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本書 ◆
◆ 作者:蔡鵑如 ◆
◆ 作者自序◆
◆ 曾文誠推薦序 ◆
◆ 各界聯名推薦 ◆
 
關於本書

古柏鎮.名人堂.俯拾皆歷史的棒球樂園

《名人堂,棒球的聖殿》
定價280元,特價210元
隨書限量附贈 Bowman Baseball Jumbos 球員卡乙張。

*「Bowman Baseball Jumbos」球員卡包括:
Bowman 基本卡、明日之星卡、Bowman Chrome 明日之星卡、金版平行卡、超級折射卡、X 折射卡(平行卡與折射卡皆為限量獨享喔)等等,另外還有限量親筆簽名卡喔!

■詳細球卡資訊請洽育盛國際有限公司 http://www.ysponder.com.tw

棒球,是美國國球。
西元1939年,棒球名人堂博物館在古柏鎮(Cooperstown)開幕,入主名人堂的棒球選手們,都靠著自己對棒球的熱忱與忠誠,在這趟旅程中,揮灑熱血青春,追逐畢生的夢。

作者用心帶我們見證這一段段築夢的歷程,讓我們身歷其境去感受20位英雄的血淚史。

1936年,美國棒球作家協會(BBWAA),選出魯斯(B. Ruth)、柯布(T. Cobb)、馬修森(C. Mathewson)、華格納(H. Wagner)和強生(W. Johnson)等五位退休傳奇球星,為第一批進入名入堂的成員。

除了18位已入主的棒球選手,還收錄了兩位失格英雄─黑襪醜聞傑克森(無鞋喬)與羅斯,作者把每一個天才球員的生平事蹟,都描繪的栩栩如生。

古柏鎮,是個會讓人從「棒球迷,」變成「棒球俘虜」的地方;
名人堂,是美國家庭傳承棒球文化的舞台,是放眼皆傳奇,俯拾皆歷史的棒球樂園。

它帶給棒球迷不同的快樂,讓棒球增添幾許田野味之外的人文氣息,讓棒球人生生世世,以它為傲……。

本書目次

名人堂
.序一 有些人不能忘記/曾文誠
.序二 以戰士之名打造巴洛克/晏山農
.自序 與傳奇跨時空相會/蔡鵑如
.1936 貝比魯斯──棒球國王
.1936 柯布──黑暗英雄,孤獨戰士
.1936 馬修森──白馬王子打棒球
.1939 賈里格──洋基王子
.1955 狄馬喬──不沉的洋基快艇
.1962 羅賓遜──在球場上打破種族藩籬
.1966 威廉斯──從不回頭的小鬼頭
.1972 柯法斯──黃金左腕,大衛再世
.1972 貝拉──棒球哲學家
.1973 克萊蒙托──消失在百慕達的英雄
.1973 史潘──投手丘上的老頑童
.1974 曼托──昨日我年少輕狂
.1977 班克斯──樂天知命的小熊先生
.1979 梅斯──棒球親善大使
.1982 漢克阿倫──民權鬥士追夢無悔
.1986 麥考菲──麥考菲灣的左打天王
.1987 杭特──百萬巨投鯰魚
.1999 萊恩──德州特快車
.附錄一 未入堂的失格英雄
.喬傑克森──悲劇英雄無鞋喬
.彼得羅斯──向下沉淪的安打王

關於作者

蔡鵑如,女生,巨蟹座。 美國俄亥俄州大新聞所畢業,曾任職新聞界超過 15 年。

瘋棒球,愛寫棒球。 情迷洋基王子賈里格,難忘瑞格里的長春藤和草香。
熱血鑽研大聯盟歷史掌故文化 + 老骨頭球星。 奧克蘭運動家 + 統一獅 + 味全龍球迷。
名人堂朝聖2次,造訪大聯盟球場 19 座。

著作:《野球之戀──一個女生記憶青春的棒球手記》。
譯作:《信不信由你棒球篇》,《我有一根大錘子──漢克阿倫傳》, 《濃情巧克力》,《追逐黎明》,《柳橙的四分之五》,《新人生》,《吼!我竟然還單身》。


