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新版序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野台戲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
《山丘上的修道院》+《公東的教堂》10周年精裝典藏盒裝版
山丘上的修道院:科比意的最後風景 10周年傳奇復刻版(平裝)
山丘上的修道院:科比意的最後風景 10周年傳奇復刻版(精裝)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 10周年熱銷紀念版(平裝)
公東的教堂: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 10周年熱銷紀念版(精裝)
老家人:范毅舜攝影文集

AUTHOR

【類別最新出版】
哇係黑龍!來自甘比亞的神祕力量:訂閱、按讚、卡緊欸啦!
練習,拉近了我與天才的距離:王牌左投和田毅的野球魂
HOME RUN:森林王子張泰山O~EO
後山怪咖醫師與那些奇異病人
苦苓開課,原來國文超好玩!


山丘上的修道院:科比意的最後風景(CMR0083)

類別: 作家系列(本國)>AUTHOR
叢書系列:AUTHOR
作者:范毅舜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21日
定價:520 元
售價:411 元(約79折)
開本:18開/平裝/288頁
ISBN:978957137643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新版序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前言

一位自稱為無神論者的偉大建築師,為地球上已有兩千年歷史的古老宗教——羅馬公教會(俗稱天主教)──裡的道明會,設計一座承先啟後的修道院。截然不同的宗教立場,讓他們擦撞出甚麼火花?而不明究理的普羅大眾,在見到這座修道院時,不是站在保守教會立場,敵視這座建築物,就是以現代藝術觀點,視建築背後的宗教及歷史文化如無物。身兼教徒及藝術家身分,我不願「選邊」表態,然而這也是我與大名鼎鼎的拉圖雷特修道院,纏綿近二十年的曖昧態度。

為此,神父多次誠懇邀約,只更加讓我裹足不前。我深知,改變想法,就有如人格整合般的困難,我不願自找麻煩!然而我終於赴約,背後卻有個世故理由:那就是我意外得到一批價值不菲的數位攝影器材,雖無須盡義務,我仍覺得有必要以這套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拍出些能答覆贊助者美意的優質影像。

這功利企圖仍難掩我內心忐忑:從底片攝影一路走來,我的創作隨著數位成熟,諷刺地步入瓶頸。底片時代,堪可吹噓的資歷,俱成過往雲煙。我擔心屆時若拍不出東西,不僅辜負邀請者的美意,也讓自己難堪。再者是深埋在心的憂慮:二十年來,被我置身腦後的立場問題,這回終得攤牌。

我懷疑,這會不會是另一個刻意被我漠視、卻深具挑戰的「自我整合」?

在風光明媚的拉圖雷特修道院裡,我嘗試從文字書寫尋求出路,然而剪不斷理還亂的文字脈絡,卻讓我處處碰壁。後來我轉由視覺思考,卻仍流於表面形式紀錄,了無新意。嘗試到最後,我決定不預設立場,盡量將「思考」降到最低,單純以先進的數位相機自由「觀看」,這無所為而為的「觀、照」竟讓我找到了突破之道……從相機觀景窗中,我第一次「凝視」科比意的修道院,在建築物裡游移的絢麗光影,如招魂般地不斷向我呼喚……有那麼幾回,我幾乎是抱著相機,癱在地上,久久無法言語。所謂教會立場、藝術定見、大師成就……在此全在科比意擅用的光影中融合……

本書可算是一部觀看的結晶,然而影像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卻賦予「觀看」出乎意料的意義與趣味。我涓滴寫下這一路探索整合的過程,期望讀者也能從中得到啟發與興味。

在這一切有個初步段落後,我益發想念在拉圖雷特修道院的時光,尤其是子夜時分,一個人在露台上對著穹蒼發呆,滿天星光下的山丘叢林,猶如竊竊私語般地在風中輕輕搖擺,時空凝結成一個漂浮的點,它讓我有跪地「祈禱」與「讚美」的衝動。在那靈明時刻,我想起與一位神學大師的對談:

「那些無神論者多麼可憐啊!」大師悲憫又高姿態地說。
「他們只是不信你以經院神學闡述的上帝罷了!」我不想討論這話題,溫和地回答。
「不信上帝的人是不幸的!」大師仍不死心。
「但上帝相信他們!祂以全然、世人無法測度的愛相信他們!」

無神論者科比意爭議不斷的一生

一八八七年十月六日,科比意出生於瑞士一處以製造鐘表聞名的山城。從小生長在一個嚴厲又單純的新教環境,十三歲起,科比意開始隨著父親從事鐘表製作。

在家鄉的藝術學校,科比意隨勒普.拉德尼耶先生學習藝術史、素描和當時流行的新藝術美學。拉德尼耶是科比意生前唯一認定的老師,拉德尼耶在三年課程結束後清楚告訴科比意,他應該成為建築師。

在老師的建議下,科比意在一九○七年的往後四年間認真地在歐洲各處旅行,考察不同時期的建築,這幾年的考察自學為科比意的建築師生涯打下深厚基礎,例如修道院會士小房間的靈感,即來自當年在義大利托斯卡尼所參觀過的艾瑪修道院。

