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樹上的藍蕨 的評論頁

 

寄自野地的明信片

讀者評鑑等級: ★★★★☆ 2008/08/25

人靜默了,才能聽見自然說些什麼~
要深刻的認識自然,就必須徹底成為她的一部份。如作者所說,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不像是一個「人」。成為山、成為樹、成為風、成為溪流、成為竹雞家族的一員……,於是,當竹雞看著你並不懼怕還對你咕咕叫的時候,生命之間才有真正的交融與了解,才有感動,才有愛。
了解自然,需要諦聽、細觀、嗅聞、觸摸、感覺。人靜默了,才能聽見自然說些什麼。候鳥季來臨時,你知道候鳥與留鳥間說了些什麼嗎?你知道一隻小螃蟹背著行李到世界盡頭探險的辛苦歷程,就是在一塊礁岩上嗎?你聽到當人們拼命搜尋鳥蹤,卻忽略眼前盛放的牽牛花時,花兒們正在對你吶喊嗎?你看見大屯山上昆欄、紅楠、台灣樹參努力對抗東北季風的辛苦嗎?
人與自然的關係,也透過一張張明信片,透露出些許的無奈。惡名昭彰的獼猴漸漸侵入農地、高山噴掃農藥的惡性循環、過度的野鳥拍攝干擾環境、森林火災是福是禍……答案只能留給讀者去尋找了。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明信片呈現出動人的臨場感,讓讀者彷彿真到了那地方。不單是虫魚鳥獸,還有暫時休耕的田野、高山上的農舍、淡水的便利商店、岸邊約會的戀人、咖啡招牌、離島傾頹的古厝、落日下的涼亭、人們工作後疲累的身影……從村鎮到郊山,從高山到離島,來自台灣各地的明信片,讓我們看見自然的故事、人們的生活寫真。 開始吧,開始動手,寄給自己、寄給朋友關於你的體驗、你的旅行、你與自然的對話。這次,不是簡單的照片而已喲,而是一筆筆加注了充滿生命的動人故事。

園長夫人

讀者評鑑等級: ★★★★☆ 2008/11/27

擅寫自然生態故事的艾克曼,這次有了令人驚艷的創新之作。你可能不會像從前讀《感官之旅》、《鯨背月色》或《艾克曼的花園》一下子就入迷,需要多一點耐心,像動物園長夫人安東妮娜照顧小獾、山貓、駱駝……看似被照顧著的動物,其實,正是牠們解救了所有苦難中的人心!

《園長夫人》是一部淚光中帶有笑聲,由動物與人們交織成的罕見紀實小說。故事發生在二次大戰期間的華沙。艾克曼透過動物園長夫人安東妮娜的回憶錄,追索出當時園長姜恩以及夫人安東妮娜是如何在納粹恐怖統治下,透過動物的掩護,營救無數猶太人的故事。

貫穿全書的是戰爭中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以及擁有特殊感知能力的園長夫人安東妮娜是如何運用她神秘而熱忱的力量,照顧動物、照顧難民。透過艾克曼內蘊深厚的關照與素養,讀來無比精采感人。

姜恩與安東妮娜的動物園,好像一艘救生艇,隨時接待各種奇特或失怙的動物。家裡則像一個雜劇劇場,動物可以隨意進出走動,山貓寶寶需用奶瓶餵養到六個月大、金剛鸚鵡在陽台啄食小塊柳橙、小獾正訓練自己上廁所……入夜後,這個大家族此起彼落的鼾聲與呼吸譜出了趣味十足的動物清唱劇。除了艾克曼,沒有人可以將各種動物的生態習性,描繪得如此活靈活現、唯妙唯肖。

黑暗悄悄掩至。1938年希特勒大軍佔領捷北蘇臺德地區。1939年9月,劃破天際的轟轟巨響驚醒安東妮娜,也無情的開啟了所有生命顛沛未知的命運。

對猶太人有深厚友誼的園長姜恩,透過動物園的掩護,幫助了無數輾轉逃亡的猶太人。成功接引出來者,往往都是姜恩經歷千鈞一髮的危機才得以保全。所有躲藏在獸籠裡或屋內的客人,都有秘密的動物名稱做為代號。

與客人們朝夕相處的安東妮娜,受到大家全心的讚佩與擁戴,面對動物,甚至面對危機,都能處理得恰到好處。

戰爭中是否有人關心動物呢?書中另一條重要的發展路線,是關於動物園生態管理和意識型態的論辯。許多人與姜恩和安東妮娜來往,包括知名的柏林動物園長路茲海克。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熱愛動物的海克推出的「德國動物園」以展示母國本土的野生動物為人稱道,然而,極端的愛國主義、優越的種族意識,讓動物成了祭品。

海克兄弟一直夢想著復育三種已經絕種的純種生物:新石器已存在的歐洲野馬、歐洲原牛和歐洲野牛。事實上是,海克假借動物復育之名,掠奪東歐動物園和曠野,侈言「納粹的十字記號與原牛結合,象徵無堅不摧的力量」。諾貝爾獎科學家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更強化納粹統治正當性,主張「種族優生學」,認為必須藉由消除「退化」的種類,來防止人類文化沒落或毀滅。「淨化德國、精煉德國」,包括自然世界,令人毛骨悚然!海克造訪姜恩和安東妮娜,很快把山貓和其他動物運到德國「受照顧」或說「出借」。

艾克曼將安東妮娜與動物們顛沛離散的痛苦,捶心般地傳遞給每一位讀者,我們彷彿看到了斑馬、長頸鹿在面前流下淚滴。

德軍對待猶太人殘酷凌虐的畫面,一幕幕上演。猶太人手上「六角星形的藍色大衛之星」標誌,象徵死亡的烙印。然而,在混亂殘暴中,艾克曼特意彰顯一位位充滿心靈力量的智者、一篇篇幽默感人的求生故事,激勵振奮,不讓殘酷的命運操弄,猶太人活出令人不可置信的信心!

1944年,姜恩參與地下軍的起義活動,動物園的領導責任完全落到安東妮娜肩上,艾克曼與安東妮娜似乎融為一體,完全灌注給讀者一股精神、心理壓力以及身體的折磨,讓人屏氣凝神,無法呼吸。而艾克曼不僅寫動物園長、園長夫人,更將來來往往的諸多人物,刻劃入裡,包括海克。我們看到的是:人性。

戰爭總是突然開始,嘎然結束。1946年春,姜恩活著從戰俘營回家了,開始重新打造動物園。當初收留的客人們,存活下來者,都保持著密切聯繫,悲哀的影像埋藏甜美的記憶。

姜恩和安東妮娜努力為他人謀機會生存,而這一切的理由,姜恩說「這是我們該做的。如果你能救人性命,這就是你的義務。」

生命偉大之處,不就是這些黑暗中綻放出的微光嗎?又有誰能想像,動物園長與園長夫人竟能聰明的藉著專業本能,藉著動物和昆蟲,拯救許多瀕危的朋友?在危險而不確定的時代,動物的陪伴讓人們得以生活下去,感覺真實。

當我們隨著艾克曼重回浩劫後的歷史現場,循著安東妮娜的足跡走一回,這一段歷史的縫隙,突地奔出了百千隻動物,與充滿喜悅的波蘭人、猶太人一同歡笑。一段最悲慘的年代,譜出了最美、最感人的故事。

因為姜恩、因為安東妮娜,因為艾克曼,懷抱著對人、對動物們巨大的愛,這段歷史縫隙才得以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