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050406中時晚報:諾貝爾獎得主 美文豪索爾貝婁去世
推薦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譯 者 作 品

為什麼讀經典
40個驚奇之旅:此生不可錯過的探險
米羅:星宿畫家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乩童醫生
查理橋的象
我沒有你們所有的
咆哮山莊(精裝版)
我們,再次重逢的世界


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AA0077)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索爾.貝婁
譯者:李桂蜜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2月1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長25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3852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藏著的中國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050406中時晚報:諾貝爾獎得主 美文豪索爾貝婁去世 推薦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推薦序

人生哪來這麼多糟糕的事?

◎文/楊照

「……一座矛盾與自我分裂的迷宮--是凡人同時又帶有『聖經式的個人經驗』及細緻且突出的天真特質,緊張卻被動、自省卻衝動、清醒卻又瘋狂、情緒化、複雜,感官苦痛的專家卻又簡單得讓人不知拿他怎麼辦,憤怒想報復時像個小丑,從仇恨中生出的喜悅讓他看起來像個笨蛋,處於爾虞我詐的世界中卻變成了聖者與廣博的學者,始終在童貞世界對事物的愛、信賴與興奮感覺構成的大池裡浮沉(而且死抓住這種狀況不肯放),一個年歲漸增的愛人心中充滿了虛榮與用自我折磨方式表達的自戀,不斷被還算友善慷慨的自覺漩渦上沖下洗,同時覺得任何明白、強烈的暴力傲慢具有美學上的高度吸引力,特別會被那種大剌剌的萬事通誘惑,那種毫不曖昧遲疑的確定態度與粗糙權威,他飢渴地依賴他們展現的高度張力,直到自己幾乎徹底在張力下崩潰……」

美國作家羅斯(Philip Roth)如此形容索爾.貝婁小說《赫索格》中的主角性格,很難找到比這段話更矛盾更纏結更複雜的寫法了,同時也很難找到比這段話更精確清晰掌握到不只是《赫索格》,而且是貝婁所有作品核心要義的描述。

貝婁的文學地位,就建立在近乎不可解的矛盾、纏結、複雜裡。他挑戰我們對於人性的所有可能假設,不管我們的假設是什麼,潛藏在貝婁小說背後一直有一個聲音,我們分辨不出是焦慮是懷疑是反諷還是嘲謔,問著:「你真的確定有這麼簡單嗎?你真的相信只有這樣嗎?」

《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書裡,蘿莎蒙曾經對敘述者奇克說:「為什麼最糟的事情總是讓你覺得這麼真實?」啊,這正是貝婁最大的本事,這也正是貝婁的小說不斷在挑逗挑釁我們的最主要成分。不管表面上的主題、情節是什麼,貝婁的小說始終在思考在模擬人生當中「最糟的事」,將最糟的事想像描繪得如此真實。《赫索格》成為貝婁最知名的代表作,不只是因為這本書曾經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不只是因為這本書得過美國國家書獎,不只是因為這本書對貝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是《赫索格》徹頭徹尾是個人倒楣的故事。接二連三的糟糕事不斷降臨在赫索格身上,這些糟糕的事正因為不是大災難大悲劇,所以具體、真實。

貝婁從不放棄探索人類對於糟糕事情的想像能力。下一秒鐘可能會有我們無法解釋的糟糕事降臨我們身上。如果下一秒鐘沒有,那就下一分鐘,下一分鐘沒有,或許就是下一個小時吧。糟糕的事一定會來,然而最糟糕的是,它無法解釋,所以也無法預期預想,無法提防預備。要嘛只能故意予以忽略,不然就只能一直擔心一直思考一直想像。

貝婁的作品會讓所有的哲學假設都看來天真而簡單,因為每一種哲學立場都必須故意忽略一部分、一大部分糟糕的可能,我們必須假定有一部分、一大部分世界的運行是不會出錯的,才能開始打造哲學立場。可是貝婁的小說,透過那些莫名其妙倒楣著的人物,一直在騷擾我們:「憑什麼不會出錯?」

