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時報悅讀網首頁

回鐵道世界首頁


超級鐵道迷

請疼惜 基隆港邊的鐵枝路

◎圖文/洪致文

基隆港邊鐵枝路照片
基隆站的號誌樓
左邊的號誌機,便是基隆站月台上就可看到的臂木式號誌
由基隆車站通往西岸旅客碼頭的鐵道
基隆站北的號誌樓

「基隆港邊的鐵枝路下,有一個下港來的老阿伯……」

如果說,要替基隆港邊的鐵道找首代表歌曲,相信不少人會記起這首林強所唱的〈黑輪伯仔〉。在鏗鏗鏘鏘的鋼鐵敲響聲中,基隆港邊鐵道的港都風情,就這樣浮上人們眼前。

基隆港與縱貫鐵道的興建,是甲午之戰日本擁有台灣後,在島上所做的最初大型建設工程。以日本殖民者的角度來看,縱貫鐵道的完成可以讓島內南北運輸更有效率,而基隆港的開港,更是讓台灣的物產得以向外輸送的管道。因此,在這樣的殖民背景下,興建基隆港與縱貫鐵道,便成為日本統治台灣上的「第一要務」。這樣的大型建設,同時促進了台灣的近代化。有意思的是:連接這兩個近代化工程的,便是基隆港的鐵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基隆臨港線」。

有著這樣的歷史背景,基隆臨港線的建設也隨著港區的不斷擴大而延伸。沿著西岸港邊往出海口繞去,途中甚至有跟老宜蘭線類似的隧道。二次大戰後,外港線的興建,增加了鐵公路共用「復興隧道」的名景。加上與台肥鐵道的十字交叉、「仙洞調車場」前的特殊雙K道叉,基隆臨港線曾有讓人驚豔的迷人風采。

不過,隨著港區鐵道貨運的萎縮、台肥線與外港線的停駛,這些鐵道珍寶都一一成為歷史。最近,連基隆車站附近最後的一些港區鐵道文化資產,也面臨拆除的命運。這其中,包括全台沒剩幾座的號誌樓,以及非常特殊的臂木式號誌機。

基隆曾被趣稱為「號誌樓之鄉」,因為除了車站內就有兩座的號誌樓外,臨港線上也有數座號誌樓控制鐵道重要輻輳之地。號誌樓就像是飛機場的塔台,是一種控制火車站場的「司令台」。在一切都還是機械聯動、沒有電腦的時代,號誌樓本身就是一座大大的機械結構:上方視野良好且常有突出瞭望台設計的上層,多裝有成排的控制閘柄,透過可以前後拉動的扳手,用複雜的機械結構連接到號誌樓的下層,然後再由這裡延伸出到站場的水平面,透過鋼纜的拉動,機械式地操控站場上的一個個轉轍器。這樣的號誌樓在台灣已經不多,高雄港站的南號誌樓還被高雄捷運施工而拆除,如果基隆的號誌樓也將不保,確實相當可惜。

此外,基隆站在站內月台就可看見的「臂木式號誌機」,也是如今少見的鐵道珍寶。這種以宛若手臂上下移動,來指示火車行進與否的老式號誌,在花東線殘存的被全面拆除後,就以基隆地區所留下的規模最大,並且成為基隆鐵枝路的特色。

在台鐵連年虧損的情況下,港區鐵道文化資產的保存,無法苛求由台鐵來加以保存、活用。這些鐵道文化資產與港區開發的共同規劃,應該是基隆市府建設新港都風情時,必須審慎規劃的。

然而,目前的燃眉之急,是台鐵將拆除這些號誌樓與號誌機。如果台鐵不手下留情,也許等到市府經費撥下,卻早已沒有一絲遺跡殘留。為了港區鐵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大家必須一起來多多疼惜這台灣近代化過程中有著歷史意義的基隆港區鐵枝路啊!