作者自序

與傳奇跨時空相會/蔡鵑如

好久好久以前,我還是個參加職棒雜誌記者筆試前夕,抱著高中時省吃儉用買來的「體育世界」雜誌,拚命死背大聯盟分區表、隊名中英文對照的小女生。我英文很菜,考題的「試解釋Bases on Ball」,我的答案是「安打(其實應該是保送)。」現在三歲小娃琅琅上口的「Yankees(洋基),」我甚至還不太會唸。

當年要看大聯盟,真的好克難。沒有無遠弗屆的網路,沒有天天直播的第四台,只得搜刮過時的外文雜誌進補,一群同好只能找小耳朵看日文的NHK轉播,看吉布森(Kirk Gibson)帶著腳傷,在1988世界大賽第一戰,從留著兩撇鬍子的運動家隊救援王艾克斯里(Dennis Ekersley)手中,揮出再見逆轉砲,一瘸一瘸跑完四個壘包,邊跑邊拉弓,激情四射的瞬間。

那是我對大聯盟的初次記憶。

我追逐過如今聲名狼籍的坎賽柯(Jose Canseco),他是我第一個大聯盟英雄;球星來來去去如過江之鯽,我支持過一頭金髮的藍鳥三壘手葛魯伯(Kelly Gruber),我挺過勇士、藍鳥、運動家,因為他們強。我是窩邊草。

大聯盟的歷史,我一問三不知。我知道貝比魯斯是全壘打王,賽揚是勝投王,他們生涯紀錄多麼輝煌燦爛,對不起,我沒興趣。我對迪馬喬的印象,只有「瑪麗蓮夢露的老公,」黑襪醜聞的來龍去脈,我只從電影「夢幻成真」中略知一二。

直到1994年。

我翻譯了一本叫做「我有一支大槌子」的書。這部全壘打王漢克阿倫(Hank Aaron)的傳記,意外開啟我對老骨頭選手的好奇心與熱情。1950年代群星倍出,百家爭鳴,這是大聯盟的黃金時代。書裡提到1951年巨人與道奇戰績打平加賽,巨人隊湯森(Bobby Thomson)揮出一支從此冠名「一棒打得天下知(shot heard around the world)」的再見轟,還有巨人廣播員哈吉斯(Russ Hudges)抓狂夢囈式的狂喊:「巨人隊奪冠了!巨人隊奪冠了!巨人隊奪冠了!他們瘋了!他們瘋了!」光看文字描述,就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讀完阿倫的球場人生,我才知道大聯盟最多勝左投史潘(Warren Spahn),搞笑搞怪,根本是金庸筆下的老頑童周伯通化身;無知的我從來不曉得,有色人種要打大聯盟,得經歷重重苦難折磨;我第一次聽說托瑞(Joe Torre)這號捕手,壓根沒想到兩年後,他會成為復興洋基王朝的舵手。梅斯(Willie Mays)、威廉斯(Ted Williams)、曼托(Mickey Mantle)、柯法斯(Sandy Koufax)… …這些大聯盟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從此不再只是陌生的名字。

接著,我在「棒球百大歷史時刻」錄影帶裡,看到了因病身形清竣,擰著方巾,忍住淚水,哽住喉頭,向六萬球迷告別的洋基王子賈里格。一個瀟灑俊秀如希臘雕像的美男子,在生涯頂峰愕然發現生命走向終點,豁達地說,「我是世上最走運之人,」他才36歲,人生路已倒數計時,多麼感傷。

我愛看現役球星石破天驚的全壘打,匪夷所思的精彩接傳。但永遠不會隨時光流逝消失的傳奇英雄記事,一樣令人心折。看棒球,不再只是旁觀風水輪流轉,王朝消長的趣味,而添加了對大聯盟歷史傳統的深層追尋。

