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序文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生物


演化(KS0009)──一個觀念的勝利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生物
叢書系列:科學叢書
作者:Carl Zimmer
譯者:唐嘉慧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20日
定價:790 元
售價:624 元(約79折)
開本:16開/平裝/384頁
ISBN:9571342416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演化 + 透視‧魚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序文前言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推薦序

說不完的故事

◎文/ 陳文盛(國立陽明大學遺傳所所長暨教授)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往哪裡去?這是自古以來就存在世上每個人心中的問題。

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對於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已經有了較明確的答案,至少對最近四十億年的歷史是如此。這方面最大的貢獻來自達爾文。他和華萊士提出的演化說,為地球上生命(包括人類)的歷史提供了基本的原理。根據這原理,地球現有的生物不是被創造出來的,而是經過長久不停的演化、不停的競爭,歷經自然淘汰之後的倖存者。

有人批評演化論,說它無法證實它所提出的演化歷程。大多數的人沒有體會到達爾文談的是歷史,是幾十億年的歷史。歷史確實是無法重現的。但是歷史過程的基本機制是可以驗證的。就好像昨日的氣象無法真正重現,但是氣象的基本原理就可以用實驗證實。雖然我們不能重建億萬年的演化,但是在自然界或在試管中,我們確實都可以觀察到小規模演化的進行。

儘管有保守的宗教勢力的強烈反對,生存競爭與自然淘汰的法則歷經了一百多年來的科學-特別是現代遺傳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和驗證,不但沒有受到挫敗, 還鞏固並擴大了基礎。 DNA 和它所構成的基因主導著遺傳的變化,進而控制細胞的活動。基因的變化是演化的原動力。反之,演化的痕跡也存留在基因體中的 DNA 序列裡,以及它們所編碼的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中。

達爾文一百多年前曾經大膽地預言:「我不會活到那一天,但是有朝一日,我們將可以為大自然每個大『界』畫出相當準確的血緣樹。」今日,我們從遺留在各種生物內的 DNA 中的演化痕跡看來,達爾文的夢還是太保守。因為我們發現,不只是同一「界」的生物(譬如動物或植物),而是所有的生物-從細菌到人類-都來自同一個祖先。不但如此,這些分子證據還告訴我們,所有生物的基因都是一鍋一鍋的大雜燴:動植物有細菌的基因,細菌也有動植物的基因。演化過程中基因隨意「洗牌」的程度,遠超乎我們原本的想像。基因在細胞中的隨意突變和隨意重組是生物個體多樣性的起源,由此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個體,再接受天擇無情的考驗。接受考驗的是個體,但是始作俑者的是 DNA 上一個個的鹽基。這些鹽基背負著億萬年的演化歷史。

至於我們往哪裡去,是比較難以處理的課題。但是大致的方向還是可以預期。近五萬年來,人類的文明顯然是未來人類本身及其他生物在地球上演化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我們的農業改變了周遭生物的演化,我們的醫療更庇護人類免於遭受自然淘汰的天擇,減緩了我們本身的演化。當然從演化論的角度來看,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類的智慧及其所發展出來的文明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比起以前的文明產物,對演化更具衝擊力的是上個世紀發展出來的智慧產物-電腦。這些文明產物不但已經漸漸成為與文明人共生並共同演化的東西,而且也越來越顯現出一些生命的特質。演化史告訴我們,當密切的共生一旦大規模地發生,幾乎是無法加以拆散。所以這種共生體未來的演化將如何走向呢?這種演化的發展不但不是百年前的達爾文所能預見,也不是我們現在所能夠預言的。

這些演化故事都以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次交織在這本書中。演化的輪子不停地在行進中,新的演化故事也將不停地繼續被敘述,就像這本精彩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