貝婁的倒楣角色,幾乎毫無例外都是博學的思考者,他們沒有辦法安安靜靜認命認份地接受自己的遭遇。然而他們越思考、他們越想要以任何方式來排遣糟糕的想像,就越是突顯了最真實的事是無法解釋。就如《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書中奇克回答蘿莎蒙的:「沒錯……事情的糟糕保證它是個真正的經驗,這是我們所經歷的,存在就是這樣。」

菲力普.羅斯捕捉到貝婁的這種「凡真實皆糟糕」的精神,才能寫出前面那段話。而羅斯自覺地認為:他之所以能夠這樣理解貝婁,因為兩人同屬在美國的猶太後裔。羅斯甚至明白地說:貝婁是他同輩猶太作家重要的自信來源,他們閱讀貝婁,克服了作為不純正美國人的焦慮,從過去父祖的歐洲背景、流離經歷掙脫出來,勇敢寫作。

貝婁當然是個猶太人,不然他的名字就應該是保羅(Paul)而不是索爾(Saul),他的父母一九一三年才從俄國聖彼得堡移民加拿大,兩年後在蒙特婁生下索爾.貝婁。一九二四年,全家遷居芝加哥,芝加哥從此成了貝婁這一生最重要的生活環境與意象來源。

貝婁在美國成長,在美國成名,可是他內在的猶太個性卻始終存在,而且熱烈湧動。《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這本小說的一大意義,正是步入老年的貝婁,終於直接面對猶太命運對他文學體驗的影響支配。在《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中,貝婁明白聯繫上了他的終極文學主題與猶太身分之間的關係。「有那麼多人,數以百萬計的人希望猶太人死,這對猶太人來說代表什麼……希特勒取得政權的手段就是猶太人。他沒有、也不需要其他的計畫。他聯合德國人以及其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來反對猶太人,因而成為總理。」這是對猶太人而言最恐怖的事實。這也是過去八十年來困擾父母從歐洲逃離的猶太人貝婁最後的事實。可是它無法徹底地去理解、去分析這樁事實。他自己的說法是:「我用美國的語言過著猶太的生活,這樣的語言並不適合傳達黑暗的想法。」

可是黑暗的想法不會消失。「有那麼多人,數以百萬計的人希望猶太人死,這對猶太人來說代表什麼?」這個問題也不會消失。被壓抑的問題、被壓抑的黑暗想法,轉化成強大的力量,感知到最糟糕的最真實的力量,轉化成對於人的命運最矛盾卻又最透徹的領會,一種悲觀,但卻因為悲觀反而露出喜感來的領會。

然而《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不只是要解釋貝婁文學終極關懷的起源與來歷而已。在披露自己內在最終的疑惑的同時,貝婁又探索了另一種對待疑惑的可能,那就是羅斐斯坦這個人物提供的截然相反的答案。

羅斐斯坦這個小說角色的原型,是貝婁的好朋友艾倫.布崙(Allan Bloom)。

布崙是芝加哥大學頗受歡迎的教授,教政治哲學。不過原來在芝大以外並不算有名。一直到一九八七年出版了一本《美國人封閉的心靈》(The Closing of American Mind),大賣超過百萬冊,布崙也一躍而為明星級的知識分子代表。布崙那本書之所以驚動美國社會,是有背景的。整個八○年代,美國學院越來越講求「多元文化」,許多年輕學者從道德立場上指控過去的學術、教育充滿中心主義偏見,男人中心、西方中心、白人中心、異性戀中心。於是越來越強烈的呼聲要求擺脫這些舊偏見,開發出女性觀點、東方觀點、尊重其他族群立場的新論述。

「多元文化」發展到後來,卻成了「政治正確」。「政治正確」的流行態度厭棄經典、鄙視既有的西方文化傳統,在過去的名著裡找可供控訴、批判的「落後內容」、「霸權觀點」,成了最流行最囂張的顯學。

