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火到冰點,當代最獨立的一枝筆!
在紛紜中加深理解,在混淆中培養對真偽價值的辨識,
與龍應台合作長久的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編輯葉美瑤一語道盡:
「她的影響力大,就在她專往危險的地方去闖,但不至死。」


◤文化政策為什麼?(2008.5 月)

如果文化是公民社會的基礎,那麼文化政策在政府的運作中又佔了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呢?

你問一個總統候選人他的經濟政策是什麼,他一定倒背如流。如果追問他的外交政策、國防政策、交通政策、治安政策甚至衛生政策、醫療政策、兒童福利政策,他也可能從容應答,因為他的幕僚讓他事前做過功課。可是如果請他談他的文化政策呢?

他多半會支支吾吾答非所問,很可能不知所云。

文化政策為什麼?(上)
文化政策為什麼?(中)
文化政策為什麼?(下)

◤文化,是什麼?(2008.5 月)

對著空蕩蕩的議事大廳,冬夜的清晨三點,台北市文化局長說:

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隻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並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麼自賣菜的小販手裡接過找來的零錢?

文化,是什麼?(上)
文化,是什麼?(下)

◤在鐵絲網邊緣行走 20 多年的龍應台

龍應台的影響力,來自於她對於華人世界「現實公眾議題」提出的批判或建言。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馬家輝說,龍應台示範了外來學者可以、應該、如何以「知識批判」介入香港社會。與龍應台合作長久的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編輯葉美瑤則一語道盡:「她的影響力大,就在她專往危險的地方去闖,但不至死。」


2006 書市回顧台灣篇-年度焦點人物:龍應台/中時記者陳一姍
 

◤向胡錦濤嗆聲的心路歷程

龍應台一支銳利無比的筆,這一年直指兩岸領導人胡錦濤、陳水扁。因她〈請用文明來說服我〉一文,大陸被禁的《冰點》周刊在強大壓力下復刊;李登輝更以〈今天這一課──品格〉一文示扁,在龍應台新書出版之際,《商業周刊》專訪她談過去一年的心境。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週刊第 975 期,作者/陳雅玲)

龍應台 重新拿回發球權/今周刊 501 期
龍應台:學者要獨立不是中立 【2006 /07 /26 民生報】

◤評論龍應台

與其說龍應台獨自點燃了一片野火,還不如說她只是點燃了一個火種。
野火一點,火種自然再燃燒開來。這是因為台灣民眾在呼應。《野火集》
不是一個作家的個人事件,而是台灣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林達,《帶一本書去巴黎》作者

近年她的文字,直刺現實,促人警醒;觸摸歷史的創痕,讓我默默拭淚;
對喧囂的臺灣,對混沌的大陸,以十分微妙而艱難的方式,深入不同的
語境,兩邊發言。她有靜水深流,娓娓訴說;也有剎那間迸射的閃電,
一朝拍案。越來越多黃皮膚黑眼睛的「七年級生」、「八年級生」,被她
磁性的聲音吸引。在大陸、臺灣和香港,龍應台成為一個沒有人能夠替代
的角色,成為三地傳媒人和學者思想和情感的極其重要的紐帶
──錢鋼 ,香港大學教授

直率和「憨膽」,使得龍應台的行文極度自信,她覺得她在講一件再簡單再
明白不過的事,怎麼可能有人不明白不同意。她在文章裡不只堆累、鋪陳現
象,她還提出問題,而且立即給清楚明確的答案,一氣呵成,絕不拖泥帶水。
龍應台的大部分文章都有直接的對象。她幾乎從來不寫獨白似的內容,她拒絕
喃喃自語,她隨時都在心裡瞄準了她要說服誰、她要感動誰,然後才「砰」地
一聲發射她的文字砲彈。這種強烈的「讀者對象意識」,在過去的文學或社會
批評領域裡都是少見的,感染力也就格外無可抵禦。離台去了歐洲,她開始由現
實、具體批判走向普遍觀照。同時也就開始走向構築時間縱深的歷史。從社會影
響上看,龍應台的地位已無可撼動;然而從作品的發展演變上看,龍應台卻絕非
是個已經定形定性了的作家。
──楊照,歷史評論家


