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語言學習升學熱線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升學熱線

【類別最新出版】
輕鬆進北大:考取北大完全手冊
大學生隨身寶典
大學導覽
66個志願:大學聯招選填志願完全手冊
遊學留學:美國


大學導覽(UG0004)

類別: 語言學習>升學熱線
叢書系列:升學熱線
作者:趙慧珍、江昭青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15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2580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國立東華大學

在台灣,未定校訓、僅有「自由、民主、卓越、制度」八個字,象徵創校精神,「東華」大概是絕無僅有的;還有,台灣有哪一所大學能賦予學生百分之百的信任,在校內提供隨時騎了就走的愛心腳踏車呢?

.掌握東台灣命脈

即使多數校樹的枝幹仍然細弱,距枝葉扶疏也可能還有一段時日;然而,可以確定與預期的是,這片佔地251公頃、原是甘蔗田、西瓜地的農地,正孕育著百年樹人的大業,牽引著花東地區的學術起飛,掌握著東台灣的成長脈動。

「東華」樹起了台灣東部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的旗幟,至今不過4年,但在創校校長牟宗燦的口中,卻形容「已走了一段挺長的路了」。

從東華大學籌備處即出任主任的牟宗燦,談及首次到花蓮勘察校地,昔日情景似仍歷歷在目,「那時的心情說實在的,真有些惶恐,只想著『該從何處著手呢』!」

對比當時一望無際的甘蔗田與西瓜地,今天的「東華」確實已是天壤之別了。常告訴新聘老師「將心留在花蓮,才能向下耕耘」的牟宗燦,多年來也已根生認同花蓮的心,更視自己為花蓮人;他欣慰地說,「東華」在校園規畫上花了很多的心血,目前校內建築硬體雖還不多,學生人數也有待增加,不過,他確信不出幾年,校園風貌一定能完全展現。

這四年來,校園軟硬體設施在有計畫的推動下,已奠定相當規模。坐在美輪美奐的東湖西餐廳,遠眺夕陽下波光粼粼的湖景,實在教人難以相信幾年前在這個湖底,曾留有全校師生興高采烈的壘球賽競技;鎮日埋首在理工學院一間間規畫完備的研究室與實驗室裡的教授們,有些人仍不免感歎道:「當年啊,教學、研究與行政全擠在一個小餐廳裡。」

行政與教學軟硬體在這四年來也同樣地成長、茁壯。曾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副校長的牟宗燦,充分發揮了他在國外學術與業界的人脈,四處求才,延聘海外專家、學者加入陣容,也積極地將他服務美國大學廿年來累積的經驗與理念,融入校園行政體系之中。

.延攬專才教授治校

「東華」雖無校訓,但創校精神卻有著相當分量的指標作用,尤其是「制度」,最受校長牟宗燦的重視,且強調行政與學術應當分開。他頗為自豪地表示,「東華」對教授治校的觀念十分健全,也有很好的遊戲規則,在制度與規範下,發揮真正的民主運作,這種想法與作法正落實在新教師及系所主管、院長遴選;且嘗試在校務會議下,加重常設委員會的職責,平時即運作,不斷地檢討與提出因應對策;並成立教師倫理委員會,促使行政決策的機制更為制度化。

有了完整的行政運作機制,還需要堅強的學術與研究陣容,方能力爭上游,凸顯競爭力,「東華」在教學班底的延攬上,真可謂「不遺餘力」,校長牟宗燦戲稱,在遊說國外資深學人時,既然校方沒有利誘的本錢,「動之以情」成了他唯一的法寶。

這幾年來,被牟校長說動的資深教師已有十多位,像理工學院院長夏友平、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楊牧等,都陸續投效「東華」,也為校風的穩定與發展投注了極重要的影響。甫回國任教的新教師人才濟濟,加上資深學者專家的領航,「東華」就以此種學術組合揚帆前行。

