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心路歷程

從一九九一年我寫「深情系列」的第一本《愛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到今天已經整整十六年了。

寫第一本的時候,我剛進入中年,女兒才出生,每天看到的是新生命帶來的驚喜,我在書中說女兒好像扭開我心中「愛的水龍頭」,使我深藏在心底的愛與對天地的感恩,一下子噴湧而出。

隨著小丫頭的成長,我對愛有了更深的體認,開始由自己的女兒想我岳父的女兒,由自己的最愛想別人的最愛,由自己的幸福想別人的悲苦,問天、問地,為什麼當我們享福時,竟有那麼多人承受災難。

所以我對女兒說了一句像是很諷刺的話:

妳知道為什麼爹地總要去大陸、台灣和東南亞的貧困地區嗎?

答案是:因為妳太可愛。

一點不假,因為我感念上蒼這麼厚待我這個平凡人,所以覺得應該把自己多的幸福分給別人。

因此我建立了一個理論:

我們不能因為行善而說善有善報,指望上天立刻給好報。而應該講上天已經厚待我們,要我們去與別人分享。

我的家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觸,沒有他們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他們甚至跟我一起,到台南玉井、東馬古晉、貴州的深山和偏遠的寧夏。而且在有一天我走不動的時候,繼續我未完的腳步。

十六年過來了!其間有太多變化——十六年前第一次去大陸時,我在文章裡說「憑什麼我們要享受如此的富足?我們應該覺得慚愧,愧對自己未能及早幫助的親人。」

那時候我把外匯券換人民幣給北京的親戚,對方已經如獲至寶。而今,我送禮,他們婉拒,反而用禮物把我的行李塞滿,每次坐飛機都超重。

十年前,我可以用「接力出版社」幾本書的版稅,一次幫助兩百多位貧困中小學生念書;我可以用「漓江出版社」幾本書的版稅,去蓋一所希望小學。

如今,蓋小學的費用已經是當年的三倍。

而且這兩年我居然可以用大陸的版稅,通過慈濟幫助南亞海嘯的災民,並捐給台灣的十幾個公益團體。所以我和妻最近都有個想法,退休後我們將在兩岸穿梭,傳遞彼此的溫暖。

十六年走過來,看著兒子上大學、研究所、立業,看著女兒由撒嬌的小娃娃、愛哭的小女生到會使性子的大小姐,而今竟迫不及待地「想飛了」。

想到她將要離開家,我就心痛、我就心疼、我就神傷、我就偷偷地掉眼淚…

所以前年寫情書的書名是《愛因為抓不住》、這一本書則為我十六年的感觸下了個註腳:

愛是一種美麗的疼痛!


女兒要上大學了,我的「愛的水龍頭」不會因此關閉,而是得把水管延長。事實上這十六年來,由於她的激勵,我的「愛的水管」已經鋪得很廣。

有一次香港的一家電視台訪問我女兒,她說得好——

「媽媽愛我,爸爸愛這個世界。」

她豈知,我去愛這個世界,才能減少與她別離的疼痛。

她又豈知,我多麼想搬到她的大學旁邊,天天看到她。

但我知道,這樣做,我的小公主永遠長不大,所以我們夫妻選擇走得遠遠的,甚至走到地球的另一邊。

只是我們會注意每天的氣象和學校的活動,來想像她的生活。我們也會準備好心情與行囊,在必要時,立刻飛到她的身邊。

想起我十六年前,在《愛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扉頁中的話——你可能因恨而停止,但絕對因愛而漂泊,即使人不漂泊,心也將隨著你的愛漂泊、漂泊、漂泊…

十六年,我總在漂泊,但畫了一個美麗又疼痛的圓。

(c) 2007,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 服務電話:02-2304-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