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找回好情緒的日常練習(CFF0251)
How to Develop Emotional Health (School of Life)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奧利佛‧詹姆斯
Oliver James
譯者:王方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11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24頁
ISBN:9789571368078
|
|
|
|
線 上 試 閱
|
|
|
【簡介|你的情緒健康嗎?|Chapter 2|幫助我們活在當下的自我意識】
|
▼
簡介|你的情緒健康嗎?
保持情緒健康,意味著能夠感知當下狀況,知道身邊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你不會事後才回想起當時的感觸,而是立即能有所反應、親自以第一手的經驗體會世界。就像球評常說的──你非常「進入狀況」。 你感到很真實。做自己非常自在,你不想變成別人,也不會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你知道自己感受如何、在想些什麼,就算有時必須承認不知該如何是好也沒關係。你有自己一貫的道德準則用以辨別是非,能在逆境中堅忍不拔;你的思考非常實際,往往能做出明智的判斷。
你能夠看清自己的行動。有時候,你可以提前察覺錯誤而免去麻煩,或者在意識到自己反應不夠理智時立刻改正──第二次車禍將不會發生:看清楚燈號的變化和前方的障礙物之後,你知道要轉動方向盤。這種能力滋養了心靈,讓人得以做出選擇、得以改變──正是如斯的自我意識將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
面對面與人交流的時候,你能夠清楚判斷他們在想些什麼、感覺如何,能從容地與他人接觸,而不是當個一意孤行的控制狂。你不會遭遇「接收」或「傳送」訊息的困難,也不會強勢佔據主導地位,相反地,也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你適應力強卻不會迷失自己,遇到需要戴上面具的社交或工作場合,你可以完美地偽裝卻始終保留真實的自我。在他人面前,你盡量呈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但懂得衡量當下狀況:需要說謊的時候,就會說謊。
你活潑有朝氣,隨時隨地都精力充沛,卻不至於顯得過度狂熱,也不會為了暫時忘卻傷心事而不停忙碌;你自動自發,不斷尋找有趣的方式處理事情,像孩子一樣生氣勃發,堅信生活應該用來享受而不是忍受。你拒絕沉迷於幼稚、疲於追求又不知滿足的操控遊戲。
你也許時不時感到憂鬱、憤怒,深受各種恐懼糾纏,甚至還會鑄下大錯,但由於健康的情緒你能夠活在當下,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可以找到所經歷事物的價值,讓自己重新打起精神。
別人從你身邊離開的時候,往往認為自己變得幹勁十足、更活躍,也充滿趣味,他人總是受到你的情緒健康感染。雖然不是國家英雄,但是在社交圈和工作場合裡大家都深深肯定你的價值。
見過這樣的人嗎?沒有吧?──我也沒有。
但這就是我所謂的情緒健康。沒有人能夠永遠保持好情緒,確實符合上文所有敘述;普通人只能做到少少幾項,還只是偶爾達成,永遠完美執行目標的人大概只有五%到十%。本書的目的正是想要促進各位的情緒健康。
▍為什麼我們失去情緒健康 事實上,情緒健康與智力、吸引力、野心和財富無關,一個人成就非凡卻情緒欠佳也不無可能;它不限於特定的族群,許多低工資、社會地位不高,或者把家庭放在工作前的人們一樣擁有好情緒。
不過大多數人天生就擁有情緒健康,比如小嬰兒,他們清楚地認識自己。小孩子大部分都知道自己是誰、怎樣才會有安全感,也打從心底感到快樂,成年人其實可以從他們的遊戲模式中略知一二。一般而言,兒童在七到九歲入學以後會開始面對情緒的挑戰,他們需要融入群體、與同儕競爭,壓力漸大,越來越多人也因此慢慢失去情緒健康,一直到中老年被無數挑戰擊敗之後,好情緒才會漸漸恢復(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話)。如同愛爾蘭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所言:「生活是世上最珍貴的東西。大部分的人只是存在著,僅此而已。」