自美返台兩年的理工學院院長夏友平回顧「東華」時,頗有成就感地表示:「因學校規模尚小,學校又新,資深教師有限,工作可比美國大學忙多了!」

兩年期間還曾兼任人文社會學院的夏友平,對理工學院的發展卻未有絲毫鬆懈;他剛來時,理工學院只有應用數學與資訊工程兩系,擔任院長後相繼又成立了五個單位,包括生命科學系、生物技術研究所、化學系、物理系、電機研究所、材料研究所等,化學系於98年9月新學年度起正式招生。

理工學院是「東華」現階段最大的學院,教職員工約近全校半數,硬體設施也幾乎是二分之一的比重,經這兩年來的全力擴充,樓房空間已近飽和,夏院長並透露,目前正爭取工學院有屬於自己的大樓,如此一來,或可考慮理、工學院分家。

由於花蓮當地的工業較少,理工學院對外的產學計畫相對地也有待開拓,目前仍比較偏重在研究計畫方面,據資訊工程系主任郭斯彥表示,該系的研究力頗為旺盛,全系僅六名教授,去年發表在SCI(科學論文索引)的論文即有十多篇。郭斯彥與電機工程研究所副教授趙涵捷異口同聲地表示,「東華」學生人數少,教師的教學負擔也較輕,加上校方大力推動,研究與教學的效率相對的都更加提升。

.研究園區相輔相成

當初建校即負有開發東部重責大任的「東華」,企盼能在校園周邊形成一個研究園區,以資訊軟體與生物科技為重點,同時也配合政府不斷高喊的科技與學術東移的政策。98年3月間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協助成立的「創新育成中心」,可望成為研究園區的第一步,由理工學院與管理學院聯合負責,期能逐步帶動地方中小企業的產業發展。

在校方規畫的研究園區中,生物科技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曾耀銘說,資訊、航太、生物技術等是東部最可行的產業,其中生物技術既有土地資源,也有農漁林牧的基礎,發展起來最為便利。

因此,生命科學系與生物技術研究所在校內各系裡,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活躍的研究計畫已嶄露頭角。依系所統計,生物技術研究所自85學年度起,即獲有1817萬8000元的研究補助,86學年度更躍昇至四千多萬元。

也是生命科學系專任教授的曾耀銘表示,「東華」首以「生物技術」為所名,清華大學於去年成立同名之研究所,與「東華」在研究方向、課程設計上較近似,傾向應用方面。其他如交通大學的生物科技研究所、中興大學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文化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名稱或許差不多,實質目標卻略有差異。

生命科學系著重「分子階層」來了解生命現象,與清華大學部的課程也相近,但曾耀銘強調,「東華」課程在改良後,還加入了不少新的生命科學相關課程,除基礎生物相關課程外,系上並擬訂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兩大方向,每學年都會就課程設計進行檢討,求新也求變。

98年9月開始,「東華」又將增設會計與運動休閒兩個學系,一在管理學院,另一系被列在人文社會學院之下。管理學院院長徐永新指出,在會計系成立後,管理學院計畫逐年擴充系所;目前尚有四個研究所的成立案在審核中,分別是物流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環境保護研究所、休閒及遊樂研究所,屆時人文社會學院下的運動休閒學系,很可能併入管理學院。

.強調通識教育

運動休閒學系是另一個充滿遠景的學科,因看準了花蓮及東部特有的地理環境與自然景觀,加上「東華」校內廣闊的運動空間,自然是潛力十足。一手策畫運動休閒系的體育室主任吳國銑說,原住民有不少運動健將,只可惜花東地區至今沒有體育學校;而東部自然資源豐富,休閒觀光市場的榮景可以預期。

「東華」現有田徑場、五座棒壘球場及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游泳池可望在98年底動工,體育館的興建比較棘手,校方會繼續向教育部爭取,另外還已規畫一座佔地50公頃的運動公園。運動公園計畫開設親水區,發展水上運動,如釣魚、划船、帆船、機動船等;校旁的鯉魚山頂有飛行傘教練場。運動休閒系的成立,真是集天時與地利。

運動休閒系訂有兩個教學目標,一來培養競技優秀好手,再者是培養休閒與管理人才。第一年招生52名,以一般大學聯招的學生為主要對象,屬第三類組,另有12個保送名額,留給推薦甄選與甄試生。學生至大三將分為兩組,分別是運動教育組與休閒教育組,運動術科在課程中佔有頗重的比例。