這種潮流當然讓許多人感到不安。布崙出版《美國人封閉的心靈》就是擊中了這股不安情緒,大方大膽地成了所有不耐煩、不喜歡、不能接受「政治正確」的人的代言者。布崙巧妙地把「政治正確」者的道德立場倒立起來,指稱他們非但沒有帶來開放,反而使得美國社會更加封閉。布崙更以他的博學展現了一種老式正派知識態度能夠創造出的迷人魅力。

據說,布崙會寫《美國人封閉的心靈》純屬意外,而且中間發揮最大促成作用的就是貝婁。布崙一貫過著瀟灑的名士派生活,諸多講究,當然也就有諸多開銷,所以經常弄得入不敷出。有一回布崙又向老朋友貝婁哭窮,貝婁就戲言叫布崙寫本通俗的書來賺點外快。布崙反問:「能寫什麼呢?」貝婁回答:「就把你平常跟我發的那些牢騷,最尖酸、最刻薄的,抄錄下來吧,一定有人要看的。」事實證明,不只有人要看,而且很多人要看。

貝婁當然大有資格來寫布崙,或布崙的化身羅斐斯坦,尤其是寫他晚年成名之後的那段生活、行事與思想,不過布崙(或羅斐斯坦)進入貝婁的筆下,被貝婁的生命關懷吸納之後,展現出了一般人認識不到、意識不到的布崙的另一層價值。

布崙(或羅斐斯坦)很有條件可以成為像「赫索格」那樣矛盾、纏結、複雜的角色。布崙和貝婁一樣是個猶太人,布崙還是個公開的同性戀者,然而他卻又愛慕西方傳統文化,成了捍衛既有價值的保守主義者。

從表面上看,沒有比這個結合更糟糕的了。在布崙捍衛的文化遺產裡,有很大一部分展現了對猶太人的鄙夷,甚至敵意。更麻煩的是,同性戀在這個價值系統裡也是飽受歧視的。

人要怎樣在如此糟糕的矛盾裡活下去?這種倒楣的程度絕對不亞於那個婚姻失敗、頭戴綠帽,空有熱情的赫索格吧。我們幾乎可以預期貝婁要把布崙化身的羅斐斯坦寫成另一個赫索格。

最驚人的、最令人感動、也是《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這本書最深刻的價值就在:他沒有,他沒有給我們一個赫索格式的羅斐斯坦。這本書裡面是有一個赫索格式的角色,不過卻是敘述者奇克,貝婁自己的化身,而羅斐斯坦則是奇克的徹底對反,一個複雜矛盾卻絕對不為複雜矛盾所苦的豁達角色。

《像他這樣一個知識分子》的敘述框架,是奇克如何不斷思考搜尋一種替羅斐斯坦寫回憶錄的方式。最後寫出來的,不是羅斐斯坦的故事,而是奇克對於自己終究無法完成﹁羅斐斯坦傳﹂的失敗告白。

奇克,或貝婁,之所以失敗,因為羅斐斯坦的生命情調和他如此不同。他們會成為晚年莫逆,因為他們具有太多相同的生命拘執,都是高度自覺的猶太人,高度自覺的知識人,高度自覺的不合時宜卻又莫名其妙透過作品大受歡迎的人--這些都是他們擺脫不掉的。他們會成為晚年莫逆,也因為他們對待這些拘執的想法、看法與作法,如此相異。奇克看到的都是糟糕的事,因而苦惱地問:「人生哪來這麼多糟糕的事?」並且遍尋不著答案。羅斐斯坦似乎給了答案,又像是沒有,因為他慣常的立場是聳聳肩瀟灑地說:「人生哪來這麼多糟糕的事?」

貝婁永遠無法進入布崙這種世界。因此他才特別用心地拼湊,才更精確地排比出羅斐斯坦的智慧。晚年,八十歲之後的貝婁,找出一條對付矛盾、纏結、複雜的不同之路,羅斐斯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