研究所的恩師艾德曼教授(Mel Adelman),是個運動歷史學家,熱愛布魯克林道奇隊。他的職業運動史課,不按牌理出牌,我上得過癮極了。

「20世紀初期,哪位球星因為學歷高,舉止儒雅,提升了美國社會對棒球選手的觀感?」

大家亂猜一通,賈里格,不對。強森(Walter Johnson),不對。魯斯。我的天啊,老師大喊。

「他參加過一次世界大戰,在毒氣部門……」老師提示。

「啊…」角落傳來小小的聲音:「馬修森(Christy Mathewson)。」

老師不可置信地望著我-在課堂上從沒主動發言的外國學生,走過來跟我握手。

我的英文老師布魯斯,來自俄亥俄州北部,是個無可救藥的印地安人隊迷。我們輔導課聊的不是英文寫作,是咱們俄州的驕傲--印地安人隊。

「妳知道,當年我們有個投手,因為唾液球惹來麻煩嗎?」

「知道呀,是派瑞(Gaylord Perry)吧。」

「我的老天爺!」

為了搜索黑襪醜聞的真相,我可以偏執地看完30篇文章、讀完六本書,只為了寫艾教授那篇10頁的期末報告。走進名人堂所在的古柏鎮,湖光山色雖美,我卻迫不及待走進名人堂,享受敞徉其中,來趟棒球史洗禮的快樂;箇中滋味,就像印象派畫迷走入奧塞美術館,看見每件畫作,都有滿腹經綸大書特書一般。

於是,我寫下這20個脆弱與堅強,璀璨與殞落,歡喜與感傷,榮耀與恥辱交織的老骨頭球星故事。

一輩子自負、追求完美,龜毛到生涯都能以全壘打告終的威廉斯,晚年中風眼盲手腳不靈光,都得靠人扶持;形象優雅迷人的迪馬喬,竟然不懂憐香惜玉,毆打性感尤物老婆瑪麗蓮夢露;打破種族藩籬的先驅羅賓遜(Jackie Robinson),以高人一等EQ,忍受排山倒海的歧視羞辱性命威脅,只想為後輩闖出坦途;目不識丁的麵粉廠少年無鞋喬(Joe Jackson),懵懵懂懂,深陷萬劫不復的放水惡夢,葬送棒球路;口才一流的貝拉(Yogi Berra),隨口拈來就是傳誦數十年的經點名言:「球賽不到最後,不算終結。」

也許,這些名字遙不可及,因為他們不是你我熟悉的現役英雄,只能從泛黃的書頁,或黑白電視畫面,才能捕捉他們昔日光芒。也許,你不會跟我一樣,覺得鄉村歌手在曼托喪禮上,演唱堪稱米奇一生縮影的「昨日我年少輕狂,」是顆超級催淚彈。

但這都沒有關係。

英國才女作家伍爾夫(Virginia Woolf)曾寫道:「當代最棒的散文,莫過於林拉德納(Ring Lardner,美國著名小說家)的作品『艾爾,你認識我(You know me. Al)。』這是個棒球故事。英國不打棒球,描述棒球的語言,也不是英式英語,但這故事,卻令人屏氣凝神。」

一生未曾看過棒球的伍爾夫,從林拉德納的文字中,領略棒球之美。這20篇有笑有淚有血有肉的傳奇球星故事,雖然離曠世鉅作遠矣,但我希望,他們能深深打進你心坎,帶領你跨過名人堂大門,擁抱浩瀚動人的大聯盟歷史。

曾文誠推薦序-- 有些人不能忘記

(本文作者為 ESPN 美國職棒大聯盟知名球評)

有些人不能忘記。永遠記得第一次見到鵑如的深刻影像、不論過了多少年。那是個熱情的年代、對台灣職業棒球推動充滿熱情的年代,我們是那群的一份子,我是、鵑如也是。但同樣是熱愛棒球之外,當時頂著這個島上最高學府學歷的鵑如是特別的,不僅是來自於他的文憑,更是因為,在那資訊不算充足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懂美國職棒是啥米碗糕時,鵑如就常在辦公室時大談美國職棒,那個遙遠國度裡,屬於全世最高水準的棒球殿堂。

那時我就想,也許這個小女生終有一天會飛到那個夢想的地方,去親眼目睹那些在她心目中超凡入聖的職棒球星表演吧。那一天很快地到來,當職棒在台灣南北狂熱地燃繞,擁有一份令人稱羡的記者工作時,鵑如卻選擇到了美國去深造,也因為如此,我們從同事一變而成、作者和謮者的關係,那時在美國的她常在棒球雜誌上撰寫美國職棒相關的專欄,回國後她任職於商業電視台,相關的著作也不曾間斷過,當然我是篇篇拜讀,所以從文章中可看出關於美國職棒的知識,她懂得比我多比我廣、這一點應該是肯定的。而每一次在看她的文章時,總是會浮現那個影像,那個多年前,年輕、熱情的鵑如,高聲,也許接近讚嘆地說:「你們知道Rick Herderson可以跑多快嗎?」有些人不能忘記!