和莎士比亞(Shakespeare)的詩作〈人生七階〉 (Seven Ages of Man)類似,我們可以將情緒健康分為七個時期,從情緒良好的狀態開始慢慢衰退,到了生命尾聲才再次回復初始狀態。三項針對英國精神疾病的調查證實,十六到二十四歲的人口最容易得到精神疾病,隨著年齡增加疾病的風險則一路降低。只要撐過成年的頭幾年,情緒健康很可能就會逐年恢復。
不過要記住,情緒健康(emotional health)不等於心情好壞或理性的程度,它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使案例不多,情緒健康的人還是有可能感到憂鬱或受人蒙騙。
情緒健康指的是符合上述正面態度的狀態,心理健康則多由負面症狀定義,代表一個人不受精神疾病困擾、不會感到焦慮,也沒有更嚴重的躁鬱症或極端情緒波動。然而有趣的是,少數幾個衡量心理健康的調查(而非針對心理疾病)發現心理健康的比例竟然跟情緒健康的比例一樣低;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斯(Robert Keyes)針對三千人所進行的研究,發現只有十七%的人「徹底心理健康」,生命力旺盛,沒有一絲精神疾病的跡象。其實活在高度發展國家,很少有成人能夠沒半點壞情緒,百分之百的好情緒在都市化和工業化環境之下著實罕見。雖然這麼一說,會有點回歸過度理想化的高尚野蠻人(Noble Savages)形象的傾向,但也許還是只有尚未工業化的小村落,那些以採集狩獵過活、沒有定居農業的社會才可能有純粹的好情緒存在,在現代生活大概是找不到了。
情緒健康也不該和「生活滿意度」、「幸福感」,或者快樂混為一談,快樂通常一閃而過,就像性愛和吸菸過後,或者考試結果順利的成就感。注意那些信誓旦旦聲稱未來一定會幸福快樂的書籍,它們只是在心理上抹上一層藥膏,一副好像很有用的樣子;筆者認為人類生來不是以快樂為終極目標,但是我們一定能夠擁有更好的情緒狀態。
▍促進情緒健康的關鍵 讀者至此可能會漸漸有所疑問:為什麼我的情緒健康和兄弟姐妹、子孫後代的程度不一?這是現代科學最大的秘密之一,而答案幾乎與基因毫無關聯。
十二年來,人類基因組計劃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不斷尋找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例如憂鬱症和過動症患者)並將他們的基因與普通人比較:只有些微的遺傳差異被發現,截至目前為止也僅有五%至十%的病例因遺傳而起──包括精神分裂症(出現妄想或幻覺症狀)等罕見的極端案例。科學家分析人體超過一百萬個基因位置,但是精神分裂與非精神分裂的樣本之間九十%至九十五%的差異卻與遺傳無關;由於最有可能的幾個基因定位都已經掃描完成,目前看來計畫很可能就此定論。結果將帶來巨大的影響:基因對情緒健康的影響或許微乎其微,只有少少的五%至十%,而在許多情況下甚至毫無作用──彷彿遺傳學已經徹底退出自由意志(Free Will)與決定論(Determinism,主張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是被決定的)的世紀之爭一樣。如此一來,如後文所見,一切就多出了無限的可能性。
在高度發展國家,好情緒明顯與生活經驗相關。主要有四大類的經驗單獨、互相作用影響成年人的情緒健康:首先,幼時接受的關愛以及隨後明理的養育方式;第二,童年受到打擊(例如經歷喪親之痛)之後給予適當的愛與支持──這樣才能將逆境轉化為提升心靈的良藥;第三,步入成年遇到的劇烈震盪讓自己徹底反思人生、立即感悟生命本身的價值;以及最後,深刻的精神體驗或者療癒經驗。
要是從未有過這些經歷,先不要感到絕望,筆者絕對沒有要假裝你讀完這本書就能立刻進階情緒健康的最高狀態──正如先前所言,真正擁有好情緒的人非常罕見。然而,藉由正確的知識,我保證大家的情緒都能變得更加健康。
本書將擁有好情緒的五個關鍵定為章節標題: 1.洞察力:具備理解事物的能力,透過審視過去,明白自己為何以特定方式思考、感受及行動。 2.活在當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能掌握自我身份,活在當下,不再「扮演」自己。 3.圓融的人際關係:有辦法舒服自在地與他人互動,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自信的態度,既不佔主導地位也不被人牽著鼻子走。 4.遵從自我的價值:不被非經思考的預設價值觀影響,依照自己認同並深信的理念過活,並展現在面對工作職涯的態度上。 5.活潑有趣的生活觀:擁有充滿活力和快樂的生活。
藉由真實的案例,筆者將一一介紹如何運用這五項關鍵促進情緒健康,並且點出幾類可能導致情緒不佳的幼時經歷。只要正視挑戰,好情緒非您莫屬。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