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王文華流行館首頁
   
關於王文華 作品集 活動報報 讀者作品集 訂閱電子報 王文華回覆讀者留言
 

 

 

 

其他散文作品

 


槓桿、拐杖,和兩個輪子      •王文華

槓桿、拐杖,和,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有幸,都體會過了。

單車初學者

會想起這三樣東西的對比,是因為參加了捷安特董事長劉金標的車隊。他從北京騎到上海,我在南京加入,騎了五天。

我是初學者,初級到連彎把車怎麼變速都不知道。騎到高郵才知道煞車時要先煞右手邊(後輪),否則容易翻車。騎到揚州才學會變速時腳要跟著踩,鍊條才會跳上齒輪。騎到無錫才學會滑行時腳要前後平行而不是上下踩著,車子才不會搖晃。騎到上海才知道:單車中也有人生道理。

單車的人生道理跟輪子有關,輪子跟我上班時用的「槓桿」,和下班後用的「拐杖」,截然不同。

上班用槓桿

我的職業是商業。商業界成功的關鍵,是使用「槓桿」,也就是用最少資源,獲取最大利益。

比如說比爾蓋茲找到了商業史上最大的槓桿。他的視窗作業系統掌控了全世界90%的電腦,每賣一台PC,製造商都要付一筆權利金給微軟。幾年後作業系統升級,消費者又要再付一次費用。

華爾街也是槓桿的愛用者。雷曼兄弟用一塊錢自有資本,跟銀行借了31塊。然後用這32塊去投資。賺到了都是自己的,賠光了就宣佈倒閉。

所以槓桿可以撐起世界,也可以打死公司。但不管金融海嘯刷掉多少公司,未來企業還是會繼續尋找槓桿。我在企業界工作,當然也會如此。只要合乎法律道德,不必有罪惡感。

下班用拐杖

也許是因為我在上班時總是在想無本經營、事半功倍,下班後我喜歡做完全不用槓桿的事,比如說跑步和爬山。

這兩件事都沒有捷徑,無法找人代勞。你想跑到終點,就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地跑,心臟一下一下地跳。你想走到山頂,就是要靠自己一口一口地喘,流下一滴一滴的汗。也許你是大老闆,可以找個助理幫你背水壺,叫他開著冷氣轎車在終點等你。但你還是得靠自己到終點,沒有頭等艙的座椅,沒有VIP的待遇 。爬山時沒有槓桿,你頂多只能找到一根竹竿當拐杖。

我喜歡跑步和爬山,因為它們真實。過程中的一切:路、風、樹、草、土、汗…都如假包換。在這個網路、手機、宅急便的虛擬世界,感官已經讓位給手指。偶爾能曬到、聽到、踩到、聞到粗糙的現實,是一種福氣。

跑步和爬山要求參與者說到做到,而且做到後立刻有成就感,這也讓上班族耳目一新。辦公室有很多直接的謊言、空洞的承諾、虛偽的身段、和浪費的力氣。所以我們常把罵老闆當午餐,而下午茶是無力感。下班後能看到說一是一的山,是一種解脫。

我喜歡跑步和爬山,因為它們違反一切網路的原則。它們是不能被下載的東西,發生在室外,要站著,速度很慢,很麻煩。

我喜歡跑步和爬山, 因為它們違反一切商業的原則,它們「事倍功半」。

介於中間的自行車

除了跑步和爬山,我也喜歡其他運動。沒有迷上自行車,因為我實在被偷過太多自行車。

另外我也覺得:有些事現在不去做,一輩子都不會去做了,而這樣也沒什麼關係。當我不去做這件事時,是在做另一件我喜歡的事,或是享受什麼都不做的悠閒。人生沒有必要像臘腸一樣塞滿,死前該去的1000個地方去不完就算了。沒有人有時間做所有值得做的事,只要享受當下的時光,做,或不做什麼,都好。

不過當我聽到有機會去大陸騎車時,立刻報名了。因為我猜想,這也是一件真實的事。

20090528與孫大偉、蘭萱等隊友抵達終點上海。心臟四根支架的孫大偉騎完20天,讚!

自行車的槓桿

的確是。在我五天的行程中,平均每天騎80 公里。其他隊員從北京到上海,整整騎了1600公里。

但它的真實,跟跑步和爬山不完全一樣。騎車的真實,跟企業有點類似。

跑步和爬山,是苦力。一步一步,沒有買一送一。當然有技巧,讓跑者和山友更快更輕鬆,但本質上,都是自力更生的運動。

騎車不同,它有很多槓桿。首先,你有兩個輪子。這已經省去很多力氣。10天可以單車環島,若用跑的,不知道跑到哪一年。

其次,好的車有變速器。若沒有這根槓桿,別說翻山越嶺,台北市的民權大橋就可以讓我斷氣。

還有,若是一群人騎,前面的人可以幫後面的人擋風,後面的人若跟得緊,騎起來就不那麼吃力…

最後,是下坡。單車迎風滑行下坡的感覺,大概只有性愛的高潮能夠比擬。(性愛中有沒有槓桿,這要專文分析。)

不過單車的槓桿跟商業的槓桿不同的地方,是騎車的人還是要付出很大勞力,不可能像比爾蓋茲那樣把一套產品的力量無限複製,更不可能像投資銀行那樣買空賣空。單車槓桿,就像筷子,是一種工具,讓你比較方便地去完成自己還是要出力的工作。 單車槓桿,不是魔杖,沒有辦法變出,原本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

所以車輪是介於槓桿和拐杖之間的工具,騎車是介於苦力和投機之間的活動。

人情世故的軌跡

在大陸騎車,讓我發現騎車比跑步好的地方是:不必忙著喘氣,可以欣賞沿路的風景。我們沿著京杭大運河(連接北京和杭州)騎。運河像暗戀的對象,讓人驚艷後就躲起來了。然後在毫無預期時,又蜿蜒到你面前。

輪子轉,路標一一閃過:揚州、無錫、蘇州、昆山……我「煙花三月下揚州」,騎過小時候課本上的地名。看到「楚腰纖細掌中輕」的美女,吸進「未若柳絮因風起」的柳絮,經過「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姑蘇城外,最後在「二十四橋明月夜」下休息。劉邦來過、項羽來過、杜牧來過、張繼來過、朱自清來過,如今我來了。我來,不急,也不緩。不變速,但也不吃力。我經過,不願忽視,但也沒有久留。名山大川以電影放映的速度流過,我也以看電影的心態來體驗。我看到朋友們的臉飄過,像路標一樣,給我希望。我看到過往人生的得意和失意,像路標一樣,迎面而來,但過了也就過了。下次再看到不知道什麼時候,也許永遠不會再看到。我跨過長江,但感覺跨過的,是另一個人生的分界。

所以我很高興自己跨上單車,江南江北走了一回。回台灣後,我買了一輛變速腳踏車。為了防止被偷,每天扛回五樓家中。我回到商業的工作,日日想著如何事半功倍。但星期天早晨還是去爬山,把自己操到舉步維艱。到了黃昏,我騎上單車,沒有目的地,走一兩個小時。這裡沒有歷史課本的地名,但有我人情世故的軌跡。每個大街小巷,都有我認識的人與事。離家過,更珍惜家。看過歷史,更珍惜當下。我變速,用力踩,只希望快點見到,伴我同行的人。

◎刊載於2009年07月24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完-

... 想跟其他讀者分享心得嗎?請按此連結,進入

(c) 2009,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回時報悅讀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