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時報悅讀網首頁

回鐵道世界首頁

                〈火•車•故•事〉☉洪致文  

解讀火車顏色之謎

說來也許令人難以置信,台灣文學竟能解讀火車顏色之謎?「婚約奇譚」,是台灣文學家呂赫若於 1935 年發表於《台灣文藝》裡的短篇小說。該文主要是述說主角春木到火車站去接為了躲避與無賴李明和婚約的女子琴琴,以及聽她如何被逼婚之情景。

那時,呂赫若這樣寫著:「車站已經亮起燈,大批旅客在月台上來回踱著,等候火車進站。火車於 6 點 55 分,拖著黑沈沈龐大的車體滑入車站。」

當年寫這篇小說時的呂赫若,也許不知道他視為當然的車站場景敘述,居然無形中會在今天,為我們解開日本時代的火車客車車身顏色之謎。

日本時代的火車車廂是什麼顏色的,一直是令人最好奇之處。因為殘存的相片全為黑白,是個無色彩的世界,並無法提供多大的參考意義。而活過那個時代的人眾說紛紜,藍色、棕色或黑色都有人說過,所以對於需要精確記載的鐵道研究者來說,實在是很大的麻煩。

台鐵在 1935 年 9 月後引進的黎明鋼體車製作規格上曾有記載,外部塗裝式樣與省鐵相同。這省鐵,指的便是日本國內的鐵道省鐵路。當時,省鐵客車為防煤煙沾污車廂,因此標準塗裝為「葡萄色一號」。這顏色其實很近黑色,但因不是純黑,有點藍紫之調,所以稱葡萄色。我們不確定台鐵在這批車( 1935 年 9 月)之前是否是用這款近黑色的塗色在木造客車身上,但因一直未有明確記載,也只能猜測。

沒想到呂赫若發表於 1935 年 7 月(寫作時必更早於此)的這短篇小說,竟明確指出:火車拖著「黑沈沈」龐大的車體滑入車站,證實當時車身已塗近黑之色。而這葡萄色之名大概只有鐵道相關者才會懂,所以一般人以眼睛所見稱為黑色,是可以理解的事。

我們常說,鐵道文化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早已融合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台灣文學往往也被視為台灣文化的瑰寶,像這樣的鐵道記憶會在文學中出土,其實也就不足為奇了!

 

回鐵道世界首頁 鐵道博物館首頁 鐵道檔案庫首頁 作家檔案櫃首頁 鐵道作品集首頁 鐵道新聞台首頁 鐵道世界留言版 鐵道世界友站連結

 

時報出版
Designed by
MooMoo

地址:108 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 3 段 240 號 3 樓
服務電話:(02)-2304-7103 【客戶服務專區
(c) 2006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
本站台資料版權為洪致文先生所有,
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