗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優雅的生活美學的捷徑之一。位在祇園一帶的「一空」,由百年以上歷史的老茶屋建築物改建,老闆川內先生秉持「這世界上不分國籍、無論宗教,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天空下」這樣的理念而開設。白天飽覽山水風光與世界遺產後,夜晚何妨在充滿京都情緒的町家民宿安歇呢?

<京都,永遠的第二個家> 知名部落客 阿曼達
對我而言,「京都」不只是一個觀光景點,在情感上他曾經是一個家,有我在此生活過的痕跡。所以每次回到京都時,我都是選擇入住民宿,當然除了預算上的考量,更是為了更接近在當地生活的感覺,去回味之前在京都留學一年的美好記憶。民宿設備比不上飯店的齊全便利,但是位在小巷弄中的民宿,從入住的這一刻,就開始融入京都的生活。每天踏出民宿之後,擦身而過是趕著上課的高中生,是快步而行讓你驚訝不已的爺爺奶奶。更或許在下個轉角會遇見的是已存在幾百年的神社寺廟,坐在文人雅士曾經駐足的昭和老舖喫茶店裡喝杯咖啡,路過在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地點。是的,我呼吸著京都的空氣,走在京都的日常風景裡。

近幾年京都越來越多有民宿開設,有許多雜誌書本開始針對京都的民宿做介紹,以地點去說明京都各個區域有哪些推薦的民宿,除了房價之外,還簡單介紹民宿的資訊,方便讀者了解民宿可以提供哪些服務,還有照片與文字進一步說明民宿內的模樣,詳細傳達民宿的魅力給讀者。之前在日本旅遊時,就曾經在書店看過這本書的日文原本,很開心現在中文本出版,可以讓更多想要去京都旅行的朋友,知道更多民宿與背包客旅館,讓大家可以了解京都不只有嶄新的西式飯店與高價的日式旅館,還有具有各具特色的民宿可以選擇。

而民宿之中,我最推薦的就是由古屋町家改建而成的民宿,不少有心人士因看到京都內一些古屋町家閒置無人居住而日漸傾頹,覺得十分可惜,而開始動手整理這些有價值的建築物,賦予老屋新生命,精心挑選舊物品裝飾室內空間,希望讓外地旅客可以體會到京都古屋町家的老味道。一木一石一桌一椅都帶著歷史軌跡,那是專屬於古屋町家的魅力。

但也因為古屋町家的悠久,設備比不上飯店,入住前還是要先有一些心理準備。除了要與其他房客共用衛浴之外、房間隔音也不好,夜晚有時還會聽到隔壁房客的低語與呼聲,走在被多年踩踏而顯得光亮的走廊上,木板嘎嘎作響的聲音迴盪屋內。可是這些不便對我來說,增添京都生活感的小趣味。我通常入住民宿時,會在大家還在沉睡的白日,早一點起床,然後就靜靜地坐在緣廊,感受京都清晨微涼的空氣,有時會泡杯熱咖啡,開始為旅行的一天暖身。而夜晚,喜歡坐在客廳裡,昏黃的燈光包圍著自己,也許是在整理當天出去遊玩的照片,更或者看著民宿提供的刊物,計畫明天的行程。有時,因為緣分而同天入住民宿的室友們,在客廳互相用英文或者是日文,聊著旅行的心得。這是我最喜愛的時刻,旅人們跨越國境與語言的限制,在老屋的客廳裡交流所見所聞。

要說起我第一家住宿的京都町家民宿,應該就是位於宮川町巷弄間的樂座(RAKUZA),樂座的前身是超過百年的町屋,曾經是一間高朋滿座的祇園茶屋,曾經接待了許多台灣的旅客,算是小有名氣的一間町家民宿。年輕的工作人員親切有禮,而且交通位置十分便利,離四?河原町鬧區也只需要步行就可以抵達,因為100年時光帶來的妝點讓民宿內外都很有情調,但也因為歷史悠久,猶如我前面所提,難免有缺點,是否自己能夠忍受這樣的缺點,也可以這樣的環境中自我約束,尊重民宿內住宿的其他人,這是身為自助旅行者最基本的守則。

我認為用心的選擇每晚宿泊,不只是有個地方可以落腳休息,而是讓住宿這件事情,成為旅行途中的一個值得回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