對於台灣社會,作者指出,能夠享有今天的基本權利,其實都是長時期以來,知
識份子捧著易碎的瓷器接力賽的成果,瓷器一百年不落地,嫣然放出光芒,但她
也說這個新得到的自由,在台灣人的手裡,像一條抓不住的泥鰍。對於了解今天
台灣的民主亂象或民意專制或民意代表的專制,有許多啟發。關於民意,通過小
城魏瑪,她這樣問到,代表民意的總統或總理是否就更能保障思想的自由和文學
藝術的發展呢?如果在 1775 年魏瑪以公民投票來決定是否聘請歌德和席勒,以投
票來決定尼采的去留,投票的結果會是什麼呢?平庸主義可能會是最後的勝利,而
民主的傾向就是向平庸看齊、靠攏。她不只一次提到,民主並不等於投票,民主也
不一定就是保障人權,我們的社會有了選舉,並非就此沒有人權的問題。我們開始
要面對民意的專制,現代民意取代了過去的獨裁,膚淺的民意無所不在。她雖然有
些菁英主義,但也很貼近歷史。
──張維安,清大社會所教授

今天這一課:品格
王健壯推薦「序」:爛泥巴裡有人跪著造反

◤向核心價值邁進 超越台灣主義

「為台灣民主辯護」在華文世界引起前所未見的巨大迴響。在中國大陸,網
路讀者一片激昂的罵聲,指控龍應台是「中華民族叛徒」;許多知識分子則紛紛著文為 「辯護」辯護。在台灣,最多的還是表達知音的感動,但是也有人認為龍應台是「台灣民族叛徒」。「中華民族主義」和「台灣民族主義」在這裡一頭撞上。

向核心價值邁進 超越台灣主義(上)
向核心價值邁進 超越台灣主義(下)

◤被綁架的人民

「愛不愛台灣」、「是不是台灣人」取代了「有沒有能力」、「是不是專業」。不用腦思考,我們用血思考。
政客是每天都有的,只要有肉,就會有蒼蠅。政治家,卻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先要有負責任、有見識的公民,才會有負責任、有見識的政治家。

一代一代政治家的彼此切磋薰陶,風行草偃,三代之後,才會有心胸開闊、眼光遠大,有智慧有擔當的大政治家的出現。我們現在在哪一個階段呢?兩千三百萬人中有多少負責任、有見識、不被愚弄的公民呢?

被綁架的人民(上)
被綁架的人民(下)

◤面對大海的時候

「五十年來家國──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人間副刊,九十一年七月十至十二日)激起了台灣公共論壇上多年不見的辯論。信箱中也塞滿了讀者來信,其中高達三分之一來自海外台灣人。同時文章在中國大陸的網路上流傳,在彼岸也引起一場激烈的辯論。令人玩味的是,這篇文章,在台灣被某些人批判為「統派」思想,在大陸則被指控為「變相台獨」。一篇文章,各自表述,倒是成了時代的一個微小的註腳。

面對大海的時候(上)
面對大海的時候(下)

◤城市文化---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

三十五年過去了,台灣還是一個閉塞、國際化不足的地方?是的。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台灣的內向性。中正機場裡外國旅客非常少。首都的英語街道標示一團混亂。報紙的國際新聞五分鐘就可以讀完,有線電視的新聞報導更像是一種全國集體懲罰:小孩吞下釘子的報導時間十倍於伊索匹亞百萬人餓死的消息,南投的一隻狗吃檳榔的鏡頭比阿根廷的總統大選更重要…

城市文化---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上)
城市文化---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下)

◤城市文化---五十年來家國 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龍應台,請你放過台灣,你那種「傳統」只是你個人(寫作)「生存」的必要,請讓我們台灣繼續「閉塞」,維持「內向性」不變,這樣才不會跟「中國」一樣!如果沒有親中國媒體的搗蛋,我們就能用我們台灣的特色吸引國際的注意,得到國際間政治文化的認同,這才叫做台灣已國際化…

城市文化---五十年來家國 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上)
城市文化---五十年來家國 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中)
城市文化---五十年來家國 我看台灣的「文化精神分裂症」 (下)

(c) 2008,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 服務電話:02-2304-7103 【讀者服務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