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神祕起源
寶石之路
延伸悅讀
鑽石史詩
彩色寶石的王國
知名寶石的小故事

譯 者 作 品

木乃伊:邁向永恆之旅
聖修伯里:永遠的小王子
龍紋身的女孩
玩火的女孩
直搗蜂窩的女孩

發現之旅

【類別最新出版】
哥雅:既華美浪漫又殘酷寫實
達利:超現實主義狂想天才
發現之旅藝術大師 (11冊) :馬內+竇加+華格納+夏卡爾+哥雅+達利+米羅+高更+柯比意+莫內+林布蘭
聖修伯里:永遠的小王子
凡爾納:追求進步的夢想家


鑽石與寶石(XB0064)──永恆的印記

類別: 百科‧圖鑑>發現之旅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Patrick Voillot
       Patrick Voillot
譯者:顏湘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18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36頁
ISBN:9571337517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神祕起源寶石之路延伸悅讀鑽石史詩彩色寶石的王國知名寶石的小故事



  知名寶石的小故事

「眼之光」(Nur-ul-Ain)皇冠
故事要從1642年說起。行遍四方尋訪寶石的名家塔維尼耶,曾在印度西南部見過一顆重達300克拉的粉紅巨鑽,產地很可能是葛康達礦區。

這顆名為「光之海」(Darya-i-Nur)的鑽石──塔維尼耶只簡單稱作「大平頂」,一直為蒙兀兒皇帝所擁有,直到1739年納迪爾沙赫征服德里,並在該城大肆搜括了58天之後方才易主。鑽石被帶到波斯後切割成兩枚,一是176克拉的「海洋」(Darya),仍琢磨為桌型,另一顆是60克拉、切磨為卵形的「眼之光」。溫斯頓曾將「眼之光」與各種顏色的鑽石鑲嵌在一起,製作成彩虹鑽石,後來1958年法拉迪寶王后與伊朗國王結婚,皇冠的正中央就是鑲著這顆鑽石。

「黑色奧洛夫」(Black Orlov)
它那槍管般的顏色與其產地一樣,始終成謎。有人以為這顆195克拉的鑽石名叫「布拉馬之眼」(Eye of Brahma),鑲嵌在印度朋迪榭里(Pondicherry)地區的一座雕像上。還有人在某位俄國公主娜蒂雅‧維津-奧洛夫(Nadia Viegyn-Orlov)的首飾中,見過這顆鑽石的蹤跡。然而,這位公主根本不存在,而且也從未聽說印度有過任何黑色鑽石,因為黑色在當地代表不祥。

再說,這顆鑽石的枕墊式切磨,其歷史不會超過一百年!總之,這顆目前67.50克拉重的鑽石在被鑲成項鍊並轉賣多次後,如今由紐約鑽石商溫斯頓當作珍品在全世界巡迴展覽。最後一次的販售紀錄是在紐約的蘇富比拍賣會上。

「瓦加斯」(Vargas)
此鑽的原石重量為726.60克拉,是世界第六大鑽。1938年,兩名礦工在巴西密納哲雷斯州(Minas Gerais)聖安東尼河(San Antonio)河底發現這塊原石,並以當時的總統瓦加斯(Getulio Vargas)之名命名。溫斯頓得知原石出土後,立刻飛奔巴西。

但該原石在洛伊茲(Lloyds)公司投保了75萬英鎊,已經以掛號包裹寄往安特衛普。不過最後他還是買成了,「瓦加斯」也於1941年進行切磨:411.06克拉總共雕琢成29顆鑽石;最大的一顆重48.26克拉,以祖母綠型切磨,賣到德州後又被溫斯頓買回,並重新琢成44.17克拉,然後再度賣出。到了1950年代,另外七顆18至31克拉的鑽石先是鑲成手環,後來又鑲成項鍊與搭配的戒指,獻給了一位酷愛珠寶的印度大君。

「德勒斯登綠鑽」(Dresden Green)
40.70克拉的純綠「德勒斯登綠鑽」,擁有58個刻面,閃耀著如蘋果、苔蘚和春天般的綠意。這顆切磨成梨形的鑽石,始終是大自然的天工巧物。1720年左右,這塊原石的出土讓人燃起希望,以為又找到了一方福地,但產地究竟在印度還是巴西,卻是眾說紛紜。

1742年,德意志帝國薩克森(Saxony)選帝侯兼波蘭國王腓特烈‧奧古斯都二世(Frederick Augustus II),親自在萊比錫(Leipzig)的市集上向一位荷蘭商人買下此鑽;當初將德勒斯登建造成人文薈萃的巴洛克藝術之都的人,正是腓特烈‧奧古斯都的父親。這顆鑽石有兩個名稱:「綠鑽」與「德勒斯登綠鑽」,它是德勒斯登大王宮的主要珍寶,寶庫裡的金銀珠寶全都藏聚在裝飾豪華的綠色拱頂之下──綠色想必是他的最愛。