有些地方不能不去。如果你查棒球維基百科,關於美國棒球名人堂,上頭的介紹是:「美國國家棒球名人堂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州古柏鎮(Cooperstown)的主街(Main Street)上,是在1939年6月12日由克拉克基金會(Clark Foundation)所設立的。其館藏包括捐贈品、棒球相關文物、藝術品、文學作品、相片、紀念品等,還有具歷史意義且為眾人關注的賽事、球員和入選名人堂之英雄們的各類物件。」這是上頭的文字介紹,但這絕不能滿足你,如果你是個棒球迷,聽我說,把去古柏鎮,拜訪棒球名人堂當做是你一生最大心願吧,因為那是個令你感動莫名的地方。1999年我到古柏鎮去過一次,一次之後,我朝思暮想地想重回古柏鎮,雖不是美國在地人,但那卻是能讓你感受那種身為棒球人驕傲的地方,所以有些地方不能不去,古柏鎮的棒球名人堂即是!

有些書不能不看。當蔡鵑如遇上美國棒球名人堂時,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就是你手中這本著作。或許是拜王建民之賜,近年來看美國大聯盟轉播的人多了起來,大家談王建民、近而談洋基、還有美國大聯盟的點點滴滴,對大小紀錄、戰績如數家珍。但美國大聯盟只是你眼前看到的嗎?當然不是,遠在王建民之前,百年以上的歷史,多少豪傑英雄就曾在這個戰場寫下令人難以置信的紀錄,或引領球隊取下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這些偉大的選手有幸被選入為棒球名人堂,而在鵑如的著作中,我們看到了創下連續出場紀錄的Lou Gehrig,打破種族藩籬的Jackie Robinson,且書中還有這句話「羅賓遜登上大聯盟半個多世紀後,棒球界的種族隔閡已趨於無形。

來自於台灣王建民、曹錦輝、郭泓志、陳金鋒、胡金龍,能帶著一身絕技,圓夢跨入大聯盟殿堂大放光,都要感謝那位無緣相識,卻在1947年打破種族圍籬的英雄。」而除了Robinson之外,還有你看大聯盟轉播時想必也不會陌生,讓大家永遠懷念、談論不止的Ted Williams、Hank Aaron、Willie Mays等。所以在你未親訪古柏鎮之前,把這本書從頭看完,把百年來美國職棒的英雄豪傑故事品讀一遍應是你最佳的選擇吧。有些書不能不看!

各界聯名推薦

* 透過作者對每一位球星的刻劃,你會體會到為什麼棒球文化在美國是如此偉大。──Boston 中華職棒聯盟國際組組長

* 我們在老球星面前,讀到了那個時代對棒球的熱血和尊敬,希望這是我們永遠不會失去的。──瘦菊子 知名球評

* 每一個大聯盟退休的棒球背號,都是某個偉大選手的縮影,身為球迷的你,非常必要透過鵑如的書寫,知曉瞭解體會他們各自獨一無二的棒球人生。──黃威融 35歲以前作廣告和寫書,現任平面雜誌編輯

* 這裡有特立獨行的天才,也有平實苦幹的阿甘,美國職棒名人堂裡,多少不同典型的成功例子,值得細細地去品嚐。──謝岱穎 蘋果日報體育中心 資深棒球記者

* 名人堂球星文章,在聯合新聞網的運動大聯盟,是最受網友好評的系列。本書有更多精采內容,球迷絕對不可錯過。──王耀賢 聯合新聞網運動新聞編輯兼資深球員卡收藏家

* 這本書,讓你彷彿走訪古柏鎮名人堂,體驗棒球人的終極夢想。──林言熹 棒球作家

* 還沒看完,我已迫不及待去打擊場揮幾支全壘打了!──九把刀 知名作家

* 看 MLB 之前,請先看這本書。──沈雲驄 早安財經文化發行人

 
  (c) 2007, 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 服務電話:02-2304-7103  •訂閱/取消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