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不只是發明(BE0125)──科技改變人性?
Our Own Devices: How Technology Remakes Humanity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李佩芝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13日
定價:350 元
售價:27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418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得 獎 紀 錄

★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 2004年科技管理十大好書
★2004 年科管百大好書 TOP10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2003年度優良圖書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2003年度優良科學書籍

強 力 推 薦

《紐約時報書評》、《自然》雜誌、《科學人》雜誌、《費城探索報》、《連線》雜誌、《波士頓評論》雜誌、《I.D.》雜誌等媒體好評,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溫肇東專序推薦


內 容 簡 介

你可知道台灣保齡球選手的「飛碟球」,是為了超越球道條件等因素而發展出的特殊身體技術嗎?

你可知道當揚可音樂鍵盤發明後,由於它運作得太好最後反而在發展的道路上夭折?

你可知道當人們了解所穿之鞋具備吸收衝擊力的設計後,走、跑落地時的力道會明顯增加,反而增加腳部受傷的可能嗎?

繼探討科技特異復仇方式的《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Why Things Bite Back)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譽為「日常科技的哲學家」的愛德華.田納,再度以科技與人類的關係為主軸,自日常器物的使用與歷史中,檢視其對人類造成的深遠衝擊與令人驚訝的重塑力量:人類的創造發明,如何反過頭來改造我們身體機制及生活方式。

田納自一組詞彙:科技/技術,從歷史線索中觀察身體技術(body technique)與科技的使用、演變與改造。如果包括裝置、系統與發明的「科技」(technology),代表的是「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改造」;那麼技術(technique)便是我們使用發明物件的方式。然而,這些創造物究竟是如何使用的?新發明會改變人類行為,影響我們身體的坐、站、走、跑與溝通方式等,卻未必與發明家或製造者所預期的相同。它們改變我們的身體使用,而這些事物其實都是人類自己的發明。

針對人類自身所做的適應調整,田納從一般人出生後接觸的奶瓶展開討論,其後論及人字涼鞋、運動鞋、立姿座椅、後仰座椅、音樂鍵盤、文字鍵盤、眼鏡與頭盔等日常物件的改變力量。試圖以科學方法哺育嬰兒的奶瓶與配方奶,帶來的卻是營養與健康的危機。適應氣候及穿脫方便的日式人字涼鞋,由於鞋帶結位置未依腳趾結構設計,反而造成穿者內八的行走體態。頭盔原是頭部保護之用,為了征戰得勝、制敵要害,促使古希臘軍隊採用更尖銳、更具威力的武器,因而揭開了往後軍備競賽的序幕。人類受到椅子的制約,過去曾有的各種蹲踞姿勢演變為坐姿為主的世界,一旦沒有椅子人們便覺得全身不自在。眼鏡既是為了幫助近視患者,十九及二十世紀閱讀材料的爆炸性成長,造成了我們對眼鏡更深的依賴。文字鍵盤取代了筆成為書寫工具,也改變了人類對其他眾多程序的控制;音樂鍵盤則因演奏型態及樂器製造原理間的影響而改變,尤其鋼琴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成為中產階級生活重心,年輕婦女為學會「彈鋼琴」這項成就,不惜犧牲閒暇、使用各種訓練器來「征服」鋼琴;更別說有人以手術切斷第四與第五手指間肌腱,來擴大彈奏指幅的激烈手段。

今日人們穿鞋是為了保護細嫩的腳部,但腳部的細嫩難道不是因穿鞋所造成?日常科技左右我們使用身體的方式,科技與使用科技的技術,幾千年來不斷地攜手演進。人類的能力可能因此更強大,但是這些事物對我們的掌控力也與日俱增。當其他物種經由演化天擇塑造了牠們今日的樣貌;對人類來說,田納認為當我們使用這些發明之時,也同時改變了我們的社會自我:「科技決定了我們的身分。」

科技或許來自人性,科技卻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重塑了人類行為、身體機制及生活方式。田納透過風趣機智的分析,帶領讀者縱貫古今,《不只是發明》為一部極具巧思、啟發且趣味十足之鉅著。


