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時報書系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線 上 試 閱

導論 1
導論 2
導論 3
書摘:中國經濟發展之轉型、戰略與挑戰
翁松燃推薦序

時報書系

【類別最新出版】
找不到電話亭的外星寶寶:有關美國華人自閉症及學習障礙者家庭的小故事
創新大贏家
向世界搭橋:知識經濟‧國際合作新主張
台灣經濟戰略:從虎尾到全球化
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


未來中國(Z00702)──退化的極權主義

類別: 時報書系
叢書系列:時報書系
作者:林佳龍、徐斯儉、童振源、陳志柔、林岡、董立文
主編:林佳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18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57134016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論 1 導論 2導論 3書摘:中國經濟發展之轉型、戰略與挑戰翁松燃推薦序



  書摘:中國經濟發展之轉型、戰略與挑戰

中國經濟發展之轉型、戰略與挑戰

◎文/ 童振源(政治大學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中國經濟學家 嚴于龍 (註 1)

中國從改革開放至今二十多年,在經濟發展上確實取得傲人的成就。1978 年至 2000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 9. 5 %,從 3, 624 億人民幣,增長到 2000 年的 89, 403 億人民幣,實質增長將近 7. 4 倍。在全世界一百九十多個國家中,中國成為第六經濟大國。人均GDP從 1978 年的 379 元,增加到 2000 的 7, 078 元,實質增長 5. 5 倍。此外,從 1978 年到 1986 年,全中國有超過二億人口脫離貧困的生活。(註 2)

不過,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有些浮誇。

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 1978 年到 1995 年的年均增長率應為 8. 2 %,比中國官方數字的 9. 9 %低 1 .7 %(註 3)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麥迪遜教授(Angus Maddison)的研究,同期的年均增長率應為 7.5 %,比中國官方數字低 2. 4 %(註 4)。 根據中國學者王小魯的研究,1979 - 1978 年的官方年均增長率偏高 1. 3 %,應從 9. 7 %調整為 8. 4 %;主要的偏差發生在 1991 - 98 年,這幾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高估 2. 2 %(註 5)。 根據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最新研究,1991 - 2001 年,中國官方的經濟增長率數字只浮誇 0. 8 %。 綜合言之,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的經濟增長率浮誇大約 2%(註 6)

在對外經濟方面,中國對外貿易擴大,吸引大量外資,已成為國際經濟的重要成員。1978 年中國貿易總額為 206 億美元,位居世界第 32 位; 200 年增至 4, 743 億美元,比 1978 年擴大了 23 倍,位居全世界第 7 位。同時,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發生很大的轉變:1978 年中國工業製成品佔總出口的 37 %,初級產品佔 63 00 年中國工業製成品佔總出口的九成,初級產品的比重則下降為一成。

1979-2002 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高達 6, 234 億美金,其中外商直接投資 4, 463 億美金。近年來,中國吸收直接外資一直保持在發展中國家的首位和世界的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02 年中國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吸收 527 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中國外匯儲備在 2003 年 5 月底為 3, 400 億美元,居世界第2位,僅次於日本。

中國經濟憑什麼增長?

經過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巨大的轉變,市場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而且中國已從短缺經濟轉變成過剩經濟。改革開放之初,因為消費品嚴重不足,經濟高增長一直以旺盛的市場需求為前導。但到 1990 年代中期以後,消費品短缺的時代結束,全面市場競爭時代來臨,造成大量生產過剩或產能嚴重利用不足,形成過剩經濟、通貨緊縮。

自 1997 年 10 月以來,中國即陷入通貨緊縮,目前仍深陷泥淖之中。 (註 7)通貨緊縮的原因是供給過剩、需求不足。中國只有調整結構,過去以數量擴展和價格競爭為主的方式必須轉為提高質量與技術進步,才能維持經濟增長。

在 1979- 1999 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來自於生產要素的增加。根據王小魯等人的估計,中國經濟在這二十年的實際增長率為 8. 3%,其中生產要素增加的貢獻率為 6. 8 %。資本投入的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比改革前提高一倍,由 2. 6 %上升到 5. 1 %。其中,儲蓄率提高的因素帶動1 %,外資投入(不包括生產力與外部效應)帶動 0. 3%,投資效率提高帶動 1. 2 %。因此,資本累積加速對增長的貢獻有一半是來自改革帶動的效益。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在改革前與改革時期都約在 0. 8 %。人力資本的累積在改革期間的平均增長速度為 4. 7 %,比改革前降低 0. 7 %。 1990 年代明顯放慢,增長率只有 2 %。上述三個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改革前提高 2. 4 %,但主要是儲蓄率與投資效率提高的貢獻,勞動力與人力資本的貢獻正在逐年遞減。

