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戴晨志
戴晨志小檔案
成長點滴
作家風采
相關剪報
 

戴老師的心情園地-- 來自高三小立學的困惑與解答 (2009.5.27)

Dear 戴晨志博士:

我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很快便要進去軍校就讀。在我最痛苦、無助的時候,我喜歡看一些名作家的書,比如吳若權前輩、透徹人生的劉墉、以及總是用溫柔筆觸的琦君奶奶,還有博士您。

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您的書,是媽媽放在床頭的《天天超越自己》,在書中,我看到許多生動有趣的例子,因此,我開始喜歡這樣的方式。或許,不管有多好的說話技巧,總得引起別人的興趣,才有它的價值。

後來我在高一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內向害羞的男孩,我心中起了一股奇特的情感,彷彿看到了以往的自己。因此,我將您的大作:《天天超越自己》、《你是溝通高手嗎》借予他,而他也在您的著作幫助下,慢慢走出內心的象牙塔。我很高興,真的。或許,早在看到您以極大苦心後,考上托福的那篇文章,我就深受影響了也說不定。

晨志博士,我的心中一直有些話想說,希望您能為我一解心中疑惑。是這樣的,我對別人的關心有極大的渴望,因為我總是少了那麼一點安全感。我也明白,想要別人對我好,我必須得先對別人好。但我努力過,甚至不只一次,但我視為朋友的人,卻在生日、或家政做蛋塔時,連一塊蛋糕、蛋塔都沒想到為我留下。很心傷呵,在那樣的情況下,我默默地走開。為什麼呢?我要的,並不多呢,為什麼呢?不斷地思索,彷彿把弄一團以亂至極點的毛線球,越想越迷亂。

聽到博士要來演講的消息,我真的很高興,提筆寫下此信,以表達我的孺慕之情。

祝 順心平安 小立敬上 2009.5.16

 

戴老師回覆──

小立同學:

謝謝你給我的信。

你對別人的好,當然是一件很棒的事;可是,別人卻沒有〝義務〞對我們好!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不一定都很周到。

所以,付出關心,對方不一定會給我們相同的回報;就像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一樣,也不一定有同等的回報。

不過,沒關係,〝國中〞只是一個過程,同學的情誼只是短暫的,以後,在人生道路上,你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更知心、更談得來的朋友!

我們只能更盡力地對待別人,但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如何對待我們,不是嗎?


 

 

想邀請戴老師去演講嗎?請先填寫演講邀約的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