通識教育在「東華」,分量之重足以教其他學校咋舌,學生在畢業前規定須修滿45個通識教育學分,實施兩年以來,學生反應尚可,一般認為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通識教育包括共同必修科,分為圖書資訊、人文社會、自然科學、休閒、語文教育五類。通識教育課程並設有開課時段,通常排在每週一、三、五的上午或下午,並讓各系所將其必修課程調開,避免與通識課衝堂。

由於地廣人稀,就讀「東華」前不論在心理或生活上,可能需要略作調適。中文系二年級的梁欣芸與黃莉雅就分別指出,原先設想的大學生活應當是很熱絡的,走在校園裡,身旁有人來人往的同學;可是「東華」不然,學生人數就是這麼些,只要是同一年級,面孔幾乎都是熟識的。

.指望人氣興旺

畢業自員林高中的黃莉雅還說,多數同學在校內的主要活動空間,好像就是圍著圖書館、宿舍與教室轉。學校後門的志學村裡有一些小吃店,是學生們較常光顧之處,晚上則喜歡到中山夜市去吃宵夜;偶爾也會到花蓮市打打保齡球、逛逛街,採買一些日常用品,有學生透露,學校附近的物品價位較高。

學生社團也都還在雛型階段,由於學生人數少,社團活動比較有限。

雖然目前的住宿率可達百分之百,但學務長謝定中卻開始為98年9月入學的新生憂心,屆時將有四至五百名學生無法住宿;不過今秋的住宿問題尚不致太嚴重,若無新宿舍,依學務長的口吻:「明年秋天就不得了!」

校方除盡力向教育部爭取興建宿舍外,並由學生交涉校外私人企業建造的公寓,目前校旁有兩棟私營的「蓮緣」,距校園僅十分鐘的自行車程,約可容納四百人左右,暫時可以緩和今秋校內的宿舍荒。

現有教室也不敷使用,部分課程須排在晚間開課,幸好行政大樓今秋落成,可以遷出文學院,兩年後可望再有一棟教學大樓充實校內硬體設備,圖書館預建地也已在圍籬,營建工程預期四年完成;未來兩年中校內建設將會更加完備。

愛心腳踏車是校方的一項德政,由學校購買的腳踏車散置在校內各處,確實協助了不少臨時需要交通工具的學生,尤其是校園那麼大,客運又只停在後門的大路上,下了車再走入校園,少說也要花上廿來分鐘,如能在靠近田徑場邊找到一輛愛心腳踏車,就輕鬆愉快多了。

清晨迎著山嵐起床,伏案讀書時有著滿眼綠意作伴,還能擁著山色入眠。設在風景秀麗的花蓮,「東華」的確有著得天獨厚的發展潛力!

.「東華」小檔案


  • 校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號
  • 電話:(038) 662 500
  • 網址:http://www.ndhu.edu.tw/
  • 1989年教育部依行政院指示,擬定籌設台灣東部第一所綜合大學,1991年11月行政院核定牟宗燦博士為籌備處主任,同時正式成立東華大學籌備處,展開各項工作,94年7月1日正式開學,核聘牟宗燦為首任校長。
  • 目前有理工、管理、人文社會等3個學院,98年9月新學年度將新增運動休閒、會計、化學3個學系,即達9系、13個研究所及一個博士班。
  • 現有學生922人,研究生356人,大學部566人。男女生人數比約為 1.68:1。
  • 講師以上的專任教師有98人,其中94人具有博士學位,約佔96%的高比例。
  • 師生人數比約是 1:9.4。
  • 學生宿舍共有1138個床位,目前皆為住校生。二人、四人一間寢室,每學期5200及4000元。宿舍均有網點。
  • 校外租賃每月的房租約是2000元至3500元間。每個月開支平均在6000至7000元上下。
  • 圖書館至85學年度統計,有8萬2019冊藏書。
  • 電算中心共有100台個人電腦,另外各系也設有電腦教室。若以電算中心個人電腦台數與學生總人數計算,電腦與學生人數比約是1:9.9。
  • 採用網路選課。

 
書摘 1書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