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戴晨志
戴晨志小檔案
成長點滴
作家風采
相關剪報
 
戴晨志--為大眾讀、為大眾寫、為大眾講 2007.5/21

【讀寫趣味】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本文轉載自金石堂出版情報〉

就一個晚上,戴晨志想,就拋開擁擠的書和資料吧。

周五黃昏,戴晨志在望出去就是台電大樓的辦公室等著妻子和一雙兒女到來,一家人準備先去逛士林夜市,再到圓山飯店住一晚。在居住的城市裡旅行,換一個角度看基隆河,不回家過夜,對戴晨志來說,這不僅是刺激想像的家庭活動,也是愛的教育行動版。

傳真機吐出一張紙,廣東一家創投公司的演講邀請函,「好像有一點遠……」戴晨志嘀咕著。

出版社才送來新書大樣,書名尚未決定,其實戴晨志已經苦思出好幾個書名,<敢想、敢要、敢得到>是其中之一,但都沒有<不生氣,要爭氣>(時報文化)這種讓人第一次聽到就永遠忘不了的絕品,他要再用力想一想。

第二天周末,戴晨志的行程表上還有三場演講要趕。而他蒐輯資料、閱讀、寫作以及準備演講的秘密基地裡,有著四張大書桌進駐,三十萬頂級音響附加按摩椅,這四十坪大辦公室就是暢銷作家的充電廠。

作家風采

* 戴晨志老師的演講向來熱力四射,總是能吸引滿坑滿谷的讀者耹聽

資料整理高手

十年前,戴晨志辭去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職,準備專心寫作。<說話高手>(時報文化)連續兩年在暢銷書排行榜上逆轉了戴晨志的人生,這和他一直以來規劃也徹底執行的出國念書、拿博士學位,再回台灣教書相去甚遠,但「說話」正是一個新興議題,一門顯學,讀者大眾卻只有翻譯書可以看,而翻譯書中所舉多是遙遠的例子,口語傳播學者戴晨志自覺可以在這個領域發揮,但又極不想在學術研究與「為大眾寫作」之間搖搖擺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只能專心做一件事」。

羅斯福路的這間辦公室就是當時戴晨志為自己找到的棲身之地。說是辦公室,其實比較像豪華一點的個人工作室,只偶爾會有工讀生來剪報和打字,其它的事情戴晨志都親力親為,打電話過去,沒有經紀人的他總是親自接聽,每一張傳真也都親自回。

熟悉他一系列作品的人都知道,為了讓讀者能瞬間吸收,當下產生激勵作用,他的文章一定會先講個小故事、小笑話,或一則小新聞,以此為引言,再導出一個觀念,這樣的寫作模式需要不能重覆使用的大量故事和笑話,戴晨志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在佔據一整面牆的檔案夾裡。

戴晨志每天閱讀三份報紙和各類型的雜誌,從主流的<商業周刊>到一些企業刊物、公司內部通訊如<佳音>、<展望>、<嘉基院訊>、<聖心教養院>、<花蓮善牧>……每一本雜誌都代表戴晨志的一份捐贈,但他也從這些非主流刊物中讀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感人小故事。

大書桌上剛好攤著幾頁<商業周刊>不久前的封面故事「越寫越聰明」,戴晨志把它撕下來準備放到「作文」檔案夾。

十多年的累積,並且伴隨寫作領域的擴大,從說話、溝通、EQ、幽默、成功到親子、兩性,戴晨志書架上的剪報檔案越來越多,分類也精細到達數百種之多,第一排掃過去是「笑話」、「幽默」、「文化/文化傳播」、「電影」、「好習慣」、「職場」、「名人」、「小人物」、「老人、兒童」、「口才」、「旅遊」、「分手」、「作文」、「創意」、「自信」、「成功」、「大哥大」、「財富」、「誘惑」、「寬恕」、「快樂」、「死亡」、「風水」、「迷信」、「心靈」、「新觀念」……每一個類別代表一篇可以發展的文章,要寫作時,戴晨志就抽出與主題相關的剪報資料攤在桌上,思索著如何運用它們,編織出一篇動人的文章。「因為我沒有小說家的想像力,寫作憑靠的都是身邊的故事、真實的故事」。

也不一定所有的檔案都用得上,戴晨志取出「圖片」,裡面夾放各種有意思的圖片如建築、動物、風景,看起來和他的寫作真的一點關係也沒有。

剪報資料用過即棄,所以必須不斷的補充新資料,開發新的類別,對戴晨志來說,這幾百個使用「戴氏分類法」生產出來的檔案夾正是他十多年累積的智慧財產。

但戴晨志不上 Google 搜尋。理由一,有幾次去搜尋,發現網路上傳來傳去的許多都是他的東西,有時候還有很白目的人把戴晨志的文章傳給戴晨志本尊;理由二,網路上的東西太大眾,太人盡皆知了,他希望蒐輯的卻是不為人知,或者是微不足道到被忽略的小故事。

不上網,事實上戴晨志也不用電腦寫作,應該說,他以自己習慣的方式寫作,也不覺得有必要改變習慣。電腦即速度即效率,對戴晨志來說,速度一點都不重要,他可以自己決定寫作的時間,也自己決定出書的時程──基本上一年三本書,因為「總是會寫到掉眼淚」,寫作時書桌上經常攤著一堆揉成一團的衛生紙,戴晨志無法想像自己一邊敲著鍵盤一邊掉眼淚的情景,缺少紙與筆伴隨的眼淚,就像落在水泥地上被踩爛的花朵。

但如果推想戴晨志是一個浪漫的人,那就不對了,有一點可以證明:他不看小說。辦公室的書架上,成功、溝通、兩性、婚姻、職場、激勵、心靈、親子……這幾個類別大致就是戴晨志的閱讀範疇,他想不起有哪一本書特別影響了他,「一個人應該是受他所有讀過的書的影響,而不是某一本書」。

但如果斷然裁定戴晨志是一個不浪漫的人,那也誤會了,在演講台上,他是熱情奔放,讓人哭也讓人笑的發光體。安靜不會搞笑,甚至於有一點森嚴,一點拘僅,戴晨志承認自己私底下是這樣的人,但是一上了台,借用一位被戴晨志嚇過的新聞局官員的說法:「簡直判若兩人」,不但判若兩人,而且控制精準,要人哄堂大笑則哄堂大笑,要人感動落淚則感動落淚。

一年一百多場演講,台下坐著業務員、軍人、老師、家長、學生、美髮師、禮儀師、公務員、扶輪社……人數少則幾百多則上千,最盛大的一次在馬來西亞,七千人。戴晨志希望七千個人都能帶著感動回家,希望每一個人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生存的方式,同時得到生命的啟發。

對戴晨志來說,2007 年將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在時報文化的書銷量總共累積到三百萬冊,意味著過去十年來有三百萬人次受到他的鼓舞與激勵,包括網球小將詹詠然。為大眾而讀、為大眾而寫、為大眾而講,戴晨志繼續前進,從來沒有一天後悔他十年前放棄學術,走向大眾。

 

想邀請戴老師去演講嗎?請先填寫演講邀約的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