作 者 簡 介

愛德華.田納(Edward Tenner)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英語及地球科學系常任客座教授,除獲得美國JS古根漢基金會(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研究基金贊助外,亦為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交流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會士。目前於美國華府史密森機構(Smithsonian Institution)轄下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萊梅森發明創新研究中心(Jerome and Dorothy Lemelso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擔任資深副研究員。著作包括《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時報出版)及《科技談》(Tech Speak)等書,現居美國紐澤西州(New Jersey)平原市(Plainsboro)。


譯 者 簡 介

李佩芝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畢,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口譯組畢。譯有《理性賭局》、《女生寫給女人的懷孕私房書》、《懷孕百科》、《嬰兒會說話》、《規劃經營前景──企業穩健的25個計畫重點》及《亞洲銀行新未來》等書。


目 錄

推薦序 科技與人性的對話/溫肇東

前言

第一章 科技、技術與身體

第二章 跨出人生科技第一步:奶瓶

第三章 安步當車:人字涼鞋

第四章 健步如飛:運動鞋

第五章 打直坐正:立姿座椅

第六章 輕鬆一下:後仰座椅

第七章 機械藝術:音樂鍵盤

第八章 完美書寫:文字鍵盤

第九章 第二視力:眼鏡

第十章 硬腦殼:頭盔

後語 豎起大拇指


延 伸 閱 讀

小處著手:追求完美的設計

作者: 亨利.波卓斯基   譯者:陳正芬   定價:280元   特價:221元

美國科技桂冠詩人 亨利‧波卓斯基 繼《鉛筆》與《利器》後最新力作 設計究竟是創意的完美呈現?還是迫不得已的讓步與妥協? 設計提供的是理想解決方案?還是一種學習與適應的過程? 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設計的概念。高速公路收費模式、燈泡瓦數的控制、汽車天窗、甚至菜單上的品項,皆是設計概念的展現。然而適用於一人的設計,並不一定適用於另一人。設計與其說是點子的迸發,不如說是經由諸多限制中所完成的協調方案;設計必須考量諸多因素與多樣需求,所以說設計反而是「框架內思考」、在妥協中完成。因此,...

利器

作者: 亨利.波卓斯基   譯者:丁佩芝、陳月霞   定價:230元   特價:182元

《利器》與《鉛筆》是波卓斯基以設計發明為主題、充滿知識趣味和文明風情的作品。在《利器》之中,作者耙梳上下古今,一一說明湯匙、刀、叉、迴紋針、拉鍊、錘子、鋸子、瓶子、銀器、鈕扣、3M立可貼、罐頭、易開罐、速食包裝、開瓶器…等等日常用品的發明演進過程,人類文明追求成就、舒適、方便和信賴的努力,盡在其中。書中附有42張極富價值的圖片。

科技反撲: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作者: 愛德華.田納   譯者:蘇采禾   定價:300元   特價:237元

科技讓人更健康、更富有,但未必讓人更快樂。 我們厭煩於電腦功能升級再升級,學習和維修成本永無止境;我們驚心於對鐵達尼號的造船技術信任過頭,反而疏忽正常警戒因此遇難;我們擔憂醫療技術發達,造成救得了命,治不了病……。 一波波生活災難從各方面排隊上場,全世界正面臨科技大反撲,身為科技外行人,如何從進步帶來的報復效應全身而退? 作者在普林斯頓大學主持一項「報復效應」研究計畫,專門研究人類在機械、化學、醫學和生物科技上的「進步」,最後卻招致「反咬」,為生活帶來更大的災難。...

鉛筆

作者: 亨利.波卓斯基   譯者:楊幼蘭   定價:320元   特價:253元

梭羅以《湖濱散記》名垂千史,但你知道他是美國首位著名的鉛筆製造商嗎?你知道他如何著迷於測量、用腳測長度比別人用尺還精確嗎?在《鉛筆》一書中,從鉛筆的發明起,作者借用鉛筆的設計、製造、貿易史,闡釋人類政經文明發展的精髓── 17 世紀時,教師最大的責任是幫學生削鉛筆;而各國為了爭奪筆心所用的石墨,幾度要開戰;你知道筆心是怎麼塞進筆桿中的嗎?請看本書。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