科比意三十歲那年回到巴黎,他在這藝術之都結交了一群現代主義、特別是純粹主義的藝術家,科比意的建築概念至此臻於成熟。他與這群朋友大膽提出揚棄傳統的建築美學概念,且嚴厲批評十九世紀以來的守舊建築觀點及復古建築風格。他們擁抱工業成就,鼓吹以工業手法大規模建造房屋,以降低房屋造價並減少組成構件,解決工業時代來臨都市化的人口密集問題。這今天聽來天經地義的觀念,在當年卻深具革命性。

雖然科比意非常喜歡設計能容納大批住戶的社區建築,但種種緣由讓他的早期事業,仍以私人住宅為主,鮮有龐大的社區營造。一九二七年,科比意參加國際聯盟在瑞士日內瓦所舉行的總部大樓建築競圖。這棟極富政治意義的建築,在科比意設計下,不走彰顯政治意念的古典路線,反而以良好的隔熱與隔音成為一座具有實際功能的辦公大樓。荒謬的是,這場看似勢在必得的競圖,最後卻以使用的墨水不符規定為由,將科比意淘汰。然而所有參與計畫的人都心知肚明,墨水只是藉口,保守勢力的從中作梗才是主因。

二戰之前,科比意還曾到訪南美洲及蘇聯,推廣他的城市興建理念。

戰後,科比意參與了法國的重建計畫,「馬賽公寓」就是這時期最重要的著名作品,此外他也代表法國為聯合國位於紐約的總部設計大樓。科比意在抵達新大陸時,愉快地對採訪記者說:「三十年來,我覺得自己彷彿對著沙漠說話,一九四五年起,我便領導著法國的建築發展,此刻我終於覺得理想就要得以發揮……」此時他的聲名如日中天,大眾視他為建築界的畢卡索,對建築界學子而言,他就是現代的同義詞。

然而科比意所期待的「開花結果」時刻卻從未到來,邀他前來的聯合國總部後來將他自設計團隊剔除,詳細情形連科比意都不願多說,世人只知心寒的科比意轉而將心思花在建築美學上,自此不再延攬龐大計畫。

科比意很會寫東西,他的大量著作對建築界的影響不容小覷,然而他得到的惡評卻幾乎與贏得的美譽相當,尤其是他捍衛自己的行事風格及爆烈脾氣更讓人不敢領教。

這樣的一位藝術家,怎麼會來為保守羅馬公教會裡古老的道明會設計修道院?

人間素有諸多無法言明的機緣巧合,春秋史家視之為歷史必然的相遇,在信徒眼裡,卻是上帝早有安排。

為瞭解科比意與修道院的關係,我開始如偵探般的大量探訪、蒐集、整合各種科比意與修道院的線索資料。除了在修院四處參訪詢問,我更南征到普羅旺斯境內的托羅內修道院、石窟教堂、馬諦斯教堂,也往西拜訪了靠近瑞士德國邊界的廊香教堂,以及與法國第一高峰白朗峰相對的阿熙教堂……

而這一切的起點,是從修院餐廳牆上一張不起眼的照片開始。這早在那兒卻被我忽略的裝飾,為我不得其門而入的探索提供了一把鑰匙,一扇通往過去的窗口。

揭開一連串探索的神祕照片

在拉圖雷特修道院期間,我雖不須參與例行的祈禱和彌撒,但午、晚餐時間一定得出現,不然神父會開始四處找人。當他們有私人會議要開,不能一起用餐時,神父也會先備好我的餐點。而就是在某次獨自用餐時刻,我才有機會發現餐廳牆面上一張不起眼的照片,很有表現主義味道的人像照片,竟是為我揭開科比意與道明會結緣的重要關鍵。

老照片裡,那如風乾橘子皮的老人臉孔與從他頭上罩下的白袍成強烈對比。享用著晚餐的我突發奇想:這人像不像義大利小說家艾可(Umberto Eco)在他八○年代名著《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中的一位教士?

《玫瑰的名字》以中世紀一處發生命案的修道院為背景,小說的卷頭語這樣寫著:「世俗凡人的誘惑是通姦,神職者的渴望是財富,而僧侶夢寐以求的卻是知識。」在一連串被冠以天譴、惡魔作祟的事實背後,所有問題竟來自一本被禁止閱讀的書,而在幕後操縱這一切的竟是瞎眼的老教士。

多年前,這本名著被法國導演改編並搬上大銀幕,還請到半息影的史恩康納萊精彩詮釋了前來審案的威廉修士一角。電影最後一幕,當威廉知道所有命案都與這書有關後,當面與老教士對質並揭穿那看似天衣無縫的詭計。瞎眼老教士自知無力回天,竟在密封的圖書室放起火來,熊熊烈火中,老人面目猙獰地將那本被自己下過毒的書一口一口地吞下……

啜飲著葡萄酒,我不禁幻想,牆上那位扭曲著身子的老教士,適不適合扮演那恐怖、操控一切的吞書老人?
「那人是誰?」晚餐後我抓著神父問。

「艾倫.考提耶!拉圖雷特修道院就是因為他才得以請來科比設計興建。」

我就知道這位優雅的老人不是等閒之輩,但萬萬沒料到他就是我正在找尋的主要線索!為了解艾倫神父、科比意、修道院三者的關係,我經由許多人的幫忙,漸漸拼出一幅關於當年那段精彩傳奇的完整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