此外, 1979 - 1999 年的全部要素生產力提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起改革前增加 1. 6 %。生產力的提升主要是生產資源優化配置帶動的結果,但是技術與管理的因素愈來愈重要。在 1979 -90年間,農村工業化(鄉鎮企業的發展)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平均為 1. 1 %,但到了 1991 -99年只有 0. 5 %。在 1979 -90年間,城市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平均為 0. 6 %,但到了 1991 -99年只有 0. 4 %。在 1979 -90年間,其他因素(技術與管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平均為- 0. 32 %,但到了 1991 -99年為 0. 9 %。也就是說,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在 1980 年代相當大,但到了 1990 年代,這兩項因素的重要性正在遞減。相反的,技術與管理的進步在 1980 年代的貢獻為負數,但到了 1990 年代成為相當重要的因素。(見表一)

表一、生產要素的產出彈性和結構變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單位:%
1953-1978
1979-1999
1979-1990
1991-1999
GDP 增長率(未調整)
6.10
9.60
9.00
10.30
GDP 增長率(調整後)
4.30
8.30
8.50
8.10
資本
2.55
5.10
4.85
5.45
其中:儲蓄
(+1.0)
   資本形成率
(+1.2)
   外資
(+0.3)
勞動
0.84
0.81
0.99
0.48
人力資本
1.08
0.93
1.32
0.40
要素貢獻合計
4.47
6.84
7.16
6.33
  農村工業化
0.40
0.83
1.09
0.49
  城市化
0.17
0.50
0.57
0.40
  其他
-0.74
0.13
-0.32
0.88
生產力貢獻合計
-0.17
1.46
1.34
1.77
資料來源:王小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與制度變革」,王小魯、樊綱 編,《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 - 跨世紀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 ),頁四六。

王小魯等人、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胡鞍鋼、及解三明關於中國經濟增長要素的計量研究結果非常相近。根據他們的研究,在改革期間資本累積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約佔六成;其次是生產力的提升,佔二成到三成;勞動力的貢獻只有一成。(註 8)

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將可提高 0. 9 %的生產力,加速城市化的貢獻為 1. 5 %,全要素生產力提高的貢獻可達到 2. 4 %。如此,中國將有平均 6. 4 %的真實經濟增長速度(註 9)。 以上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結果非常類似,各生產要素的貢獻為 4. 4 %,生產力提升的貢獻為 2. 8 %,平均經濟增長 7. 2 %(註 10)

中國今後是否能繼續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主要取決於優化資源配置,以及提高技術與管理,以提高生產力。資源優化配置的方面包括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城鄉人口的流動、產業的調整與非國有部門的成長。如果投資效率不提高、城市化沒有加速、沒有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制度保障,今後 20 年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速度將只有 3. 8 %(註 11)

城市化可以說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目前,中國的城鎮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只有30 %,遠低於其他同等國家的 42-54 %。城市會產生明顯的群聚效應,帶來規模收益、更多就業機會、更強的科技進步和更大的經濟擴散效應。

由於市場競爭加劇,技術進步和創新將成為今後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技術進步將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淘汰低效率產業、促進新興產業的成長,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由於中國資源短缺與環境生態嚴重惡化,唯有提高技術水平與創新,才能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環境生態,維持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外資對於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也不容忽視。至 2002 年底,中國累計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 424, 196 家,合同外資金額 82, 806 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 4, 479. 7億美元。在累計批准設立的 42 萬多家外商投資企業中,目前已中/終止或已停止運營企業逾 20 萬家,約佔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48 %,現存註冊運營外商投資企業約 22 萬家。


註 1:這中國國家統計局 編,《2001 中國發展報告 ── 中國的『九五』》(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頁 45。 ▲TOP
註 2:World Bank, China 2020: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7 ), pp. 1-2. ▲TOP
註 3:World Bank, China 2020, p. 106. ▲TOP
註 4:Angus Maddison, 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Paris: OECD, 1998), pp. 150-1. ▲TOP
註 5:王小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與制度變革」,王小魯、樊綱 編,《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0 ),頁 45。 ▲TOP
註 6:關於中國統計數據正確性的詳細討論,請參見 高長,「由統計數據看中國經濟表現的虛實」,《經濟前瞻》,第 84 期(2002 年 11 月),頁 72-77。 ▲TOP
註 7:1997 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 2. 8 %,1998 年 CPI 為 10. 8 %, 1999 年CPI為- 1.4%。2000 年及 2001 年的 CPI 增加分別只有 0. 4 %、 0. 7 %。 2002 年,CPI 同比下降 0. 8 %;至 2002 年 12 月份,CPI已連續下滑 14 個月。 2003 年 1 - 7 月,CPI同比上漲 0. 6 %,但主要是受到鮮菜價格上漲 24. 7 %的影響。如果剔除這項因素,則1 -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是下降的。 ▲TOP
註 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二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頁64-66。胡鞍鋼,「當前我國經濟與社會建設發展形勢分析和若干建議」,《改革》, 2002 年第五期,頁12。解三明,「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潛力和經濟週期研究」,解三明 編,《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和經濟週期研究》(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 2001 ),頁 6。 ▲TOP
註 9:王小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與制度變革」,頁18-53。 ▲TOP
註 10: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二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頁 69-71。 ▲TOP
註 1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二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頁 69-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