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少在媒體上露面的村上春樹,少數幾次接受過的訪談,幾乎已成為我們了解他的「文獻史料」。以下是我們所能找到的一手資訊,得以邀請到村上接受訪問的都是極負盛名的媒體,採訪者的問題犀利而深邃,來自村上春樹的現身說法,內容極其珍貴哦。

去見 村上春樹.Part.1/葉蕙 (2008.11.20)

本文作者葉蕙,馬來西亞出身的翻譯家,譯有《挪威的森林》、《尋羊的冒險》、《舞舞舞吧》三部村上主要作品(香港博益出版)。目前在日本的大學從事文學研究,同時是香港正文社的特約翻譯者。(本文原載於文匯報)

2008 年 10 月 29 日,是個特別的日子。一個去見村上春樹的日子。村上春樹是不是像他筆下的人物那麼「酷」?會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

帶著些許不安,些許期待,以及些許「朝聖」的心情,我們去謁見這位打破語言、種族和國籍的界限,用他獨特的都市語言攫取了千萬讀者的心,透過小說這個文學載體,為我們述說都市神話故事的說故事高手。

跑步的村上春樹

已經入秋的東京,白天最高氣溫 20 度,舒爽宜人。街頭的銀杏樹開始轉黃,行人也紛紛換上冷色系的秋裝,給平日商業味濃烈的市街平添幾分詩意。

說起來,兩岸三地的譯者見面,這還是破天荒第一遭。 我和賴明珠是舊相識,跟林少華則是初次會面,但神交已久,沒有太陌生的感覺。 喜歡村上作品的人,即使不用語言也能心照!

在銀座線的表參道站 A4 出口碰面後,大家決定先來一趟文學散步。先到標榜「藝術爆炸論」的著名藝術設計家岡本太郎的紀念館參觀,之後在一家畫廊附設的餐廳吃了簡單的西式午餐,便在約定時間內往目的地浩浩蕩蕩地邁進。

坐落於南青山高級地段的村上事務所,令人聯想到《1973 年的彈珠玩具》裡面「僕」和友人共同經營的翻譯事務所。

事務所空間不大,室內佈置以簡約為主。各就各位之後,女事務員進去通報一聲,一身休閒打扮的村上春樹就翩然出現了。

林、賴兩位翻譯界前輩早在五年前跟村上個別晤面訪談過,只有我和另一位譯者張明敏(註1)是第一次會見本尊,心情比較緊張。

然而話匣子一打開,我們僅有的忐忑便一掃而空。

村上的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跟他長期跑步不無關係。讀過村上新著《關於跑步,我說自己其實是……》(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中文版已由台灣時報出版社出版)的人,自當曉得跑步是這位世界級作家的「日課」,也是他為訓練集中力、耐力和體力的不二法門。

關於寫作

首先提出的是熱門話題:下一部新作何時面市?

村上即刻答說,新小說篇幅頗長,大概是《海邊的卡夫卡》的兩倍,超越《發條鳥年代記》,將成為他最長的小說。初稿已經完成,現進入修稿階段,或分二、三次刊行,預訂明年春夏季之間出版。令人想起他曾表示,他寫作的終極目標,是想完成像俄國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The Brothers Karamazov)這樣的作品。看來這個願望很快就會實現。

主題是什麼?

針對這個問題,村上稍作沉思狀,然後一笑,耍出一招太極:「我也不知道。」頗有天機不可洩漏的神秘感。

不過,根據日本《每日新聞》(2008 年 5 月 12 日)的專訪,這本新書從「宿命般的第一人稱,漸漸轉變為第三人稱」,顯示新書的敘事方式,將以第三人稱書寫。村上親口證實這個說法。

村上也提到,新小說的背景是設定在陷入「混沌」狀態的後冷戰世界,他認為最可怕的是因特定主義主張而導致的精神囚牢,形成難以自拔的普遍現象。例如原理主義,而地下鐵沙林事件就是那種預兆的表面化。他想用文學的力量對抗這種「精神上的囚牢」,用好故事來深入及開闊人的內心。

他一再強調物語(故事)的力量。

他說前年聖誕前後開始動筆,已經寫了近兩年的功夫,比《海邊的卡夫卡》耗時。《海》書只寫了一年多就竣工,而像《黑夜之後》這樣的中篇寫來最得心應手。

村上堅持一定的生活紀律。他通常早睡,凌晨 4 時起床,開始電腦寫作。每天書寫一定的稿量,從不中斷。然後去跑步或游泳。他也參加鐵人三項(Triathlon),借此鍛煉體魄。

「寫作是一種肉體勞動,如果體力不夠,無法持續長達數小時的伏案工作。」他說。

上午寫作,下午做翻譯,成為他平衡自己的生活方式。

香港名評論家邱立本在專欄裡寫過村上春樹,說「作家的身體素質會影響到他的靈魂」。

的確,這是村上春樹的自我期許,驅使他過一種積極健康的規律化生活。身體經常保持最佳狀態,才能寫出最佳狀態的作品。這是他筆耕不輟的動力來源。

2000 年澳洲雪梨(悉尼)奧運後,村上的遊記本《雪梨!》刊行。從那時起,村上發現自己突破了一個寫作上的難關。

「30 歲以前,我覺得寫文章是很難的作業,有許多題材寫不出來。但在《雪梨!》以後,已經沒有了那種顧忌。現在我想寫什麼就能寫什麼,寫作變成一件輕鬆的事。」

能夠隨心所欲,可說達至文學創作的最高境界。大象已經回到了平原,他可以用更美好的語言,透過說故事的形式,為我們敘述這個混沌世界的真實景象。

【下一頁】

 
地址:108 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 3 段 240 號 2 樓  服務電話:02-2304-7103 【客戶服務專區】
© 2008,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 本站台資料為版權所有,非經同意請勿作任何形式之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