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內文摘錄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越跑越強:跑步教練的疲勞克服與心靈成長之道
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看清親密關係的底層邏輯
慷慨的感染力:在善良被低估的年代,讓善意泛起漣漪
不只是餓:解放心靈飢餓,擺脫飲食焦慮──《我不餓,但我就是想吃》+《餓怒症》套書
你可以喘口氣:給憂鬱症照顧者的備忘錄


我的冤家我的親(AK00417)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張慰慈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03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0 元(約78折)
開本:32開/平裝/208頁
ISBN:978626396205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內文摘錄



  推薦序

推薦序

法供養的文字盛筵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慰慈寫了新書《我的冤家我的親》,其中自序與部分章節,個人有幸先讀為快。閱讀過程中,不是多愁善感的筆者竟屢屢潸然。

無論是對自我、人物的描繪,還是對事件、情節的敘述,慰慈總是毫無保留地投入豐沛的感情;但那不是狂熱的激情,而是在洞燭因緣後,對至親苦難的椎心之痛。例如:以至孝聞名的父親,對纏綿病床的爺爺大聲咆哮,昔日叱吒官場的爺爺,竟只能嗚咽以對。作為讀者的我所受到的強大撞擊,並非來自這些咆哮與嗚咽的動態畫面,而是對爺爺與父親心靈深處的劇烈創傷,生起強大的憐念憫傷。

慰慈引述佛門廣傳的「冤親債主」一詞作為此書課題。親眷比一般人自然緣深,但有時是因善緣而結親,有時是因惡緣而結親。前者今世重逢而積恩報德,這是善性循環;後者狹路再遇而積怨結仇,這是惡性循環。拋開這些無形的定理不說,一般而言,並非所有人都能幸運地生長在夫妻鶼鰈情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模範家庭;反之,基於親情與愛情,對彼此就難免有各種期待,一旦期待落空,就難免失落、沮喪,結怨、生惱。然則在「法爾如是」的生命流轉中,是否能揮刀截斷惡意螺旋之眾流?是否能就著積怨結仇的「逆緣」,轉化出積恩報德的「逆增上緣」?其關鍵即在洞燭因緣的智慧與憐念憫傷的慈悲。

一般而言,親眷之間的「怨憎會苦」與恩怨情仇,當事人大都不願曝光,遑論是在公開園地,向非親非故的視聽群眾和盤托出!在華人傳統社會,這可能是基於「家醜不可外揚」、「為長者諱」的倫理禁忌;在當代社會,則更涉及「隱私權」的倫理考量。慰慈將生命成長歷程的傷口扳開,瘡痂掰碎,那是痛不可忍的過程,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勇氣;再加上前述倫理禁忌與倫理考量,要衝破這心靈與社會的層層網羅絕非易事──畢竟面對的是「非親非故」的廣大讀者,而非止於閨蜜、摯友間的呶呶宣洩。即此而言,慰慈之所以能衝破層層網羅,應是來自比層層網羅更強大的軔性與動力──「無緣大慈」與「同體大悲」,是對相識或不相識之讀者,虔誠奉上「法供養」的菩薩心腸。


推薦序

總要回家

王錦華/《鏡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


父母子女一場,在常見的公開論述上,我們習慣飲水思源、歌頌親情。殊不知以愛為名,多少扭曲和變異的故事假汝之名以行。慰慈老師這本書的珍貴之處正在於此,這是一本坦露真心的懺情錄,是一本殘酷之書,也是一本溫柔之書。

慰慈老師是我透過臉書結交的良師益友。身為一個虔誠的佛弟子,老師的臉書發文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廉價說教,反而經常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尤其喜歡她記述自己與母親的日常互動,那種待老人如待兒孫的細膩親切,總讓我在焦渴的煩惱火中,生起一點清涼。

在這本書裡,老師細細補述家族女性的生命歷程,這才明白:此刻看起來很感人的親子互動,原來曾經很傷人。她坦陳,自己在二十八歲時匆促走入婚姻,是為了離家,「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我想逃離與母親在同一個屋簷下的生活」。彷彿對照,我們誰不曾在年輕時花盡力氣,用各種言行背離自己的家;相較於父子之間的對抗,母女之間的糾結又更幽微難解。

無論年輕時背叛得多麼厲害,人近中年,總要回家的。緣此,這不是一本清算歲月之書,而是一本關於如何回家的書。

我尤其喜歡書中〈媽媽的媽媽〉那一篇,小說中的第一人稱是我,第三人稱也是我。充滿了之知智慧的「我」,對著無明的「她」說,試著去做「媽媽的媽媽」。這不就直接了當說明:與母親和解,其實就是與自己和解。

看了這本書,我非常喜歡「素娟」—也就是老師的母親。在那個純樸的年代,竟然有這樣一個愛穿大紅色衣著,永遠熱情洋溢,勇敢追愛的女人,就算連恨,也是大剌剌的。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慰慈老師時,她給了素昧平生的我一個好大的擁抱。那如大太陽般的熱情,很快融化了我當時被無明和恐懼綑綁住的心。親愛的老師,這就是命運的殘酷及溫暖之處呀,素娟的熱情其實一直在你的血液之中。

這本書巧妙地用家族女性的名字來分篇,「潤蓮」、「素娟」有各自的時代,以及屬於這個名字、不同的命運召喚。非常幸運與「慰慈」身處同一個時代,老師的名字之中安慰、慈悲的意象,總給我一種「大地之母」的聯想。推薦大家閱讀這本書,你一定也會感受到慈悲擁抱的溫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