【原刊於 2004 / 03 / 31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諷刺的產業文化保存──基隆站號誌樓待拆?
歷史見證,四月十五日南號誌樓下部結構拆除
鐵鑄月台遮雨棚(這是舊基隆站少數殘留的遺跡)
鐵鑄月台遮雨棚
宜蘭線月台
保存完整的彈簧轉轍器
基隆站南號誌樓
防空洞

四月十五日當天,文建會「產業文化調查小組」委員,拜會台鐵基隆車站,對於站內兩 處號誌樓以及相關鐵道文化資產面臨拆除急迫情況展開搶救。然而,就在委員們參訪南 號誌樓的同時,台鐵台北工務段的工作人員,卻以快速的動作,彷彿支解屍體般地拆除 號誌樓下部最精彩的聯動機械結構。在新文資法尚未通過,「暫訂古蹟」機制無法啟動 的情況下,只能眼睜睜看這古老的產業文明遺跡被支解與拆毀三分之二,實在相當諷刺 !

一直以來,對於台灣珍貴的鐵道產業建築,在保存上總有許多的無奈。像是彰化扇形車 庫的被列為古蹟,是因為它已經是最後殘存的一座,再不保存就沒有了。號誌樓這種控 制站場股道的古老設備,同樣也在近年來一座座被拆毀。在所剩無幾的情況下,討論它 的「價值」已經無濟於事,而是要如何留下最後殘存的幾座才是當務之急。

基隆地區曾被稱做「鐵道號誌樓之鄉」,包含臨港線鐵路,一共有五座號誌樓存在。第 一號號誌樓就是基隆站南邊日前下部結構被拆三分之二的南號誌樓,第二號誌樓則位於 基隆站北端,控制站內與西岸碼頭臨港線的咽喉處。第三號號誌樓位於站北平交道再過 去一點的臨港線上,第四號號誌樓位於仙洞調車場旁原有雙K道叉之處,而最後一座的 第五號號誌樓則位於與台肥線十字交叉處。因為基隆地區的號誌樓相當地多,在一座座 消失之後,卻還有站內兩座號誌樓殘存著。基隆車站是目前台灣唯一一座南北兩端號誌 樓都健在的車站,高雄港站的號誌樓,則已因捷運施工拆毀一座而殘缺。

基隆的南號誌樓掌管基隆站南下出站方向號誌與路線,很早便改用色燈號誌,文建會委 員參訪時下部機械連結裝置正被拆除,相當可惜。北號誌樓控制基隆站通往西岸碼頭之 鐵道,所有機械結構尚稱完整,其連結之臂木式號誌機,是台灣最後殘存由號誌樓直接 控制者,亦是台鐵幹線鐵路上最後殘存的此種號誌,但如今卻也有被台鐵拆除的可能。

台鐵目前保存良好且內部器械完整的號誌樓只剩三座:基隆站內兩座,以及高雄港站內 一座。如果這些號誌樓再被毀去,恐怕日後要討論遷移保存都將連機會也沒有。其實, 基隆站內的珍貴鐵道文化資產還有很多,像是防空洞、鐵鑄月台遮雨棚與宜蘭線月台。 特別是這座已經被停用的宜蘭線月台,是台灣目前唯一殘存的雙線終端式旅客月台,並 且保存有一套完整彈簧轉轍器。這些基隆的鐵道文化資產,在地方政府缺乏文化遠見的 規劃,以及台鐵並不懂得珍惜的情況下,恐怕即將消失。這一代人一下輕忽的拆毀與不 珍惜,就將是歷史上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相關報導:搶救都市記憶「軌」跡 聲聲急(2004.04.19 中國時報報導)

回鐵道世界首頁 鐵道博物館首頁 鐵道檔案庫首頁 作家檔案櫃首頁 鐵道作品集首頁 鐵道新聞台首頁 鐵道世界留言版 鐵道世界友站連結

 

時報出版
Designed by
MooMoo

地址:108 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 3 段 240 號 3 樓
服務電話:(02)-2304-7103 【客戶服務專區
(c) 2006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
本站台資料版權為洪致文先生所有,
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