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上人序
前言
後記

宗教神話

【類別最新出版】
行如海潮: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2 Bodhi Light Tales:Volume 2(附QR Code線上音檔)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六十甲子籤詩背後的故事,幫你解籤解人生(書+六十甲子媽祖靈籤 隨身籤卡 )
等待一朵蓮 挺水而出


善,最好的禮物:靜思心靈小語(NL00051)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宗教神話
叢書系列:人與土地
作者:釋證嚴著;李屏賓攝影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年05月03日
定價:450 元
售價:356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32頁
ISBN:9786263961616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上人序前言後記



  前言

前言  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最大 李屏賓

    在我四十七年的電影攝影生涯中,電影的拍攝過程,多半是以專業的機器,運用光影變化之美,完成作品;工作之餘,我會拿出隨身攜帶的傻瓜相機或手機隨手拍,捕捉當下的心情與心境。無論是一片落葉、一大片樹林、不同的雲、或是不同的海,我拍下的,都是在尋找生命會遇到的東西。
    這些最質樸、完全沒有處理過的畫面,在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的提議下,結合了證嚴法師的《靜思語》,在去年十月底出版成書《愛,最好的祝福》,對我而言,是一種很特別、殊勝的因緣。現在第二本《善,最好的禮物》也要出版了,我心中的喜悅難以形容。
    我在《愛,最好的祝福》前言提到,我內心深處是一個時時刻刻都想回家的人,但我一生熱愛的電影工作,卻是一個讓我回不了家的行業。很長的一段歲月,我總是從野地歸來。電影把我帶到了我想像之外,無法抵達的天涯海角。但翻閱書稿時,那些埋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總會隨著一張張的照片浮現。尤其是跨國合作中的難得經驗,那些過程中的磨合,從原本可能的敵對、很容易失敗,到最後大家「不打不相識」,變成好朋友,一一浮現腦海。
    二○一○年之後,我就不接大製作了。一來因為年紀大、家庭壓力也輕了;另外則是,我有知名度、也有很好的經驗,我想多跟年輕人合作,帶他們走直接的路,也幫助他們比較容易籌到資金。這讓我自己獲益良多,可以走出框架與瓶頸,在很新、跟帶點沒有經驗的要求裡面,找到新的方式、新的角度。
    攝影多年,我認為作品不會每次都成功,但是每一部作品都是我全力以赴、拚盡全力完成,也都讓我刻骨銘心;因為每個都是不同人的人生,而我一起參與了。我年輕的時候經驗不豐富、技術不純熟,但是敢冒險、敢嘗試、敢突破、敢面對失敗,因此有機會走更遠。有困難,才會往前躍進;對前途有困頓的時候,人就會激發出一股無形的力量。
    我年輕時,曾經想過要當導演,但寫了兩個故事都失敗。在當攝影師二十年之後,我明白了「每拍攝一部,就多一個人生」,想當導演的念頭,只是因為想讓人關注。明白這點之後,「導演」的稱謂對我已經沒有吸引力,我只想多享受、多接觸、多跟年輕導演合作,看到更多不同的人生樣貌,過了至少幾十個不一樣的人生。攝影工作給了我很豐富的人生體驗,不貪心的時候,就收穫更多。
    我跟母親的緣分淺。我父親很早過世,母親住鳳山,我很小就離開家,到台北的國軍教養院,寒暑假才能回去。當時窮到只能買月台票,再設法回鳳山,我的「江湖臉」就是那時候慢慢養成的。我在中影工作十一年,薪水袋沒有打開過,每個月都給母親,是基於對母親的愛。
    媽媽一直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麼,直到她跟我一起去參加挪威奧斯陸的南方電影節,才知道我的工作樣貌。我一九八八年就去了香港,在家的時間就只有在中影工作的那幾年。之後我就算從洛杉磯到巴黎,即使繞一大圈都要經過台北,盡量跟母親在一起。擔任台北電影節主席時,我也不去住大會準備的飯店,就算母親已經往生,我也幾乎都住母親家,家的感覺對我而言很重要。
    這幾年我回台灣,有機會與青兒聚會時,都會分享彼此生活上或工作中的事,也因此知道了青兒在全台各地校園設置靜思閱讀書軒的計畫。青兒分享了很多動人的故事,我覺得她做的事很有意義也很重要,希望也能盡一己之力,於是以母親的名義護持了一間靜思閱讀書軒。
    青兒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提到一段上人與小女孩尹甄的對話,特別讓人動容。她也提到我以母親名義認養閱讀書軒這件事,其實我做的事很一般,青兒卻一直感念在心。我想,上人無處不在的愛與善,的確引導與影響了無數的眾生。
    我拍的電影,希望光影能說話,影像能動人,畫面能傳達如文字的魅力,也希望這本書中的照片可以讓影像文字化,讓每個人有不同的詮釋。未來,我希望自己繼續往前走,繼續學習,與時俱進,也還會繼續練習,拍新的照片。我想拍那些最弱小的生命,春、夏、秋、冬,隨著季節的變化,發芽、茁壯、成長、繁衍,在風雨中依然綻放美麗與動人的樣貌,持續與大家分享。
    隨手拍下這些照片時,我完全沒有想到它們可以做什麼用途,更沒想到會跟證嚴法師的文字放一起出書,得到這麼大的榮譽跟內心的祝福。可以說,沒有目的的時候,收穫是最大的。

 
上人序前言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