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歷史‧傳記People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言
書摘 1 婚禮
書摘 2 生育
書摘 3 擇木而棲
書評:特立獨行新女性

People

【類別最新出版】
椰殼碗外的人生
我只帶來信心:施明德語錄【增訂版】
我很高興我媽死了--原來,不原諒媽媽也沒關係〔美國國民童星珍妮特.麥考迪走過創傷的自癒與成長之路〕
書生本色:永遠的時報人,林聖芬紀念文集
新聞記者


合肥四姊妹(PE0319)
Four Sisters of Hofei

類別: 歷史‧傳記>People
叢書系列:People
作者:金安平
       Annping Chin
譯者:鄭至慧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22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44頁
ISBN:9571343579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言書摘 1 婚禮書摘 2 生育書摘 3 擇木而棲書評:特立獨行新女性



  書評:特立獨行新女性

◎文/ 呂正惠(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19世紀中葉,太平軍與捻軍相繼崛起,安徽合肥人李鴻章號召鄉人組織團練,保衛家鄉,報效朝廷,求取功名利祿。合肥下層鄉紳張氏四兄弟響應李氏,在歷次「平亂」中屢立戰功,成為淮軍主力。其中張樹聲尤其忠勤,勇於任事,居然官至直隸總督與兩廣總督,不但位極人臣,而且積累了萬貫家私。

滿清朝廷崩潰以後,張樹聲的嫡孫武齡攜帶了家中財物及親近族人先移居上海,後定居蘇州,既不從政,也不從商,唯以讀書、辦學及教養子女為事。為了創辦樂益女子中學,他花費了25萬銀元。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可能是,培養了十個子女,其中居長的四人都是女孩,也就是本書的四個主角。

張家四姊妹所以名聞天下,主要還是靠了老三張兆和。張兆和在中國公學讀書時,她的國文老師、當時已是名作家的沈從文以接連不斷的情書追求她,並引發校長胡適的同情,企圖施以援手。最後,據說沈從文的情書「寫得太好了」,張兆和終於同意嫁給沈從文。這件「韻事」,在現代文學史上,可謂無人不知。

其實,張家四姊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在張武齡放任的新式教育下,都成了特立獨行的女子。除了兆和外,元和「下嫁」曾經轟動一時的崑曲名伶顧傳玠。允和的丈夫周有光是經濟學教授,但四九年以後在中共徵召下,居然成為文字改革的重要主持人,而充和則與漫遊中國的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結婚,從此移居美國。她們的成長和婚姻故事,是近代中國女子教育史上值得探究的一頁。

本書作者金安平為自台灣移居美國的華人,先生為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史景遷擅長以微觀的歷史書寫來描繪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他的著作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本書大體以同樣的方法來敘述張家的發跡、張武齡及其夫人陸瑛的婚姻、張氏族人及家中保姆、張武齡無所事事的一生,以及張家四姊妹多采多姿的生活。全書以說故事的方式貫串許多遺聞軼事,加上譯筆流暢,可以一口氣讀完。(第九章〈保姆列傳〉尤其吸引人)。

但本書由於涉及的人物太多,每個人都不能細講,讀起來多少有不能盡興之感。譬如沈從文與張兆和的故事,資料非常的多(他們的許多書信及資料可在新版沈從文全集找到),相比之外,本書所寫反而嫌少了。在描繪個人歷史和反映大時代背景之間,作者的工夫似乎還不夠細緻。又,作者多少有些政治偏見,極力發揮張充和對中共的不滿,而對於張兆和在四九年以後對新政權的積極態度則輕輕帶過(張兆和與沈從文的不同態度,西方及台灣學者大都不願正視),總讓人有不夠客觀的感覺。

(本文原載於 2005.09.12  中國時報)