與數百顆白鑽一同鑲成肩飾,在薩克森王室的珠寶中傲視群倫的「綠鑽」,向來是無可匹敵。1945年2月逃過二次世界大戰一連串可怕的轟炸後,不得已暫寄於莫斯科,到了1958年才又回到重建後的德勒斯登。

「大墜子」
據說阿吉丹的艾麗諾(Eleanor of Aquitaine)是這顆90.38克拉重的寶石的第一位主人。她可能是在1145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在小亞細亞獲得的,後來送給兒子獅心李查(Richard the Lionhearted)。當李查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六世所俘,便獻出此鑽作為贖金。

  這顆閃耀奪目的刻面鑽石於16世紀再度出現,成為嬌美的黛安娜‧德波迪耶(Diane de Poitiers)的飾物,這應該是亨利二世送她的禮物。後來又失蹤了400年的「大墜子」,重新在卡地亞露面,接著被溫斯頓買下後又轉賣給一印度大君。過了十年,這位君主去世,溫斯頓再將鑽石買回,並鑲上一條以157顆橄欖形鑽石串成的項鍊,然後賣給加拿大一名富翁的妻子齊蘭(Dorothy Killam)。當時這位夫人的珠寶箱裡已經有一顆完美的39克拉藍鑽,據說是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皇冠上的一顆飾鑽。這位忠實客戶去世後,溫斯頓──還是他──又買回這枚首飾,而「大墜子」也於1971年再度賣出,至於買主的身分只知道是個歐洲人……

「維特巴哈」(Wittelsbach)
這顆鑽石重35.32克拉,明亮式切磨,呈深藍色。至於來歷,只知道產於印度。

1667年,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將女兒瑪嘉瑞‧德瑞莎(Margaret Theresa)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李奧波一世(Leopold I)時,這顆鑽石也是嫁妝之一。瑪嘉瑞‧德瑞莎於1673年去世,李奧波後又娶克勞蒂亞‧菲莉絲(Claudia Felicitas)為妻,她也於1696年去世。於是李奧波便將瑪嘉瑞‧德瑞莎遺留下來的珠寶,其中還包括這顆大藍鑽,全部送給第三任妻子伊蓮諾‧瑪德蓮(Eleonora Magdalena)。

伊蓮諾‧瑪德蓮皇后於1720年辭世後,鑽石就遺贈給年紀最輕的公主瑪麗亞‧愛蜜莉(Maria Amelia)。1722年,當瑪麗亞‧愛蜜莉與巴伐利亞的查理‧亞伯特(Charles Albert)訂婚時,這枚鑽石也隨之轉入維特巴哈家族手中,但到了1931年卻離奇失蹤。幸而它的故事並未就此終結。

1961年,「維特巴哈」又出人意料地出現了。有位鑽石商為了重新切磨一塊剛買不久的大鑽石,便向安特衛普的鑽石商寇科摩(J. Komkommer)請教。寇科摩仔細檢視了那顆35.5克拉的藍鑽後,直覺它必定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他立刻簽下購買合約,隨即趕回店裡試圖確認鑽石的身分。找了幾分鐘之後,終於在鑽石字典中見到了這顆鑽石的說明與圖片;他再度發現了「維特巴哈」。1964年,此鑽賣給了一名私人收藏家。

「造匙者」(Spoonmaker)
這顆重85.8克拉的梨形鑽石展示於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托普卡皮(Topkapi)博物館。據傳是位漁夫在一堆殘渣中發現這顆鑽石的,後來拿此鑽和一銅器商換了三根湯匙。這顆鑽石可能是1882年後便杳無音訊的「土耳其第二」(Turkey II),當時它仍是鄂圖曼帝國的珍藏珠寶。不過另一些說法倒也相當精彩。例如,根據托普卡皮博物館的目錄記載,「造匙者」就是「皮高特」(Pigott)鑽石,可能是法國某軍官於1774年向馬杜拉(Madura)大君購買後從印度帶回來的。曾一度屬於拿破崙的母親蕾蒂西亞(Laetitia Bonaparte)所有。

1818年,「皮高特」歸屬於當時阿爾巴尼亞總督阿里帕夏(Ali Pacha)。阿里帕夏是個野心勃勃而專橫的人,1822年時,因勢力變得太過強大,蘇丹便派遣使者前來將他帶回土耳其。阿里帕夏起兵反抗,身受重傷。他特獲恩准死於自己的總督府;臨死前,他下令消毀自己最鍾愛的妻子與鑽石,但手下並未聽命行事,於是「皮高特」沒有變成粉末,而他的妻子也活了很久。儘管托普卡皮博物館的目錄如此記載,但關於「造匙者」是否就是「皮高特」這點,專家們仍是意見分歧。

「眼之光」皇冠、「黑色奧洛夫」、「瓦加斯」、「德勒斯登綠鑽」與「大墜子」的故事摘自寇斯托拉尼(Francoise Kostolany)的《鑽石》(Le Diamant),Hachette出版社,1992年 「維特巴哈」與「造匙者」的故事摘自海尼格夫婦(Ernst A. & Jeanne Heiniger)的《珠寶大全》(Le Grand Livre des bijoux),Edita Vilo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